◎53萬訂閱幽默數學YouTuber帶你動手玩數學! 注意:本書內容不是考試用的數學 你可以輕鬆看超人氣YouTube頻道standupmaths主持人麥特‧帕克示範數學不只是紙上的考試科目,還可以是有趣的餘興節目。 √生活中的有趣數學 用手指數數大概是我們最早學會的「數學」技巧。但是除了一到十,用手其實也有可能數到十億以上!另外,在本書,作者示範了如何用一萬張骨牌打造一台計算機(提示:過程中用了12個人、總共花了6個小時)。 本書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包括: 信用卡號是如何檢查的? 如何用數學方式最有效率的綁好鞋帶? 有可以約會成功的最佳演算法嗎? 電子螢幕其實是一張超大的Excel表格? 現在就翻開這本書,看麥特為我們解釋這些生活中的有趣數學! √往四次元邁進 本書也提到不太需要用到數字的數學:幾何。作者在幾個單元內帶我們從二次元的形狀,進入四次元的世界,了解什麼是超立方(還可以自己動手做一個!),如何在四次元冒險。要是遇到四次元的訪客,數學可能是我們最後的共通語言…… 本書特色: ⊿大量作者親繪圖解,用有趣的方式解釋數學現象 ⊿這是一本可以不用從頭讀到尾的書,抓著自己喜歡的主題跳進去就好! 各方好評: 「這本書趣味橫生。」——《新科學家》雜誌 「必讀。」——《觀察家報》 「短短二十四個數符號,引導讀者一窺數學史與數學表現自然規律,更重要的是數學在人類社會與科技當下的應用。」——林福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 「學生時期曾經漏失的數學學習步驟,在這本書獲得彌補的機會,從基礎數學開始,拾級而上,以至拓樸、高維度圖形、超越數、無限。」——李信昌,數學網站「昌爸工作坊」站長
「我們天生就是數學家!」TED影片觀看次數破百萬數學YouTube頻道「Wootube」訂閱人數破百萬,總觀看次數超過六千萬獲2018年全球教師獎選為「世界十大最佳教師」,同年獲頒澳洲傑出地方英雄獎他投入於數學創意的熱情,影響了全球數千萬老師與學生澳洲超高人氣數學教師Eddie Woo首部數學趣味巨作為你開啟發現數學、愛上數學、活用數學的隱藏開關!▍ Eddie Woo YouTube頻道「Woo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misterwootube你曾經想過彩虹為什麼是彎的嗎?或是為什麼左撇子沒有滅絕?為什麼每一朵向日葵都是對稱的?閃電和血管又為什麼有一樣的形狀?在網路上刷卡,為什麼卡號不會被其他人盜刷……上面這些問題,還有更多更多問題的解答,都可以簡單濃縮進一個詞:數學!「我當學生時,其實根本並不喜歡數學。」在他YouTube頻道的首頁影片中,Eddie Woo對著鏡頭這麼說。究竟為什麼一個原本不喜歡數學的學生,卻在長大後成為潛心投入數學教學與推廣的老師,甚至獲得全球教師獎「世界十大最佳教師」的殊榮?而他將每天數學課上傳的YouTube頻道,又為何會引來世界各地的老師與學生們關注,至今訂閱人數突破百萬,總觀看次數超過六千萬?他發現,人們學不好數學的關鍵,就是找不到「學數學的意義」。因此,他為所有曾經害怕、厭惡數學的人,找到了數學與我們最深刻的連結,以及以「說故事」而非「教學」的方式,為我們呈現數學對每個人最有意義的一面,讓我們發現:原來我們不是學不好數學,而是我們過去認識數學的方式都錯了!「數學是終極萬用鑰匙:只要我們學會運用它,它幾乎能解開全世界所有難題。」Eddie說,數學不只是跟數字有關,而是和「模式」(pattern)有關,而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到處都可以看到與數學有關的事物,只是你平常沒有留意罷了。帶著熱情與驚奇,Eddie將透過這本書,幫助我們發現與了解這些在我們生活中隱而未顯的數學,透過他迷人、精準又熱情的筆調,以及一個個幽默驚奇有趣的奇聞軼事,從我們的iPod裡的音樂到口袋裡的信用卡,Eddie將為我們展現我們所愛的事物中那些繽紛驚奇的數學--「雖然速度和精確都是數學家嚮往的優秀特質,但要真正理解數學,更重要的關鍵是學習提出適當的問題,而不是算出答案。」如果你自認害怕數學,這本書將打破你對數學的印象,從生活裡的日常帶你看見數學可親的另一面;如果你原本就熱愛數學,Eddie觀察理解數學的視角,也將為你呈現你可能從未想過的驚奇觀點。