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症候群: 丟掉劇本,從此更快樂!

導演症候群: 丟掉劇本,從此更快樂!
ISBN-10
986398454X
ISBN-13
9789863984542
Pages
248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9-06-26
Publisher
Common Wealth Magazine Ltd
Author
馬大元

Description

人生有90%以上的不快樂,

來自於……「導演症候群」!


放下劇本,你會更自在!

改寫劇本,生命有價值!

超越劇本,人生更精彩!


作者馬大元醫師在臨床生涯中,發現許多人的負面情緒,都是來自於所謂的「不如意」──即「現實未依照心中的劇本演出」。也就是說,許多人的不快樂,來自於總是想指揮生命中人、事、物,不知不覺讓自己成為那個「暴跳如雷的導演」……


另一種情況,當事人本身的劇本即十分負向。因為種種因素,人們對於這個劇本又愛又恨,緊緊擁抱著這個病態的劇本,甚至終其一生無法解脫!


以上兩種狀態,都稱之為「導演症候群」!


大多數的人都會認為,自己的煩惱是獨一無二的。導演症候群有何心理機轉?有何生理機轉?你又該如何對治?了解什麼是導演症候群?有哪些形式?讀完此書後,只要把這個常見的心理機制弄清楚、並且學會因應之道,人生多數的煩惱竟然就可以迎刃而解!


名人推薦


黃光國 國家講座教授

葉啟斌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三總基隆分院院長

胡海國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Other editions

Similar books

  • 導演的創作解析
    By 黃惟馨

    《盲中有錯──停電症候群》是「普羅藝術劇團」成立以來登上舞台的大戲,曾在1997年的台北市戲劇季中演出。作者將當時改寫劇本及導演的心得寫成文字,其中詳細記載整個創作過程,從構思、計劃、排練到演出的種種,並整理資料出版成冊。 這本書最主要的目的,希望提供戲劇的同好一些參考,當他們在創作一齣戲時。書裡主要分為兩個部份,第一是劇本,第二是導演創作解析;在附錄的部份則是當時演出的一些相關設計圖與劇照。 書中紀錄了作者當時創作的心路歷程,包括改編原著的基本想法、導演意念及場面調度上的設計原則。雖然戲劇演出是即時的藝術,任何文字均無法讓其重生再現,但透過附錄的改寫劇本、走位圖、劇照及設計圖稿,作者希望能夠呈現當時為了追逐理想,與師長學生共同攜手努力,美夢成真的部份面貌。【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再現李爾: 一次演出的導演功課
    By 黃惟馨

    《李爾王》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描述年老的李爾王欲將土地分給三個女兒,並要三個女兒說出對他的愛,相較於大女兒與二女兒因說出動聽的話而獲得國土,三女兒反而因為勇於說出內心的話而未得到任何國土。後年老的李爾王受到大女兒與二女兒的虐待而發瘋,三女兒為救李爾王而舉兵進攻,最後兵敗被擒而遇害,李爾王也因此傷心而死。 本書是作者在導演舞台劇《李爾王》演出時的創作紀錄,內容涵蓋了一個舞台劇導演的創作程序與方法架構,從劇作家背景、文本分析、劇本整編、時空處理到各項場面調度元素的設計理念。 最後一部分中,對照劇本收錄完整之走位與構圖,並逐一說明場景主題、氛圍基調、畫面構圖及導演詮釋的重點;是導演理論與實務結合的極佳之參考書籍。【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導演檔案:《娜拉離開丈夫以後》之解析與演譯
    By 黃惟馨

    《娜拉離開丈夫以後》是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地利作家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創作於1979年的舞台劇作品;2009年5月經取得劇作家的授權,於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演出。本書是作者在導演本劇時的創作紀錄,除了以文字完整詳述一個劇場導演的工作內容與技巧展現外,並收錄上百張珍貴的劇照輔助說明。【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從《老婦還鄉》到《貴婦怨》: 導演的文本解析與創作詮釋
    By 黃惟馨

    本書是作者在導演舞台劇《貴婦怨》演出時的創作紀錄,內容涵蓋了一個舞台劇導演的創作程序與方法架構,從劇作家背景、文本分析、劇本整編、時空處理到各項場面調度元素的設計理念。 最後一部分配合劇本分成七十四個段落,逐一說明場景主題、氛圍基調、畫面構圖及導演詮釋的重點;是導演理論與實務結合的極佳參考書籍。【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你可以不要怕孤獨,要從孤獨中產生力量: 7個孤獨的效用,積極孤獨的7大步驟
    By 小川仁志

