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用途理論: 掌握消費者選擇,創新不必碰運氣

創新的用途理論: 掌握消費者選擇,創新不必碰運氣
ISBN-10
9863982636
ISBN-13
9789863982630
Category
Business & Economics / Careers / General
Pages
336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7-08-04
Publisher
Common Wealth Magazine Ltd
Authors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 泰迪‧霍爾(Taddy Hall), 凱倫‧狄倫(Karen Dillon)

Description

☆《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財星》、《富比士》、《公司雜誌》專文報導推薦 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最新著作 揭開破壞性創新未解決的關鍵:商機在哪裡?該如何創新? 顧客想要的不是你的產品或服務,而是解決他問題的方案 學會問對問題,改變思考視角,找出顧客真正購買的原因 31個給領導者的思考題,全方位審視創新關鍵 你的公司也這樣嗎?關心銷售狀況、哪些人會購買商品、對商品是否滿意,卻對顧客為何會選擇你產品的原因,而不是競爭對手的不太清楚。 為什麼不斷增加差異化新功能,銷售卻沒有同步成長? 錯誤的問題,永遠引導不到正確的方向。 一旦市場情勢改變,非常可能一夕瓦解過去成功的企業。 創新不只需要了解顧客的需求,更要了解:顧客選擇這個產品做什麼?也就是要了解顧客使用產品的用途,在什麼情境下使用,遠勝過拚命改善產品的功能、特色。 克里斯汀生是全球最受推崇的創新大師,他的破壞性創新理論是《經濟學人》評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六大管理著作之一,尤其當今無一產業不面臨被科技顛覆的威脅。 破壞性創新理論解析對競爭的回應,預測將被顛覆企業的行為,但並沒有指引企業該往何處創新或如何創新,才能顛覆市場的領導者或開創新市場,但「用途理論」可以做到這些。 經過20年的持續研究,克里斯汀生補上了破壞性創新理論最關鍵的缺口,提出「創新的用途理論」,轉換思考邏輯,以「用途」視角,找出顧客消費的「起因」,重新架構創新,並且深入解析什麼是用途?用途與需求有什麼不同?如何理解用途的社會面與情感面? 因此Netflix不是與亞馬遜競爭,而是跟你放鬆時做的每件事競爭(如打電玩) Facebook和抽菸某些時刻是在同樣的用途上競爭 BMW不只與傳統高級車款競爭,也跟Uber競爭 當你轉換視角 從用途理論出發,機會、競爭對手,以及顧客最在乎的東西都會看起來截然不同。分成三個階段: 1.深入了解顧客尋求進步的困擾 2.然後創造出適當的方案與對應的體驗,讓顧客每次都能完成任務 3.根據顧客的需求,打造以用途為核心的組織 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讓你了解創新怎麼運作,知道創新成功的真正原因,創造並預測新的創新,當競爭的界線愈來愈模糊,以用途理論來思考企業的未來走向,最能有效幫助顧客達成任務的業者,就能取得競爭的優勢。 不論是新創企業還是成熟企業,不論你是要挑戰市場、開闢藍海、還是從顛覆中轉型,這本書都能讓顧客跟隨你、讓你掌握改變賽局的關鍵,是不可或缺的創新智慧! 名人推薦 ▎中外創新學者、企業家 重量推薦 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 李吉仁 導讀 政大名譽教授 吳靜吉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杜書伍 商業策略媒體《科技島讀》創辦人 周欽華 奇果創新管理顧問公司首席顧問 周碩倫 Gogoro睿能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陸學森 LIVEhouse.in執行長 程世嘉 玉山金控總經理 黃男州 臺大國際企業學系教授 湯明哲 交大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楊千 iCook愛料理創辦人 蕭上農 iFit愛瘦身共同創辦人謝銘元 Netflix 創辦人里德‧哈斯廷斯 可汗學院創辦人薩爾曼‧可汗 可口可樂執行長穆塔‧肯特 一致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列) 本書就是在強調從使用過程的每一細微的部分,去思考發覺並細緻解決這些不順暢、提高方便性、更為人性化、提升更大效能……等,去滿足很多細微不順暢的需求,就是提高被廣泛接受的關鍵,就是創新成功的關鍵。——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杜書伍 在一個選擇無限的時代,理解顧客的「用途」無比重要。本書大概是克里斯汀生最輕、最好入門的商業書,但也是其較複雜的「顛覆理論」、以及「創新者的兩難」等模型的基礎。——商業策略媒體《科技島讀》創辦人 周欽華 這本書加入大量的實務案例還有對話,應該是克里斯汀生教授的著作中,最淺顯、最易懂的一本。全書沒有一張表格或是統計圖,沒有艱澀的專有名詞,只有案例故事以及對話思考的過程,但卻是創新最根源、最基本的問題,套句大陸商界目前的流行用語,這就是創新的「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所有的創新由此而生。