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與差異政治

正義與差異政治
ISBN-10
986477297X
ISBN-13
9789864772971
Category
Social Science / General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7-09-05
Publisher
商周出版
Author
艾莉斯.楊

Description

◆1991 年美國政治科學學會 Victoria Schuck 獎 ◆20 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像女孩那樣丟球》作者 Iris Young 代表作 ◆90 年代至今社會運動思想源頭,開創正義理論全新典範 ◆戳破平等假象,為女性、黑人、同性戀、老人、勞工、身心障礙者等多元族群發聲 唯有正視彼此的差異,才能實現真正的正義! 當代政治哲學的思想起點 批判社會結構的不朽經典 民主政治中的社會正義,並不是一視同仁,而是濟弱扶傾。 我們必須正視弱勢團體的多元差異存在, 進而透過溝通民主,解除加諸其上的支配與壓迫, 形塑一個共享不同價值的異質公共。 ◇ 專文介紹 陳嘉銘│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本書是當代差異政治與女性主義理論最重要、也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它的原創性奠定了英年早逝的 Young 在當代政治思想中的地位。在這本經典著作裡,楊批判當代政治哲學中的「正義」理論。她認為正義原則並不全然適用於分配典範,分配典範並不超然公正,社會更不應以普遍性為前提談論正義;這樣的正義,只會是一種迎合主流文化、由優勢團體所把持的平等假象。 為了修正缺陷,楊提出「差異政治」的概念。她認為談論正義時應以「支配與壓迫」的角度切入,先承認不同社會團體間的差異,釐清彼此間不正義的社會事實;同時,各團體應基於尊重差異、相互理解的前提下進行溝通,給予弱勢團體特殊優惠待遇,進而解除不正義。楊提出的差異政治是一種以差異性為前提的溝通民主;唯有如此,才能實現真正的公平正義。 楊將她對少數族群、女性、同性戀、老人、身心障礙者、勞工等弱勢團體的關懷納入探討,提出了一個極具批判性的全新概念,來挑戰既有的政治思想傳統,破除不平等關係。本書自 1990 年問世以來,深深啟發了日後歐美談論多元文化、性別政治、社會運動等轉型正義之議題,更將經驗傳至第三世界曾經歷劇烈民主轉型的國家,許多學者及社運人士皆受其啟迪甚深。同時,本書也為當代認肯群體差異的公共政策打開思想的理路。 【經典推薦】(按姓氏筆畫序) 范 雲│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黃長玲│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陳昭如│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陳俊宏│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劉靜怡│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國外評論】 這部作品絕對舉足輕重,挑戰了從柏拉圖到羅爾斯(John Rawls)以來的正義理論。 ——美國《政治學期刊》(The Journal of Politics) 登峰造極之作,為正義理論家開闢了嶄新的視野。Young對於許多需要藉由正義理論解決和闡述的議題,提出了獨到且十分有見地的見解。 ——《加拿大人哲學評論》(Canadian Philosophical Reviews) Young極度精確且清晰地建構出「多元化」壓迫的目的,並闡述了各個群體和其受壓迫的方式。 ——《Signs》 創新之作,對女性主義理論和政治思想皆有舉足輕重的貢獻,可稱得上是後現代理論對普遍性和具體性思維的評論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闡述,也是據我所知為後現代主義的解放意涵提出的最具說服力的案例。 ——塞拉.本哈比(Seyla Benhabib),耶魯大學政治哲學教授 【國內推薦】 1990 年出版到現在,Young 的這本名著《正義與差異政治》歷經幾次知識界的辯論,愈突顯出它掌握社會現實和規範理想的深刻和準確。快三十年了,回過頭來看,這本書開創了正義論述的新典範,對今日思索正義持續帶來衝擊。容我大膽評論,這本書可說是摘下了 90 年代正義論述的桂冠。 ——陳嘉銘,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民主讓我們有了選票,但,並沒有帶來平等。想要在民主體制中找到實踐平等的出路,必須先理解,不平等的本身是如何多元且多樣。關心民主理論、性別政治與何謂正義的人,都不該錯過 Young 的這本書《正義與差異政治》! ——范雲,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本書是當代差異政治與女性主義理論最重要、也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它的原創性奠定了英年早逝的 Young 在當代政治思想中的地位。本書不僅挑戰了政治思想傳統中以分配正義為基礎的正義觀,也為當代認肯群體差異的公共政策打開思想的理路。 ——黃長玲,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正義不等於分配,空想看不到壓迫。直搗羅爾斯正義論的根基,Young 論差異與正義的經典之作讓宰制與壓迫的面貌變得鮮明;由此開啟的正義之旅,再也不同。 ——陳昭如,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本書的重要性不在於告訴讀者何謂「理想的正義社會」,而是在面對不正義的社會條件下,藉由聆聽並回應那些受到壓迫與支配的弱勢團體有聲、無聲的吶喊中,探索邁向正義社會的可能性。 ——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正義與差異政治》寫在美國身分政治爆發的 1980 年代末,觸及當代社會運動和政治理論的核心議題——身分認同和分配正義的交織和拉扯。Young 的正義觀並不是由上而下的規範,而是正視所有被壓迫的邊緣群體的差異需求。這樣的觀點,在二十一世紀初的現在,不僅重要性不減,更顯得迫切而必要。 ——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已故政治哲學家 Young 以直視社會結構的批評角度,建立以具體改善弱勢群體處境為根本關切的政治思想。她強調的「結構性不正義」和「差異政治」,曾是多年前在芝大校園促使我認真思索社會正義與民主政治之間繁複關係的啟蒙學說;現在的我則相信,《正義與差異政治》也該是所有關心民主、文化、正義、認同甚至性別議題者的必讀作品。 ——劉靜怡,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城邦)

