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醫師+病人+個案管理師」三方合作的超實用乳癌工具書 ★50個平易Q&A,告訴您乳癌患者及其照護者最該知道的事! 作為現代文明病的一種,「乳癌」發生率高居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第一位,然而關於乳癌,我們的了解是否足夠?哪些人是高風險族群?乳癌該怎麼預防,如何儘早發現? 罹患乳癌的姊妹們,經過了手術、化療、放射治療等過程,是否就算痊癒了呢?是否心中還有許多問題──為什麼有些人穿刺也沒驗出罹癌?如何一次看懂乳癌檢體報告的重點?該注意哪些指標和數字?面臨乳房切除手術時,怎麼決定應該全部切除還是局部切除?乳房切除手術後,為什麼有些人還需要再做化療或放射治療?「HER2陽性乳癌」和「三陰性乳癌」有什麼不同?該如何治療?乳癌患者日後還可以生小孩嗎?乳癌患者最佳的「抗癌食物」和最該閃過的「地雷食物」各有哪些?療程結束後,如何判斷癌細胞是否復發或移轉?臺灣的乳癌病人在「健保」跟「勞保」上有什麼基本權益保障?…… 左右乳分別罹癌,人生三度補考的小珊,問出病友最想知道的事;由乳房腫瘤手術名醫鄭翠芬,集數十年臨床專業經驗,以最平易的文字,化為人人都能讀懂的50題Q&A,從癌症的成因、種類、檢測、手術、治療、飲食、心境、生活照護等,全方位解惑;並邀請作為醫病之間橋樑的資深個案管理師蘇怡羚,貼心叮嚀。沒有艱深的醫學理論,只有實用的醫藥和照護資訊,一本小書,告訴您乳癌患者及其照護者最應該知道的事!
最專業的知識、最溫暖的支持一路陪妳度過抗癌歷程 集結乳癌多科整合診治團隊12科、50位專家智慧彙整最新的治療趨勢與照護重點教妳早期發現、循序漸進妥善治療與自我照護、調適身心、自在生活★ 如果妳已超過45歲,本書可以教妳自我檢查及定期篩檢,減少乳癌的威脅★ 如果妳正在對抗乳癌,本書可以帶妳掌握乳癌分類和分期,認識最新治療趨勢及照護重點,讓妳不再盲目應戰★ 如果妳已經結束治療,本書可以協助妳及家人調適生活及心理,學習與癌共存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的首位,每44.6分鐘就新增一位乳癌病友,每年有超過一萬餘名女性,害怕失去乳房、甚至失去生命。事實上,現在很多病人因為乳房攝影、超音波檢查發現早期的乳癌,零期到第三期病人的乳癌五年存活率可高達九成,十年存活率也接近八成,60%以上都可以把乳房保留下來。本書作者群以其陪伴數千位病人走過癌症低谷的專業經驗,強調對乳癌要有正確的了解、相信醫院和醫師、與治療團隊充分配合,才能提高成功抗癌的機率,也能消除不安與焦慮,協助病人做好更有效率的術前準備、更完整的術後照護,提供安心的全方位醫療照護。本書特色》專業:最堅強的專家團隊陣容——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陳啟明副院長及乳癌多科整合診治團隊,提供最詳細專業的知識》簡單:清楚明瞭的圖表步驟解說,循序漸進地介紹乳癌的診療、手術方式與預後照護》與癌共存:提供治療後的調適方法以及最符合需求的資源,讓乳癌後人生自在美好》從病人的角度看治療:(1) 重點摘要——幫助妳在一分鐘內抓到重點(2) 小辭典——針對專有名詞說明解釋(3) 小提醒——教妳在不同的時間點,問對問題(4) Q&A——配合主題,針對問題解答,提出適切的治療建議
