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拉美─福爾摩沙懷舊植物誌:農村、童玩、青草巷,我從亞馬遜森林回來,追憶台灣鄉土植物的時光

被遺忘的拉美─福爾摩沙懷舊植物誌:農村、童玩、青草巷,我從亞馬遜森林回來,追憶台灣鄉土植物的時光
ISBN-10
986408707X
ISBN-13
9789864087075
Category
Nature / Plants / General
Pages
468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1-07-01
Publisher
麥浩斯
Author
胖胖樹 王瑞閔

Description

從鄉野花草、盤中果蔬到青草巷,

那些自舊時存在的寶島鄉土植物,

與它們的遙遠故鄉──拉丁美洲。


數百年來,有許多自拉丁美洲「過鹹水」來台的植物,

番薯、土豆、木瓜、鳳梨、番茄、馬鈴薯、金瓜、蓮蕉花、摃破花…

這些植物都有台語名稱,跟懷舊、傳統畫上了等號,

以至於幾乎整個世代都忘了──

它們曾是道道地地的拉丁美洲原住民,在越過半個地球來到台灣後,

成為農田裡待收割的莊稼、媽媽的南瓜米粉、夜市裡的甘草芭樂、雞排與珍奶的原料、阿公嘴叼著的長壽菸、孩童玩耍的鬥草與彈弓、台語歌的《孤戀花》、

巷弄裡的草藥店鋪……是生活裡最平凡不過的「拉美」。


"《被遺忘的拉美》除了讓您重溫來自拉丁美洲植物的重要性,透過胖胖樹的文章,我們也可以一窺亞馬遜雨林、薩滿文化、死藤水、當地特色餐飲、藥草浴、蛋診等神祕又少有機會接觸的體驗。 "

──王秋美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從台灣土地出發,以拉丁美洲植物為軸,縱橫了歷史、地理、文化,還有植物追追追的拉美旅遊紀實,增廣見聞也趣味盎然。"

──王瑞瑤 超級美食家主持人


"閱讀瑞閔的《被遺忘的拉美》,你會知道,原來拉美非但不遠,還滲入台灣人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傳統與鄉土的一部分。"

──洪廣冀 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以熱帶雨林連結東南亞、南亞與美洲時空層面,一一圖文並茂論述,四本都是很好的台灣自然史科普著作。"

──翁佳音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被遺忘的拉美》為台灣與拉丁美洲搭起橋樑,探索我們周遭植物的前世與今生,考究深入,精彩可期!"

──陳小雀 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教授兼國際長


"胖胖樹,以台灣為地標,輻射出我們和世界,或說,世界和我們的關係──如同以熱帶植物寫詩,織出一幅名為台灣的真實圖像。"

──馮忠恬 前《好吃》雜誌副總編輯、資深飲食編輯


"對沒機會親身造訪南美熱帶雨林的朋友來說,本書可說是紙上的Discovery頻道。尤有甚者,本書超越一般圖鑑遊記的眼光和深情,必定能感染大家去真誠地與植物互動。"

──溫佑君 肯園與香氣私塾負責人


"感謝胖胖樹為台灣這群來自拉美的植物立傳,述說它們越洋而來的曲折身世,他鄉與故鄉間,台灣日常的植物風景,因而顯得既熟悉又陌生。"

──董景生 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組長


"市面上的拉美遊記眾多,但你絕對沒想過,與一個植物狂逛拉美雨林原來是這種感覺!"

──褚縈瑩 國立台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一場懷舊的拉美植物之旅】


▼家常菜、夜市食、供桌果品

——縈繞日常的糧食與蔬果

過去曾被當做台灣象徵的番薯;常與牛奶打成果汁,變成知名飲料的木瓜;比原產地還要好吃,不過已經鮮少人叫它番荔枝的釋迦;象徵好運旺旺來的鳳梨,以及番茄、馬鈴薯、金瓜、皇帝豆、敏豆、藕薯等蔬果,是農村社會至今熟悉不過的家鄉味。