——奇果創新管理顧問公司首席顧問/兩岸知名創新企業指定講師 周碩倫 這本書精闢而深刻,不僅充滿洞見與實證理論,還提出許多國際企業實例,幫助讀者重新聚焦:如何瞭解且精準預測消費者的心態,打造消費者願意選用的產品與服務。•我鼓勵大家以開放的心來閱讀這本書,重新反思檢視自己和所屬的組織如何看待創新和消費者的需求。——Gogoro睿能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陸學森 我們都應該更像是社會學家,走進顧客的情境,看到社會的脈絡,發掘別人沒有注意到的創新機會。我誠摯地推薦本書給已經被資訊洪流淹沒、而不知如何是好的讀者們。——LIVEhouse.in執行長 程世嘉 閱讀本書後,我們可以揭開顧客決策的神秘面紗,洞見更完整的故事全貌,並且更成功地解釋過去、甚至預測未來。如何邁出成功創新的第一步,答案就在顧客真正的用途。——玉山金控總經理 黃男州 只是知道用途理論還是不夠,一定要養成創新思考的習慣。本書的貢獻在於舉出許多案例,告訴讀者如何透過消費者分析得到產品真正的效用。當了解消費者的效用後,就要思索: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達到顧客要的效用?這「更好的方法」就是「創新」。——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 湯明哲 作者運用說故事的力量,讓讀者體驗真實的案例,例如,早上開車族群購買奶昔的真正用途,以及amazon、airbnb等公司為了協助消費者想要獲得的進展和用途之創新。對我這個教學工作者來說,屢被選為教育創新機構或全球最創新組織之一的南新罕布夏大學的創新用途理論特別令我著迷。創新成功的故事之關鍵是因為守門人都知道怎麼尋找因果關係,因此他們的突破性創新就再也不需要碰運氣了。——政大名譽教授,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吳靜吉 賈伯斯設計出能上網的蘋果手機是一種創新,但並不是發明。創新只是將既有的一些科技用新的組合呈現給消費者。智慧型手機滿足了消費者的許多需求:上網、照相、計步、錄音、錄影等等。按克里斯汀生的用途理論說法,智慧型手機提供消費者想要的用途。(電鍋、冰箱、洗衣機其實在當初也是滿足人類用途的創新,只不過這些創新已經變成普通商品。)克里斯汀生的用途理論提醒我們在尋找創新的途徑時,還是要回歸基本面:我們幫助了哪些人?成就了哪些任務?——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楊千 iFit 愛瘦身就是「用途理論」的實踐者!我們從網路起家,然而除了如流量、點擊、轉換……等數據層面分析,我們更重視「顧客運用產品解決了什麼問題?」從初期每天於社群中回覆數百則留言,到現在經營實體門市,每天現場皆針對客戶的職業、目的、購買關鍵進行完整回報,這些消費者的真實回饋,讓我們的「創新」少了些運氣、多了些底氣,也促使我們持續推出真正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和服務。——iFit 愛瘦身共同創辦人 謝銘元 在網飛,一定要讀克里斯汀生談論創新的書。——網飛(Netflix)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 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 身為克里斯汀生的長期粉絲,我很高興閱讀到這本書,而且內容並沒有讓我失望。這本書會改變你對創新的看法。作者使得我們停下來考慮可汗學院的發展,我強烈推薦這本書。——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創辦人與執行長 薩爾曼‧可汗(Sal Khan) 《創新的用途理論》提供如何做好正確創新的新思維,作者提供一個吸引力的做法,從生活中找出真正了解顧客的方法。——可口可樂公司執行長 穆塔‧肯特(Muhtar Kent) 這個改變賽局的書有許多讓人信服的真實世界例子,包括財捷公司的例子。用途理論會繼續對財捷公司的創新方法產生深遠的影響,也會改變你。——財捷公司(Intuit)共同創辦人兼董事長 史考特‧庫克(Scott Cook) 作者向關鍵的商業思想家和經理人介紹一個突破性的理論,使領導者透過逆向工程改變創新方法,從高價值和專注顧客想要完成的任務來創新。我已經從頭看到尾,而且要求我的頂尖團隊做同樣的事情。——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合夥人 朗‧法蘭克(Ron Frank) 在大數據和超級分眾的時代,克里斯汀生的想法令人耳目一新。這本書會減輕你在行銷對話的疲憊,並邀請你進入全新、根本、有確定可能的世界。對於正在開發或維持獨特品牌的人來說,這是本必讀的書。 ——香奈兒前執行長 莫琳‧齊克特(Maureen Chiquet) 用途理論要有著良好管理理論具備的基本特徵:一經解釋,就顯而易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菲利浦‧戴爾夫‧布羅頓(Philip Delves Broughton) 這本書會成為深思熟慮創辦人的策略武器。正如這個簡單的書名一樣,用途理論很簡單……「我們的顧客想要完成什麼任務?」是公司在會議開始時用來刺激創意的重要業務問題之一。但是《創新的用途理論》不只是介紹一個工具,還可以制定整個計畫。——《公司》雜誌(Inc. Magazine)