38歲,我被醫生宣判得了乳癌,2年抗癌的經歷, 讓我從乳癌找到了許多美好。 希望以自己的經歷, 讓害怕、恐懼的病友們,瞭解乳癌其實沒那麼恐怖, 並鼓勵病友勇敢面對,積極治療, 走出自己的重生之路。 ★失控——硬硬的小肉瘤好像長大了 2015年7月,我和男友Water展開第二次的長程旅行。這一次,挑了遙遠的南美。兩人先在美國停留兩週,才轉進南美的哥倫比亞。沒幾天,我竟在左胸摸到一顆小肉瘤,雖然驚嚇,但仍說服自己這沒什麼大不了。 等到旅程結束返回台灣,已是十個月之後的事。我依然不以為意,還是拖上好幾個星期,最後才從旁人得知,這件事似乎有些嚴重。於是我立刻前往醫院,做了超音波和穿刺切片檢查。未料,檢驗報告的結果不太好……。 ★打掉重練——生病其實是一種修鍊之旅 我自以為年輕,才敢肆無忌憚地揮霍著那珍貴的健康本錢。直到自己被確診為乳癌,才頓時領悟,原來先前的生活方式實在大錯特錯。過去,我非常討厭吃青菜、水果,甚至還以「螞蟻人」自豪,「嗜甜」只是自己的才華之一,現在看來真是傻的可以。 乳癌像是老天送來的信號,要我認真審視自己的人生。一進入治療階段,我馬上推翻過去所仰賴的規矩和習慣,藉機重建新的生活方式;身體和心靈的調整雖然辛苦,但我終於懂得要好好疼愛自己的身體。 ★戀愛關卡——分手?結婚?我還能生育嗎? 癌症,對許多情侶或夫妻來說,儼然是考驗感情的終極關卡,隨著不同的年紀,面臨的狀況也變得有所差異。而我和Water正好落在層級最薄落的情侶關係。我被確診為乳癌時,正好是兩人交往的第七年,而我也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我很感謝Water仍始終如一,而原本刻意逃避的問題,全得攤在陽光下,那些年紀、生育、生死、相處模式、婚姻等,都成了一個個的關卡,兩人開始就現實狀況逐步討論,試圖找出最佳方案……。 ★我們都一樣——勇敢的女孩們,一起健康走到人生的最後! 生了病後,我以為只有自己孤軍奮戰著,在醫院才發現原來其實有許多人也為了健康而正在努力著。也因為自己置身其中,才得以一窺許多真實的人生百態,有些讓人同情,有些則讓人感動。也因如此,我才開始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我原先排斥病友相關團體,無意間在診間結識了一些乳癌病友。或許是因為大家都朝著相同的目標前進,我們不僅為彼此加油打氣,也分享了許多的資訊、病情和心情抒發,而這些交流,竟莫名讓人變得更加堅強許多。 ★重拾健康——忍不住對自己說:妳真的好棒! 自2016年6月到2017年1月的這段期間,我經歷了1次手術、6次化療和35次放療,終於再次找回了健康。原先因為乳癌而刻意培養的新習慣,現今仍然進行中。同時,我也持續練習不再勉強自己,不執著於結果,凡事順勢而為就好。 因為這一場抗癌之戰,我才發現自己比想像的還要堅強,原來只要有心,什麼事都能做到!接下來的第二人生,我決定忘了原先設下的極限,努力去嘗試任何的可能性。時間永遠不等人,現在不做,更待何時!(原書名:重生,讓我更勇敢) 暖心推薦 王崇義...
