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號夢

ISBN-10
9863204102
ISBN-13
9789863204107
Category
Birthfathers
Pages
484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4
Authors
David Stephen Mitchell, 米契爾

Similar books

  • 第九號愛麗絲 9
    By 拆野拆替

    即使能夠結束噩夢,是否也無法帶回完整的系氏? 冷靜理智的九號也產生了動搖── 噩夢之主──系氏。 是世界主體也是操縱世界的主宰者。 以鴿子為引領進入愛麗絲的夢遊仙境, 九號必須拯救被愛麗絲追殺的少年系氏, 卻又無法殺死也是系氏的愛麗絲, 這是一場不同以往的艱難任務…… 系氏是樣本,九號是看守者。 一直想維持這樣的關系, 卻因為坦率而交了心, 當親眼見到系氏的過去陰影, 九號陷入了愛麗絲的陷阱。 若不能帶回系氏,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重新戴上面具,他必須救回系氏, 而不是一次次讓少年死在自己輕犯的錯誤中!

  • 帝國浮夢: 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南方想像
    By 邱雅芳

     未明的南方是從點到圈的擴張也是帝國無限膨脹的慾望從明治中期以降,日本的有識者開始發展「南進論」,主張藉助「海洋」的力量往南方前進,宣稱南洋是日本人海外進出最合適的地域。「前往南方」最初是以解決日本國內的經濟問題以及發展海外拓殖為主,但到了太平洋戰爭期間演變為基本國策,逐漸成為日本人的集體意志。臺灣作為日本的第一個海外領地,日本國民對臺灣事物產生濃厚興趣,而一般大眾對臺灣知識相當貧乏,文學者遂利用國民的好奇心,積極以臺灣為創作主題,成為具有特殊類型的想像敘事。作者邱雅芳在《帝國浮夢: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南方想像》一書裡,聚焦於日人作家的臺灣想像之上,從政治權力、意識形態、文化霸權等角度,對文本實施一種綜合性的解讀。本書認為,自竹越與三郎、中村古峽與佐藤春夫以降的日人作家,諸如中村地平、真杉靜枝、西川滿與《文藝臺灣》集團的創作,可以逐步勾勒出一條南方敘事的系譜,繼而從他們的臺灣相關作品,發現在文本與文本之間,殖民地臺灣與南方的意象發展出繁複的歧義與隱喻。而臺灣作為日治時期日人作家南方想像的親臨原點,顯然是無庸置疑的。《帝國浮夢: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南方想像》在於探討從明治中期以降日人作家的臺灣書寫,尤其聚焦在小說與紀行文體的南方想像之上,縱貫討論一九一○年代前後乃至一九四○年代的日人作家作品,主要對象包括一九一○年代前後的竹越與三郎、中村古峽,一九二○年代的佐藤春夫,一九三○年代的中村地平、真杉靜枝,一九四○年代的西川滿與《文藝臺灣》。本書各章節中也涉及作家作品相關的文化脈絡與歷史脈絡,探討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臺灣書寫與南進論述,分析這些文本的殖民地意象或南方思維以何種策略現身。不論是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的殖民地圖像,或是一九二○年代以降佐藤春夫的臺灣原住民書寫,乃至西川滿的臺灣歷史文本,一條南方論述的系譜學逐漸在文學地理中清晰浮現。南方的地理位置,是以日本為主體而出發的,涉及到邊陲與中心的概念。臺灣作為帝國慾望的客體,透過各種南方論述,從模糊的概念也逐漸顯現清晰的形體。到了南進政策明確的階段,「前進南方」已不再是潛藏在個人內心的集體無意識,它一躍而為昭然若揭的意志、隨處可見的口號。南方的空間範疇,透過大東亞共榮圈與南進政策的帝國宣傳,在日人作品中展演了延伸空間、延長時間的可能。未名的南方,可以是從點到圈的擴張,也是帝國無限膨脹的慾望。會選擇這些日人作家與文本,在於他們各年代的象徵性意義。本書企圖釐清這條系譜的南方形象之演變,並且分析日人作品在南進政策下以臺灣為客體的造像過程。《帝國浮夢: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南方想像》也企圖以作品原典為基礎,包含以日治時期文學創作者的紀行、文稿,以及官方文書,還有當時日本官方報紙和民間報刊、文化雜誌等原始資料的掌握,以重新詮釋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書寫策略。藉由本書的完成,期待可以展開歷史文獻與前行研究的交互辯證,並且將殖民時期日人文學的發展軌跡置放在帝國知識與殖民論述的脈絡中進行考察。本書既嘗試建立臺灣文學與日本文學的對話,一方面也嘗試建立文學與歷史學、政治學等不同學科之間的對話。

