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是兇手:一個母親的自白

我的孩子是兇手:一個母親的自白
ISBN-10
9864774646
ISBN-13
9789864774647
Category
Family & Relationships / Parenting / Parent & Adult Child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8-06-07
Publisher
商周出版
Author
蘇.克萊伯德

Description

◆國外媒體名人好評如潮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專文推薦 ◆《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美國心理健康協會會長保羅.喬歐費瑞多、台大精神科醫師張立人、親職作家番紅花、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周慕姿 ◆暢銷書作家/牙醫師李偉文、律師娘林靜如 「當所有母親都在祈禱孩子平安,我卻得祈禱自己的孩子能在傷害任何人之前死去……」 1999年4月20日,18歲的狄倫跟朋友犯下科倫拜校園槍擊案後自殺,然而事發前三週,狄倫才參觀過即將要就讀的大學、跟家人討論如何布置宿舍,甚至前三天才興高采烈的參加畢業舞會……。「到底為什麼他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十六年來,狄倫的母親不斷的自問,並尋求專家的解答。這是一個心碎的母親,給每個深愛孩子的父母,最沉痛、也最誠摯的自白。 你真的瞭解你的孩子嗎? 【感動推薦】 父母大都自以為對孩子瞭若指掌;不想被人摸透的孩子,內心所想自然會深藏不露。 ——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暢銷書《背離親緣》(For From the Tree)作者 「蘇的回憶錄讀來真摯細膩,其痛苦也令人感同身受。她的故事或許讀起來令人不快,但也能引起大眾對腦部健康的關注,並使人意識到及早發現問題、及早介入的重要性。經歷了這一切後,她從此改頭換面,若人們記取她的教訓、聽取她的建言,便能更快察覺到青少年憂鬱症及伴隨而來的自殺傾向並及時反應。 ——保羅.喬歐費瑞多(Paul Gionfriddo) 美國心理健康協會會長、執行長 尊重孩子說「不」是好事,但了解孩子說「不」的原因,同樣重要。 ——張立人 台大精神科醫師 如果有什麼親子議題的相關書冊是為人父母必讀,我會說是這一本,它讓我們看到育兒之路的隱晦面,家庭教育的極限,青少年深藏內心不為人知的痛苦,而唯有父母落實的飽滿的「愛」,能減免任何可能發生的遺憾與悔恨。 ——番紅花 親職作家 書裡的母親,就如同其他的母親,希望自己眼裡的那個有點頑皮又惹人憐愛的孩子,跟別人一樣就好,當小小的冀望變成奢求,我們能做的就是一起想想,怎麼樣讓所有的孩子,少了走上絕路的動機。 ——林靜如 律師娘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城邦)

Similar books

  • 從邪念到暴行:跟蹤騷擾、人質挾持、校園槍擊、無差別殺人,鑑識心理學家的當代犯罪診斷書
    By 克里斯‧莫漢迪

    來自人性陰暗深淵的聲音,隨時在我們身邊耳語── 「想要有能力控制一切」、 「想要受人敬畏恐懼」, 「想要自己的所作所為被全世界永遠記得……」 ...

