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另一半(2020年歐巴馬最愛小說之一.《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消失的另一半(2020年歐巴馬最愛小說之一.《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ISBN-10
9863449245
ISBN-13
9789863449249
Category
Fiction / Literary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1-03-30
Publisher
麥田
Author
布莉.貝內特

Description

當初沒走的那條路,是否才是你真正的人生? 2020年歐巴馬最愛小說之一! 《紐約時報》《時代》雜誌年度10大好書 美國上市半年熱銷破百萬冊 高踞《紐約時報》暢銷榜逾36週 HBO百萬美金奪得影視版權、海外授權已達26國 《衛報》《柯克斯書評》《時代》《華爾街日報》《VOX》《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重量媒體一致好評 2020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入圍 2020年《華盛頓郵報》年度10大好書 2020年《娛樂週刊》年度10大好書 2020年《浮華世界》年度15大好書 2020年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最佳選書 2020年「早安美國讀書會」最佳選書 2020年《Glamour》最佳選書 2020年《Vulture》最佳選書 2020年《今日美國》最佳選書 2020年《GQ》年度最佳選書 2020年《哈潑時尚》最佳選書 2020年Bustle新聞網最佳選書 2020年Goodreads最佳歷史小說 ◎亞馬遜網路書店42,000人次評分、Goodreads逾250,000讀者高分評價、有聲書佳評人數破萬 ◎名列歐普拉2020年推薦「28本世界重要女性作品」書單 ◎蔡佳瑾(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專文導讀 ◎尤美女(前立委、人權律師)、李信瑩(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講師)、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馬欣(作家、影評人)、馬翊航(作家)、陳又津(作家)、曾麗玲(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蔡秀枝(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蔡康永(作家、主持人)、蔡瑞珊(青鳥書店創辦人)、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盛讚推薦(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導讀精采摘錄 假作真時,真亦假嗎?甘乃荻後來去了歐洲「尋找自我」,但對母親絲黛兒而言,「自我」得自己創造而非尋找。作者似乎提出了一個問題:在族裔身分認同的議題上,如果否決了血緣上的根,否認了自己族裔的身分與存在價值,是否仍能尋找到自我?如果另創新我,這個所謂的「新我」還是「自我」嗎?……讀者在享受閱讀過程中,不妨試著思索出自己的解答。──〈假作真時,真亦假?〉,蔡佳瑾(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內容簡介 四十年歲月,三個世代的迷惘, 如果未來注定有遺憾,什麼樣的選擇可以讓我們更接近幸福? 十六歲那年,雙胞胎姊妹一起逃離家鄉。 妹妹絲黛兒假扮白人,成了富太太,終於得到想要的一切。為了隱瞞身世,一生戰戰兢兢,與女兒、丈夫之間總是隔著謊言。 