其實,數學根本就是我們的生活。如果你喜愛生活,你就已經走在熱愛數學的路上。這本書就像是一張地圖,指引你我一同加入發現數學美好的行列!▍ Eddie將在本書用數學告訴你——■ 彩虹為什麼是彎的?■ 血管跟閃電有一樣的形狀,原來是和「碎形幾何」有關■ 為什麼每一朵向日葵都是對稱的?■ DNA能讓我們維持生命,和數學的「結理論」大有關係■ 安全有效的「公開安全金鑰」加密方法,原來靠的是「質數」■ 我們已經可以靠數學準確預知未來?■ 古希臘人怎麼精準算出地球的周長?■ 派對要邀請多少人?問數學就對了!■ 手機的電量百分比顯示是怎麼算出來的?■ 怎麼用數學變出撲克牌魔術?■ 為什麼不能除以「0」?■ 物理的「質子」和數學的「質數」原來真的有關■ 為什麼一個圓要是360度?■ 為什麼人類不可能精準預測天氣?■ 為什麼ipod的「隨機撥放」有時感覺很不隨機?……▍ 各界好評推薦我們或許曾經在YouTube的Wootube頻道上看過他的精采影片,認識廣受好評的數學老師Eddie Woo。現在他出書了,而且這本書很暢銷。Eddie Woo透過這些文章,讓我們知道生活中幾乎處處都隱含著數學。最特別的是,這本書處處都能感受到他的魅力,就像他在課堂上一樣。──齊斯.德福林(Keith Devlin),美國史丹福大學數學家,著有《這個問題,你用數學方式想過嗎?》等多本暢銷數學書籍Eddie Woo是這個星球上最棒的數學老師之一。他的書就和他本人一樣輕鬆愉快、熱心真誠而充滿活力。──史蒂芬.斯托蓋茨(Steven Strogatz),《X的奇幻旅程》、《無限的力量》作者學數學就像在摩天大樓裡爬樓梯。很困難,而且有時往往很沒意義。有些老師在十樓窗口對我們大喊大叫,但我們只能困惑地仰望他們。但Eddie Woo在大廳迎接我們,陪著我們踏上一階又一階。到了屋頂觀景台之後,他跟我們一同欣賞四周美麗的風景。Eddie不只是我們都希望碰到的數學老師,也是我們都需要的數學老師。──賽門.潘裴納(Simon Pampena),澳洲數學大使、數學發燒明星Eddie...
◆美國每個學生都有一本!美國數學協會(AMS)強力推薦!◆《普林斯頓期刊》美國TOP300教授◆暢銷書《超展開數學教室》作者賴以威教授超好評推薦序◆作者三度百萬點擊率TED演講,聽眾直呼「原來數學就這樣而已啊!」?◆美國AMAZON 4.5顆星讀者好評!◆紐約時報暢銷書班傑明教授在本書直接讓我們探索了「數學世界本身的趣味」。——賴以威國中代數xy、高中三角函數sin cos到大學微積分,這些你曾經學過,卻好陌生的數學,TED演講10,000,000爆高點閱率數學翻轉教育大師,52個數學魔術,帶你完全了解12個重大觀念!我們先跟作者一起玩一個數學小魔術……首先,請從1到10之間挑一個數字(但如果你想,也可以挑更大的數字)。然後,將這個數字乘以2。乘好了嗎?我們再將乘好的這個數字加上10,這時候你會擁有一個截然不同的數字,再打亂一次,我們將這個新數字除以2。最後,我們把這個計算結果減掉一開頭你所挑的數字…我相信,你現在所想的數字一定是5,對吧?有沒有覺得很驚奇?你一定很好奇這個魔術背後的秘密是什麼?正是代數!橫跨國中到大學,十二個數學重要單元以「數學中玩出魔術」知名的美國數學教授亞瑟.班傑明,這次將不只是玩耍數學魔術,他要你完全弄懂數學到底在搞什麼。本書涵蓋了以下從國中到大學的所有重要數學章節:1. 數字的意義?2. 代數的變換3. 特別數字「9」4. 排列組合5. 費氏數列?6. 數學證明法7. 幾何的推導?8. Π9. 三角函數?10. 根號負一「i」和「e」11. 微積分?12. 無窮級數由淺入深,從基礎的數字意義、代數的出現,到使用數字做平面運算的幾何和三角函數,甚至是高等數學思考的無窮級數和微積分的概念等,全部共十二個我們中學到大學一年級整整七年所學到的重要數學觀念,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講解,搭配五十二個數學小魔術,並適時引入正規的公式或代數運算法,使你瞭解與實際操作某定理之特殊性質,像巴斯卡定理與費氏數列、黃金比例之間的微妙關係,讓你重新全面理解埋藏在這些數學中的大觀念!美國數學鬼才教你看到數學規律,求解,更理解!作者被譽為美國數學鬼才,也被票選為美國最佳三百位教授,他曾上過三次TED演講,每一次演講都讓所有的聽眾折服於數學的神奇當中,第一個演講甚至達到六百萬個點擊率。