Similar books

  • 創新者的修練: 對未來的預測,決定我們的策略選擇(暢銷改版)
    By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 史考特.安東尼(Scott D. Anthony), 艾力克.羅斯(Erik A. Roth)

    ☆亞馬遜年度10大好書 ☆《公司》雜誌好評推薦 應用破壞性創新的思維架構,有系統檢視產業訊號 分辨機會與衝擊,預測賽局的變化方向 ...

  • 設計思考全攻略: 概念X流程X工具X團隊,史丹佛最受歡迎的商業設計課一次就上手
    By 賴利・萊佛(Larry Leifer), 麥可・路里克(Michael Lewrick), 派翠克・林克(Patrick Link)

    專家錦囊以六何問題法探索核心問題一如我們已知的,在發散階段六何問題為我們的構想整理出基本架構,並探尋核心的問題。何地?何時?何事?何人?如何?何故?尤其是在設計思考初期的階段,六何問題極其重要。它能協助我們分析、詳細審視已經蒐集到的資訊, ...

  • 繁榮的悖論: 如何從零消費、看似不存在的市場,突破創新界限、找到新商機
    By 艾弗沙.歐久摩(Efosa Ojomo), 凱倫.狄倫(Karen Dillon),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

    全球最受推崇創新大師 克里斯汀生最後代表作: 越絕望的地方,越有潛力! 用反直覺的方法發現數據看不到的全新客群, 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創造新成長市場,向上流動! ...