姊姊德姿蕾重回出生的小鎮,守候她們年邁的母親,日子雖然踏實,卻從未忘記大城市裡的精采生活,更放不下從此失去消息的妹妹。 三十年後,姊妹倆的女兒也離家遠行。兩位少女像她們的母親當年一樣,各自背負著創傷與想望。當兩人遇上彼此,新世代躁動的心靈不禁揭開陳年的家庭祕密,所有人在時間的長流中,終要承擔起自己的選擇…… 《消失的另一半》故事橫跨三代人,綜觀劇烈變動的四十年歲月,從種族、階級到性別,人們永遠在外界期待與自我之間拉扯,對未來茫然、對親密關係寄予渴望。當我們決定為了未來賭上過去,生命裡消失的另一半,是成長必然的代價?還是終生放不下的過往? 有關2020年轟動全美的《消失的另一半》 一、故事的源頭來自母親口中的真實事件 作者布莉.貝內特曾說,這本書創作的靈感,是她與母親的一通電話。母親說起自己位在美國南方路易斯安那州的故鄉:「那個小鎮的人通過結婚,來讓自己的小孩看起來一代比一代白。」她聽完立刻拿起筆記下這件事情,從此成了小說《消失的另一半》的主題。貝內特表示:「這件事讓我很震撼。以這麼不同的方式思考膚色,然後去對自己的族群進行基因改良,這是非常真實,且令人不安的。」 二、書名的由來 貝內特自認不善於取書名,「消失的另一半」是由她的經紀人茱莉亞以及其他夥伴共同發想的結果。之所以選擇這個書名,是因為不僅點出了小說中雙胞胎的人生抉擇,也呼應小說眾多角色在各自的人生經歷中面臨的兩難、失去與轉變。消失的另一半,是比較好的那一半?還是比較壞的那一半?當初沒選的人生,是不是比較精采? 三、新世代的自我認同 作為一九九〇年出生的年輕作家,貝內特深刻感覺科技所帶動的變化快速而難以預料。她用「流動」、「滲透」,以及「持續不斷改變」來形容當代的自我認同問題。作家生活引領她走過美國、世界各地,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她就會對自己產生新的認識,就像小說中每一個角色,下定決心所作的選擇帶領他們前往一個新環境、一個人生新階段,而這個環境又再次形塑他們的內在。 四、不落窠臼的南方文學 美國南方文學對於種族議題的探究深刻且有其傳統,如哈波.李撰《梅崗城故事》探討南方種族歧視、階級與性別問題,後有諾貝爾文學獎大師童妮‧摩里森的《樂園》建構出諷刺意味十足的黑人鎮。貝內特在這個傳統之中,呈現出新世代對於身分認同更有彈性的一面──我是不是一定是非黑即白的?小說的最後,絲黛兒雖然對家人感到愧疚,實則已經活得像個真正的白人,融入了不同的文化當中。這不禁讓讀者思考,在我們的自我認同當中,有多少是來自先天血緣,又有多少是操之在己的?有可能任意改變嗎? 五、房子可以繼承,創傷也是 在《消失的另一半》中,家族是很重要的元素,兩姊妹繼承了父親留下的房子,也繼承了房子的歷史。其後,目睹父親被殺害成為她們童年最沉痛的記憶,而這個事件也影響了雙胞胎的一生。在一次訪談中,貝內特特別表示,她不只想要講述這個創傷本身──在故事中,甘乃荻繼承了母親對世界的恐懼,儘管她始終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麼,也繼承了母親「想要成為他人」的衝動。 六、不同時代的浪漫關係 貝內特擅長書寫浪漫關係,前一部作品《母親》便是以青少年之間的情感與成長為主題。《消失的另一半》企圖更大,對情感的描繪亦更為細緻。不論是德姿蕾與早早之間長年的守候陪伴、絲黛兒與卜雷克之間相愛,卻始終因謊言而難以跨越障礙,或是茱德與瑞斯之間的扶持。 貝內特在一次訪談中說:「儘管德茲蕾跟早早始終沒有結婚,她一直都心繫著女兒的終身大事,生怕家暴的回憶因此讓女兒對婚姻卻步。」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說中,真正相知的浪漫關係,都沒有走到婚姻的階段。而在婚姻關係中的人們,反而對彼此有所隱瞞,乃至暴力相向。 七、遇上 # BlackLivesMatter 始料未及的巧合 在《消失的另一半》出版之際,正逢美國發生近年來最大的黑人人權運動「Black Lives Matter」,貝內特曾表示,她一度認為在這時候出版這本小說是否有跟風的嫌疑。但這本書所引起的效應是她始料未及的,書中所寫到的經驗引起廣大的共鳴,一舉成為年度最具話題性的小說,更多人因而注意到少數族群的成長經驗。