  • 日治時期籍民與國籍史料彙編
    By 王學新

      本書史料翻譯內容收錄「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中與籍民及國籍有關之史料,亦須涉獵日本外交史料館、防衛廳及公文書館等地典藏檔案,以及中國大陸散佚於各地的檔案及文史史料,始得以稍窺全貌。全書共分為五大部分,〈一〉台灣住民身分之決定(二)漏籍問題(三)旅券管理問題(四)國籍變更問題(五)入除籍案例,為研究日治時期臺灣籍民與國籍問題的第一手資料。

  • 願能酣睡如夢
    By 王 信

    34篇極短篇,此為的續集。

  • 有夢千頃:第一屆臺中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By 葉樹姍 總策畫

      台中縣市合併後首屆的台中文學獎,象徵一個文學新世代的降臨。諸多得獎者以文字素描城市的新形貌,產生更多優秀的文學作品,為這座城市加添更豐沛的無形文化力量。   第一屆台中文學獎累積了往年大墩文學獎、葫蘆墩文學獎的成果與能量,並選在櫟社發源地霧峰林家作為頒獎場地,該社為日治時期全台三大詩社之一,映照著「櫟社二十年題名牌」遺跡,遙想櫟社首倡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的創舉,在民國一百年贈予至高榮譽的台中文學桂冠,益見中台灣的文學生命生生不息。   文學是一股無形的力量,期許藉此能讓每個偉大城市及國家,都有不朽的文學靈魂駐足守護。而為眾人所知的文壇前輩楊逵,更是台中地區文學精神力量的泉源。   有了代表城市的文學作品誕生,這城市便有了永不停歇的熱情,持續向美麗的遠方前進。我們相信透過台中文學獎的舉辦,可發掘更多在地優秀的寫作者,文學薪火得以永續傳承。

  • 你的夢,你的力量:潛意識工作者哈克的解夢書
    By 哈克

    「在生命的此刻,我真正要的是什麼?」或許,可以問問你的夢,你會從中找到充滿力量的新方向!夢,可能為我們帶來:一個新的指引方向,一份新的覺察,一份篤定感,一個新的人生任務,一個生命的新重心……若想透過夢更懂自己,絕不能硬闖,就讓擅長解夢且與夢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哈克,帶你我傾聽、解讀、看見夢境裡潛意識給我們的訊息!★解夢DIY三步驟,誰說解夢不能自己來?★陪伴解夢五階梯,各階段關鍵問句,讓你陪著家人好友探索夢境!★經典解夢手法三訣竅,一步步解開讓你又愛又迷惑的怪夢!★黃錦敦、林祺堂、謝銘祐 激賞推薦!這不是「夢的辭典」,而是一本提供「個人化解夢法」的夢境解碼書,在解析夢境的過程中,你將找到專屬於你的獨特連結與意義。一個工廠老闆夢見長浪席捲而來,經由解夢,他決定在經濟挑戰愈見嚴苛的時期,先深耕台灣,再經營海外市場……一個不習慣在親密關係中表達心意的太太,透過找肉鬆的夢,說出了她對丈夫的心疼……一個藝術家夢見煎牛排,在解析夢境之後,他明白了該將注意力放在生命的大提問,而不是身旁的人情世故、是是非非……一名年輕女子夢見白色炸彈,透過解夢,她知道那是潛意識在告訴她要勇敢去愛……一位助人工作者透過牙齒一顆顆掉下來的夢,道出了出嫁前的複雜心情……一名在跨國企業工作的三十多歲男子,解開自己的吸血鬼之夢後,明白該如何回應公司的不合理要求,避開過勞的命運,重拾工作、家庭與健康三方平衡的生活……而哈克,在解析自己的甘蔗汁之夢後,決定在生命的這個時期,專心寫完這本醞釀已久的解夢書……夢是意識與潛意識的橋梁,是潛意識在對你說話,而潛意識透過夢傳達的訊息,常常跟你做夢那段期間的生命狀態有關。有的夢透露了你不曾被懂的深層渴望,有的夢隱隱訴說著被遺忘已久的生命課題,有的夢則清清楚楚告訴你:「該離職了吧!」「孩子都要出生了,該用點腦子過生活了。」與夢工作了將近二十年的哈克,以長期累積的經驗建立了一套自有的解夢系統,探索夢境中幽微又重要的潛意識訊息,讓人得以將夢境與生命狀態或真實生活連結。在本書中,他將多年絕學化為暖心的文字,告訴你許多夢的故事和解夢的方法(清楚的步驟,以及該注意的關鍵詞、語氣、表情、身體反應),帶你有技巧地認識夢、理解夢、解開夢,一步步發掘藏在夢境裡的寶藏,在生命的各個階段找到最好的出路。作者簡介  哈克本名黃士鈞,58年次,生於台灣台中,諮商輔導博士。喜歡,並且著迷於帶領工作坊;喜歡,在工作坊開場前先唱一首歌,唱那個時候有感覺的一首歌。很喜歡吹著太平洋的風,一邊做著木工;喜歡在夜晚的網球場燈光下,奔馳,流汗。喜歡牽著腳踏車,陪著孩子上學;喜歡在熟悉的茶館,安靜的寫書。著有《做自己,還是做罐頭?:勇敢挺自己的第一堂課》《讓愛成為一種能力:在關係中滋養彼此,讓你更敢愛、懂愛、親近愛》《陪一顆心長大:從心理諮商到養兒育女》和《你的夢,你的力量:潛意識工作者哈克的解夢書》。