  • 難道,又是我想太多了嗎?給高敏感族的你、我,以及我們,擁抱與生俱來的天賦,找到不在乎的勇氣
    By 朴午下

    老是被說心思太細膩、玻璃心、想太多…… 啊,那又怎樣啦! 你們眼中的小事,對我來說都是大事啊! ★韓國YES24讀者評價五顆星 ★20、30、50歲讀者讀後感想回饋9.4分 ◎你會不會常有這樣的心情 *總是希望能符合周遭多數人的期待。 *不喜歡麻煩別人。 *常被身旁的人說:想太多! *也許在他人眼中是小事,對我而言卻覺得深受打擊。 *容易覺得內疚。 *常會為別人著想,但別人可能並不需要。 以上,都是高敏感族常感受到的壓力、焦慮與委屈。 但,個性敏感,其實是一種天賦, 無論別人怎麼看待你,都應該繼續保持這份「敏感」才是。 本書真實呈現一個「高敏感族」男人如何在生活中守護個人本質; 縱使還是會被他人情緒影響,但依然能保有自我、幸福地生活著。 「只不過多替別人想一點,卻總是被周遭人說『想太多』『太玻璃心了吧』…… 這時,不禁想問:難道善解人意錯了嗎?」 在韓國,我是個一點都不特別的普通男人,不過我還可以再為自己加上一個形容詞,那就是「高敏感的」。在這裡所謂的敏感,是指在他人眼裡像是異類的意思,不過對我來說,是非常感性的意思。 我反而不太喜歡「像個男人」這句話,這一點也不吸引我。 因為「像個男人」就像在說自己無法更細心,不懂得如何深入同理他人的故事一樣。 我選擇了比較不一樣的路線──接受自己的獨特。 我就是具備心思細膩、懂得察言觀色、容易專注於在每一件小事上的高敏感族。 希望這本書能帶領讀者看見高敏感族的國度,也讓高敏感族看見夢想與希望。

  • 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揭開讓我們選擇沉默的人性機制
    By 凱瑟琳・山德森

    為什麼人們面對暴行卻不願挺身制止?道德勇氣並非與生俱來,無所作為才是人性!──不是現代人冷漠,而是人類天生明哲保身──2011年,中國佛山市一名兩歲的小女孩被車輾過,在她倒地流血的十七分鐘內,至少十八個行人路過,卻無人伸出援手。許多惡行、暴舉發生的當下,並不是沒有目擊者,但大多數的人選擇保持沈默、無所作為、不去介入。根據研究,這種狀況並不是單純的冷漠,而是肇因於同樣因素:對事件本質感到困惑、旁觀者不覺得對此有個人責任、誤判社會規範、害怕插手的後果。──好人袖手旁觀,來自誤判狀況與權衡風險──●旁觀者效應:69%人在有旁人在場時不會主動伸出援手。他們假設別人會出手相助。●評價顧慮:81%人不會介入夫妻即將暴力爭執的情境。他們怕搞錯狀況會很尷尬。●社交代價:69%護理師曾看到同事未遵循規範卻沒指正。他們擔心被當成告密仔。●從眾壓力:37%人會故意給出錯誤答案,以求與其他組員一致。他們寧可犯錯也不願被排擠。●生理機制:腦部活動對被社交排擠的反應,相當於經歷肉體疼痛。本書作者凱瑟琳・山德森教授,將從心理學、腦科學、生物學、經濟學等不同角度,探究惡行發生當下,這群「良善之人」為何受制各種因素冷眼旁觀,又如何成為惡行背後的隱形推手。──從學校到職場,人人都有能力挺身而出──只要情境得宜,即使好人也可能不自覺地作惡,或是面對他人惡行沉默無為。本書將會檢視校園霸凌、大學性騷擾、職場不當行為等特定現實情境,有哪些因素會克制旁觀者的行動,並提供實用的應對方式與技巧,學習那些勇於發聲的「道德叛客」的共通特質,克服生理與心理上的機制,使我們能在別人亟需救援時更勇於採取行動,找到破解「無所作為」的最後防線。【挺身推薦】蘇逸人/長庚大學行為科學所副教授謝伯讓/台大心理系副教授、《大腦簡史》作者黃益中/公民教師「《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是探究人性與道德拉扯的精彩之作。作者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文獻為基,揭示人們面對他人惡行或困境時,為何多保持沉默,僅少數挺身而出。本書也戮力觸及三個旁觀沉默充斥的領域—校園霸凌、大學不當性行為及職場惡行,提出務實的對應見解。對於當前屢見不鮮的道德爭議,本書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蘇逸人,長庚大學行為科學所副教授

