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葉浩 專文導讀 ◆1982 年《洛杉磯時報》傳記類圖書獎,1983 年美國國家猶太圖書獎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 完整記錄鄂蘭其人其事、所思所想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葉浩 專文導讀 從尋索極權主義的起源,探問人的條件,到點明邪惡的平庸, 鄂蘭的一生,見證了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的發展。 因為愛這個世界,她將一生盡數奉獻給政治行動,也串起一部留給全人類的無價思想。 要理解鄂蘭的思想,就必須先理解她的一生。 漢娜鄂蘭,1906 年誕生於德國柏林的猶太女性,被譽為 20 世紀最偉大、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家之一。早年跟隨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雅斯培,後因納粹政府上台流亡至美國,先後在各大學院任教。1975 年逝於紐約。鄂蘭畢生著重對極權主義、政治實踐、公共空間等議題的思辨;嚴謹論證的背後,是她回應世界的態度——挑戰哲人棄世思想,而積極介入、參與這世界的愛。她是自由主義的看門人,亂世中的思考明燈,更是當代政治永遠的挑戰者;那雙無所畏懼的真理之眼,深深影響了一代人的思維理路。 本書 1982 年出版,作者詳實整理了鄂蘭的文學、哲學及生活背景狀況,並描述現實政治社會對鄂蘭一生的深刻影響。作者運用心理學及哲學知識、與鄂蘭友人的訪談,以及親身受教鄂蘭的經驗,深入闡述她思想成形的歷史基礎,幾次重大學術產出與觀念轉折,及其對理論界及社會的影響。做為西方世界最早、最權威的鄂蘭傳記,要認識鄂蘭生平、著作、主要概念及相關評價,本書必不可少。 【熱情推薦】 一本個人生活與思想的傳記……它是目前為止最好的傳記。 ——彼得.柏格(Peter L. Burger),美國社會學家,刊於《紐約時報》書評首頁,標題〈A Woman Of This Century〉 一段驚人的、充滿戲劇性的故事……最後,我們能看到一個完整的漢娜鄂蘭。 ——新聞周刊(Newsweek) 對漢娜鄂蘭的生平與思想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必不可少。 ——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一段從納粹德國到美國成名的冒險故事……以及這段經歷如何塑造了漢娜鄂蘭敏銳的政治意識。 ——里奇蒙時報(Richmond Times-Dispatch) 對那些尚未迷上鄂蘭、對無關痛癢的評論麻木的人來說,這本擲地有聲的著作將會是一記重擊。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 一本冷靜澄澈的傳記。作者以富同理心的筆觸,描寫鄂蘭的私人生活、公眾角色及著作……這位極具勇氣與精力的傳奇知識分子及其時代氛圍,被再次召喚;她的成就,於本書首度完整呈現。 ——國際關係(Foreign Affairs)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城邦)
漢娜·鄂蘭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家之一,她的思想深入探討了權力、權威、政治、道德和個體責任等議題。鄂蘭於1906年出生於德國,她的早年經歷深受兩次世界大戰和猶太人大屠殺的影響,這段經歷形塑了她後來關於極權主義和「惡之平庸」的理論。她於1941年移居美國,在那裡她進一步發展了她的政治哲學思想,並成為最傑出的思想家之一。 在探討愛的概念時,鄂蘭借鑑了奧古斯丁的「欲愛」和「聖愛」的理論,並提出了「鄰人之愛」和「世界之愛」的觀點。她反思極權主義,並提出了帝國主義和反猶主義的分析。在哲學與政治的衝突中,她引用了亞里斯多德的思想,分析了言行在希臘城邦中的共享性,並提出了意見與真理的對立。 鄂蘭的政治現象學概述了人的條件,並討論了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以及在黑暗時代的人們與共同世界的關係。