乳癌是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早期發現就能降低生命的危機!國內權威乳癌專科醫療專家,集30年乳房醫學臨床經驗與見解,全彩圖解乳癌的診斷、治療、手術、乳房重建、預後生活及運動照護,讓您速懂乳房組織病變最新治療趨勢,找到個人專屬的安心診療計畫。 乳房,具有哺乳的功能,又是女性魅力所在,象徵著「母愛」與「美感」,千古歌頌,綿延不絕。但美麗的乳房,仍有病痛的時候;在台灣從民國 92 年起,乳癌一直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民國 106 年已有13,965 位新增病例,而且逐年增加,足見乳癌防治已是國人關注焦點。但近年來乳癌相關分子生物學及轉譯醫學的進步,一切都以病人為優先考量,提供前瞻而且主動式的照護(patient driven proactive care),及至今日,乳癌已是可治之症、整體五年活存率高達 85%。 本書由國內最權威七位乳癌專家(張金堅、郭文宏、黃其晟、葉顯堂、劉峻宇、鍾元強、戴浩志)就其專業,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從乳癌的預防、診療乃至追蹤等各方面,指導病患如何在眾多的乳癌治療方式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透過「醫病共享決策」、「就醫提問單」協助病患向醫師表達自己在意的部分,由醫師提供相關醫學實證資料,經醫病雙方討論,依病人需求一起做出最適合需求的醫療決定。 《超越乳癌》除了有基礎的乳房解剖結構介紹、常見的乳房良性、惡性表現,更有全方位描述乳癌的診斷、最熱門的精準醫療,提供讀者有關乳癌的資訊,帶領讀者「重新」認識乳癌防治的重要,同時也針對如年輕乳癌,肥胖與乳癌的關係等特別議題做專題的討論,也涵蓋讀者關心的術後追蹤及生活飲食必須注意的事項。 本書不只是一本給社會大眾隨手翻閱的衛教書,也可以當作醫護人員治療乳癌入門重要參考著作,相信這本書帶給讀者的不只是最新的知識,更是在面對乳癌威脅時最強而有力的參考指引,如同書名擁有它將能陪您一起《超越乳癌》。 國內第一本完整解析乳癌最新診治照護知識˙完整的乳癌個人化精準醫療與照護˙圖解乳癌手術種類、檢查及治療流程˙整形式乳癌切除手術&全乳房重建手術新概念˙最新標靶、免疫療法與PARP抑制劑的臨床應用˙列表分析乳癌治療用藥、副作用及處置˙復健專家指導乳癌手術後的復健運動˙癌症治療期及癒後各種症狀的飲食對策˙教導義乳、內衣、假髮正確穿戴的生活照護 專文推薦:陳建仁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英偉 國民健康署署長曾令民 乳房醫學會理事長 肯定推薦(以姓氏筆劃排序)李文華 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伯璋 健康保險署署長侯明鋒 前高醫附設醫院院長俞志誠 前三軍總醫院院長柯文哲 台北市市長陳秀熙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彭汪嘉康 中央研究院院士黃俊升 台灣大學醫學院外科教授暨主任黃淑芳 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 ...
※一位國中生自組棒球隊,即使跌跌撞撞也要往前邁進,來一場男子漢的對決,感動無數人的追夢故事,重燃你我的熱血棒球魂!※繼《KANO》、《球來就打》後,最勵志棒球故事,《民視》、《中視》、《大愛電視》、《蘋果日報》、《聯合報》、《自由時報》、《ETtoday》、《奇摩新聞》特別報導!※小野、沈文振、吳志揚、林哲宇、林藝、胡文偉、施昇輝、張善政、黃子佼、黃大洲、黑米、劉明雄、謝南強、魏嘉賢──各界熱血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一位14歲的國中生,自組棒球隊,沒有隊員、球棒、護具,也沒有教練和練習場地。經費必須完全自主,究竟要如何達成夢想、組成球隊?棒球隊應有的基本設備一樣也沒有,只能用竹子練習揮棒、在荒廢的網球場練球。成軍一年半未能贏球,因為戰無不敗被稱為「學校的恥辱」……靠著不斷苦練,和不輸給任何人的熱愛棒球之心,終於拿下首勝並前進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即使跌跌撞撞也要往前邁進,來一場男子漢的對決,感動無數人的追夢故事,重燃你我的熱血棒球魂!陳金鋒說過:「上了場就是燃燒自己,把熱愛棒球的心發揮到最完美!」所以,為了棒球,為了夢想,我勇往直前,一生懸命!