    把消極的孤獨轉換成積極的孤獨,把一個人獨處的時光視為更正面、更有意義的存在。 在這個高喊「核心家庭」或「個人主義」的時代,人與人之間暗藏著某種危機感,卻又無法阻擋這股孤獨時代的洪流。隨著科技的發達、網路與通訊軟體的普及,結果反而產生了大量的孤獨個體。「繭居族」的比例與產生的問題,在世界各地也越來越多,且年齡層也逐步降低。 我們容易在不經意中,覺得孤獨的狀態是個問題。但是,真正的問題出在,煩惱變得孤獨的自己身上。然而,一個人的時候,就等於等於孤獨嗎? 不管跟誰在一起、不管處於什麼狀態,只要內心覺得孤獨,那就是孤獨,因為孤獨是感覺問題。所以作者常常在想,真的有必要為孤獨煩惱嗎? 作者認為思考孤獨意義的這件事,是一段與自己面對面的時間。孤獨是什麼?想享受孤獨又該怎麼做?解答的過程宛如小孩拿到新玩具一樣,一邊興奮期待、一邊想像有哪些玩法,是一段非常幸福的時光。然後在過程中,漸漸摸清孤獨這個對手。不過,我們真正摸清的,不是孤獨,而是自己。所以才有趣。 透過孤獨這面鏡子照出來的自己,偶爾會出現以前從未見過的表情。夾雜著不安、期待與內心靜謐的不可思議的表情。當這個狀態顯現在表情上,代表我們與孤獨已處於同步。 本書提到孤獨會帶來幸福,也就是說在這個狀態下,我們等於是把幸福的人生弄到手了。 作者小川仁志為哲學研究家與推廣者。在本書中,他透過哲學的角度與觀點以及自身過往的經驗,帶領讀者剖析「孤獨」對自我以及社會的影響,瞭解孤獨的7個效用,和積極孤獨的7大步驟。期望讓所有人能夠正向地面對「孤獨」這件事,學會好好獨處,並享受孤獨為我們奉上優雅的時間與寬裕的心靈。 名人推薦 馬大元 身心科醫師、馬大元診所負責人詹文男 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前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

  • 筆記的魔力: 最強深度思考筆記術 打造你攀登人生曲線高峰的行動力,高效自我進化
    By 前田裕二

    ★暢銷日本突破50萬冊 ★AKB48製作人 秋元康 力薦 ★日本紀伊國屋書店暢銷書大獎 ★特別附錄:自我分析1000題 「如果那件事可以這樣發展該有多好?」 「會激發自己熱情的事物都有哪些?」 「未來是什麼啊?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 你也有這樣的困惑嗎? 想成為某種人、想做成某件事,卻始終沒有去做,或是連想做什麼也不知道、說不清。 作者前田裕二是1987年出生的青年創業家,現為日本最大直播平台之一SHOWROOM的創辦人兼社長,公司設立時年僅28歲。前田八歲時父母皆已亡故,曾在街頭彈唱吉他謀生,早稻田大學畢業,曾獲《哈佛商業評論》評選為20位創造未來的40歲以下經營者。 前田裕二以他自創的「記下事實→抽象思考→轉化應用」筆記法,度過失親、渴望被愛的學齡期,後來在街頭靠表演謀生時,做筆記也幫他獲得更多打賞機會,而在他決心以「從0到1」為志向創業後,做筆記的習慣也讓他想出超過100種商業模式,將筆記的魔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一行筆記、一個行動,就此改變你的一生! 「前田式」最強深度思考筆記術,有明確的圖例指引你如何記錄事實、進行抽象思考分析,教你捕捉生活靈感,養成產出智慧的好習慣,並轉化成實踐人生藍圖的行動力。 書中指導你,如何學習日本七年級年輕社長用筆記練就的五大技能,走過人生曲線的峰與谷,實現內心渴望的夢想: 1.智慧產出力:捕捉想法產生附加價值 2.資訊傳達力:提升傳遞效率有效吸收訊息 3.理解傾聽力:促進雙方交流的深度 4.組織結構力:掌握對話的整體架構 5.語言表達力:說出抽象概念與模糊不清的感覺 做筆記早已成為前田改變自我人生的最佳良伴,也是他的一種生活方式,於是他發心將這份熱情傳遞給更多讀者,彙整幫助過自己的1000道自我分析提問,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到做筆記的魔力,深入認識自己的潛質,進而和他一樣成為筆記狂人,改變自己的人生,甚至改變世界!相信自己,你也可以做到!魔力推薦 筆記女王 Ada(林珮玲) 國際演說家暨人際溝通專家 吳娟瑜 身心科醫師、馬大元診所負責人 馬大元 《療心圖書館》作者 彭冠綸...