本書為作者的最新作品,將不只教你如何求解得到正確答案,更是教你如何看透數學的規律,全面理解數學的x 與y。【專業推薦】 (按照姓氏筆畫序)◎李信昌╱「昌爸工作坊」站長班傑明站在普羅大眾的立場,精挑細選出兼具趣味與生活的例子,活化了書中每一個章節要討論的數學主題。原本不易瞭解的數學觀念,總是可以展現其美妙迷人的規律與內涵,讓人想一窺堂奧,這是一本吸引讀者重複細細品嘗的好書。◎林壽福╱教育部國教署中央團諮詢教師、台北市興雅國中退休教師每個數學概念透由作者的智慧和巧思演繹後,具有畫面和故事性,不僅平易近人,高潮迭起,且不失深刻。的確,本書每一章節都可以設計成令學生喜愛的魔術,非常值得推薦給廣大的中學生和教師們參考!◎洪萬生╱台灣師大數學系退休教授我們閱讀本書,除了欣賞他的這些個人風格之外,還可以從容地理解他在熟悉的數學主題上,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施信源╱龍埔國小國際教育中心主任、全球翻轉教學推廣亞洲區輔導教師翻轉數學課堂的經驗中,對於數學的拆解、重組、觀察與變化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探索。本書是身為翻轉教師所必備的優質教材,也是誘發孩子「Buy In」數學課最佳的起點。【國際好評】?「這本書對我的學生來說會是神奇魔術!他們學的數學越多,就會越頻繁地回頭翻閱本書,每一次的再訪都能有更深的認知並發現新的領域。 」——魯斯克(Richard Rusczyk ),「解題的藝術」網站發起人,美國數學競賽主任。「在本書中,班傑明成功達成了看似完全不可能的戲法,高等數學在這裡如此自然流露又充滿魅力,讓人不禁懷疑當初在數學課上怎麼會覺得無聊又困惑。」——羅森豪斯(Jason Rosenhouse ),詹姆斯麥迪遜大學數學教授,著有《 The Monty Hall Problem 》「這本書是數學的一陣旋風,從算術和代數一路吹到微積分和無窮大,尤其是9這個數字。」——塔爾曼(Laura Taalman ),詹姆斯麥迪遜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教授出版社...
寫給青少年的最佳數學讀本 從統計學來看,諸葛亮不可能用草船借到十萬支箭? 托爾斯泰的小說裡,其實暗藏巧妙的幾何題目? 吸引眾多偉大數學家與數學愛好者永不停歇尋找的「完全數」到底有什麼驚人魔力? 讓人廢寢忘食玩不膩的數學遊戲「冰雹猜想」又是什麼? 數學的故事自古迄今,遍及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從黃金分割談到五角星,從大禹治水談到杜勒的畫作,愛與數學家交朋友的拿破崙、宛如傳奇般的印度自學數學天才拉馬努金、二次大戰時接力破譯德軍密碼的數學家們…… 書中每一篇故事都揉合了東西方數學傳奇,講述的範圍從純粹數學、應用數學到數學之美,也提及了懸而未決的數學難題,通俗易懂中又有一定的深度。 一如作者蔡天新所說:「這本書的意義不言自明:它可以幫助更多人瞭解和喜歡數學。」
國寶漫畫大師 敖幼祥創作40週年,典藏版四格漫畫 強勢回歸! 最熟悉的角色、最懷念的幽默逗趣、最值得收藏的烏龍院漫畫! 漫畫大師敖幼祥是臺灣重要的漫畫家之一。 從小喜愛畫圖的他,17歲到中華卡通當學徒,當完兵後做動畫代工七年左右,之後改走原創。1980年開始於《民生報》連載《超級狗皮皮》,從此敲開創作大門;1983年於《中國時報》連載搞笑武俠漫畫《烏龍院》,風靡華人世界。 《烏龍院》全球發行量高達1.2億冊,曾多次被改編成動畫、真人電影,帶動臺灣漫畫產業,自此奠定敖幼祥在華人漫畫圈大師兄的地位。 2020年.敖幼祥老師踏入漫畫創作屆滿40年,他是現役漫畫家中創作歷程最長、創作作品最多、且仍在持續創作的漫畫家。讀者更橫跨五、六、七、八年級四個世代。 這套典藏版四格漫畫,曾在2004年至2006年分次出版,出版後旋即引起讀者好評。如今,重新包裝更換新封面,並以更親近讀者的32開本重現在讀者面前,期盼能找回所有熱愛烏龍院讀者最深層的記憶! 【故事介紹】 小師弟會試少年狀元,大師父砸棺材本付學費! 為了考取功名,小師弟報名了超貴的修羅補習班苦讀。 補習班老師雖然嚴厲,但同學一個比一個頑劣,在有教無類的學風下,蟑螂、老鼠、小蜘蛛竟然統統都是同學?! 結果小師弟書沒念好,調皮搗蛋的功夫卻更上一層樓,眼看著考試時間就要到了,該如何是好?
