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研究台灣百合文化與其迷群的專書! 2023增修版—— *修訂經典全文 *增加四篇全新附錄 *完整呈現二十年來台灣百合文化發展概況! 推薦序—— 橋本恭子|日本社會事業大學約聘講師 台灣文學/比較文學研究者 洪凌|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作家 陳國偉|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優聘副教授 ----- 王佩迪|資深動漫文化研究者 李衣雲|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台灣ACG研究學會理事長 金儒農|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 簡莉穎|劇作家 誠摯推薦! 【內容介紹】 「百合是什麼?」 「百合迷為什麼會喜歡百合?」 「BL迷大多是女生,那百合迷都是男生嗎?」 「女生喜歡百合會不會很奇怪?」...... 在ACG成為重要產業的同時,BL作品屢屢躍上台灣的書店暢銷排行榜,可以見到不少文章與專著在探討研究ACG文化中的耽美類型文化與迷讀者(腐女),但卻鮮少人專門研究另一個ACG領域——百合與百合迷群。 「百合」,是女女情誼的代稱詞,描述女女情誼的作品也被稱作百合,以前這樣的作品是小眾中的小眾,迷群也都藏身在角落。近年來台灣ACG動漫的同好圈不斷擴大,ACG之下的次文化都有大幅度成長,百合文化也逐漸發展壯大。 如今百合創作和迷群不斷增加,相關研究開始被重視。這本《少女之愛》正是第一本台灣百合迷文化的研究專論,以學術的角度,從入門的名詞解釋到百合迷群文化在台灣的發展,深入探討「百合迷」這群人。 本書舊版即被譽為百合研究必讀,已絕版數年,此次除重新修訂所有文章,並收錄四篇新的附錄,完整串連起台灣近二十年來的百合發展,補足舊版發表後至今的空白。 《少女之愛》是第一本全方位研究台灣百合文化與其迷群的專書,這樣的主題與深度,甚至在ACG文化的起源國日本都還未有,在百合發展史上可以說是一個劃世代的里程碑。 【關鍵字】 文化研究、ACG、動漫、百合、GL、Girls' love、次文化、文化傳播、同人 【目錄】 推薦序 衷心期盼台灣百合永世盛放/橋本恭子 推薦序 二子、三重、四翼——關於《少女之愛》的備忘錄/洪凌 推薦序 花季未了,純粹永存/陳國偉 自序 新版代序 我們為何持續訴說關於百合的那些事情?/楊若慈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百合文化的定義與系譜 第三章 百合文化的在台受容 第四章 百合迷群愉悅的來源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動漫畫迷群屬性之研究〉網路問卷簡述 附錄二 〈「《百年好合》二○一四年百合Only」參與者性別結構調查〉紙本問卷簡述 附錄三 百合會論壇翻譯同人漫畫數量全名次排行榜 附錄四 台灣百合漫畫出版目錄 附錄五 少女啊,要胸懷百合!——台灣百合同人文化的初步觀察/楊双子 附錄六 百合是趨勢:立足二○二○年的台灣百合文化回顧與遠望/楊双子 附錄七 叛逆的百年物語——「百合」、「S關係」與「女同性戀」/郭如梅 附錄八 「愛情框架」作為一種困境:關於百合創作的幾點思考/楊双子 【序】 〈我們為何持續訴說關於百合的那些事情?〉/楊若慈(楊双子) 本書最為人所知的版本,是二○一五年於獨立作家出版的《少女之愛:台灣動漫畫領域中的百合文化》,時至二○二二年合約到期絕版。比較罕為人知的是,在這之前我們曾經以《少女的庭園:台灣百合文化史》之名自費出版同一本書,二○一四年初於同人誌販售會場上少量販售。倘若加上本書的前身,亦即若暉二○一二年發表的碩士論文《台灣ACG界百合迷文化發展史研究(1992-2011)》,那麼如今二○二三年的蓋亞新版,便是本書的第四個版本。以時間點而言,本書的第一個版本到第四個版本,已經相距十年之久。 那麼時至今日,為什麼我們決定重新出版這部專書? 按本書論述,二○○四年為華文圈透過網路接收日本百合文化的「華文圈百合元年」,迄今百合文化在台受容已經屆滿二十年。二十年的時光,足令「百合」一詞隨著次文化茁壯而外溢,以致這個詞彙不僅停留於ACG界(二次元動漫遊戲小說領域之泛稱),當今華文圈亦有人用於指稱現實世界的女同性戀者與女同性戀關係。 