正如她的編輯所說,一個好的故事,讓我們對於原本陌生的生命故事產生同理心,這是非虛構書籍較難做到的。 媒體好評 這是貝內特的第二本小說,優美而富有野心地談到種族和身分認同的問題。這一對出生在美國南方的雙胞胎姊妹決定要「過渡」成白人而導向不同命運,貝內特以歷史變革為背景,達到了文學上所要求的角色動態性,並傳達出她的中心思想。──《紐約時報》 貝內特在美國創造了驚人的身分認同群像。──《時代雜誌》 這本書解釋了人們模仿某一種生活型態的動機,也道破美國夢的虛幻──《衛報》 作為一個說故事的人,貝內特十分有天賦。這本豐厚的、人性化的小說有很多優點,不僅是其引人入勝的情節,更是因為故事中充滿細緻的細節設定。──《衛報》 這部精緻的小說刻劃了身分認同破碎的角色。──《觀察家報》 通過這個豐富又精準的故事,我們能了解「認同」形成的過程,也了解彼此的生命是難以一言以蔽之的。──《柯克斯書評》 一個絕對、普遍的永恆故事...對於任何時代來說,這都是一部成就卓著,影響深遠的小說。 在這一刻,它穿透了這個問題:我們是誰?我們想成為誰?──《娛樂周刊》 貝內特的第二本書不負她早先的諾言……一個更廣闊、深入的故事,關於三代人的生命,處理種族;認同的棘手問題,並闡明了祕密與謊言會如何腐蝕我們。 這是一本很好的讀物……──美國國家廣播電台 精美,發人深省,使人沉浸其中……本書談到特權與世代間的創傷、社會的不公平等問題,也涉及到了愛情、認同和歸屬感。本書有著精妙的故事結構和強大的角色建構,強烈推薦。──美聯社 小說家發揮了出色的功力。很少有小說能從頭到尾勾住人們的興趣,即使是出色的小說。但是貝內特將讀者牢牢鎖住,令人驚嘆……她點出沉重的議題,並把思考的空間留給了讀者。她寫作上的節制是一大優點。《消失的另一半》最終談的是的是消失的普遍性,關於我們離開家園後消失的那個部分,不管是愛或者恨。──《洛杉磯時報》 貝內特女士對這部小說的應有肯定的稱讚,應是她對於認同、自我認識等真理的見解,關於我們與生俱來的複雜身分,以及我們為自己創造的身分。──《華爾街日報》 重建和消除是一體兩面。貝內特要求我們,在面對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和恐同時,思考何為「真實」。 我們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什麼代價? 我們當中有多少人選擇逃避了世界、社會、他人對我們的期望? 被我們遺留下的,又會如何呢?在這個關於愛情,生存和勝利的精妙故事中,《消失的另一半》回答了所有這些問題。──《華盛頓郵報》 劇情緊湊令人停不下來……這是一個關於家庭、同情心、身分認同和根源的故事。翻到最後一頁之後,讀者會常常思索這本書所談到的一切 —《早安美國》 錯綜複雜而動人的故事……深入了解逝去的社會和文化歷史,同時講述了姐妹情誼的溫柔故事。正如貝內特所說:「關於我們身分認同中的哪些要素是天生的,哪些是我們可以選擇的,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舊金山紀事報》 「讓人屏息的劇情!」──《時人雜誌》 在貝內特敏感而優雅的行文中,既喚起了對種族主義的反思,也喚起了種族歧視後代的影響,即使現今歧視的面貌已經不同於以往。──《Vogue》 讓人難以抗拒……世代相傳的種族與重塑,愛情與傳承,橫跨世代的分裂與創傷,以及從未遠去的過往。──《書單》雜誌 大師級的寫作,讓人聯想到童尼·摩里森(諾貝爾文學獎第二位女性得主,同時也是第一位黑人女性得主。)。──《書頁》 令人印象深刻……這部作品完全超過了貝內特已然十分的出色處女作。──《出版者周刊》 這肯定是2020年最偉大、最勇敢的故事之一。關於家庭、認同、種族、歷史,還有感知,貝內特的這部傑作是用角色驅動敘事的勝利。 —《Elle》 《消失的另一半》是一本令人著迷的小說,我從頭到尾深受吸引。小說家以文學才華、令人嘆為觀止的情節曲折,以及對角色心理的刻畫與洞見讓讀者深感欣喜。本書挑戰我們思考種族主義對不同社區和個人生活的所產生的惡性影響。我絕對喜歡這本書。──伯納丁·埃瓦里斯托(Bernardine Evaristo),布克獎獲得者、《女孩、女人、其他》(Girl, Woman, Other)作者

