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司法心理學家的告白

一個司法心理學家的告白
ISBN-10
9864778579
ISBN-13
9789864778577
Category
Social Science / Criminology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0-07-02
Publisher
商周出版
Author
凱莉•戴恩斯

Description

揭開「犯罪」的神祕面紗,「惡」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瞭解犯罪行為背後的心理過程,才能在罪與罰之間取得平衡。 「請告訴孩子我愛他們。」女子舉起扳手朝酒醉的家暴丈夫用力砸下去; 壓抑的憤怒長成有毒的刺,男子瘋狂毆打前雇主,舉槍轟掉自己半張臉; 思覺失調的弟弟相信哥哥被惡魔附身,刺了對方背部兩刀造成致命氣胸; 被女友嘲笑憤而出手攻擊的少年,淪為掠奪型的跟蹤騷擾慣犯…… 所有犯罪都是人所犯下,對象也是人,司法心理學把心理學的科學方法運用在司法程序中的當事人,探究其心理現象的發生與發展。司法心理學家除了針對犯罪行為進行評估報告作為審判依據、協助犯罪者改變行為,也會建議人們如何安全地回應各式極端行為。 本書是作者身為司法心理師的經驗,透過如人生劇場般的真實案例,以及與當事人交手的日常,檢視犯罪行為的不同樣態,反省我們社會對所謂「瘋子」或「壞人」的標籤和妖魔化,如何使整個刑事司法與矯治體系陷入岌岌可危的窘境。目的是希望更深入檢視極端行為的成因,同時呈現出每個人受犯罪影響的方式都不同,不論加害者或被害人,他們都有自己的故事。預防永遠勝於治療,只要有更多的理解與溝通,我們就能創造新的開始。 ☆讀來令人著迷又驚懼。本書帶我們一瞥所謂惡人與不被理解者的世界。 ――法醫人類學家 Dame Sue Black ☆戴恩斯以引人入勝的傳記方式探索危險的心靈。 ――每日郵報Daily Mail記者Katya Edwards ☆深具啟發性的佳作,寫來真誠動人,揭開司法心理學家的世界。 ――犯罪影集Waking the Dead編劇Barbara Machin ☆由一位熟諳刑事司法體系黑暗面的作者深入探究犯罪心理問題,這本書來得及時。 ――懸疑小說天后Harriet Tyce ☆充滿知識洞見,佐以戴恩斯面對犯罪者及矯治體系的個人與專業經驗;這個領域是很多人不願碰觸的。戴恩斯展現心理學技巧與幽默,揭示對於犯罪與犯罪者我們亟需給予人性的回應,而犯罪管制必須重建。 ――英國知名作家Jessica Fellowes

Similar books

  • 法律社會工作
    By 陳慧女

      社會福利法規的制定目的在解決社會問題,社會工作者是協助國家解決社會問題,實踐社會正義的重要專業人員。隨著社會福利法規的立法與實施,更彰顯社會工作者在司法體系的重要性。本書分「社會工作與法律的基礎概論」、「法庭作證、陪同出庭及倫理議題」、「社會工作與法律的實務」探討法律社會工作的理論與實務。包含社會工作在司法體系的歷史與角色、社會工作與人權公約、修復式正義於實務的應用、科學證據、作證、專家證人、兒童作證、司法評估報告、陪同出庭、法律與專業倫理,以及兒童虐待、性侵害、家庭暴力、家事事件、偏差與犯罪少年、物質濫用的實務評估與處遇。   這是一本提供給社會工作者、心理輔導工作者在司法領域的實務工作手冊,社會工作學系學生學習法律與社會工作、法務社會工作的教科書,也是提供給司法人員了解社會工作實務的入門,是一本兼具理論與實務的書籍。

  • 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
    By 湯姆.巴特勒-鮑登

    濃縮百年來最具革命性的心理學觀念 快速掌握,隨時應用 湯姆•巴特勒—鮑登: 「無論你是不是心理學者,人性總是吸引著我們每個人,而本書是小小的嘗試,讓可能永遠不會正式 ...