她對現代「世界異化」的分析源於對基督教中世紀的反思,並從自然到歷史的角度研究了製造,同時指出了文化與教育的危機。 在革命與政治理論的重訂中,鄂蘭分析了社會問題和自由問題,並提出了政治權威的確立。她的艾希曼審判一書對「惡之平庸」的概念作了深入探討,並強調了個人對罪行的責任。最後,她對心智生命的探索強調了思考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關於蘇格拉底的思考、奧古斯丁的意志和康德的審美判斷的理論。這些理論都深深地影響了她的政治哲學觀念。 在鄂蘭思想的當代影響一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共和主義的復興、女性主義的釋讀以及人權思想的重大貢獻。她提倡的政治哲學思想鼓舞了新的政治理論和社會運動,如民主社會主義、民族解放、公民權利等。 總結鄂蘭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她的思想是如何被她獨特的個人經歷和深厚的學術背景所塑造的。她的作品不僅提供了對政治權力、道德責任和個體自由的深入見解,也對當代的政治哲學理論提出了重要的挑戰和質疑。她的思想繼續影響著我們對社會公正、政治參與和個人責任的理解。在今天的世界,漢娜·鄂蘭的思想依然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價值。
如果《人的條件》告訴我們如何以行動愛這個世界,《過去與未來之間》便是指引我們如何以思考去守護它★漢娜・鄂蘭自認「寫過最好的一本書」★簡體中文被消失之作★繁體中文首次出版,華文世界最完整譯本★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葉浩、臺師大國文系教授 劉滄龍──專文推薦「漢娜・鄂蘭具有卓越的才能,她能夠賦予日常經驗全新的意義,並為新生者揭露過往的腐朽愚昧。」──《外交》雜誌(Foreign Affairs)「寫下《平凡的邪惡》和《極權主義的起源》之後,鄂蘭這本書,旨在應對當今的政治僵局和文化混亂。」──《哈潑》雜誌(Harper's Magazine)「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思考,當涉及具體的社會傳統與文化脈絡時,本身就是 一種政治處境。而更重要的是,提醒世界正處現代科技與道德相對主義威脅的鄂蘭也藉此暗示,全人類已經是一個政治共同體,且正站在過去與未來的『裂隙』(gap)之間 」──葉浩(本書推薦人、政大政治系副教授)「這本書以精鍊圓熟的表達方式,分別就傳統、歷史、權威、自由、教育、文化、真理、科技等論題進行思索,八篇獨立文章各自打開引人入勝的思想風景,其中關於於政治自由的剖析,尤其顯示鄂蘭的現代性診斷目光之精準獨到。」──劉滄龍(本書推薦人、臺師大國文系教授)「雖然寫作於五、六十年前,但本書的讀者會吃驚地發現,對於深深影響當代生活的『後真相』、『人類世』等主題,鄂蘭早已提出了預言性的深刻洞見。換言之,這是一本極具當代議題性的書。 」──李雨鍾(本書譯者、臺師大博士後研究員)《過去與未來之間》被鄂蘭視為她最好的一部作品,這本政治思想文集成書於《極權主義的起源》、《人的條件》等鉅著之後,包含了八篇睿見迭出的文章,呈現出她對不同領域與主題的廣博思考,包括自由、權威、傳統、歷史、政治、文化,以及太空科技的發展。儘管主題各異,這些文章都流貫著同一種精神。鄂蘭意圖告訴生活在現代世界的你我:過去曾指引人們、賦予我們力量的思想與文化傳統已經中斷,因此我們必須深入歷史河床尋覓這些思想的遺產,並不斷思考當下的現實事件,從中找出未來方向的路標。「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一方面固然是當前的道德與政治困境,卻也是真理向我們閃現的時刻。鄂蘭認為「所有思想都是來自生活經驗」,本書是她自己的思想實驗,也是她召喚所有讀者一同進行思考習練(exercise)的邀請。儘管寫作於五十年前,但對於深刻影響當代的「後真相」、「人類世」等主題,鄂蘭早已提出了預言性的敏銳洞見。今日的我們,依然可以從她獨一無二的思考中舉步,朝向有著無限可能的遠方。