Similar books

  • 國姓爺的寶藏
    By 蘇上豪

    比美「國家寶藏」、更勝「痞子英雄」! 一樁三百年前的祕密,意外扯進中研院研究員、國安局、洪門幫眾、港臺兩地黑道;一場多方角力的尋寶爭鬥,正暗地展開…… 明鄭遺跡、風俗人情、美食小吃,原來都暗藏著寶藏線索。高潮迭起的冒險過程融入道地臺灣典故,七分寫實,三分虛構,絕對讓你迷惑,不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

  • 女孩們
    By 艾瑪.克萊恩

    長日漫漫,往事俯拾可得,有時候,我但願自己從未遇見她…… 姊妹情誼是最原始的邪教 十年一度!《GRANTA》雜誌評選美國最佳青年作家之首 一九八九年出生,艾瑪.克萊恩改寫西方文壇全新風景 2016年全美年度最暢銷處女作。 以「曼森殺人魔」事件為藍本,書寫當中女性的渴望與心理暴力 繼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及莎娣.史密斯《白牙》後,「抒情寫實」派的驚豔回眸 《時間裡的癡人》作者珍妮佛伊根、《深夜小狗神祕習題》作者馬克.海登一致推崇 首週雙雙登上《紐約時報》及英國暢銷書榜Top5 「艾瑪‧克萊恩的《女孩們》著實令人驚歎。作者認得女孩們的錯亂,不忘女孩們的尊嚴──此不礙於彼,這也是費茲傑羅論小說時,力陳的最高境界。我且以「錯亂的尊嚴」,鄭重推薦此書。」──作家張亦絢,摘錄自推薦序〈攜手重返,曾是天堂的地獄〉,全文收於書中 ★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年度首作獎決選 ★風靡英美歐洲,售出超過30國版權,全球書評媒體一致推崇 ★「龍紋身的女孩」「魔球」金獎製片史考特.魯丁即將改編電影 那時的我,想要成為一名與眾不同的少女, 能夠自在承接他人目光和需索, 百無聊賴地想要愛人,強大又迫切的愛意就像一顆子彈。 「在這個世上,僅僅身為女孩,就足以妨礙妳相信自己。」  《女孩們》書名所指「那群女孩」,原型正是美國鼎鼎惡名的殺人魔──查爾斯‧曼森身邊,一群青春貌美卻手染鮮血的少女。作者精準刻畫青春期少女的心理,充滿焦慮、憤怒與愛戀。是什麼讓女孩甘願拋棄家庭,留在殘破的棄屋?卻又願意與彼此共享酒精、菸草、食物、服飾,以及男人。未成年少女的集體行動,棄絕世俗的價值、道德的枷鎖;在荒無凋敝的牧場,以羅素為首組成的邪惡團體。他們離經叛道、狂放不羈,充滿神祕的魅力,攫住每顆渴望被愛的少女心。一心渴望建立親密關係,獲得團體歸屬感的伊薇,奮不顧身地撲向風暴,最終她將成為風暴的中心,還是落得滿目瘡痍的下場? 《女孩們》是年僅廿七歲作家艾瑪.克萊恩一鳴驚人處女作,出版當週即衝上《紐約時報》暢銷榜新書冠軍。作者選擇這個題材,無意重現凶案上的暴力,反而著墨在這群女孩的容貌、性格及生活細節。女孩們為何出現在這裡?她們怎麼了?有任何跡象暗示即將發生的事件嗎?想要與眾不同,又渴望團體歸屬感,想要被愛,卻被人利用。作者非凡文筆的精準描述與心理層面的深入探討,精確地寫出她們的怒氣與不安,被譽為福婁拜及巴爾札克「抒情寫實」(Lyrical Realism)路線沉寂多時後的一次華麗轉身。這也正是村上春樹書寫《挪威的森林》時的手法,在戀愛與性的常態生活細節下,卻傳神捕捉當時高壓的日本社會。   《女孩們》是一本充滿魔力的小說,描寫令人難忘的女孩群像,以及年輕女孩的心理狀態。 風靡英、美、法國並暢銷全球,授權超過30國海外版權,作者更獲選著名文學《Granta》雜誌十年一度的美國最佳青年小說家,被文壇視為明日之星。    美國權威書評媒體年度選書,一致推崇 華盛頓郵報.美國國家廣播電台.衛報.娛樂週刊.舊金山紀事報.經濟日報.君子雜誌.新聞週刊.VOGUE.Glamour.時人雜誌.赫芬登郵報.ELLE.書頁.出版人週刊.Time Out.Slate