▼童玩、婚慶、鄉野意趣

——勾起回憶的民俗植物

在3C產品還不發達的年代,孩子玩野花小草打發時間:鬥草的鹹酸仔草、做彈弓的芭樂樹幹、草地上一摸就低頭的含羞草,看到煮飯花開,就知道該回家吃飯了。早期婚禮常見蓮蕉花、圓仔花、新娘花,舊日流行歌中的曇花,都是由拉美植物所構建的舊日記憶。


▼菸廠、青草巷、黑松沙士

——見證時代的藥用與工業植物

看看百年歷史的青草巷、青草街裡的草藥,煮飯花頭、蚌蘭、仙人掌……早就深入台灣的草藥文化。時至今日,懷舊成為一種時尚與商品,但又有多少人記得,菸廠、菸樓、沙士糖與拉美的關聯?


▼薩滿、死藤水、亞馬遜森林

——回到人類與植物的原初連結

讓我們回到這些鄉土植物更早的故鄉──拉丁美洲,跟著作者胖胖樹在厄瓜多探險,遇見台灣熟悉的糧食、野花、樹木,飽覽當地奇花異草,更親自體驗薩滿儀式。在死藤水、草藥浴、苦丁茶等儀式過程裡,體會原始部落將植物做為盟友的崇敬態度,省思人類最初與植物的連結意義。以新的眼光,重新認識台灣的鄉土與懷舊植物。



【本書特色】


日常生活中的拉美

從生活裡的各層面──田裡、夜市、供桌、青草巷、童玩、台語歌、俗諺、休閒嗜好……處處可見融入其中的糧食蔬果、鄉花野草、園藝植物,自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以來,它們如何風靡台灣的民生市場、擔負經濟貿易的重任,見證幾代人的回憶。


中西文獻裡的拉美

從西方植物學至台灣歷史文獻,探尋拉美植物自地理大發現後,來台的歷史淵源、當時人們的接受情形、它們又如何融入台灣鄉土?此外也探究拉丁學名的涵義,連結到台語的命名,以及從中衍生的趣聞。


胖胖樹眼中的拉美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大家熟悉卻不一定知道來自拉美的懷舊植物,二是作者實際到拉丁美洲的見聞,從植物學家的眼光,連結起鄉土植物與拉美原鄉。文中穿插介紹80種熱帶植物,記錄其生態特性及文化應用。

Similar books

  • Scottish Plants for Scottish Gardens
    By Jill Hamilton, Franklyn Perring

    Owing to the extraordinary geological and climatic variety, Scotland boasts a great diversity of over a thousand indigenous plants, and a multitude of these would make a welcome addition to any Scottish garden.

  • 改变历史进程的50种植物
    By (英)比尔·劳斯

    《驯悍记》( 1592 ) ,威廉·莎士比亚 洋葱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吗?当然没有。不过通过对全世界的植物进行分类,不起眼的洋葱们还是给科学界带来了一些泪水涟涟的启示,甚至还给一种老套的法国人形象——头带贝雷帽,身穿条纹衫,骑着一辆车把上挂一串洋葱的自行车—— ...

  • 世界之樹:孕育地球生命的樹木圖鑑
    By 麥克斯.亞當斯

    地方名: CITRUS (「柑橘類」,拉丁語) ; TURUN ; LIMU (波斯語) ; ETROG (希伯來語)左圖觀察細膩且精美的人工栽培檸檬水彩畫,由出生於維吉尼亞州的美國植物插畫家艾倫·伊夏·舒特( Ellen lisham Schutt )所繪, 1907 年。人類與他們的靈長類親戚、大多數 ...

  • 家庭养花实用大全集
    By 凤莲, 向敏

    每平方米可以用五氯硝基苯8克制成药土,铺盖土表层1厘米左右;还可以用40%福尔马林50克加水10千克,浇灌基质1平方米,然后用草苫覆盖7~10天,这样便可育苗。少量盆播育苗,可以选用素面沙和新瓦盆。在土壤装盆前,把土壤进行暴晒干透或开水浇透,来给土壤进行消毒 ...

  • Libri XXVIII - XXXII
    By Plinio

    Pliny the Elder, tireless researcher and writer, is author of the encyclopedic Natural History, in 37 books, an unrivaled compendium of Roman knowledge. The contents of the books are as...