  • 退休禪心態: 退休了,完全切斷過去,開啟有禪味的快樂人生
    By 枡野俊明

    60歲要退休了,終於能自由安排時間,卻不知做什麼好? 這樣的你,必讀本書! 50歲的你,也開始需要思考第三人生要如何。 俯拾皆是享受充實銀髮生活的秘訣! 作者指出,退休之後,就要開始將心態由工作 / 職場心態轉為禪心態,也就是要前後際斷。 關於禪語「前後際斷」,日本曹洞宗開宗祖師道元禪師是這麼解釋的: 柴火燒盡變成灰燼。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灰就像柴的延伸。換句話說,柴是灰「以前」的樣子,灰是柴「以後」的姿態,兩者看起來是相連的。不過,道元禪師並不這麼認為。柴就是柴,柴就是它絕對的樣子;灰就是灰,灰就是它絕對的姿態。兩者之間看似有條相連的線,但這條線其實一直是斷開的。這就是道元禪師的解釋。 這句禪語充滿了弦外之音。 總之,退休生活(灰)並非在職生活(柴)的延伸。在職生活呈現絕對的樣貌,脫離職務後的退休生活,也呈現它絕對的姿態,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斷開的。請大家先要有此覺悟。 這樣才能遠離在職生活,把當時的豐功偉業打掉歸零,以一種嶄新的心情迎接老後生活。想要享受老後生活,讓日子過得充實精彩,作者認為這是必要的前提。 「前後際斷」是蛻變重生的老後生活的重要關鍵。 名人推薦 馬大元 身心科醫師、馬大元診所負責人許書揚 經緯智庫/保聖那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詹文男 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前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

  • 孤獨的勇者: 亞斯精神科醫師所寫的「亞斯全解析」
    By 馬大元

    亞斯的獨特是一種天賦。忽略=心無旁騖●極化=深入鑽研●衝動=能量昇華●僵化=擇善固執──「成人亞斯」的完整解析──從理解開始,鬆動固著,重新運轉人生。/.「成人亞斯」領域少見的全面圖像。.本書為亞斯人及其伴侶、陪伴者而寫。.YouTube頻道【馬大元】影片觀看突破360萬次。固執、社交障礙、感官敏感、情緒失控……格格不入的特質、與眾不同的天賦,融為一體,那就是亞斯人。亞斯很難改變嗎?亞斯需要改變嗎?馬醫師帶你走出漫漫長夜。/●【亞斯光譜】每位亞斯有其特質,好比彩虹有色調的不同;彩虹裡的同一顏色,深淺也各具差異。→本書教你針對個別「獨特性」,建構有效的改善機制。●【亞斯容易卡住】亞斯的直來直往就像火車行駛於固定軌道,一旦遇上突發狀況,往往會僵住或情緒爆發。→練習轉換視野、建立靈活的思考模式,有助於從容應對各類困境。●【亞斯獨特的同理】常被認為冷漠、缺乏同理心的亞斯,其實是選擇性地同理,表達同理的方式也與眾不同。→學習正確回應的「三步驟、五大招」,以「正念」實現深度同理,亞斯也可以溫馨而體貼!●【亞斯的人際障礙】被視為怪咖、被嫌棄自目、興趣很奇怪……亞斯常苦於無人能懂的孤單。→建立「人際互動資料庫」,以「反思模式」取代「慣性模式」,你也可以於人際關係中優游自在。●【亞斯的體質失調】煩躁、焦慮、易怒、固執、抑鬱、冷漠、疲累……原來都有體質在背後主導!→改善「五大體質問題」,平衡「神經傳導物質」,你也可以平靜又有活力!有亞斯特質的馬大元醫師從精神醫學與心理學專業出發,結合臨床案例及個人經驗,兼具生理與心理,完成「成人亞斯」領域少見的全面性剖析。本書深入淺出地帶我們理解,那些遭誤解或排拒的特質並非全然負向。亞斯就像純粹的原石,等待打磨與雕琢──透過理解、接納與方法的實踐,每一位亞斯都有機會獨樹一幟地閃閃發光。本書特色:● 為什麼你需要讀這本書?(1)你懷疑自己是亞斯,並且願意深入了解。(2)你有亞斯診斷或亞斯特質,希望幫助自己。(3)你想更了解亞斯伴侶、孩子,重建關係。● 本身有亞斯特質的馬大元醫師,四個孩子中,有兩個有亞斯特質。他從小到大苦於自己的「另類」、高中時罹患非典型憂鬱症……但始終不知為何另類。直到婚後不斷衝突之下,太太脫口而出:「你是亞斯,你自己不知道嗎?」讓他覺醒,終於將精神科專業與「自己」有所交集,才發現自己從小到大的另類表現,原來都與亞斯脫不了關係。●「無論正式診斷或具備特質,亞斯同時賜予了詛咒及禮物。詛咒如固執、木訥、情緒失控、感覺失調、面癱、肢體不協調等,禮物則如專注、毅力、敏銳觀察力、超強記憶力,或是其他天賦。身為資深亞斯特質者,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分享自己的體悟與臨床經驗,藉此幫助水深火熱之中的亞斯伙伴, 期待從覺察、突破到實踐,大家都可以成為各自版本的『王牌亞斯』。」──馬大元精神科醫師/本書作者●「面對亞斯伴侶和孩子,我學著忽略令人不舒服的表象,練習從亞斯獨特的內在為起點,重新解讀一切。」──林姿吟職能治療師/馬太太●「在馬大元醫師的這本書裡,提到許多讓亞斯人可以嘗試改變自己的方法,這是這本書的精華。『我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這樣,我需要做什麼努力與改變?』這是所有亞斯人在察覺自己的特質後,都需要時時放在心上的事情。」──陳豐偉精神科醫師/《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的亞斯覺醒》作者名人推薦:● 專序:陳豐偉精神科醫師(《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的亞斯覺醒》作者)● 推薦: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