Similar books

  • 人權, 正義與差異政治
    By 陳俊宏

    人權, 正義與差異政治

  •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By Iris Marion Young

    Danielle Allen’s incisive foreword contextualizes Young’s work and explains how debates surrounding social justice have changed since—and been transformed by—the original publication of the book.

  • 差异,包容与责任: 艾利斯·扬的正义理论研究
    By 孙秀丽

    本书通过对艾利斯·扬文本的解读,从正义视角出发勾勒艾利斯·扬思想的内在逻辑.全书主要从"结构性非正义"的诊断出发,从差异政治,包容性民主和政治责任三个方面对艾利斯·扬的正义理论进行研究;以艾利斯·扬面临的时代境况和诸多批评为潜在背景,挖掘艾利斯·扬正义思想对传统正义理论和批判理论的超越意义.

  • 論多元文化主義下種族優惠性差別待遇的法正當性基礎: 以臺灣原住民學生高等教育升學優待措施為中心
    By 元照, 元照出版專書, 臺大法律學院傑出博碩士論文叢書

    書中提到原住民跟其他臺灣漢人相比程度較低,應使其先受低度的教育,以培養順良的農民、改善其生活為優先,並使其學習生活上直接需要的知識為急務 9 。第二款. 3 參閱《臺灣總督府及所屬機構公文類纂》,180冊3件,第18張。 4 參閱張耀宗,前揭註2,頁31、34-35 ...

  • 哲學家女王:20位追求真理、自由、正義、性別平權,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哲學家
    By 蕾貝卡.巴斯頓(Rebecca Buxton)、麗莎.懷廷(Lisa Whiting)

    哲學家女王:20位追求真理、自由、正義、性別平權,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哲學家

  • 自由:民主的盟友或敵人?思考現代社會的形成與危機
    By Annelien De Dijn

    2021美國出版者協會PROSE哲學獎得主 全球學者.各大外媒一致好評 「精雕細琢引人入勝」「充滿雄心壯志」「大膽顛覆標準敘事」「迫切而深具說服力」 疫情時代政府強制戴口罩、實名制,侵犯自由的質疑聲不斷; 社會貧富差距與日俱增,追求自由似乎必然伴隨著犧牲平等? 從希臘城邦、法國大革命到極端政治的現代。 自由與民主業已分崩離析,究竟如何解決這個困境? 唯有追尋自由歷史的系譜,才能獲得解答!   在當代社會,自由被視為與生俱來,不可剝奪的權利,每個人都應有不可侵犯的個人領域,行使自身的意志,不被國家政府所拘束。可是,自由的定義並非始終如一,甚至我們現在熟悉的自由,是十九、二十世紀才重新發明的產物。 從古代希臘城邦開始,自由一直都代表著人民自我治理的權利,能夠建立屬於自己的政府,換言之是一種「民主式」的自由。到了近代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革命的支持者,都一再強調要由人民組織政府、參與政府的決策。美國政治家派屈克・亨利就曾發表一句名言:「不自由,毋寧死」,表達支持民主自由的強烈決心。 可是,反對革命的分子卻認為,民主並沒有帶來所有人的自由,而是帶來多數人的暴政,才會造成後來法國大革命的無政府狀態、恐怖統治,因此他們提出嶄新的自由概念,認為應該限縮政府的權力,讓人們享有個人自主生活、生命財產的領域。這不僅是我們現代所熟悉的自由定義的誕生,更是自由與民主分道揚鑣的開始。 此後,「自由」成為眾人爭論不休的話題,左派、右派、民主、專制的支持者都宣稱他們是自由的捍衛者,至今都是眾人爭論不休的焦點。二十世紀初的共產主義者認為,為了獲得真正的自由,讓人民擺脫被資本家奴役的困境,必須進一步解放經濟上的不平等。但諷刺的是,這樣的理解最終卻導致法西斯主義的崛起,後來墨索里尼、希特勒納粹政權的誕生。 因此,「在一個社會中,或者是作為一個社會,人如何獲得自由?」,正是本書要解答的課題,將審視兩千多年以來,在一般所稱的西方,如何去思考與討論政治上的自由。這段故事一路上會探究諸如柏拉圖、西塞羅、馬基維利、洛克與盧梭,以及當代的弗雷德里希・海耶克、以撒・柏林及漢娜・鄂蘭等大名鼎鼎人物的思想,也觸及到那些政治思想上相對不為人知的人物,像是十九世紀編寫韋伯字典的諾亞・韋伯斯特,他就是第一個用美式英語來定義出「自由」(liberty)的人。在這段探索自由的漫長歷史中,我們尤其應該記住,對我們現代民主制度的締造者而言,自由、民主及平等之間並不存在緊張關係,始終是相互交織的。唯有釐清自由概念的演進過程,才能回到當代社會,捍衛生而為人的基本價值。 專文導讀 陳禹仲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葉 浩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好評推薦 朱家安 哲學作家 顏擇雅 作家   「自由的實踐不僅在於落實古典自由的人民主權,因為落實人民主權、卻未能擁有充分平等的政治,將會成為一個少數菁英擔憂資源重新分配,進而挪用現代自由概念以限縮人民主權的政治;而這也正是我們現有的政治。而正如德黛所說,也許擺脫如此困境的方式,唯有在現代政治裡,重申自由、人民主權、與平等這近乎三位一體的觀念集結。」...