  • 殺戮的艱難
    By 張娟芬

    死刑是一種誘惑。有正義感的人,多少都曾經把死刑當作是一種實現正義的方式……我們心裡都有一把尺,衡量罪惡與正義。 但是當我們執行了死刑,我們還能保住好人與壞人之間那一點點的差別嗎?始於法務部長王清峰下台,2010年死刑議題自此開始延燒,媒體與大眾輿論在殺與不殺之間擺盪。作者張娟芬親身採訪死刑犯,讓大眾看見死囚在罪刑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並於此書回溯沸沸揚揚的2010年,剖析台灣司法制度在執行死刑上尚存在的缺失與不健全,讓大家深思以暴制暴之下暗藏的問題。本書提供一個空間更寬廣的思考平台,讓社會大眾能以更多元的角度來衡量生命的重量。本書分為三部分,開闢這個議題更寬廣的思考路徑:第一部 思考 死刑議題不是非黑即白。它牽涉到深層的價值選擇,也牽動深刻的情緒。第一部分的三篇文章,都有著迴旋往復的辯證,如同舞蹈一般......。從作者自己的對死刑議題的深刻思考,到與一位只想知道何謂愛的真諦的死刑犯,作者讓我們看到死刑議題最不為知的一面,讓死刑與廢死之間的思考空間舒展開來。第二部 行動 2010年是關鍵的一年,法務部長因堅決不執行死刑而下台,國內死刑議題於是以前所未有的討論熱度浮上檯面:在這槍聲響起的時刻,作者不再有舞蹈一般的舒緩了,換上來的是與時間賽跑的急切......作者在一整年中,緊緊跟隨著一連串發燒的新聞議題的脈動與發展,寫出了一篇篇發人省思的文章。第三部 見證 死刑令在下達之前,經過了哪些程序?是否每一個案子都真的被好好地對待?媒體是否有中立、如實地處理這些案件?司法制度與媒體,都是與民眾每日生活密不可分的角色,人民的生活受到司法制度的保障,一方面也受到媒體的觀點所影響。在對死刑思考的同時,作者也提供她的細膩觀察,把法律與媒體的現實呈現在我們面前。司法制度與媒體,都是與民眾每日生活密不可分的角色,人民的生活受到司法制度的保障,一方面也受到媒體的觀點所影響。影響一環扣著一環,作者細說了目前司法制度在執行死刑這件事上仍有的缺失,也透過豐富的資料蒐集,詳實剖析了媒體對死刑議題的觀點,讓社會大眾能看清媒體所建構出來的死刑輪廓,並對死刑的看法更加明確與清晰。作者簡介張娟芬丹麥阿胡斯大學與德國漢堡大學聯合授與新聞學碩士。參與社會運動多年,因為蘇建和案的因緣,關注司法改革等人權議題。作品曾獲中國時報十大好書、聯合報年度選書、台灣文學獎。現專職寫作,著有《姊妹戲牆》、《愛的自由式》、《無彩青春》、《走進泥巴國》等書。

  • 癮,駛往地獄的列車,該如何跳下?: 沈迷於毒品、菸癮、酒癮、工作或是古典音樂唱片,某種程度的強迫症、焦慮、執意,都可能是成癮
    By 嘉柏‧麥特

    卡蘿年輕聰明、心思靈敏,15歲逃家後開始注射冰毒,也是海洛英成癮者。史丹利分館是她流落街頭五年後的首座安身之處。最近她積極推廣減害,幫助藥友。卡蘿參加多場國際會議,至今多位成癮專家引述其著作。在一次美沙冬約診中,卡蘿說明自身對於冰毒使用經歷的 ...

  • 松鼠之家:失智症大地
    By 白明奇

    ※    這本書的書名來自一部電影Se souvenir des belles choses(英譯Beautiful Memories, 2001,台灣譯為〈記得我愛你〉)。※    如William Gibson 所說,未來其實已經到來,只是分配得很不平均。在失智業已盛行的時代,我們必須面對失智症的正確診斷及其帶來的問題。台灣要什麼樣的長照,要什麼樣的照護,取決於民間聲音。※    白明奇醫師是失智症的權威。綜合多年的臨床經驗加上淵博的專業知識,寫出一篇篇令他印象深刻的失智症故事。※ 此書讓你充分了解失智症,包含記憶與失憶、早期失智、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路易體失智症、額顳葉退化症、生活中的失智症、與長照相關和電影中的失智症。

  • 靈魂不歸法律管: :框架世界底下一個法律人的逃脫記事
    By 黃榮堅

    最人性、最浪漫、最暢銷的法律書   全新增訂版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黃榮堅 獨到的法學人生經驗 如果你沒機會上過他的課 跟著本書體驗一趟沉浸式的法律思考 我們想要從法律得到什麼?這個問題的基本問題是: 我是誰?我想像的理想世界長成什麼樣子? ---------------------------------------------------------------------------------------------------- 在人聲鼎沸的臺北住了一甲子,離開臺北是要離開臺北的什麼? 為了在臺東的活水湖裡游泳,晚上仰望星光燦爛的夜空,白天遠眺層層疊疊的山脈?不,我不相信我只是被一個美麗的光影誘惑住,否則為什麼過去幾十年的歲月裡,心裡一直感覺到的是明明白白的不安? ...