寫給身處迷霧的世代。 張惠菁暌違六年最新散文。 「時間」是張惠菁恆常關注的,時間如何作用於每個人身上,包括她自己。這一次可看到她歷經時光淬煉,知性依舊,文字更柔軟而堅定。本書是她睽違六年的沉澱與反思之作。她如何閱讀文學、藝術、電影,如何思考與理解這個世界。 然而在得到這些啟示之前,多少要有一種勇氣去放棄。放棄在日常生活裡,我們經常披掛穿戴的那些短促、有所憑依的立場,放棄那些張口就來、標籤化的是非與功利。而自願走進比霧更深的地方,去獲得對世界另一維的理解。這集子裡大部分的文章,是這樣寫出來的。 有時我感到我們是一個霧中的世代,被標舉在亮處的價值太多,話語太多,義正詞嚴太多,但集體卻失去方向感在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霧裡。 如果不可解的世界是霧,我們還是能嘗試去到比霧更深的地方,從那裡回頭看自己(首先是自己),在霧中的形狀。這個經驗是重要的。放下了鮮衣怒馬的幻術,回到無所有之處,能看見多少自己,才能看到多少世界。 作者簡介 張惠菁 台大歷史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學碩士。199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流浪在海綿城市》,其後陸續發表有小說集《惡寒》與《末日早晨》,及《閉上眼睛數到十》、《告別》、《你不相信的事》、《給冥王星》、《步行書》、《雙城通訊》等作品集。 張惠菁的書寫有她獨樹一幟的人文深度。題材往往發自她對當代人類生存狀態微細而敏感、特殊的觀察。曾經學史、曾在博物館任職,以及在上海、北京生活工作的經歷,使得她文章中常見信手打開的時空跨度。本書是張惠菁睽違六年的沈澱與反思之作。有她一貫對人、時間、事物變遷的理解,與借文化映照當下,所呈現出這世界的異象。
來自反烏托邦的報導,充滿哀愁又引人入勝 獲獎無數的歷史學家寫下未忘之地的歷史 ◎《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2016年最佳圖書 「衛兵打開行李箱,往裡頭瞧了瞧,關上行李箱,檢查我們的傳真許可文件,然後揮揮手,讓我們進入車諾比隔離區。我關心車諾比隔離區近十年,卻到了這個時候才得以進入一窺究竟。我想起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79年的電影《潛行者》(Stalker)禁區(the Zone)裡的荒涼景象。在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及我的想像裡,禁區四處可見生鏽的工廠廠房、倒塌的電話線與被陰暗森林占據的建築物。除了人煙稀少、設下重重障礙與衛兵把守,禁區還散發著一股神祕而致命的力量,威脅要殺害暴露者的子孫,或讓他們出現突變。在塔可夫斯基的電影裡,潛行者為了賺取一小筆錢,祕密帶領冒險者進入禁區,想揭露其中的謎團。他們在夜色與濃霧的掩護下潛入,在傾頹的工業廢墟間躲避子彈。」 凱特.布朗是一位極富想像力的歷史學家,也是作家與旅行家。她認為,「歷史學家能親自走一趟自己研究的地方,真正體會自己論文的主題,一定能寫出更好的歷史作品。」在《惡托邦記》裡,她進行一場令人驚訝且不尋常的田野之旅,前往遭忽視或抹滅的邊緣地帶,探究這些地方的歷史。 她漫遊車諾比隔離區,先是在網路上,之後親自前往。她想知道現實與虛擬何者才是真正的偽造。她來到西雅圖一家飯店的地下室,檢視1942年日裔美國人被送往監禁營途中存放在地下室的個人物品。在烏克蘭的烏曼,她躲在樹上,觀看只有哈西迪猶太男性才能參加的猶太新年慶典。在俄羅斯烏拉山脈南部,她與克什特姆小鎮居民談話,當地不可見的輻射汙染物正神秘地讓生活陷入困境。最後,她回到出生地,中西部工業鐵鏽帶的伊利諾州埃爾金,考察懷「鏽」情緒的興起與自身的成長經驗,如何開啟她對現代主義荒原的探索。 布朗在本書開頭寫道:「在前往故事發生地旅行的二十年間,我遊遍部分東歐、中亞與美國西部。不知不覺地,我竟成為一名專業的災難觀光客。在撰寫歷史的過程中,我歷經一連串現代主義的荒原,一個比一個惡名遠播,一個比一個孤寂淒涼。」多年來她造訪的地方都不是旅遊勝地,而是所謂的「惡托邦」(dystopia),即被遺忘了的,甚至刻意被遺忘的厭惡之地。 《惡托邦記》帶領讀者來到這些非典型的現場,有力而動人地描述被消音、破壞或汙染的地方歷史。在講述這些過去無人知曉的故事時,布朗也檢視地方的形成與消亡,以及那些仍繼續住在乏人問津、脆弱地貌上人們的生活。