  • 王勝忠老師的超高效寫作課:多寫、多想、多思考,寫好作文就是那麼簡單!
    By 王勝忠

    養成閱讀與寫作的好習慣,不將就,要講究,就能讓寫作文變得很簡單。  ▍寫作其實不困難,只要你找到方法。 當你找到方法時,寫作其實不困難,很多人想學寫作,但卻苦無方法,本書教你好用的思考方法,先學會思考,再來進行表達,事半功倍,除了學會舉一反三,更懂得如何觸類旁通,構思更多,思慮更為完整,讓寫作不再是難事。  ▍養成寫作的習慣,讓書寫成為日常。 習慣的養成是寫作能力達成的重要關鍵,刻意練習的概念也可以用在寫作習慣的養成上,不管學習上或是工作上,可以養成習慣進行每天的例行書寫,因為要書寫,所以會更用心的觀察周遭,思考相關聯的事物,也會廣泛閱讀,生活遊歷的所見所聞都可以是日常書寫紀錄的內容,透過書寫抒發心情,紀錄學習心得及工作上的收穫都可以是很棒的方式,一但書寫成為日常,寫作的習慣養成後,時間一久,就能越寫越順,寫作能力自然因此而提升。  ▍寫作力是重要的表達能力 生活中大小事情都必須與人互動,良好的表達可以讓溝通更為順暢,口語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同等重要,尤其在社群媒體發達的年代,使用語言文字作為表達工具的需求日益提升,擁有寫作力就能佔有優勢,掌握先機,不管升學或是工作,好的寫作力就會是關鍵的競爭力。閱讀本書,照著書中所介紹的方式練習,從生活中入手最為簡單方便,跟著勝忠老師所分享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提升寫作力。  ▍玩,也可以學寫作! 沒錯,與夥伴一起互動學習討論也是很棒的學習策略,語文的學習就是要能在生活中應用,素養導向的語文教學講求的是可以將所學應用在生活中,透過遊戲的方式來彼此互動,可以增加說話的練習,也可以腦力激盪增加大腦思考,更可以藉由遊戲的進行豐富語料,寓教於樂,在遊戲中學習最沒有壓力,透過桌遊來學寫作有效又有趣,你一定要來試試。  ▍寫好作文就是那麼簡單 從將就到講究,就能讓寫作文變得簡單,使用九宮格思考法,或是六頂思考帽來思考,或是透過聯想的方式來構思取材,都是可行的方式,另外透過口語表達的方式來學口說作文,你會發現當你會想,然後會講,越講越好,構思越來越快,講得越來越順,寫作文時就會越來越容易,最後會發現,寫好作文就是那麼簡單。  ▍寫作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學會寫作的方法後,必須持續的練習,假以時日就能擁有寫作能力。懂得思考,廣泛閱讀,更可以讓學習更有效率,在這升學考試及工作上都需要寫作能力的時代,擁有好的寫作能力將更有優勢。其實寫作不難,難得不不懂得方法還有沒有持續的練習,趕緊跟著書中的方法,多加練習就能進不,當你在寫作上獲得成就感時,你會發現,寫作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本書特色|─── 本書第四章,特別設計提昇寫作力的桌遊,讓您一邊玩桌遊,一邊學寫作! 寫作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像日常生活中的口語表達,就可以是練習寫作的一種方式。透過說話來學寫作,方便、快速又有效,可以培養孩子書面語及口頭語的表達能力,多加練習就會進步。  出版社 布克文化 (城邦)

  • ESG品牌創新六部曲
    By 高端訓、陳雅言

    我們可以用西奈克(Simon Sinek)在2009年TED的一場演講《偉大的領袖如何鼓動行為》,提出了黃金圈理論來檢視,這場演講創下 ... 34 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 (https://reurl.cc/NAApvm) 35 創新的用途理論(Competing Against Luck) 37 台灣水果通往 ...