一位被醫生宣判「只有三個月的生命」的人,如何在全身都是癌細胞,多次進出安寧病房,並還被車禍撞到幾乎全癱的情況下,拿到國際精油證照,投身公益活動、創業、諮詢講師等角色,活過精彩的10年,並還持續「活」下去…… 本書詳實記錄沈宜璇的抗癌過程◆抗癌產品真的有效嗎?抗癌產品跟保健食品怎麼區分?◆安寧病房的觀察筆記——小心黃牛在身邊!◆主張「能吃就是福」的抗癌療法◆如何透過醫囑、精油及民俗法抗癌◆大方公開排輻射、腎臟排毒精油的配方◆透過「病痛記錄」分享治療癌症的歷程及功效◆分享自己的創業idea、歷程及實際成效◆上百句《生命金句》為自己及正遇人生低潮的人打氣 「與其坐在家裡哀聲抱怨,不如為自己找價值!」 我是一位舞蹈老師,從2009年發現罹患乳癌,經歷生下女兒的喜悅,到癌症已經擴散至淋巴、甲狀腺、肝、胃、肺、骨頭、皮膚病變……。2017年的一場大車禍,導致全身癱瘓,更是深深體會人情冷暖——離婚、親人的不理會等等,但另一方面,卻又一直收到來自社會人士的鼓勵與小額捐款,令我不知不覺又多活了一年。並透過精油芳療及食物調配,身體也漸漸走出谷底,雖然仍時好時壞。雖然我是不幸的,但這個世界上需要人們關懷的人多了,不是只有我。我想讓自己在能夠自力更生的同時,能影響或鼓勵更多需要被鼓勵的人,所以寫下這本書,將我如何與癌共處的經歷、怎麼調整自己的身心靈以及在醫院看到種種實際問題一一詳細記錄起來,提供正在面對人生折挫的你/妳,與我一起完成並延續每一個生命故事的傳遞。————沈宜璇 ───|沈宜璇老師的192句生命金句|───在人生的喜怒哀樂中,選讀以下任何一句話,都可以得到生命的力量。 1.有些事再不做,你就永遠不能做了。2.就算是生命之火可能將要熄滅的人,也還是要創造價值。3.處在「等死」階段,但卻有足夠的樂觀寫下紀錄。4.就算全身痛苦到極點,我硬撐也要撐出我的生活來。5.趁還活著,有什麼該做的就去做吧!6.至少還活著,活著,就要想「活」路。7.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成長了,也就足夠了。8.學習時間管理,第一步就是要做「時間紀錄」。9.學習理財,也是要做「支出紀錄」。10.學習健康管理,依然要做「飲食紀錄」。11.我自首,我一輩子都學不會順從這二個字。12.面對逆境,最多也只能做到表面上應付或說服自己不和你計較而已。13.強大,是要自己去完成。14.癌症是因為人或多或少有死亡意願,復發也是源於此。15.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會不覺得累,才會做得開心。16.順天應命是不必屈就於天地,人應與天地同光。17.賺錢不難,還是「心」的問題。18.不要只想小確幸,而沒有想要賺錢的動力。19.好的產品,你的鼻子會告訴你答案。20.沒有「準備好才上路」這件事,「邊做邊學」才能讓自己進步。21.活太久,所以看得透徹。22.罹癌後,盡情活出自我,是快樂。23.什麼是快樂?內心的富足是快樂。24.當我得知只有三個月生命時,憂鬱症就好了。25.重生後的再次創業,不再需要「虛榮」。26.放下沒必要的面子,才能專注在自己有興趣的事上。27.小時候,幸福很簡單;長大後,簡單很幸福。28.就像這些色彩,在各自繽紛後都要回歸純粹。29.財富、名利隨著人的離開一切回到空。30.人生在世,精神、態度、信念,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31.永遠不要放棄,多試幾次,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32.每天活得太充實,可以把癌細胞累死也說不定。33.當身體或心靈生病了,更要出去曬太陽,散散心。34.人各有命,不需要去想「如果人生再來一次」這種無聊的事。35.人生的選擇,就像賭博,下好離手。36.我們可以重生無數次,但今生只有一次。37.全然放下本我,為他人著想,才有機會活下去。38.沒有任何事比健康和好心情更重要。39.因為只有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我才能全身心去投入。 40.有德性之人卻言:「病是眾生的良藥。」41.其實,癌症讓我們學到的真得比失去的多很多。42.真正的敵人從來不會是別人,而是自己。43.將別人的「好」學起來,然後改進不足之處。44.