「在我看來,數學與科學、人文的各個分支一樣,都是人類大腦進化和智力發展進程的反映。它們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必然相互影響,並呈現出某種相通的特性。在按時間順序講述不同地域文明的同時,我們先後探討了數學與各式各樣文明之間的關係。例如,埃及和巴比倫的數學來源於人們生存的需要,希臘數學與哲學密切相關,中國數學的活力來自曆法改革,印度數學的源泉始於宗教,而波斯或阿拉伯的數學與天文學互不分離。」~蔡天新 數學源於人類生存的需要,觸角幾乎遍及人類歷史、社會和生命的每一個瞬間。 數學也是人類對生活和世界的觀察,以及對現實事物和問題的思考。 本書試圖跨越不同的地域和種族,依次探討數學與不同文明之間的關係,除了各有側重的古文明,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推動了幾何學的發展,十七世紀微積分的出現解決了一系列工業革命遇到的問題;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數學涉及力學、軍事和工程技術;十九世紀前半葉,數學和詩歌幾乎同時從古典進入現代;進入二十世紀以後,抽象化又成為數學和人文學科的共同性質。 從人類文明的角度來介紹數學是如此充滿新意與樂趣,數學是毫無疑問的人類智慧結晶,瞭解數學的歷史,就能瞭解人類發展的歷史!
★王丹第二段獄中回憶錄 ★從北大到哈佛,暢談美國政治流亡生活的全景式記錄 ★剖析自己與台灣的關係,及個人政治主張 在過去四十多年的人生歷程中,我經歷過中國七○年代末的巨大轉折、八○年代理想主義的高昂;我參與過八九民運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我也在二十幾歲就承受了黑牢的煎熬;我見識過人生的險惡,我也體會過生活的溫暖;我在中國成長,在美國完成學業,在台灣工作;我是政治反對派,我也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和創作者,我更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我將要講述的這所有經歷,都見證了一個人,一個時代,一個國家。 ──王丹 本書為六四民運領袖王丹的第一本個人完整回憶錄。由王丹親自執筆,藉由回顧他從小到大的日記,爬梳他人生中的每一個轉折。本書開頭即從王丹的童年成長經驗談起,以及中學時加入共青團,享受中國八○年代改革開放時期的美好時光;而他在高中時因為受到一本書的影響,使得他對共產黨忠貞的信仰產生強烈質疑,以至於之後思想轉向,成為北大校園中民主思潮的宣傳者,後來更成為八九學運的帶頭者之一,他的人生也因此有了巨大的變化。 王丹在本書中除了批露自身成長與心路歷程外,也試圖以呈現其個人記憶全像來完成其身為「六四」重要成員所應負的歷史責任──還原他個人所知所為的部分歷史面貌;他並以此審視角度來書寫「六四」及因「六四」入獄獲釋後,他為了民主運動再度入獄,及之後流亡美國十年的完整歷程。透過本書,王丹想傳達的就是他這樣一個人,在一個國家中,所見證經歷的一個時代。
輻射好可怕?關鍵是「劑量」 一次搞懂手機、X光、微波爐、基地台、電視、核電廠的輻射真相 以醫學影像及放射科專業,破解與輻射相關的科學謠言。 本書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講述有關輻射與放射線的基本知識,各篇均輔以幽默插圖和清晰易懂圖表,讓讀者對日常生活中與輻射相關的事物能有正確的認識,並能因了解真相而得以安心。 你必須知道的生活輻射知識-- ◎只要是插電或裝電池的東西都有輻射? ◎微波爐加熱的食物吃了容易致癌? ◎用手機上網的人容易腦殘? ◎什麼是「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 ◎我家門口有高壓電怎麼辦? ◎照X光一定要穿鉛衣嗎? ◎輻射劑量可以「吃」嗎? ◎磁振造影是用核能做檢查? ◎溫泉也有放射性? ◎機場的X光檢測機會導致不孕? ◎福島核災後,日本進口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輻射猶如雙刃刀,在醫療診斷及治療上,對人類有無可取代、極大的貢獻,但在取用其好處之餘,也不免要承受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此外,在生活環境中也免不了受到微量輻射的可能。