  • 歷史往往以進步的名義倒退: 一個知識邊緣人的思想自白
    By 邵建

    「知識份子最大的貢獻就是保持異議。」 「知識份子的責任就是說出真理、暴露謊言。」 「知識份子扮演的應該是質疑而不是顧問的角色。」 「知識份子在某種程度上仍然認為自己所持的是準政治的對抗立場。」 「知識份子必然被看作是邊緣化的批判者。」 這是一個知識邊緣人若干年來的思想自白。談寬恕、談真理,說學術、說教育,縱論知識份子,橫議自由權利……。思之至,信言是求;筆之所圖,唯達而已矣。【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迷霧病棟
    By 雫井脩介

    繼《鄰居》描寫法官的糾葛、《檢方的罪人》描寫檢察官的正義後, 雫井脩介二十年作家生涯集大成之作 雫井老師的小說我全都看過,在我心目中這本排第一名!──伊坂幸太郎 坐在庭上的被告,究竟是冷血殘忍的無差別殺人犯, 還是深愛女兒、無私奉獻的母親? 緊握在年輕律師手中,0.1%的真相! 一年前在古溝醫院發生了一起點滴混入胰島素的死傷案,當時在醫院看顧女兒的母親小南野野花成為警方羈押的對象,由於她曾在醫院當過助手,所以警方研判涉嫌重大。野野花原先坦承犯案,但隨後又翻供,表示自己並非兇手。律師伊豆原在了解情況後決定接手,然而伊豆原眼前的一切有如濃重迷霧,愈是深入其中,愈無法判知方向…… 讀者好評 日本讀者★★★★★好評不斷! 「我很喜歡雫井脩介老師的小說。因為故事會在某個橋段出現反轉,所以總是緊張兮兮地一口氣看完。伊豆原律師的下一個案子會如何辯護呢?真令人期待!」 「每個登場人物都刻畫細膩,最後還做了特別的安排,讓人一口氣看完五百多頁。很期待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 「謎團籠罩,懸疑感一直持續到最後,被告家屬的心情及內心糾葛才完全揭露。能深刻感受到律師的使命。律師必須相信被告的真誠主張。不辭辛勞,積極去尋找能夠辯倒對方的事證。貫徹『正確的事物才是對的』那種信念。甚至強調應該要懷抱熱情去從事辯護。」 「很好看!雖然法庭審判的部分會比較艱深,但透過被告的女兒視角及律師的視角,能夠理解雙方的想法。非常享受那種令人著急的感覺!」

  • 在一起孤獨: 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
    By 雪莉‧特克

    ◤被凱文.凱利譽為科技界的佛洛伊德 TED演說突破三百萬點閱率, 科技社會學權威雪莉.特克繼《電腦革命》、《虛擬化身》後, 帶來「科技與人」三部曲的最終章!◢ ▌ 台大社會系教授 林鶴玲、政治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黃厚銘 專文推薦 輔大社會系兼任助理教授 曹家榮 導讀 人渣文本 周偉航、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翟本瑞、 強力推薦 ▌ 你上一次接到家人朋友的電話是何時? 覺得朋友在臉書上與實際上的個性不一樣嗎? 網路帳號與發文是否不願意讓親朋好友知道? 我們天天透過各種方式聯絡感情,真正在一起時卻各自滑著手機相對無語。 科技給了我們從來沒有過的人際網絡,卻讓每個人更焦慮、更孤單。 這是因為資訊技術在給人們帶來溝通便利的同時,也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弱化。在幾乎每個家庭都有line群組、許多人會在臉書談公事的時代,人們每天傳簡訊、上社群網站、以打字的方式說了比以前更多的事情,但當需要講通電話、甚至面對面交談時,卻好像失去了相處的勇氣。 研究心理學三十年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雪莉.特克,將網路文化的兩大趨勢在過去十五年中的新變化、新發展進行新的詮釋,當科技能以機器人建立親密關係,又透過網路讓朋友圈一下子拉近時,人們彷彿同時成為了社交達人與孤獨患者。要如何享受資訊技術帶來的便利、又能擺脫資訊剝奪的親密感?相信能在閱讀本書後,你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 濃度40%的自白:酒保神探1
    By 唐墨