要做事,只能往「大」去做,資源才會多。45.罹癌,不要覺得自己無奈,這樣做不好事。 46.在說實話和賺錢之間,我當然選擇說實話,才能治療我自己。47.我想我應該要把「癌」這件事淡忘,不要被醫生誤導。48.都快死了,還是把投資自己放在第一位,有種。49.要和自己說,我很幸運,上帝選擇我注定成為不平凡的人。50.活一年和活十年、八百年一樣都是不可能的任務。51.乾脆立志活久一點,或許到時癌症的秘密也解開了。52.想要身體好,忌口是最基本要做的。53.只有經歷過,才會知道珍惜,才會知道得來不易。54.每個人的命運不同,沒什麼好比較的。55.當家人生病時,發點脾氣,你就稍微讓一下,代表家人間的愛還在。56.只要能活著,並且活得開心,就什麼都是對的。57.車禍,撞掉了我一樣東西:對愛情的需求,對安全感的需求。58.現在的我,喜歡看到別人的愛情故事、滿心的祝福,也深受感動。59.生命不在於長短,在乎精不精彩,正是我此時此刻在追求的事。60.不幸,帶給我的歷練是豐厚的資產。61.身體似乎有一個密碼,只要解開這個密碼,就可以蛻變成功。62.身體密碼是什麼?每個人不同,只有自己知道。63.看問題要看事情的本質,而不是人為去賦予他權利。64.幸福,也只能自己給自己。65.得,不一定是得;失,也未必是失,端看你怎麼去掌握!66.「心為君主之官」,「心」的意志占了生命的50%。67.生命是自己的,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管你交給誰。68.車禍後,有一個容易生存的空間,是快樂。69.再好的食物,也不需要一直吃,停一停再吃,吸收會更好。70.創業和行銷一樣,重點在於解決「問題」,我發現抗癌也是。71.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要對自己充滿信心。72.記得明天太陽升起又會是New day,這也算是一項絕技吧!73.用演講分享我的生命故事,也是一種人脈的良性互動。74.英雄不論出生,有本事肯腳踏實地做事才可能成功。75.我的決策法就是列出利與弊,只要利多於弊就來做。76.雖然能選擇的工作真的不多,但選定了就盡力去完成。77.路上是會有各種聲音和阻礙,但根本無需理會。78.我感覺我有點明白了,用生命換來的叫做使命。79.去幫助那些沒有像我們一樣幸運的人,就是我的使命。80.愈是艱難的處境,我們愈要勇敢面對。81.只要自己肯努力,身邊的人都會幫助你。82.能打動人心的,永遠是自己最真誠的感受。83.雖然我的身體狀況,快不了,但沒關係,有志者事竟成。84.人的格局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85.曬身邊人的幸福感會比曬自己的幸福感來的有成就的多。86.在安寧病房談生意,Good idea!87.心沒什麼雜念,沒有過多負面情緒,累了,馬上倒頭就睡。88.感恩,我活著;感恩,疾病讓我成長。89.當醫生宣布「你罹癌了」,我才發現,人應該活在「現在」。90.累了,不如就好好休息一下。91.別人生命的故事是一面鏡子,會帶給我們很多的啟發。92.生本來就不平等,死才是平等的。93.明白的人會活在當下,著眼未來。94.有限的時間會讓你做事幹練條理,因為沒有時間去浪費計較。95.上帝是公平的,關上一扇窗,會開啟另一扇窗。96.別總是陷在莫名的情緒中,看不見為你開啟的那扇窗。97.只要靜心,放鬆身體,就能讓思緒與精神平靜。98.我是女巫,我善用自然的力量,創造與實現生命、夢境與願望。99.關於癌症或任何疾病,痊癒不代表勝利,治不好也不代表失敗。100.如果癌症患者說「罹癌真是太好了」,那表示病不再是痛苦。101.盡人事,聽天命;不放棄,也不強求,一切隨緣。102.疾病教會我,成就、財富、美貌等,到頭來一切是空。103.我選擇可以讓我學習成長的工作。104.賺錢這件事只是熱情下產生的副作用。105.珍惜緣份就會有好事發生,尋求他人幫助也很重要。106.因為熱愛,所以能心想事成。107.生活中做好我們自己很重要,別人願意怎麼說就怎麼說吧!108.任誰的一輩子也不會一帆風順,但我們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生活。109.喜歡你的人,你怎麼做都是對的!110.相信自己,努力過好自己,不在意別人的眼光。111.朋友看到我這樣還這麼努力,她就覺得她自己沒什麼好抱怨的。