為減少不必要的恐慌,對輻射知識的了解與推廣極其必要,作者彥朋是我長庚大學的學生,他以生活化的語法來說明與介紹輻射的正確觀念,相信可讓讀者在極短的閱讀時間內吸收到正確的資訊。~洪志宏 長庚醫院副院長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很容易閱讀的書籍,作者以詼諧輕鬆的文字,在兩百多頁的篇幅中,將大家在生活中的各種輻射憂慮包括醫用輻射、電磁波、紫外線和天然輻射等一次掃盲成功。 ~萬永亮 長庚大學教授、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主任兼所長 居禮夫人說:「生活中沒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只有需要理解的東西。」輻射在醫學、通訊等當代科技中被廣泛應用,已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卻又總是對應著從未消弭的謠言與誤解。作者以學理基礎為本,盤點並解釋各類常見的輻射疑慮。期望本書的推廣與傳播,能拉近人們對輻射科學的資訊落差,進而成為輻射議題溝通的關鍵前提。 ~廖英凱 泛科學網站專欄作者
「六四是墳墓,埋葬了三十四歲的我!」 一九八九年,劉曉波因參與了「六.四」天安門學生運動被捕,遭羈押年餘後,寫下《悔罪書》而獲釋。但重獲自由並未讓這位溫厚的知識分子心靈平靜,「各種問號折磨著我,儘管在表面上我的生活是平靜的,但內心深處的掙扎一刻也未停止過。而最根本的問題是: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面對自己,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負責?」面對亡靈、面對獄中人、面對中國內外關於六四的彌天大謊、面對自己的六四經歷和內心世界,劉曉波別無選擇,「自白」是他走出心獄的唯一出路。 在書中,他試圖揭開「六.四」事件的所有謊言與矛盾!他嚴厲地自我剖析、究責與悔罪,那內心的磨難與激烈拉扯,令人揪心;那虛妄與真誠之間的反覆辯證,令人迷惘;他毫不留情地鄙視知識菁英的無能、批判學生領袖的爭權與功利,給讀者提供了看待學運的另一種思考視角;他那通透赤裸、痛苦撕裂的直白描述,刻畫出迄今最翔實、最撼人心弦的一部六四回憶錄與懺悔錄。 「從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六日在紐約的登機回家,到一九八九年六月六日深夜十一時左右被捕入獄,算算只有四十九天的時間,但這時間卻是我三十四歲生涯中最驚心動魄的日子,每每想起,覺得那麼漫長而幽深。它是我靈魂中的一道無法癒合的傷口,歲月不但無法抹去它,反而更加鮮淋。我的生命彷彿永遠停滯在這段時間中,它是墳墓,埋葬了三十四歲的我,誕生了不知自己為何物的我。」-------劉曉波 本書原名為:末日倖存者的獨白:關於我和「六四」 2017年8月11日 二版一刷
三分鐘,了解一個國家的前世今生 一本書,看盡世界各國的歷史變遷 神祕的忍者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面對瘋狂的日本,泰國如何保住性命呢? 印度的女性地位為什麼跟不上國家的經濟發展? 伊朗的前身就是波斯帝國嗎? 為什麼越南這麼喜歡模仿中國? 新加坡為什麼至今仍保留鞭刑這種殘酷的刑罰…… 微信百萬粉絲作者、知乎十萬粉絲大V賽雷用高度擬人化的方式來講歷史,將國家化為一個有血有肉又呆萌可愛的形象,將其歷史去掉細枝末節高度凝練成一條發展線路,用詼諧幽默且笑料百出的語言,用簡單通俗且腦洞大開的方式,講述內亞洲各國各自的發展歷史,以求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各國歷史的大致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