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的帝國: 大清王朝

中國最後的帝國: 大清王朝
ISBN-10
9863501441
ISBN-13
9789863501442
Category
History (General)
Pages
360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6-04-01
Publisher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Author
羅威廉(William T. Rowe) 著

Description

本書將英語學界的清史研究精華置入整體性的框架中, 提供我們不同於教科書習見說法的清史敘述。 本書是近半世紀西方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將四十多年來英語清史學界研究的發展,整合到一套層次分明的架構之中,呈現包括社會史轉向、內亞轉向和歐亞轉向 等三個重要的新取向。作者從這些觀點出發,把清帝國的歷史放入前後更長時段的中國史脈絡,以及更廣闊空間的全球性觀點來討論。 本書以帝國統治問題作為全書主軸,並以主題為主、時序為輔的敘事方式安排章節,全書共分十章,分析與敘述兼長且極具可讀性;前五章論述清帝國從建立到興盛 的歷程,後五章轉而析論在十九世紀之後遭遇的危機與調適,深入淺出地探討清帝國各時期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重要主題。本書提供臺灣讀者不同於教科書 慣常習見的清史敘述,是總覽西方清史研究成果極佳的入門之作。 ★本書譯者之一、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李仁淵專文導讀 名家推薦 羅威廉教授是馳名國際的清史專家,他這本《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成功地綜合了國際及中國清史學界過去數十年的成果,具有典範性的價值。此書拋棄了 清朝無能保守及中國近代史起於西力入侵的傳統觀點,將清朝視為一個克服種種挑戰、成就斐然而必須完整視之的重要斷代,以深入展現中國近代歷史自身演變的特 質。作者同時融合了新清史、社會史、內亞史、東亞史以及比較世界歷史的眼光,對於清代歷史各重要階段的起源、發展及特性,做出完整而深刻的詮釋。是以本書 堪稱這數十年來海外清史研究最重要的通論性作品,為研究清史及中國近現史者所必讀。 ──吳展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作者羅威廉在本書〈導言〉中說:歷史學家們現在對大清帝國的理解,與四、五十年前我們所曾經理解的大不一樣了。感謝作者羅威廉,本書夾敘夾議式的宏大敘 事,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半個世紀以來西方最富有活力的清史領域產出的豐碩成果,並且通過此一對比,領會五十年來人們對大清帝國的理解確實已經「大不一樣」。 這一點也提醒華語史學界應更加重視西方同行研究清史過程中基本概念的重構(basic reconceptualization)和相關理論支架的可驗證性(testability of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張廣達(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 本書精要地整合過往英語學界清史研究的成果,將眾多不同的研究置入一個整體性的框架,讓讀者可以得知個別課題的學術脈絡與其在整體歷史中的位置,等於是提 供了一份了解英語學界清史研究的更新版地圖。而書中許多個別論點具有啟發性,其全面的關照更可誘導讀者將研究放在更高的層次上思考,從認識對方開始反思自 己的研究路徑,以及清史研究未來的方向。 ──李仁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羅威廉在這本精湛傑出的研究著作中,將最新的清史研究推介給一般讀者。《中國最後的帝國》為作者畢生研讀清史此領域之最新力作,對於我們瞭解中國史,這是一本治學嚴謹、值得信賴的重要之作。 ──蓋博堅(R. Kent Guy),華盛頓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這是一本來自美國史學界的中國史嶄新論述。自1644年由非漢族的滿洲人征服明朝那一刻開始,傳統中國逐漸變得不太一樣。這意謂著過去以費正清為首的哈佛 學派,其強調中國朝代更迭、道統延續的概念必須被摒棄……簡而言之,一如作者羅威廉教授在此書中所陳述,「內向封閉的天朝帝國」雖然業已消失,更有趣的卻 在我們面前上演著。 ──Jonathan Mirsky,《泰晤士報文學評論》(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書評 一本針對中國史這段重要時代的最佳研究。 ──K. E. Stapleton,《Choice》書評