  • 教育行政與教育發展: 黃昆輝教授祝壽論文集
    By 王文科

    本書內容共有五篇: 教育政策篇,探討國內教育發展的挑戰、教育決策工具邏輯和概念思維、社會正義的教育意涵,及證據本位教育決策。 ...

  • 平等: (聯經Wings:Monograph 5)
    By 周家瑜

    含著金湯匙出身、坐擁D寶金山、不知平民疾苦,錯了嗎?別人擁有的一定比我多,你說,這世界怎麼可能會平等?貧富差距、居住正義、資本落差、階級問題、性別不平等……社會這柄天平兩端垂掛著極端立場,你我都必須選擇。但要怎樣才能找到居中支點,真正走向平等、邁向共善呢?盧梭:人(曾)生而平等,但如今卻皆在枷鎖之中。平等是現代社會制度的首要德行,但平等是什麼?人們追求平等的一路上,為何荊棘遍布、步履蹣跚?為什麼「平等」必然比「不平等」來得更好?平等和自由竟然是無法兼顧的嗎?平等可以保障所有人的權利,人人得以自平等受惠,是基礎而又普世、建構現代社會的必備條件,但為什麼我們總是在爭取、訴求平等?我們所處的社會,真的有迎來一切平等的可能嗎?平等並非簡易的口號,而是廣博、深邃的事理基礎,是平衡諸多相衝突條件達致的最佳結果,是協調各種勢力與盤根錯節歷史積累以求得的最佳安排。本書從平等的最根本定義開始,深入淺出地以平易近人的論述,分析平等的歷史脈絡、社會議題,和其中相互矛盾的特性。在有人高舉「人生而平等」旗幟的同時,柏拉圖認為人天生資質不同,不該一視同仁;康德認為,每個人都有無可取代、替換的「人性尊嚴」,然而在現代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卻很難避免一個人將另一個人視作工具。時常與平等並列,為人們廣為追求的「自由」,則實際上與平等衝突,訴求平等過了頭會抑制自由發展的空間,但過度自由發展又會扼殺平等,而在人人皆能認同平等價值的現在,企圖實踐這個價值的舉措和政策,卻往往不受歡迎?在優勢與劣勢、強權與弱者、富與貧、聰明與平庸之間,又真的可能找到一條讓所有人認同的界線嗎?在分配、經濟、資源、種族、性別平等的議題上,我們已經走了好長一段路,揭示出了一些始終存在,或未來必須面對的難題。未來我們對平等價值的認同與追求會如何演進,迄今尚不可知,但可以確信的是,我們想參與的,是人人有權利選擇同或不同,能夠平等生活的社會。• 「政治與思想」出版計畫編輯委員會(依姓名筆畫排序)吳豐維陳宜中曾國祥葉浩• 本書特色1、不沉重──分量適中,適合社會大眾、高中生、大學生閱讀。2、重要作者──由海內外專家學者費時數年撰寫,並通過嚴謹審查。3、便於理解──以簡單易懂的文字,深入淺出介紹當代重要的政治哲學家理論與重要觀念。4、切合時事──內容貼近當代社會,以展望未來之姿回顧經典人物與議題,提供反思與對話。5、展望──期待這系列書能作為橋梁,串連深刻思想、觀念與普羅大眾。 

  • 臺灣及海外華文文學散論
    By 朱立立

    本書匯集了作者二十多年從事臺灣及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的部分文章,分為三輯,第一輯:精神私史,主要收入臺灣作家作品論,旨在通過對作品的解讀來探索作家的精神世界;第二輯:身分認同與離散敘事,包括對臺灣旅美文群、美華文學、旅臺馬華文學的部分解析文字,關注較多的有華文文學中的身分認同問題;第三輯:現象、思潮與論爭,主要收入本人對臺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現象、思潮和論爭的一些感受和回應性文字。

  • 正義と差異の政治

    多様性の時代の解放と連帯のために。ロールズ以降の正義論に根本的な反省を迫り、フェミニズムや多文化主義論に多大な影響を与え続ける政治哲学の古典的名著、ついに邦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