  •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By 陳志恆

    「對於孩子,你給的是愛還是傷?」 第一本來自學校輔導教師的十年校園觀察紀錄 累積53萬人次UDN人氣部落格「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 32篇孩子的真實故事,呈現大人世界的荒腔走板 哪一種關係,最令孩子感到痛苦? 不是霸凌、不是成績,而是每天密切互動的大人! 作者從多年的校園輔導教師和諮商、演講工作坊經驗,發現孩子的困頓與痛苦並非偶然,多半與身旁的人脫不了關係。而究竟什麼最讓孩子感到痛苦?考不好?睡不飽?被禁足?都不是——這些學齡世代孩子最大的困擾,竟來自和他們每天互動最密切的大人的關係! 壞掉的大人們常說…… 「你這樣我怎麼吃得下、睡得好!」 ————總是在孩子和自己意見不同時處在「孩子狀態」的父母。 「如果哪天能不操心他,我就謝天謝地了!」 ————總是把孩子當「無能的人」、看不見孩子優點的父母。 「我常想乾脆別管了,但就是放不下!」 ————總認為是自己的責任、無法放手的高控制慾家長。 受傷的孩子們會說…… 「我想……,但是我爸媽不會答應的。」 ————看著總是訴說委屈的父母,孩子會以體貼順從回頭照顧父母內心的缺憾。孩子逐漸長大後,有了不同想法、卻得不到父母支持時,會下意識地犧牲自我主張,以壓抑內心深處可能背叛父母的罪惡感。 「不論我再怎麼努力,都不會被肯定。」 ————青少年時期,孩子會嘗試證明自己的能力,但若得不到父母或師長的肯定,長大後,便會開始證明自己的無能。 「我不想跟大人講,反正講了也沒用。」 ————說著尊重、支持卻不善於靠近孩子的父母,無法和孩子建立起情感連結。孩子長大後可能會變得獨立自主,但自小貧乏的情感經驗,卻容易形成在社會、職場上的人際疏離。 一本為孩子獻給父母師長的真情書──── 你得知道, ────孩子在真正向你求援前,是多麼努力地撐著 你得理解, ────孩子很怕增添你的麻煩...

  • 白楊林裡的房子
    By 凱瑟琳.K.E.歐姆斯畢

    亞馬遜2018年度選書 美國青少年圖書館協會選書 紐約公立圖書館2018年度選書 芝加哥公立圖書館2018年度選書 出版人週刊、學校圖書館期刊、柯克斯書評星級推薦 獻給 渴望重獲自由的、急於改變現狀的,以及想要擁有機會、改變命運的人們 她拯救了他的生命,交換條件卻是他的人生。 小鎮由三個陰影主宰: 死亡索取生命、回憶主宰記憶,熱情則讓人陷入愛情裡。 每個陰影各自擁有一名人類學徒,再加上一個利用儀式來維持陰影間平衡與仲裁彼此紛爭的召喚者。就這樣,四個人類家族注定只能過著不被常人理解的生活。尤其是維克瑞家──服侍彼此敵對的陰影死亡與回憶,這個家被「協議」一分為二: 白楊屋永遠一分為二:東側與西側。 東側,菲力、父親以及死亡。 西側,里、母親和回憶。 在協議生效後,他們的父母此生都無法再次相見。 菲力看不見母親,里看不見父親。 攣生兄弟也只能在屋外相見。 這個小鎮多年來就是一直依照著協議平靜安穩的運作著,直到山谷中發現一名少女離奇身亡,而她竟然是熱情的學徒繼承者……

  • 借土養命:從雲南到金三角,從毒品到永續農業,一個泰北華人社區的民族誌
    By 黃樹民

    從借土養命到落地生根 一個泰北華人村落的民族誌 一段大時代的離散史 本書講述的是泰北孤軍的故事。 孤軍為何而「孤」? 一九四九年,國民黨在國共戰爭中落敗撤離大陸時,千餘名在雲南的國民黨軍人與不願受中共統治的本地人,從雲南撤退進入緬甸,自此流落異域。這群人後又遭受緬甸政府武力驅趕,最後勉強棲身於泰北金三角地區,直至一九八?年代才終於被泰國政府接納為公民。也就是說,期間這三十年,他們沒有政治歸屬,沒有經濟根基,歸鄉無期,孤立無援,一切只能自力更生從頭再來。 這些離散人群,是如何在陌生險惡的金三角叢林間「借土養命」存活下來?本書作者人類學家黃樹民率領團隊,在該地區一個規模較大的村落美弘村(化名)進行田野調查,帶著兩個主要提問,為這段奮鬥歷程寫下生存紀事。 眾所周知,金三角是惡名昭彰的毒品原料生產地,美弘村民初期也曾積極投入組織性販毒事業。但在好不容易擁有泰國公民身分後,即努力轉型,摸索發展出一套山地農作模式,專攻熱帶水果產銷,經營成功,物質生活逐漸充裕。但成功背後,他們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否符合永續農業標準?在拚經濟的同時,是否有兼顧生態環境?這是作者第一個關懷。 作者第二個關懷則與他們的精神世界有關。本書描寫的人群,崇奉中華傳統文化,自詡為忠實守護者。他們如何於偏遠異地保存及再造其理想(想像)中的儒家道德秩序?作者透過勾勒美弘村的教育、儀式等日常機制,來呈現這類文化複製行動,並穿插村中年輕輩的想法。 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全球化時代。上世紀五?年代開始在金三角建立聚落的雲南武裝流亡者,早已擺脫借土養命的艱辛,轉為落地生根的安居。然而,作者指出,因為權力轉移問題和世代認同差異,衝突和緊張正在村內節節升高。 新時代帶來的難關,他們這次能順利度過嗎?微觀的民族誌研究,對巨觀的全球化理論,又能提供什麼反省啟示?作者將在本書末尾提出他的答案。