112.學會歸零,終身學習,再出發!113.偶爾也要發發脾氣,顯示一下自己軟弱的情緒。114.人,該示弱時,就該示弱,別人才知道你需要被幫助。115.人各有命,沒有什麼為什麼?不為什麼?116.癌症是個很公平的疾病:不會因有錢或沒錢決定死去的速度。117.心靈最好的療癒就是分享美好的經驗。118.想要享受人生,「得過且過」的想法很重要。119.人生在迷惘時,就依循自己的直覺吧!120.與其哀嘆自己罹癌,不如轉念思索罹癌的意義。121.愈生病就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自己以外的地方。122.真正的自己:就是找回自己,度過充實人生。123.生病,只要安心地靜養,讓自己不痛,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好。124.每個人的際遇不同,得到的答案,就不一樣。125.簡單,就是幸福。126.請在自己和營養師討論飲食問題前,先把一日三餐拍下來吧。127.請不要對生命絕望,否則當奇蹟來了,也不可能佇留。128.面對癌末,要換個角度去慢慢接受現實,就沒有那麼可怕。129.我不再渴求對方,而是成為自己人生幸福的負責人。130.光是拔牙能減緩身體其他疼痛這一件小小的事,就能讓我很開心。131.當女漢子的下場就是,活該默默扛下一切。132.我有一個目標來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光是呆坐在醫院等死。133.每天和醫生學一點知識,久病也會成良醫。134.學會包容、不批評、不論斷、接納個別差異和不同信仰理念。135.加油和癌症做抗爭,不忌諱談論死亡,說不定死神還會放過你。136.不喜歡你的人,你做得愈好愈看不上你,所以別討好。137.面對癌末,千萬不要想著完了、我沒希望了。138.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139.罹癌後才學到「放下」。140.科學之於人類也不過九牛一毛,有太多是屬於科學未知範圍。141.精油真得對失眠很有效,是可幫助細胞修復的天然產品。142.我知道我們彼此都早已準備好了會「分離」的這件事。143.關於分離,要學會「緣起緣滅,雲淡風清」。144.上帝就是來不斷考驗我,我也只能正面回應,我可以的。145.養生之道無他,吃好、睡好、排便好是最基本的基本功。146.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147.把眼前、當下該做的事做好最重要。148.什麼是企業的責任?為了創造美好生活。149.創造因為精油把人與人的距離拉近,能讓愛傳遞。150.誠信賺錢,照顧團隊以及員工也擁有美好生活。151.企業所賺之錢,應取之於社會而用之於社會。152.人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153.人生不能重來!所以我們永遠不知道,選擇另一條路是否更好。154.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一定要適當活動一下。155.人生最大的恐懼不是死亡,而是未知。156.人生,一切都是機率問題,「癌症的復發與機率有關」。157.先把人做好了,自然就能做好死後的事。158.人生到最後,沒有多的需求,吃飽、睡足而已。159.放下主觀,我們就能收獲美好。160.生命,不在於長短,在於精彩。161.靠自己就好,把病床留給更需要的人吧!162.引導病人接受安寧治療對醫生來說,一定是項很艱鉅挑戰。163.人愈是處在惡劣環境,愈要讓自己過著很優雅的生活。164.人都難免一死,活著時能為別人做一些事,也就很知足了。165.人不需要追求長生不死,也無需對癌細胞零容忍。166.萬一有奇蹟那就欣然接受;沒有,也已經有所準備。167.懷著感恩活下去,力所能及的讓自己每天活得舒服有價值。168.千萬別用打駡的方式讓孩子的心靈受傷而自卑。169.小孩有用,留錢給他也沒用;小孩沒用,留錢給他更是害了他。170.對女兒,我沒有太多期望,只希望她健康快樂。171.人都死了,到時候自然就知道了,現在想這些有什麼用?172.別把別人的付出視做理所當然。173.人生,在不同的階段,應有不同的心境。174.