Similar books

  • 中国最后的帝国: 大清王朝
    By 罗

    中国最后的帝国: 大清王朝

  • 最後的王朝: 大清帝國的衰敗
    By 于培杰

     清朝,中國歷史上最後的封建王朝,它有血腥的鐵蹄征伐和混亂的帝位之爭,也有平定三藩、攻克臺灣、澄清北疆、治理黃河赫赫業績;有太平軍、捻軍、義和團的內亂,還有鴉片烽火、甲午海戰、八國聯軍的外釁;有求存圖強的洋務運動、維新變法,更有玩弄權柄的垂簾聽政和陰鷙狠毒的戊戌政變。雲譎波詭、起伏跌宕,是一段盪氣迴腸的朝代史。《最後的王朝》分為大清帝國的「崛起」與「衰敗」兩冊,崛起為努爾哈赤至乾隆時期,衰敗為嘉慶至宣統時期。本冊講述了嘉慶時的社會亂象,道光時的鴉片戰爭,咸豐時的太平軍起義,同治和光緒時的垂簾聽政,以及接連不斷的外患內亂,直至武昌起義,宣統退位,勾勒出大清帝國由盛而衰的歷史脈絡,其中虎門銷煙、天京內訌、咸豐蒙塵、辛酉之變、慈安之死、囚禁光緒等等,既有史實的敘述,又有理性的論說,讓你真正認識中國最後王朝的衰亡軌跡。

  • 發展研究之風雲再起:中國一帶一路對西方及其知識體系的挑戰
    By 謝宏仁

    發展研究之風雲再起:中國一帶一路對西方及其知識體系的挑戰

  • 歷史中國的內與外: 有關「中國」與「周邊」概念的再
    By 葛兆光

    葛兆光教授十年前開始推動「從周邊看中國」研究計劃,把日本、韓國、越南等地保存的有關中國史資料作為「新材料」,試圖提供重新認識東亞和中國的多重視角與立場。為此,葛教授陸續出版了《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等著作,在國際學界受到廣泛關注。本書是葛兆光教授有關東亞與中國研究系列論著之一。為了對「周邊」及其相對應的「中國」概念做一個清晰的界定,作者在這本書中梳理歷史上中國疆域、族群和文化的移動與交錯,說明「內」與「外」之變化,並嘗試溝通原本分屬中外關係史、中國民族史(包括「邊疆民族」)、歷史地理學(包括「邊疆史地」)、全球史(和區域史)等各學術領域的資料和方法。

  • 帝國之翳
    By 蔡東杰

    中國三部曲 THE CHINA TRILOGY   隨著中國全球影響力與日俱增,我們既須探究其內涵,更需要積極尋找更有意義的客觀切入點,纔能深入理解其未來前景。 本系列將透過兩千年、四百年、一百年之不同長度視野,由「大歷史」角度重構中國歷史進程。   本書即為此系列之第二部,將時間軸拉回到三百年前的十六世紀,從雙方最初接觸之發展,一窺帝國傳統視野之微妙缺口。重新審視鴉片戰爭前後的中西互動關係,試圖解讀面對漂洋遠到的西歐列強,長期作為東亞強權的中國,何以看似不堪一擊,或至少左支右絀?   追尋探險家與天朝之相遇瞬間 重新省視東西方交會帶來的新世界   隨著十六世紀起全球化進程來到東亞的歐洲,如何跟中國展開互動?其後,憑藉十八世紀末工業革命提供之爆發力,歐洲又如何將中國拉進一個全新的現代世界當中?透過整理長達四百年之中西接觸歷程,本書嘗試以兩線並進視野,在各自理解不同之政策需求與驅動力後,最終聚焦於中國自身的大轉型,以及平行世界消融之走向。   馬可孛羅(Marco Polo): 我在這本書裡講的全是實話,沒有一句謊言,沒有半點虛構,各位千萬不要視之為傳說。   利瑪竇(Matteo Ricci): 中國人認為在所有各國中,只有自己值得稱羨;……他們不僅把所有別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蠻人,而且看成是沒有理性的動物。   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相對其他民族,中國律法促成了大眾的安寧以及社會的和諧,讓眾人所受干擾可以降至最低;其律法之完美,簡直無法形容。   孟德斯鳩(Montesquieu): 中國是個行使恐怖統治的極權國家,也許當它一開始以王朝的形態出現時,政府的集權意識還不強烈,但今日絕非如此。  ...

  • 帝國暮色: 鴉片戰爭與中國最後盛世的終結
    By Stephen R. Platt

    Shi jiu shi ji zhong ye qing dao guang nian jian, Zhong ying zhi jian yin wei zou si ya pian he mao yi wen ti kai zhan, Shi cheng...

