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搜集資料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掌故”類圖書、文章浩如煙海,特別是清、民國兩代,“掌故”圖書極其豐富,但論述“掌故”淵源的文章則是鳳毛麟角了。目前能夠看到研究論述掌故的文章,也有如奇文,讀後多有不夠解渴之感。總的來看,有關的學者一般都認為“掌故”是文獻的一種,具體地說就是歷史文獻。
京華感舊錄: 掌故篇
本书介绍了北京到目前为止已开通的22条线路,约350座站名的掌故,包括车站方位,站名由来,历史沿革,景观风物,地域文化,轶事趣闻等.
较之前八集,本集体量明显增大,堪称“特大号”,三篇长文撑起主干。第一篇《钱锺书旁记》,是钱锺书先生的堂弟钱锺汉四十年前所写,虽说是“旁记”,却不得不承认,自家人“旁记”的深度与生动,迥非他人所能及。第二篇《一个陌生女读者的来信——胡适与龚羡章、文公直“夫妇”交往钩沉》,从胡适秘藏的一通读者来信,钩沉出他与一对出身名门的年轻夫妇的交往,如同掀起了厚重的时光幕布;作者夏寅年少新进,令人欣喜。高林重新梳理、充实、考察名记者浦熙修在1949年之前的工作与生活,也不妨说是在书写对祖辈那一代新闻工作者精神世界的理解。新作者序列,本集还有黄大德、牛风雷、叶康宁、吴真四位学人加入。黄大德作为邓尔雅的外孙、黄般若之子,写起汪精卫的侄子、奇人汪希文来,少不了珍秘的家族记忆。留心掌故家及其著作,是《掌故》的一贯偏好。牛风雷写北京掌故家金受申,以丰富的藏品为后盾,最是难得。吴真关注东京文求堂的涉华商业活动及文求堂两代主人的生命史,叶康宁关注与袁世凯“洪宪”朝廷相始终的洪宪金印乃至印蜕等等,人之悲欢,物之浮沉,隐身其后的,无不是时代的翻云覆雨手。俞汝捷、赵珩、胡桂林、胡文辉、艾俊川、宋希於等几位资深作者,也都各有佳构。尤其是俞汝捷,因为特殊的机缘,接触到后来轰动海外的“蝴蝶君”原型时佩璞,记下了他作为戏曲演员的日常一面,正是其传奇经历的绝妙对照。还有在清宫掌故领域里绕不过去的“德龄公主”,早有人指出并非真正的公主,但笼罩在她父亲一家头上的迷雾,直到本集的艾俊川文章才得到全面廓清。
本书撰写了百篇文章全面地记载了海淀区境内的名胜古迹,其中包括区内十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二十处市级、一部分区级文保单位,重点介绍了与皇家有关的名胜和景点。
本書是民國掌故大家徐一士的隨筆集,由一士之子徐澤昱、侄徐列、孫徐禾搜集其於上20世紀三四十年代發表於《古今》《逸經》《實報半月刊》《中和月刊》等刊物上尚未整理結集的文章,重新校閱選輯成冊。其內容考明清典章制度,論晚近政壇、文壇重要人物,下筆徵引必有實據;辨晚清官僚政爭,記舊聞軼事等則如數家珍,文筆流暢優美,是瞭解晚近政治逸聞、魅力人物大小事不可多得的史籍。
本書以記清末掌故為主,共計27篇,有19篇分別載于《國聞周報》、《逸經》等雜志,所寫人物多為文壇學界名宿。如王閩運、李慈銘、章太炎、陳三立、廖樹蘅、張百熙等,又記有靖港之役、咸豐軍事史料、庚辰午門案等,多為作者親身見聞,對研究中國近代史有參考價值。
本書共計32篇,原版的內容分別載于《國聞周報》、《逸經》等雜志,所寫人物多為清末民初軍政要員。書中記述太平軍大敗曾國藩,以及左宗棠、彭玉麟、榮祿、岑舂 、袁世凱、陳寶琛等人逸事,取材于近人筆記、文集、函札、日記等,除廣集資料,詳加剖析,去偽存真之外,對臧否人物極為慎重,堅持客觀嚴正公平態度,絕不妄立一家之言,妄加褒貶,對研究中國近代史有參考價值。
《老北京探秘》一書從地名說故、景觀掌故、風味趣談、民谷談往、名人逸事、宮延秘聞、京華鉤沉七個方面講述老北京那些地名的由來、街頭巷尾的奇聞趣事以及展現北京歷史文化名人掌故。細細品味又似一部北京百科全書。 作者介紹 戶力平:男,1959年出生,北京人。從1980年開始搜集整理北京地區民間文學百餘篇,多刊發於各種報刊,並被收入10餘本民間故事集。2004年主編出版了《北京老故事》叢書,其中《頤和園傳說》、《圓明園傳說》和《香山傳說》於2007年10月被列入《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主編的《香山傳說》被列入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 多年來主要業餘從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別是北京地名、民俗及古村落文化的研究,並在《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中國檔案報》、《當代北京研究》等書報刊發稿500餘篇,百余萬字。同時參與多部鄉志、校志、村史的策劃和編寫。2010年出版《東升地名掌故》。2015年與海澱區檔案館合編《海澱消失的村落》。2014年8月將研究和整理出的海澱文史資料(電子版)70余萬字無償捐獻給海澱區檔案館。
《掌故》一向欢迎“老先生”的稿件,为本集撰稿的文化老人郑重先生已是第二次出手支持我们。他记下与高二适先生的一面之缘,于他而言是一段“长久的牵挂”,于《掌故》又正好呼应了*集中朱铭先生为《兰亭》论辩五十周年而写的《天下一高吾许汝》。陶洁女士作为在现代文学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著名编辑家陶亢德之女,以丰富的家庭档案与亲身经历,勾勒出父亲与周作人之间近乎完整的交往过程。韩天衡先生艺事之余,近年来常有忆旧妙文见诸报端,此番再度追怀恩师谢稚柳,细节历历,十分精彩。
西四北六条在明代称燕山卫胡同,因燕山前卫衙署在这条胡同而得名,清代改为称魏儿胡同、卫儿胡同、卫衣胡同,1911 年改为魏南胡同。西四北七条明代称泰宁侯胡同,因永乐重臣泰宁侯陈珪的府第在此而得名。后因清代道光皇帝的名字叫旻宁,为避讳“宁”字而改为泰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