  •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Flowering Plants
    By V. Raghavan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flowering plants may be said to be in the throes of a revolution. The literature on the subject is extensive and continues to grow...

  • Slipper Orchids of Borneo
    By Phillip Cribb

    Slipper orchids, of the genus Paphiopedilum, vie with pitcher plants as Borneo's most spectacularplants. Sadly, many are now rare in the wild and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 In this book, the...

  • 改變世界的植物採集史:18~20世紀的植物獵人如何踏遍全球角落,為文明帝國注入新風貌
    By 安博菈.愛德華茲

    跟隨一個又一個造就帝國、影響經濟興衰、促進醫學革命和科學演進的植物發現故事,一同展開一場環遊世界之旅。「一段充滿洞見、讓人耳目一新的植物傳播史。」——羅伊•蘭開斯特,著名英國園藝學家這是一本插圖豐富的書,講述了一些最不尋常的植物發現故事,並探究了故事背後的人物。從地理大發現時代的英勇冒險,到致力於科學前沿的現代植物學家,植物獵人們的啟發到底從何而來?有些可能是因為對科學的好奇心,或是對財富的貪婪,也或許都是因為他們根深蒂固的冒險意識。本書附有英國皇家植物園提供超過100幅精雕細琢的絕美植物繪畫,從澳洲的植物灣和西藏高原,到南非的沙漠及巴西的雨林,認識那些為植物和知識奉獻一生且大膽無懼的學者、冒險家、醫生……當園藝與探險相遇!與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密切合作出版  你不知道的植物獵人<尼古拉.瓦維洛夫> 為解決飢荒卻被活活餓死的蘇聯科學家<亞歷山大•馮•洪堡德> 透過攀登19世紀的最高峰,發現了植物全球分布的奧秘<喬治.佛瑞斯特>到雲南採集植物卻被喇嘛追殺,甚至被蘇格蘭政府宣告死亡<荻巢樹德>發現超過80種新物種,拯救東亞園藝文化的「綠武士」<大衛•道格拉斯>只用了短短10年,就將254種植物帶回英國,卻在34歲死於非命<瑪麗亞•梅里安>影響了達爾文的昆蟲研究,世界上第一位以科學維生的女性<威廉.布雪>當上園藝家遇植物園倒閉、想念的妻子和船長跑了、連開槍自殺都出了差錯……你不知道的植物故事〔咖啡〕阿拉比卡咖啡已經被列為瀕危物種,2088年可能就沒有咖啡可以喝了?!〔馬來王豬籠草〕機智的植物生活!樹鼩、大家鼠的廁所和蝙蝠的AirBnb,結帳方式是牠們的便便~〔銀杏〕譯為「gink-go」這個在現代日文中已經消失的發音,是因為日本助手的長崎腔太重?〔蘭花〕獵人們得不到就要毀掉,甚至願意冒著死亡、斷手斷腳、坐牢的風險!〔巨杉〕完全不懼怕野火,反而是繁殖的好機會!〔麵包樹〕緩解全球飢餓的救星!能吃能用,對環境也好處多多~英國皇家植物園是世界知名的研究機構及觀光景點,旨在運用其進步的科學成就,以及豐富的植物和收藏,來彰顯植物和菌類對人類的重要性。其願景是終結生物絕種危機,並創造一個大自然和生物多樣性受到保障及珍視,得以永續發展的世界。

  • A Guide to Plants of Yellowstone &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s: Natural History Notes and Uses
    By Ray S. Vizgirdas

    This book is a guide to the vascular plants of the Yellowstone and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s and the surrounding forest and wilderness areas, the spectacular region known as the...

  • 花与树的人文之旅
    By 周文翰著

    丰富悠久的“植物文化”知识,和多年旅行中获得的全球视野,在作者脑海中激荡冲撞,便因此有了这本《花与树的人文之旅》。本书中每一种植物,都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同人类的认知的升华而被赋予生动的文化内涵。除引经据典之外,作者独到的思考,也使本书不同于单纯的植物小品文,具有了更深刻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