  • 創新產品鍊金術:獲得第一千個鐵粉客戶,打造不敗產品
    By 李偉俠

    十萬個幽靈粉絲,不如「一千名真正為你產品買單」的鐵粉客戶!只是想做心中的完美產品?那創業成功只能靠運氣!找到鐵粉的痛點,打造他們需要的產品,你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帶你走出爆紅與粉絲的迷思,打破產品開發的迷障,教你如何「用客戶創造成功產品」的具體實戰指南。這本書要幫哪些人解決問題?.營運創新產品的企業家、創業者,疑惑為什麼市場不喜歡自己的產品?.規劃新產品的高階經理人,害怕投入大把資源規劃,最後產品還是失敗?.把自己的服務當作產品的一人公司、自由工作者,如何用最少資源讓產品立於不敗之地?這本書要如何幫你解決問題?.打破你的產品開發迷思:你需要的不是如何做出完美的專案規劃你需要的也不是如何獲得更多更多的資源你需要的更不是憑空想像的靈感點子.教你具體可行的產品開發步驟:1. 尋找鐵粉客戶:如何從訪談找到特定族群的痛點2. 討好鐵粉客戶:如何設計幫助這些族群解決問題的方法3. 驗證鐵粉客戶:如何用初期產品,確認潛在鐵粉客戶會需要我們的產品4. 滿足鐵粉客戶:初期產品發佈後,如何辨認和滿足鐵粉用戶5. 擴大鐵粉客戶:如何找到你的產品甜蜜點,獲得第一千個鐵粉客戶.用台灣實戰經驗,驗證各種創業理論:市面上產品開發的書籍多是國外翻譯書,而本書作者的輔導經驗、產品開發經驗,以及其「Termsoup」服務,都是深耕於台灣市場,又能推廣到國外市場的真實案例,所以本書的方法論與案例解析,都會以台灣可行的實戰經驗為主,幫助你解析台灣的產品開發、客戶開發方法。.大公司、小團隊到個人產品開發者都可適用:本書切入的角度,是教你如何從零到一,做出可以活下去、可以開始擴張的產品,針對的不是那些看機運的爆紅產品,也不是那些有大把預算的產品,更不是如何把已經成功的產品做得更好。因為真正大多數的產品開發者,無論是新創團隊、還是企業內,面對的都是一個不知道如何開始的產品專案,本書要分析一套進可攻、退可守,不會慘敗,能夠持續修改,於是成為市場上存活者的「創新產品開發指南」。孫治華 策略思維顧問有限公司首席商業顧問「在台灣新創講師若讓我選一位我想要好好聽他的課程的講師,就是李偉俠老師了。他可以讓創業這種模糊不清的專業,有了系統化的步驟與階段性的目標。」邱彥錡 SparkLabs Taipei 創投加速器創始管理合夥人「掌握客戶需求、打造滿足目標族群愛用的產品是創業初期能存活的重要課題。本書分享李偉俠兩段創業實戰經歷,透過方法與個案帶領讀者找到剛需、擄獲鐵粉的心,推薦給第一次創業的創業家或想要重新檢視自己產品是否滿足用戶需求的好書。」徐竹先 MISA中華經營智慧分享協會秘書長/TXA私董會創辦人「一次性的創新,是你的福份。偉俠兄所分享的有紀律的創新,才能為你的事業連續創造長期競爭優勢。」洪大倫 光明頂創育智庫董事長「這麼精彩的創新產品鍊金術,是我看過最紮實也務實的教戰手冊!」汪建均 CCDM 深擊設計管理策略總監「讓你迷上產品創新的務實好書」譚景文 鄰鄉良食社會企業創辦人推薦語:「這是一本讓新創變身「金創」產品的實戰寶典!」莊世金 執業會計師、《創業股權規劃實戰聖經》作者「把精實創業理論和個人創業經歷融合得非常好,也顧及很多台灣現實環境,非常符合台灣創業者的需求。」本書不打算教你打造爆紅產品,但會教你打造可以成功產品:.找出產品問題根源:.已經營運產品的企業家或創業家,在產品成功前肯定會碰到很多難關。有些困難處在於連問題根源在哪都不知道,有的困難在於不知道現階段最優先工作該是什麼。如果看不清全局就很難制訂策略,我希望能幫助這群人從這本書中找到一些答案和參考。.清楚規劃產品策略地圖:負責新產品線的高階經理人,得同時面對老闆期待和部屬的壓力,容易讓方向無所適從,或是有很深的無力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這群人有更清楚的策略地圖,能夠說服整個團隊工作的優先順序,調整大家對產品發展的期待,並且知道如何分階段執行產品的進入市場策略。.鎖定你的利基市場:許多想優化成本獲利結構或是擴張規模的自由工作者或是一人公司,很容易在不同需求的客戶間奔波勞碌,結束一個案子又得想如何獲得下一個案子。我希望這本書能讓這群人了解如何鎖定自已的利基市場,以及如何建立可重複操作的產品或服務。.開啟你的創新產品第一步:想要創業或是有點子但不知道怎麼開始的人,可以從許多報導或文章了解一些創業該注意的事情,但這些片斷內容,很難讓人了解全貌。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這群人知道可以怎麼開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重點工作是什麼。

  • 圖解金融科技與數位銀行
    By 沈中華, 伍忠賢 

    圖解金融科技與數位銀行

  • 全球MBA必讀50經典
    By 永井孝尚

    《創新的用途理論》(天下雜誌) ——創新有成功模式克雷頓‧克里斯汀生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確立「破壞式創新」理論,是企業創新研究的先驅。曾5度獲選代表哈佛商業評論年度最優秀文章的麥肯錫論文獎。也是主打創新的經營顧問公司等複數企業的共同創業者。