幫助人是一種崇高,理解人是一種豁達。175.手是很好的療癒道具,讓我的背感到很舒服,心很平靜。176.男女之間感情的事情,真的要說騙,那只有自己騙自己。177.安寧照護,基本上並不會做任何治療,大多都是在做「止療」。178.在不愉快時,想想在醫院等待死亡的人,知福、惜福吧!179.放下自我中心後,看看四周,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幸福。180.疼痛或幸福,都是取決於大腦的判斷,所以放下最重要。181.人生不設限,想做什麼就去做。182.如果化療讓自己吃不下、睡不著,就要拒絕。183.癌症都有復發、轉移的可能!能做的就當下活好。184.生命,是無常的。185.想做什麼就去做,不要只寄希望於未來。186.人,畢竟是活在當下,也就是現在。187.從「能吃就是福」的模式進入「選擇好食材」模式。188.離世後,就一張床推出去,什麼都不會帶走。189.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印證人生呀!190.生命既堅強又脆弱,隨時可能因為意外就改變了人生軌跡。191.當不知自己還能做些什麼?不如就從專注力開始吧!192.整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丟 出版社 布克文化 (城邦)
Lian ai bu shi qing ke shi fan
中醫學是一套「以外診內,治外療內」之獨特醫學。它不需要藉由複雜的儀器與器械,光是觀察人體的氣色、形態與接觸脈象,就能進行疾病的診斷;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其實這一點都不神奇,說穿了只不過是老祖宗們的「生活體驗」,經過千年的臨床累積、歸納與印證,所形成的一套完整「人體全息律診斷法」而已。只要識字,跟著書中進度學習,中醫學也能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作者為國家特考合格中醫師,並具有多年開課授課脈診的經驗。書中詳細介紹中醫經典的28脈象,並精闢分析16種感冒類型,提供45項實用食療配方、常見疾病辯證用方參考。本書榮獲多位中西醫界專業人士的強力推薦,本次特別配合國人的體質作全新增訂,是一本自學把脈的必備用書。
「治療癌症,一定要犧牲生活品質,忍受某些令人生不如死的副作用和後遺症嗎?」 「很多癌症患者不是因為罹癌過世,而是因為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引發各種併發症或敗血症而死亡,你知道嗎?」 「親朋好友推薦了一大堆治療癌症的健康食品和偏方,我該怎麼選擇?」 在台灣,營養醫學對許多人來說還相當陌生,生病了,只能求助西醫的治療,但許多慢性病及重大疾病,尤其是癌症,在歷經破壞性極大的化療、放療之後,因為副作用大,患者體力虛弱、營養無法吸收,免疫力下降而無法完成療程或因此慢慢死亡的也很多。 其實在國外,營養醫學已經成為很重要的癌症輔助療法。透過醫療級的營養補充品,減輕癌症患者治療時的副作用,增加患者抵抗力,得以和病魔奮戰,甚至透過適當的營養補充品防癌抗癌,早已成為一門顯學,被許多醫療院所採用並大力推行。 在台灣,專研營養醫學且有本土臨床成功經驗者相當稀有。百大名醫、也是暢銷書作者劉博仁,繼《疾病,不一定靠「藥」醫》帶動新一波討論營養醫學的熱潮後,再度為處在恐懼和徬徨中的癌症患者和家屬,打造最全面、最專業的抗癌指南。在本書中,他提出最新的抗癌觀念:「全面照顧好營養,是抗癌成功的關鍵」,首度公開他多年來以營養處方搭配主流醫療,協助癌症患者成功抗癌的本土案例,包括乳癌、大腸癌、肺癌、肝癌、鼻咽癌、子宮頸癌、淋巴癌等;並分享營養醫學在癌症的預防、輔助治療上的功效,包括預防癌症應該吃哪些營養補充品(功效、劑量、製程等等),以及癌症患者在手術前後、化放療前後及調養期(避免復發)的營養補充品,為不同癌症患者量身訂做營養醫學處方箋。 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詳盡細膩地說明了目前主流癌症療法的進行方式、不同的癌症期別判定、常見的副作用和後遺症,以及營養醫學在這些治療上能發揮的強大效用。掌握了這些最新的重要資訊,就能跳脫一般患者和家屬被動等待醫師指示的角色,積極與醫師做更深入的溝通,選擇對自己最好的抗癌療法。 