不但如此,百合文化的內涵在本書初稿完成以降不斷擴充與變化,也隨著日本、中國、台灣的文化匯流誕生新興的衍生詞彙。比如百合核心迷群的性別、性傾向之組成比例,隨著文化潛規則的變動而日漸檯面化與明朗化;比如為了進一步區別百合作品之間的內容差異,「輕百合」、「真百合」、「重百合」等詞彙隨之面世;也比如台灣通過同性婚姻專法,促成台灣成為亞洲百合文化圈(日本、中國、韓國)裡走在性別議題最前沿的國家,格外突顯台灣本土百合文化的獨有背景。這些都是本書當年未能著手處理的主題,遺憾的是,百合文化發展史雖然不斷推進,卻尚未催生新世代的百合研究專書。 二○一四年若暉自言本書的出版目的,在於與百合迷群同樂,實際亦是以書化身一朵綻放之花,傳播百合芬芳。十年後回首更能確知,本書也如百合花種,以一己之身記錄迅速起滅的迷群文化演化過程。ACG界當中,特別是百合迷群間討論百合定義,十之五六必然想起本書,並且將本書作為基礎,得以開展更新進的文化觀點與論述,無需反覆重述起源——就此而言,本書也是一支火炬。二○一五年癌逝的若暉已無從再為百合文化發展新增論述,卻永恆為迷群保留著一朵盛放如花的艷焰,隨時等候另一支火炬前來接火。 寄望本書作為火炬,正是我們在二○二三年更名再版《少女之愛:台灣ACG界百合迷文化發展史》二○二三年增訂版的主因。 那麼,各個版本的差異何在? 若暉的碩士論文原將研究對象之時間斷限放在二○一一年,而《少女的庭園:台灣百合文化史》(2014)透過增補資料,將時間拉長至二○一二年。到了《少女之愛:台灣動漫畫領域中的百合文化》(2015),再添增一筆台灣首屆百合Only同人誌販售會(2014)的問卷調查結果。相比先前兩本,《少女之愛:台灣ACG界百合迷文化發展史》二○二三年增訂版則新增四篇論述性文章列入附錄,合計近二萬字,作為對原書的補充。 四篇文章為本書附錄五至附錄八,依序是首篇〈少女啊,要胸懷百合!——台灣百合同人文化的初步觀察〉,落筆於二○一六年並收錄在《動漫社會學:本本的誕生》(奇異果文創,2016),聚焦台灣百合同人文化的發展歷程,說明同人文化如何可能促進百合文化的在地化。 第二、三篇〈百合是趨勢:立足二○二○年的台灣百合文化回顧與遠望〉與〈叛逆的百年物語——「百合」、「S關係」與「女同性戀」〉,皆是二○二○年因應雜誌《CCC創作集Vol.24:百合花開時》(蓋亞,2020)專題而生的文章,前者重點式梳理台灣百合文化歷來關鍵現象與議題,後者由在日研究者郭如梅小姐執筆,細緻扼要地指出百合文化原生地日本百年來的起源與發展,並為本次收錄而特意修訂標題以及補充最新研究所得。 最末篇〈「愛情框架」作為一種困境:關於百合創作的幾點思考〉則為本書新版而撰寫,試圖以專職百合小說創作者與資深百合文化研究者的身分,尋求與回應百合文化本土創作的可能路徑。 總的來說,新增四篇附錄文章用於補充同人文化、發展近況、日台對照與本土創作等面向,企望《少女之愛:台灣ACG界 百合迷文化發展史》二○二三年增訂版一書得以在若暉逝世之後,仍有助於台灣ACG界百合迷文化的拓展與前行。落實到可操作的具體層面,我們期許本書足令百合迷群找到定義共識的最大公約數,從而可以盡情創作與閱聽百合作品,同時也希冀本書能夠成為下一代研究者的學術礎石,由此再為百合迷文化撐開更寬廣的討論空間。 所以我們為何持續訴說「百合」? 百合跟女同性戀的差異是什麼,百合的內涵變化為何,百合迷群都是哪些人,百合文化蘊含的性別議題與社會意義又是什麼,回答上述這些問題對這個世界有幫助嗎?——這些問題能否完美答覆,對於迷群來說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百合作為精神食糧,缺糧便必須產糧,產糧大業獨木難支,需要八方來援。假設百合的敘事性作品是主糧,那麼本書就是產糧的肥料。本書獻給百合迷群,始終如一。 特別鳴謝至今為止支持楊双子姊妹的所有師長親友夥伴同志,請允許我再次列表:吳政憲老師、陳國偉老師、李衣雲老師、洪凌老師、王明珂老師、嚴茹惠學姊、雷士偉、 郭如梅、陳晨、陳雅玲、莊怡文、莊雅惠、鄭心慧、林瓊琳,網友巴黎街頭藝人、廢死、Siyeclover、Woo、罐頭、海藍紫,以及開拓動漫祭籌備委員會。 在此格外向郭如梅致意。如梅十餘年前便是我們的百合友志,若暉過世以後,如梅是我所見致力發展學術專業百合論述的台灣第一人。本次新版重出,如梅的慨然相助並不僅止於提供一篇優秀文章,還包括歷來的跨海線上通話,我們的私人閒聊總在最後談成百合文化研討會,個人至為感謝。 早先與獨立作家出版社終結合約,獨立作家大器應允,令我心懷感佩。本書絕版一年,而後幸蒙蓋亞出版社與出版部總編輯沈育如小姐的厚愛,不但本書得以再版重出,並且多次信件往復,以期本書比此前版本更加出色,這份用心尤其使我深切感激。 最後,感謝所有拿起這本書的讀者。唯有讀者的閱讀,本書方得圓滿。 本書是若暉遺作,本次出版特意加註她生前未有緣分使用的筆名「楊双子」,以茲紀念。願双子並肩,我們還是永遠的寫作夥伴。 二○二三年春天於永和住處