  • 拆解問題的技術:讓工作、學習、人生難事變簡單的30張思考圖表
    By 趙胤丞

    人生不會等你成為專家,挑戰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你必須要一次就能把問題好好解決! ? 職場新鮮人怎麼面對沒經驗的工作難題? 職場老鳥如何面對新趨勢、新專案與人生職涯的抉擇? 你需要一種技術,即使是面對沒經驗的新問題,也能快速拆解,找出解答! ? ? 本書就讓知名企管顧問與心智圖老師,來教你如何「拆掉」職場與人生的各種難題,見招拆招! ? 這本書值得你一讀的理由: ◎30+張拆解職場、學習、人生難題的圖表,可以實際操作練習。 ◎作者趙胤丞老師為台灣各大企業專案管理顧問、心智圖知名講師、心智圖暢銷書作者。 ◎解決真實案例:專案問題、職場工作、簡報企劃、職涯規劃、學習考試、人生目標。 ? 誰應該讀這本書? ◎常常需要企畫思考、解決新問題、管理複雜專案的工作者。 ◎準備面臨大考、正要學習重要新知識,但找不出思考與學習捷徑的學習者。 ◎職場新鮮人、面臨人生職涯選擇關卡的人。 ? ◎拆解的技術是把問題化整為零,讓人能夠有動力去解決問題的技術。 ◎拆解的方法是把目標拆解成行動,於是目標再也不是單純夢想的方法。 ◎拆解的價值是在找到最核心的第一原理,確認最關鍵的變因,你就能輕鬆創造改變。 ? 你常常在新問題卡關?你面對難題時常常手足無措?你放棄了許多感覺自己做不到的夢想與計畫?其實,只要學會「拆解問題的技術」,就能幫你在上述問題找到解決之道。 ? 拆解問題,就是「快速整理思緒並產生行動的方法」。尤其對於常常腦袋一團混亂的朋友來說,這更是你應該學會的方法。透過拆解來整理思緒,能夠讓人把能量聚焦在該做的事情上,而不是讓焦慮分享了能量與專注力,這樣更能夠專注把事情盡量高品質完成。 ? 尤其在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當我們身處的環境有太多變數想不透徹時,就一定要先把變數們拆解分類,透過分類來歸納不同種類的變數,之後在每一類的變數當中,找出最關鍵的變數是什麼,就可以透過第一原理的篩選,拿掉這個變數之後事情是不是就無法進行/完成?如此反覆驗證,就會找出最核心的關鍵。 ?...

  • 行銷數位轉型下的品牌管理與傳播
    By 陳一香, 陳茂鴻, 吳秀倫

    近年來由於品牌研究日趨完備,行銷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所以在教學與實務上都迫切需要能有一個可以貫穿品牌策略與行銷科技的整體性架構,來說明品牌管理與傳播的全貌並可作為實務工作的依據。由於本書的作者群均是在實戰中累積的經驗並驗證理論架構,所以從中萃取出品牌管理中的菁華並融入最新行銷傳播工具與企劃模式。本書希望能提供給台灣企業打造品牌時的教戰手冊,同時也能提供給學校教師最新的「品牌管理與傳播」教材。 本書的六大特色: 1.因為許多企業會把企業品牌直接作為產品品牌,所以品牌的打造是從企業品牌開始。本書特別先介紹「企業品牌」再介紹「產品品牌」,並說明與「產品品牌」兩者之間的關係與交互影響。 2.強調企業品牌打造的重點在於永續發展,而品牌聲譽帶來的信任是永續的基礎,社會責任行銷是增加品牌聲譽的最佳方式。 3.清楚說明品牌觸點、顧客旅程地圖與行銷漏斗之間的關係,並說明如何以數據驅動行銷。 4.特別專章討論並說明最新的行銷傳播方式:「內容行銷與集客力」、「影響者傳播」與「品牌體驗與事件行銷」。 5.針對品牌的新創、老化、製造業、服務業與地方品牌不同的情境與議題,分別討論打造品牌該注意的事項並提供案例來說明。 6.由資深產業專家提出最實務、最全面的廣告媒體企劃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