另外,劉醫師也提醒:長期處在壓力的環境下,會弱化我們的免疫系統,不利於癌症治療,所以尋找適合的紓壓方式,不論是學習樂器、繪畫、聽音樂、腹式呼吸等,也是抗癌很重要的一環。 當自己或親友不幸罹癌時,千萬不要恐慌,已被國內外臨床證明有效的營養醫學,正是你抗癌、防癌的最佳新選擇! 本書特色 (一)分享台灣最常見的10種癌症,營養醫學創造的抗癌奇蹟: 書中針對台灣人最常見的十大癌症:乳癌、大腸直腸癌、頭頸癌(口腔癌、鼻咽癌)、肺癌、肝癌、胃癌、子宮頸及子宮體癌等,提出營養醫學如何輔助主流醫學治療成功的本土案例。鉅細靡遺地說明各種癌症的成因、分期、常見治療方法,以及生活上和營養上所需的自然處方。特別是每一種癌症在不同的期別和不同的治療方式下,需要加強的營養處方都不同,像是手術後要多補充維生素C、鋅、生物類黃酮,可以促進傷口癒合,對抗發炎、避免感染;化療則要補充高劑量魚油,讓化療效果更好;乳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後可能有放射性肺炎、心臟損傷等併發症,需要補充輔酵素Q10、維生素B群、蕈菇類多醣體等等。不僅對一般患者及家屬極有幫助,專業的醫療從業人員更能從中學習如何將營養醫學實際運用在癌症的整合治療上。 (二)提供可提升療效、減少痛苦的營養輔助療法,抗癌不必擔心副作用: 主流醫學的療程中某些令人恐懼的副作用或後遺症,是許多癌症患者感到卻步的一大原因。像是鼻咽癌以化放療法為主,雖然治癒率高,但放射治療卻有口腔黏膜炎、吞嚥困難、皮膚紅腫等副作用,其實只要配合營養醫學輔助療法,不但能降低副作用的發生率,患者的復原也會較快。 (三)選擇8大類防癌、抗癌營養補充品的聰明小撇步: 不管是平時的防癌保健,或者抗癌時要增進體力、提升療效,甚至療程後避免復發,營養醫學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針對這些可防癌、抗癌的八大類營養素,書中化繁為簡地介紹了其在營養學上的機轉,讓你了解為何大部分癌症患者都需要補充硒酵母、天然魚油等,而不同的癌症患者又要加強補充哪些營養素,像是肺癌患者可以多補充綠茶素、大腸癌患者需補充大蒜精等等。而在治療前後,要改善或避免一些副作用和後遺症,營養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好幫手,例如:喝薑茶、補充麩醯胺酸,能改善化療帶來的噁心、嘔吐症狀;進行高劑量化放療時,特別容易發生口腔潰瘍,補充維生素B群、優質蛋白質、維生素C或麩醯胺酸等營養素,不但有助於潰瘍傷口的癒合,也能防止患者營養狀況惡化等等。 書中也完整列出各種抗癌營養素的功效、建議劑量和使用禁忌,例如:魚油可以降低腫瘤復發機率,不過由於也有抗凝血的作用,故接受重大外科手術前後三天宜暫停服用等等,讓你聰明挑選最適合的抗癌營養補充品,對於來路不明的偏方,也可以自信地說NO! ...
本書介紹二十一世紀最符合人性的精神醫療模式,述加拿大溫哥華社區精神醫學的治療理念與成功經驗,值得所有關心精神醫療人員參考。 作者張君威醫師考察加拿大溫哥華精神衛生照護模式,將制度理念融入十四章的不同故事中。第一章鋼琴師,介紹溫哥華精神病房設置;第二章大溫哥華精神衛生服務,介紹精神醫療的架構;第三章控訴,介紹精神病患的人權保障;第四章顫抖的街道,介紹溫哥華地區藥物濫用的管理;第五章活泉之家,介紹俱樂部會所的起源與發展;第六章訓練制度,介紹溫哥華精神醫學教育訓練;第七章搶救台灣移民,介紹移民者不為人知的身心問題;第八章永遠的鐵達尼,介紹精神醫療的去機構化運動;第九章大哥的家,介紹溫哥華的司法精神醫學制度;第十章白色巨塔,介紹加拿大醫師的理念;第十一章主動化社區治療,介紹精神醫療的實務運用;第十二章旅店,介紹精神病患的住所服務;第十三章匿名戒酒會,介紹精神病患的團體治療;第十四章聾瞎啞跛向前行,敘述台灣醫生在國外研究的心路歷程。內容豐富,題材新穎,是從事精神醫療工作者,值得參考的書籍。【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Traditional Chinese edition of Dr. Susan Love's Breast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