Timberlake website Another useful website is www.timberlake.co.uk. Timberlake Consultants is a statistical consultancy company that also distributes and ...
Timberlake, E. M., Farber, M. Z., & Sabatino, C. A. (2002). The general method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4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Timberlake, E. M. ...
All Out of Love • Madonna: The Immaculate Collection • Erasure: Circus Justin Timberlake. Justified - - - - - - - - - - * 75% + T H E FAS H ...
+ 3590 + Hmong from Laos c / o Assoc . of Hmong in Illinois 4554 N ... Veteran ' s Alliance 1544 Timberlake Rd . St . Paul , MN 55117 Vue Yang , Vice Pres .
... is much higher than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the prevalence in France being perhaps the highest (Heuveline and Timberlake 2004; Toulemon 1997).
HENRY TIMBERLAKE'S CHEROKEE WAR SONG 1. That Timberlake's memoir contains the first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words of a Native American song seems to have ...
But Timberlake seems to have had a bit more literary sensitivity - suggested by his translation of the Cherokee war song in his memoirs - than these earlier ...
Timberlake , Michael . 1985. " The World System Perspective and Urbanization . ” In Michael Timberlake ( ed . ) ,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 Economy , 3-4 .
The poor tend to live in dwellings that are structurally unsuited to withstand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extremes (Wijkman and Timberlake 1984, pp.
To display and share his discoveries, in 1940 Johnson built the Timberlake Museum on his farm. It remained open to the public during the summer and f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