  • 渣男,病態人格:精神科醫師剖析7種人格違常渣男,遠離致命愛情
    By 王俸鋼

    9位女性受害者的真實告白:「我想讓人家知道,因為,如果知道了,也許就有人可以踩在我的傷口上跨過去,不要踩進那樣的陷阱、不要被那樣的邪惡所捕獲,那我所有曾經的痛苦,也許都會因此而有了意義……」七成的謀殺,發生在妳提分手後。【妳的愛沒錯,錯的是病態人格渣男。】台灣第一本由擅長司法精神醫學的資深精神科醫師,深刻探討病態人格渣男的專書。8個策略,與病態人格渣男平安分手。(七成的謀殺,發生在妳提分手後。)※※※◆「醫生,為什麼他可以這樣扯謊、這樣扭曲事實傷害我?他沒有良心嗎?」◆「我機車被偷裝GPS,他還……我一定要告他,他根本是瘋了。」◆「醫生,我真的活不下去了,他竟然將裸照上傳到網路?!」他如此「懂妳」,與妳萬般契合,妳覺得是此生摯愛,但,妳其實是病態人格渣男虎視眈眈、覬覦已久的獵物。他讓妳遍體鱗傷,甚至捲入法律案件。多年後,妳仍無法走出陰影……▌他披著「真愛」的甜美外衣,讓人難以抗拒;以愛之名,利用妳的善性,行操控與剝削之實。他對妳殷勤、體貼、全心全意、無微不至,甚至對妳說:「妳的出現,救贖了我的人生。」「我會這麼失控,是因為太愛妳。」但愛不過是他自我辯解、欺騙,以及剝削與傷害妳的遮羞布。▌在愛情裡,他難以辨識,因為他「一片真心」。不像愛情騙子滿口謊言,他所說、所做,都是出自真心。只是在這份真心裡,只有他自己,完全沒有妳。雖然7種病態人格渣男特質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極度嚴重的自我中心、沒有同理心、言行不一,因此施加在妳身上的痛苦,他無感,也無視。一旦妳不順他意,他開始扭曲事實地謾罵、攻擊與指控。妳想分手,他哭鬧哀求、以自殺威脅、暴力相向,妳瀕臨崩潰……在台灣,病態人格渣男不在少數,但卻鮮少討論。從情節輕微的依賴型人格(媽寶)到讓女孩們痛不欲生的邊緣型人格,甚至是危及女孩們性命的反社會型人格。王俸鋼醫師以近20年的司法醫學經驗,傾聽、協助處理無數病態人格渣男可怖的案例,他希望女孩們經由本書的真實血淚故事及專業建議,都能及早走出被剝削、操控與傷害的關係酷刑。本書特色◆ 王俸鋼醫師:「對當事人而言,如果不是不得已,沒有人想把生命中最痛的那部分拿出來。不只是單純的難以啟齒,更多的原由是,因為實在太痛了,所以只要能夠壓在心裡,每個人都只想盡量地往下壓,壓到記憶的最底層,並且奢望能夠就此遺忘……希望所有人都能夠透過這本書「看見」,進而「知道」,踏出看穿渣男假面的第一步。◆ 王俸鋼醫師:如何辨認這些人格特質?除了細究診斷標準中的行為特質之外,曾經有學者針對各項診斷標準,做過症狀敏感度的研究,也就是說:「如果只看其中一個表現,哪一個最容易偵測出特定的人格違常?」答案是:▶ 邊緣型人格渣男:瘋狂地避免各種實際的,或想像中的被拋棄。▶ 自戀型人格渣男:對自我重要性(self-importance)的自大感(如:誇大成就與才能,在不相稱的情況,期待自己被認為是優越的)。▶ 依賴型人格渣男:需要他人來為自己大多數的生活領域承擔責任。▶ 戲劇型人格渣男:情緒表達顯露自我誇示、戲劇化和過度誇張。▶ 反社會型人格渣男:無。沒有特定的診斷標準有最高的敏感度,整體而言,此類人格特質極端地視社會規範如無物。▶ 偏執型人格渣男:不合理、沒道理地懷疑身邊人的忠誠,並沉浸在這樣的想法裡。▶ 強迫型人格渣男:顯示出過於追求完美而妨礙任務的完成(如:因無法符合他過度嚴苛的準則,而無法完成計畫)。◆ 8個策略,與病態人格渣男平安分手:1. 隨時相信「風險」無時無刻都存在。2. 堅定地確立自己一定要和渣男結束關係的信念。3. 分手的訊息最好能夠兼顧「盡量降低對方的挫敗感」。4. 別再爭論「誰對誰錯」,因為這只會讓情況更糟。5. 讓對方盡量有足夠的支持系統,例如朋友或家人。6. 就算有「更好的對象」,這段期間,也要盡量延緩。7. 你需要找到適當的「緩衝防禦」,但千萬別找另一位同齡男性友人。8. 了解對方平常會跟你提到的挫折是什麼,以及他通常如何處理。若對方毫無處理挫折的能力,那麼,你必須用盡一切方式保持距離,以及完全不要相信和他的任何互動是會安全的。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賴奕菁(精神科醫師;《好女人受的傷最重》作者)在拜讀此書後,我深覺作者是佛心來著,內容扎實,拳拳到肉,輾壓坊間似溫暖卻空泛的心靈雞湯文。對於素人,是教戰實用書,對於專業人士,則可做教科書。推薦此書給初登情場的戀愛新手,列入作戰裝備。它也適合吾家有女初長成的父母,看完之後,轉送女兒當護身符,閃過渣男地雷。◆ 仗義推薦(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林靜儀(婦產科醫師;前立委)、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賴芳玉(律師)