  • 歐洲中心主義與社會科學─挑戰西方至上的舊思維
    By 謝宏仁

    西邊冬青櫟的樹冠裡,隱藏著十一根支撐的枝幹 蔥翠綠葉的庇蔭底下,站著三個來自東邊的學者 這幾句話真像是唐朝某詩人在其手稿中之作品,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當時之所以未能出版,想必是不被主流認同。所幸,今日得以問世,佳句才有機會傳予後世。然而,令人好奇的是,從東邊來的學者至今仍舊愉悅地站在那裡。 數百年來,自然科學一直努力在證明太陽自東邊升起,與之相反的卻是社會科學一直想要告訴全世界,太陽是打從西邊出來,人類的文明也是。相信這種說法者不在少數,站在英國老橡樹(冬青櫟)底下受到庇蔭的三位學者只是其中的幾位代表而已,到現在為止,他們都還站在那裡,雖無法完全確定其目的,但應該是為了表達自己恭敬之意。 種植於啟蒙時代早期的橡樹(西方知識體系),因為陽光、空氣、水的滋長而不斷地成長茁壯至今,人們早已將其美麗樹冠轉化成記憶,揮之不去,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而這正是社會科學此刻之模樣。日復一日,來自東方的學者們,除了其讚嘆聲以外,幾乎不曾有人說過自己有點懷疑這畫面的真實性。 本書作者只是遠眺老橡樹的一個側面,就已經發現十一根枝幹──分別由洛克、彌爾、馬克思、涂爾幹、韋伯、費正清、諾斯、華勒斯坦、阿律奇、福山、弗格森等人所化身──支撐著它巨大且形狀優美的樹冠。其他側面應該還藏有不少枝幹也費力地在支撐樹冠的重量,它們也值得學者們日後將其描繪出來。

  • 最后的帝国:沉睡的与惊醒的“满洲国”
    By (德)柯德士, 王迎宪译

    本书是上世纪30年代一名德国记者游历考察当时伪满洲国写下的一本纪实性著作。作者在书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切开了日伪统治下的“满洲国”的一个剖面,为国人认识伪满洲国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由于作者身份独特,书中披露的许多史料都是鲜为人知的,有些章节读后甚至令人惊心动魄。

  • 東方啟蒙西方: 十八世紀德國沃里茲(Worlitz)自然風景園林之中國元素
    By 張省卿作

    ... 帝國,455 治理黃淮水患有成,修建荊江大堤,築設浙江海塘,提高農業生產,促進航運通暢,社會發展穩定,經濟繁榮。 456 清帝國之 ... 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China ́s Last Empire: The Great Qing)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年初版 2 刷) ,頁 149;周文 ...

  • 族群與國家: 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1683-1973)
    By 陳麗華

     「臺灣客家人的族群認同從何而來?」 本書採取歷史人類學的觀點,以六堆為研究對象, 重新思索近三百年來國家因素對臺灣客家族群認同形塑的影響。 六堆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客家聚落,也是桃竹苗地區之外的第二大客家聚居區。不過,「六堆」並不是一個可以在地圖上找到的地名,它其實是高雄市及屏東縣境內十二個鄉鎮的合稱。其地域名稱來自於清代當地人士組織的軍事性地域聯盟,至今還可清楚分辨不同地域的堆別。 本書採取歷史人類學的觀點與方法,試圖描繪及說明臺灣六堆地區的客家族群認同,如何經歷清帝國、日本到戰後中華民國三個不同政權的治理,在這近三百年的時 間中逐漸形成與演變的歷史。臺灣客語群體的地方文化和認同在清帝國統治時期,已與其祖籍地華南社會存在差異。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則使得臺灣「客家」的想 像逐步形成,只是更大程度和語言文化聯繫起來,血統色彩則較為淡漠。而血統色彩強烈的所謂「中原客家」族群觀念,則是在進入二戰末期以及戰後,才逐漸深入 臺灣社會。 本書特別著重在「族群」與「國家」之間的互動,作者在本書指出,國家既是行政治理的機構,同時也是文化理念的集合體,而族群意識的衍生和表達,深深地植根 於不斷變化的國家意識當中。它並不僅僅透過制度性因素表現出來,亦透過禮儀和象徵表現出來。不同國家政權治理下的禮儀和文化元素,如何在臺灣六堆巧妙地、 選擇性地納入歷史記憶的框架,成為晚近表達客家認同的方式,亦為本書的論述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