「我們如何以政治行動愛這個世界?」當代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思想最重要的思想拼圖★全新修訂二版★收錄Danielle S. Allen前言★新增原書對照頁碼★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葉浩 ──專文導讀「如果我們可以從如此複雜的作品裡抽取一個核心主題的話,那麼它應該是要提醒人們政治的重要性、對於我們的政治能力的正確認知,以及這些能力可能招致的危險和提供的機會。」──瑪格麗特‧卡諾凡(Margaret Canovan,本書導讀者,政治理論家)「該書旨在喚醒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他人的等待之中來到世上,並且被賦予一種創造奇蹟的力量,成就不朽的可能——同時也提醒讀者,逝者的託付實際上存在風險,畢竟,人世間是由活人所主導的世界,雖然他們可以傳頌逝者的豐功偉業或致力於完成未竟的宏圖,但也可以決定在歷史上翻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葉浩(本書導讀者,政大政治系副教授)本書是一代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最重要的思想拼圖,試圖帶領讀者重返政治哲學的原初條件:政治是關乎眾人之事,每個人都可以帶著思考去行動、啟動新的事物,儘管彼此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偶然而不可測的。amor mundi(愛這個世界)則是鄂蘭設定的原始書名,指出了閱讀切點,以及她對於基督教神學源頭奧古斯丁思想的長期思索,關乎我們如何去愛這個塵世。對於鄂蘭來說,人類是在啟動事物和一連串事件的意義下行動的生物,縱使能量微弱且不斷面臨各種困境,但我們永遠都可以採取進一步行動,改變或轉化那些看似無法避免的歷程。透過寬恕與承諾,我們永遠有機會解決過往之不義並興起未來之不朽,也永遠面對著黑暗與不可測知的災難;而對於這樣的開放性結局選擇奮戰不懈,正是我們以政治行動愛世界的方式。
布洛克達洛( )對傳記和敘事結構的深刻理解讓我受益良多。在巴黎, 《對立線》 ( )雜誌的編輯史提芬.阿拉莫維奇( )為我的整份書稿做了評註。我感謝他提出的很多洞見和明智的建議,他對歷( )、丹尼.約翰森( )、大衛.哈爾沛琳( )、凱斯琳.歐基夫( ' )和瑪莎.
《思想》第28期的主題是「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與其他各國的海外華人社群一樣,在很大的程度上,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形成與近代中國的危機息息相關,它可說與兩岸三地分享著相同的「現代」命運。然而,與其他海外華人社群相比,馬來西亞華人卻有其獨特性,這和它的人口比率有極大的關連。馬來西亞華人人口逼近七百萬,曾占全國人口比率三分之一強,至今也還有四分之一,這使得它與屬於絕對少數人口的歐美各國華人社群不一樣,更與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新加坡不同。但也正由於此,馬來西亞華人形成了獨特的問題和命運。它雖是少數族群,卻又被認為是對「土著」構成威脅的少數,因而在二戰之後的解殖民化過程中,在新興的民族國家建構中遭受不平等待遇,然而也由於同樣的原因,它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具有自成體系的能力,堅韌地存在著。簡單的說,在文化上,馬來西亞華人的獨特性體現在其社會自成體系下形成的文化(語言)再生產能力,華文教育體系得到基本完整的保存,「馬華文學」就是其文化再生產的顯例。在政治上,它老早就是馬來西亞獨立建國中的重要主體力量,脫離了北美洲華裔僅能偶而參政而當選議員或市長的模式。同時,在長期深受種族主義政治霸權斫害下,華人在追求自身平等地位的過程中,在當代思潮或意識上逼迫出了一種民主化、泛人權的政治現代性,並且形成為一股促進馬來西亞民主化的關鍵力量。可以這麼說,馬來西亞華人的「現代」遭遇與當代命運,在學理上頗值得追問與發掘,它與當代兩岸三地有所聯繫但又不同,這之間其實有許多可以對話與對比之處。本期「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專輯,各篇文章主要即圍繞上述馬來西亞華人群體的特殊語境,嘗試從政治、觀念、語言及人文各個角度,回顧及探問華人的基本問題與處境,以期提供華文知識界一初步的理解