  • 真相製造:從聖戰士媽媽、極權政府、網軍教練、境外勢力、打假部隊、內容農場主人到政府小編
    By 劉致昕

    ★金鼎獎、卓越新聞獎、人權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大獎、吳舜文新聞獎得主,近年來最受矚目的國際新聞記者。 ★卞中佩(政大創新學院助理教授)、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張潔平(Matters創辦人 )專文推薦(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列)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五年、橫跨八國,一個臺灣灣記者來自前線的第一手採訪與關鍵實錄 近年來網路與社群媒體的興盛,人們的連結、互動與訊息共享變得更容易,然而,這也使得民主國家面臨前所未見的考驗。極端主義以網路為工具點火,使穆斯林青年成為恐攻分子;境外勢力可以跨海介入另個國家的總統大選,使社會分裂;當網路行銷與政治利益結合,傳遞的是人民的聲音,還是產業的聲音;日漸極端化的立場,又如何在每一個國家樹立新的「柏林圍牆」?寄生於網路的「真相產業」,從政治、商業到社會心理層次,如何在全球演變,成為亟需理解的新課題。 記者劉致昕二○一六年以布魯塞爾為第一站,從訪問傷心卻不絕望的聖戰士媽媽開始,帶著我們深入真相製造在不同國家造成的致命效應,橫跨比利時、法國、印尼、德國、中國與臺灣,不僅有第一手的採訪,透過這些國家呈現真相產業不同面向的威脅,最珍貴的,是採訪到的每一個人物。劉致昕的報導當中沒有絕對善良的好人與邪惡的壞人,被這些處境所傷害吞噬的人們,起身對抗挽救頹勢的人們,在其中牟取套利空間的人們,這本書寫的是他們的故事。故事的基調是鋪展他們所在的社會結構,為何如此行動,以及提出時代趨勢往何處去的警示。 這個時代我們就置身其中,共同經歷、見證過一些事件,但總是很難說得清楚,在假新聞讓一切真假難辨

  • 飛翔之夢: 萊特兄弟新傳
    By David G. McCullough, 麥可洛夫

    一個關於夢想和勇氣的故事!!! 開啟人類飛行時代的萊特兄弟傳奇!!! 看一對平凡的自行車技師兄弟,如何教會世人飛翔、直上青天!!!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 ◎亞馬遜網路書店2015年5月編輯最佳選書 ◎誠品書店2016年5月外文選書 ◎HBO即將改編拍攝 曾兩度獲得普立茲獎與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的大衛.麥卡勒(David McCullough)以如橡之筆,敘述一對勇敢的兄弟教世界飛翔的精彩故事。 一九○三年的一個冬日,在偏僻的北卡羅萊納外灘,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和歐維.萊特(Orville Wright)改變了歷史。第一架重於空氣乘載飛行員的動力機器飛上青天,航空的時代於焉展開。 這對俄亥俄州戴頓市的自行車技師並不是憑著運氣碰巧成功,他們有過人的能力、不屈不撓的決心,和對知識的廣博興趣和好奇心,而他們把這一切都歸功於良好的教養。他們生在沒有電也沒有室內管線的時代,但卻有身為傳教士的父親所收集的豐富藏書,而且他們從不停止學習。他們活力充沛,忠心耿耿的妹妹凱瑟琳亦然,在他們的豐功偉業中,她所扮演的角色遠比一般人所知的更重要。 兩兄弟攜手合作,從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哥哥威爾伯無疑是天才,而弟弟歐維則在機械方面有過人的才華。沒有任何事物能阻止他們的「使命」,失敗、嘲諷,甚至包括每一次他們用實驗的機器起飛,都有很大的可能喪命的現實。 歷史大師麥卡勒在這本意義深遠的書中,取材自豐富的萊特檔案,包括個人日記、筆記本,和上千封家書,為這個意義深遠的美國故事勾勒出人性的一面。 孫維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陳訓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聯合推薦! 「每一個人物都有血有肉,有長處有缺點,但人性可貴的基本價值永恆不變,父子之愛,手足之情,愛國的情操,人類共同的夢想,當此亂世,讀來雋永,回味無窮,難怪歐巴馬總統去度假也要帶著它。」──譯者莊安祺 譯後感想 ──各大媒體 一片盛讚── 「以少見的同理心與流暢性,訴說一個擁有永恆重要性的故事……一個關於人類歷史上最驚人創舉的美好故事。」──《紐約時報》書評 「麥卡勒以一貫溫暖、喚起人心的散文,撰寫了引人入勝的故事。他描寫飛行誕生的過程,以及美國創新的黃金時代裡,單純的創造力。」──《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大衛.麥卡勒刻畫出俄亥俄州人活潑、令人佩服的謙虛樣貌,他們在自行車店解決了飛行之謎,設計出了飛機,並且在小鷹鎮的海灘試飛。他捕捉了萊特兄弟所達成的奇蹟與那個美好的年代氛圍……大衛.麥卡勒在他詳盡筆觸中,描繪了看似普通卻自力更生,足智多謀的人們,這些都是美國根本的價值。──《華爾街日報》書評 用非常迷人的細節,述說萊特兄弟如何成功的真實事蹟。──《波士頓環球報》書評 很少歷史學家像大衛.麥卡勒一樣掌握到美國的精隨,這個從農業國家崛起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他定義了美國的圖像,並用新的維度去述說這個已經被說爛的故事……優雅地梳理萊特兄弟前無古人的事蹟,他們的工作幫助國家建立在航空領域的卓越,並一直延續至今。──《今日美國》書評 大衛.麥卡勒對萊特兄弟對早年的冒險的有著神奇描述,並從家書、文書記載與他自己的深入考就去加強舉例,展示這兩個從不凡家庭出身的俄亥俄男孩如何教導世界飛行。──《華盛頓郵報》