  • 《中國密報》第11期: 習近平敲打周永康
    By 《中國密報》編輯部

    李克強經濟政策年底見分曉迷宮般的北京飯局心腹大秘郭永祥被雙規 刑近政治局常委?習近平敲打周永康更多政治地震在等著中共領導人情婦門從地方挺進黨中央中南海大鬧春宮中辦高官情色遊戲1229天軍事專題解放軍嘴硬家伙硬不硬?財經專題黨國資本主義咄咄逼人中國重塑世界經濟規則

  • 生命中的懸夢: 尋求平和死亡
    By Daniel Callahan

    生命中的懸夢: 尋求平和死亡

  • 長樂路:上海一條馬路上的中國夢(改版)
    By 史明智

    橫跨三個世代,在上海一條馬路上共築中國夢 每個真實人生故事,都是中國百姓的希望與哀愁 亞馬遜網路書店5顆星讚譽 《電訊報》年度最佳選書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衛報》專文推薦 獨立記者 白曉紅 導讀 《意外的國父》作者 汪浩 跨界評論家 范疇 ──推薦 人們總是心懷大夢,無論處於中國哪個角落的個人夢想,或是宏大的中國夢……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時代,我希望能捕捉這個時代的細微感受。──史明智(Rob Schmitz) 今日的上海是國際大都市,也處於巨大變革,每日有無數懷抱上海夢的人子,不斷湧入這個以資本、想法與機會交織而成的洪流。美國知名記者史明智就是其中一位。 1996年,他以和平隊(Peace Corps)志願者身分首次抵達四川,2010年遷居上海後六年,決定以自己生活環境為主題書寫中國。他居住在上海前法租界的長樂路,不但融入當地生活,更與居民發展深厚情誼。本書描繪這些尋常小人物,如何從上海的天際線看到未來天光,又如何創造命運的新機會。 書中的陳凱,八○後,從一個小城的國家企業「逃」到外省,靠銷售義大利手風琴賺到第一桶金,之後與友人合開一家小店;他是中國未來的象徵,是有文化的憤青,他的夢想失落於大城市與鄉村之間。另位書中人物傅大嬸,五○後,是資本主義擁護者,不斷找尋快速致富的方法;她是失落的一代,一生過著挫折又貧窮,對中國的不平等表現出憤世嫉俗。令作者驚訝的是一盒塵封數十年的神祕信件,裡頭滿是無止盡的權勢與貪婪,不但改變荒蕪社區人民的命運,揭開的不僅是一個家庭的過去,更是中國黑暗的歷史。 這本關於21世紀中國尋常百姓的人生故事,以各具特色的人物描繪每個世代,讀者透過本書能了解這些人追尋夢想的盼望與哀愁。由旅居中國二十餘年的美國記者,以上海長樂路的真實故事與生活其中的尋常人家為主角,勾勒出當今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交織成精彩生動的眾生相。

  • 搖滾黑白切
    By 中坡不孝生

    一個總是大放厥詞,在小眾藝文圈四處縱火的恐怖分子,十年來最深情的音樂文字告白!《破報》專欄樂評人中坡不孝生,以一種政治不正確的音樂文字書寫方式,用紙漿與油墨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