    晚上是熱鬧喧騰的小酒館,調酒師漢克,從服裝、談吐、走路姿態、香水等細節,就能輕易推敲出人物的性格與生活樣貌,腦袋裡累積了眾多個人的口味與喜好,將酒館的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然而漢克的白天興趣更是遠近馳名,為了敦親睦鄰他發放「委託券」為鄰居尋人尋物,由於破案率驚人,時有熟客、警察推薦案主上酒館請求探案,酒保神探之名不逕而走。 委託人上門,有時閉而不語,漢克總能在進門時就瞧出端倪,客人坐上吧臺的那刻,電光火石間心裡已有底,這是漢克的獨門神技,再聊上幾句,了解案發現場狀況,逐一破解。 案件五花八門,漢克會從琳琅滿目的酒櫃中,為委託人挑選專屬的客製雞尾酒,這是辦案的基本消費。有老闆離奇死亡僕人攜老闆娘上門求教,一杯「青頸」象徵犧牲救援;為不明原因冷戰者送上「琉璃光」,喻意不攪動即可真誠面對彼此;或有記恨引發殺機,紫色「納迦之毒」隱喻蛇蠍之心;有得道高僧遺失鎮山之寶,「阿摩羅」象徵祕密一開始即被清楚掌握…… 漢克總能破解奇案,了卻委託人心中大石,凡所有走進KARMA委託人,飲過「寒林之語」,也因此酒的喻意都能放下執著與不好的記憶,走出這獨棟的解憂小酒館。 本書特色 ★    結合調酒的偵探小說,書中述及酒單,為調酒師侯力元原創。 名人推薦 吳鈞堯 作序推薦 侯力元.作家 專業調酒師 何敬堯.作家 游善鈞.推理小說家 銀色快手.荒野夢二書店主人 譚劍.香港小說家 翁子騏.SOSReader創辦人 喬齊安.推理評論家 聯名推薦 作者簡介 唐墨...

  • 失足少女的自白

    Ben shu hui bian le qi pian fa zhi bao gao wen xue, cong bu tong jiao du fan ying le ren yu fa, fa yu quan de mao dun...

  • 犯罪手法系列6-刑案偵訊室:FBI「破案神探」本尊破解連續殺人犯與獵食者的內心祕密
    By 約翰.道格拉斯

    福斯特(Jodie Foster)。既然這是針對美國總統犯下的罪行,FBI有優先管轄權,而我的單位參與了控告辛克萊的案件準備過程。這一切的重點在於槍擊本身經過良好策劃又執行得當,雖然僥倖沒有人真的被殺。接下來的部分就沒那麼好了。

  • 刺客守則 (5): 暗殺教師與深淵饗宴
    By 天城ケイ

    ★第 28屆Fantasia大賞「大賞」得獎作登場!! ★肩負暗殺任務的家庭教師,要如何保護無能才女不受傷害? 「噯,小庫。你可以跟我結個婚嗎?」 自從蘿賽蒂向庫法閃電求婚之後,兩人之間宛如情侶的舉止讓梅莉達焦慮不已。 這時正好決定要前往蘿賽蒂的故鄉進行實地研修, 但那座地底都市相當接近被封閉於黑暗中的夜界。 隨著梅莉達等人的造訪, 彷彿沾滿血腥的祕密被解放出來般,慘劇接連不斷地發生。 「蘿賽蒂──死了。」 魔掌終於也伸向蘿賽蒂,而被懷疑是凶手的庫法消失無蹤…… 「小姐,我接下來要凍結妳的記憶。」 在深淵城鎮上,暗殺教師背對少女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