  • 真相製造:從聖戰士媽媽、極權政府、網軍教練、境外勢力、打假部隊、內容農場主人到政府小編
    By 劉致昕

    ★金鼎獎、卓越新聞獎、人權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大獎、吳舜文新聞獎得主,近年來最受矚目的國際新聞記者。 ★卞中佩(政大創新學院助理教授)、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張潔平(Matters創辦人 )專文推薦(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列)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五年、橫跨八國,一個臺灣灣記者來自前線的第一手採訪與關鍵實錄 近年來網路與社群媒體的興盛,人們的連結、互動與訊息共享變得更容易,然而,這也使得民主國家面臨前所未見的考驗。極端主義以網路為工具點火,使穆斯林青年成為恐攻分子;境外勢力可以跨海介入另個國家的總統大選,使社會分裂;當網路行銷與政治利益結合,傳遞的是人民的聲音,還是產業的聲音;日漸極端化的立場,又如何在每一個國家樹立新的「柏林圍牆」?寄生於網路的「真相產業」,從政治、商業到社會心理層次,如何在全球演變,成為亟需理解的新課題。 記者劉致昕二○一六年以布魯塞爾為第一站,從訪問傷心卻不絕望的聖戰士媽媽開始,帶著我們深入真相製造在不同國家造成的致命效應,橫跨比利時、法國、印尼、德國、中國與臺灣,不僅有第一手的採訪,透過這些國家呈現真相產業不同面向的威脅,最珍貴的,是採訪到的每一個人物。劉致昕的報導當中沒有絕對善良的好人與邪惡的壞人,被這些處境所傷害吞噬的人們,起身對抗挽救頹勢的人們,在其中牟取套利空間的人們,這本書寫的是他們的故事。故事的基調是鋪展他們所在的社會結構,為何如此行動,以及提出時代趨勢往何處去的警示。 這個時代我們就置身其中,共同經歷、見證過一些事件,但總是很難說得清楚,在假新聞讓一切真假難辨

  • 刑事法学大辞书

    英文题名:Encyclopedia of criminal sciences

  • 古典時代瘋狂史
    By 米歇爾.傅柯

    法國思想大師—米歇爾.傅柯 重量級經典再現! 華文世界最佳全譯本! 「簡言之,我希望,一本書不要以文本(texte)的身份出現,那是教學法或批評爛熟的化約對象;我要它瀟脫大方,以論述(discours)的樣貌出現:同時既是戰鬥亦是武器,既是戰略亦是撞擊,既是鬥爭亦是戰利品或傷口,既是時局不是遺跡,既是不規則的遇合亦是可重複的場景。」——傅柯 《古典時代瘋狂史》為法國思想大師暨後結構主義思想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的重要著作,內容衍生自其博士論文。本書的中心議題為:在歐洲的啟蒙過程中,「理性與非理性」以及「理性與瘋狂」如何在歷史的條件中成形與出現。從這一角度,傅柯討論了兩個主要問題:第一,精神病學與心理學作為一種科學,是如何形成與開展的;第二,在舊王室崩潰的過程中,精神病院在 18 世紀末的出現,具有何種意義。要理解傅柯的方法論,此書為不可不讀之作。 傅柯在本書談的主要是由中世紀到 19 世紀一部瘋狂的禁閉史;更深入地說,它企圖透過對監禁結構的研究,建立起瘋狂和非理性之間的對話;最後,它也規劃出一份草圖,談「一部界限的歷史--其內容是一些晦暗不明的手勢,它們一旦完成,便必然遭人遺忘。然而,文化便是透過這些手勢,將某些事物摒除在外。」 本書曾以英文濃縮本《瘋顛與文明》風行知識世界。此次重新出版的中文翻譯是直接源自法文版本,且較英文世界現在流通的全譯版本更早幾年面世,其不僅還原了傅柯這部重要著作的原貌,而且避免許多因版本和英譯本原因所導致的許多爭論與問題。 「《瘋狂史》的中譯絕對要比英譯本更具學習價值。它的出版,無疑是台灣出版界引介西方思潮的新譯標,在這地平線上,讓我們期待更壯闊的氣象!」——李威霆(國立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 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