  • 袒露的心
    By 平路

    你到底是誰? 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 早於你出生之前 錯誤已經鑄成 你本身 正是錯誤無法反轉的理由 那天早上,陽台上用早餐,母親放下叉子,突然開口,說出那句牽引出後來所有真相的話。母親說:「不去葬你爸爸,是不是你懷疑,你不是爸爸生的?」一秒也沒有多想,你回答:「沒有!」因為你從沒有這樣的懷疑。下一秒靈光一閃,彷彿反射動作,你問出一個母親措手不及的問題。你接著問:「那,我是不是你親生的?」 空氣僵住。從此,世界破了一個大洞。 袒露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王浩威、向陽、朱宥勳、李維菁、阮慶岳、胡茵夢、胡晴舫、凌性傑、郝譽翔、馬家輝、郭強生、陳育虹、陳俊志、陳蕙慧、楊佳嫻、董成瑜、詹宏志、廖玉蕙、蔡詩萍、賴芳玉、瞿欣怡、簡媜 當代最卓越的小說家,最極致的家族書寫──平路為台灣當代卓越小說家,第39屆吳三連獎文學獎得主。本書是她首度完整書寫家族故事,抽絲剝繭,以推理筆法創作出家族書寫的高度。 在「你」、「我」之間反覆,最難寫的創作──作家自言:「單單用『你』或『我』作為敘述者,其間就多次重來、多次改變心意。……難處在怎麼樣拉出適當的距離,看待自己充滿隱情的人生?」後來決定用「你」,對作家來說,代表最適當的距離。 最祕密的作品,揭露被錯置的身世──文字打開了禁錮的黑盒子,平路親自揭露身世之謎,這是她多年說不出的祕密:身為家裡唯一的小孩,「為什麼母親不愛我?」 最長的寫作準備,過去的經歷是為了找尋自己人生謎題的解答──本書特別之處在於:「過去的每一本都是數年光陰,與生命中發生的事有所重合,《袒露的心》涵蓋的卻是更漫長的年月。某個意義上,之前的人生似乎都是為這本書做準備。」 走過層層糾結,最療傷止痛的作品──透過書寫做為理解的工具,特別是對陌生卻又親密的父母的進行細描,從誤解、糾結、撥雲見日到釋然,行過年少叛逆、逃家、結婚、生兒育女、為父母送終、尋找生母這段不平坦的路;幸運的是,因為這一對兒女,她身上的層層糾結到此為止;經由這一對兒女,她終於找回今生最寶貴的東西:「你告訴自己,糾結的已經過去,此生終於有了出處,今後每一刻,你都該當歡喜。」