  • 2000-2010 台灣女導演研究: 她?劇情片?談話錄

    ... 顯得更漂亮、更自信、甚至完美。主:像妳們也喜歡買鞋,穿上好看的鞋對妳們的幫助是甚麼? A3:穿著會不一樣。 A4:感覺會不一樣。 A3:就是一樣的衣服穿不一樣的鞋子,就有不一樣的感覺(A1、A6點頭),有人穿平底鞋、靴子、高跟鞋,感覺衣服的質感好像會變得不 ...

  • 愛情的想像: 雅克和他的主人之自由變奏
    By 黃惟馨

    這是一本導演的舞臺劇作品集,作者黃惟馨舞台導演《雅克和他的主人》一劇,並一此書收納全劇導演之相關內容,包括原劇作家介紹、劇本分析、導演構思、構圖解說、場面調度等等。作者言及「本次演出蒙米蘭.昆德拉先生首肯,劇本參照尉遲秀先生譯本,特此申謝!為因應演出形式及調度需要,部分場次略有更動。」 關於《雅克和他的主人》是改編自狄德羅《宿命論者雅克》(出版於1796年,距狄德羅離世已十二年);這個改編並不是通常的意義,米蘭.昆德拉將之看做是自己的「狄德羅的變奏」。對昆德拉而言,《宿命論者雅克》的意義在於當俄羅斯這個沉重的非理性落到他的祖國時,他可以從狄德羅的這部小說中呼吸西方現代精神的氣息而不會窒息,這種精神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自由和寬容;這也是昆德拉所有的作品始終沒有放棄的核心價值,可以說,這種對於《宿命論者雅克》的精神氣質的偏愛正是《雅克和他的主人》誕生的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按作者在劇本中的調度,演出時人物只要依事件發生的時間在舞台的前、後兩區進行演出即可,若有過去與現在的交會時,則呈現前、後兩個區位同時對話的情景;作者在構思劇本時所懷抱的細膩與巧思在此做了全然的展現。在把《雅克和他的主人》這樣一個追求形式上最大自由的劇本搬上舞台時,導演想要做的也是極力找出一個能呈現這種絕對自由的演出方式。於是,基於原本的架構,作者擴大了原本前、後兩區的在鏡框式劇場演出的形式,而成為以三個區域在圓形劇場演出的方式。在此劇場演出中,《雅克和他的主人》是作者變奏的主題,而米蘭.昆德拉成為了她所致敬的對象。【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