柯波拉,最偉大的電影大師之一,提出全新的、有創見的電影製作新形式的可能 柯波拉是電影史上永不磨滅的名字,絕對的大師級人物,他所拍攝的《教父》系列、《現代啟示錄》是電影史上的里程碑。這本《未來的電影》是他對於新技術、新媒體影響之下所看到的電影前景,也是關於這種未來的電影新媒介饒富趣味的指南。不論是熱切的電影迷還是一般電影愛好者,讀起來都會津津有味。 柯波拉敏銳地察覺到過去二十五年來數位工具的發展已實際對電影每一方面帶來了革命性變化,他確信電影的構思和導演方式也將隨之發生深刻改變,轉變之大就像從默片轉移到有聲電影。 因為數位攝影器材的進步,現在像是各種即時轉播,比如運動賽事,一次可以透過多台攝影機捕捉畫面,再由網路、衛星即刻發送到全球各地。這種媒材上的創新,不可能不影響創作者對作品的思考。在不久的未來,導演或電影拍攝團隊就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創作「現場電影」(Live Cinema),即時以衛星傳送到世界各地供人觀賞。 現場即時影像所產生的影響,和受到艾森斯坦、歐弗斯、希區考克等大師所影響的作者電影一樣令人印象深刻,柯波拉認為目前的挑戰在於如何將這種「現場電影」的技術,融合前代電影巨匠創造出來的藝術標準,進而成為電影的新形式。在本書裡,柯波拉討論了新技術與品質融合的可能,書裡也包含了他對電影的廣博知識,以及他有如自傳般的參與電影的經驗、他從小對電影的執迷,以及他各種參與電影經歷上有意思的插曲。 柯波拉非常注重演員演出的新鮮感和說服力,演員表現必須像這輩子初次遇見般真摯,現場電影便是想要達到這種效果,演員經重新訓練後在多部攝影機同時拍攝下所創作的電影,具備現場事件當下的活力。柯波拉在「概念實驗工作坊」試拍過這種新電影後,為學生和教師編寫了這本很有價值的指南。書中討論了怎樣跟演員做排演,怎樣選擇場景和地點,怎樣克服戲劇效果的難題,還有技術問題和如何面對演出中的障礙。《未來的電影》揭示了,這種新體裁的自然活力最終將把電影引領到一個富創造力的新時代。 本書裡的概念與探索,不僅僅是與電影從業者或是影迷相關,在數位影像傳達和網路普及的當代,這會是許多人都想知道的知識。不管是直播、視訊、製作影片等等,柯波拉的概念、嘗試和實驗成果,為這個影像世代揭示了新的表現可能。
西朝鮮比中國更名副其實。 西朝鮮之名,不單單是地理位置上相對而言, 更是意識型態上的不言而喻、息息相通。 習近平的中國,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迄今為止,沒有人提出一整套認識和定義「何為中國」的概念及闡述體系, 這些概念和說法都有道理,卻不足以概括今日中國。 在這一高難度的工作完成之前,只好先使用形象的比喻。 西朝鮮就是中國的比喻, 在這本書中,西朝鮮與中國是通用名詞。 儘管所有的比喻都是有限的,都會存有引喻失義的問題──但對於習近平的中國而言,目前再也找不到比西朝鮮更好的比喻。各界好評推薦 「我從余杰的著作中發現,中國夢是習統治愚弄中國人的催眠方法。北韓和中國一樣是僵化的官臉,僵化的口號,僵化的笑容。金正恩跟習近平,統治手段接近,經濟雖有不同,但人民甘為奴隸,兩地是貨真價實的為奴之地。中國不只向朝鮮走,也向世界伸出魔掌。」──詩人 廖永來 「余杰聲明:不點名的批判不是批判,不點名的批判毫無意義,所以,余杰在本書中點出了幾十個名字。西朝鮮國歌第一句是『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唱了七十年,有幾個人起來呢?在古羅馬不願做奴隸的是斯巴達克和他的追隨者們;在西朝鮮從林昭到劉曉波,不願為奴,為此不惜付出生命代價,他們把打開黑暗閘門的鑰匙,交到我們手上。」──香港資深媒體人、政治評論家 金鐘
西方實踐哲學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領域,至今未能確定一個規範性內容。本書致力於對西方實踐哲學傳統進行梳理,對實踐哲學的內涵進行澄清,以期形成一個規範性的、清晰的“形象”。書中對傳統實踐哲學的前提進行了批判,重建了理論、實踐和製作的關係,為重建馬克思實踐哲學提供了前提條件;通過深入研究,提出馬克思的實踐哲學是一種“勞動-社會”的實踐哲學。本書進一步研究了現代西方實踐哲學的兩位主要代表人物,阿倫特和哈貝馬斯的實踐哲學思想,回應了他們對馬克思以勞動代替實踐、以社會代替政治的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