  • 懸浮
    By 胡晴舫

    人如基本粒子,懸浮在塵世你要繼續跟我說,那座駐在你心頭的城市──胡晴舫 全新小說力作跨越台北、香港、澳門、東京、紐約,驚心動魄的戀人絮語收集了這麼多世人的愛,要拿這大量的愛來做什麼?這座城市給了他們一切關於生活的想像這是他們理解的城市,他們知道的唯一城市那是他們稱之為家的地方清晨的年輕男子之死。中年小說家身後的私密筆記。喪夫女子的異鄉邂逅。退休一族老愛跟自己唱反調的惡妻。延遲畢業的萬年研究生。返鄉落地失根的獨立書店老闆。高級飯店裡揮金如土的貴婦。菁英經理人即將飛往他方的最後一夜。人人各自懷抱心事錯身而過。之間隔著的不僅生死,還有一種非常寂寞的東西。無論此刻何時,如何孤獨痛苦虛無,人對生的渴望如蜉蝣,再微小卻從不停止生息漂流。蛇樣蜿蜒,虛線般連結,命運將這些人生深深淺淺串聯相接,在最微眇之處。生命存在的本質就像在陽光下跳舞的灰塵,那般閃爍光亮,那麼耽美,卻又不可名狀地深深孤獨。要不考慮後果地去活,不怕人生重組。時間無論如何都會朝直線進行。能夠改變心意隨時隨地過起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日子,那是活人的權利。死了,便沒有三心二意的餘地了。出版商名稱?麥田

  • 下一個家在何方?: 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By 馬修‧戴斯蒙

    當房租超過薪水三分之一,我們再也無力翻轉貧窮! ∥ 哈佛社會學家花費數年,住進兩個底層社區、採訪三十多名房東、出席一千多場法庭,將美國底層的居住現狀化為八個家庭的真實報導 ∥ 榮獲2017年普立茲獎! 評審盛讚:「一份深入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金融風暴後越演越烈的居住問題,這可說是加劇了貧窮,使貧者更貧。」 ______屋況合宜、價格合理的居住環境,絕對應該是每個人的基本人權______ _______________唯有穩定的棲身之所,是脫離貧困的第一步_______________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專文導讀 《紐約時報》、亞馬遜書店、《出版人週刊》、GoodReads、《衛報》、《柯克斯書評》、《歐普拉雜誌》_____年度好書 尤美女(立法委員)、何榮幸(新聞工作者)、李鴻源(台大土木系教授)、花敬群(內政部政務次長)、房慧真(記者)、柯文哲(台北市長)、徐世榮(政大地政學系教授)、黃哲斌(新聞工作者)、張鐵志(資深評論人)、劉美妤(媒體工作者)、蔡培慧(立法委員)_______政界、學界一致推崇 .阿琳是一位單親媽媽,被房東逐出家門後,發現新家的租金得花上月收入的八成…… .帶著孩子找屋住的凡妮塔處處碰壁,只能住進毒蟲與幫派氾濫的社區…… .多琳一家九口窩在兩房公寓裡,當房屋漏水、堵塞,房東卻相應不理,他們決定也放爛這間房子…… .拉瑪想幫房東工作以抵房租,只可惜房東卻覺得他的付出一文不值…… 為了書寫貧窮的真相:是何種經濟體系聯繫起貧富兩者?貧者為什麼難以脫貧?哈佛社會學者馬修‧戴斯蒙住進兩個底層社區,花費數年,採訪三十多名房東、記錄數十萬筆驅離資料、追蹤百萬筆911電話、出席一千多場住房法庭,找到牽繫起貧富兩者的經濟體系──租屋市場。只是,他發現兩種自由在此互槓:房東想靠租金賺錢,房客希望一家能住得安全舒適。 當收入的一半必須拿來繳交房租,許多家庭因為入不敷出,被迫遷徙至更骯髒、暴力、拮据的街區;而喪失安穩的棲身之所,致使貧困者失去原有的財產、遠離熟悉的街區、更因為居無定所的壓力,讓學業與工作表現失常。物質匱乏加上消極與憂鬱的心理,讓貧窮生生不息,一代傳給一代…… 透過書寫失衡的房屋市場,戴斯蒙欲改變我們對貧困還有底層剝削的認識,他將自己多年來的研究化身為八個貧困家庭與他們兩名房東的故事。正如《紐約時報》盛讚本書,「不談論居住議題,我們便無法徹底正視貧窮。」書中貧困家庭的希望、難忘的驅離場景,皆提醒了我們:失去家,人就失去了一切。唯有安穩的居所,才是人生一切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