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思想史的巨人,將美國「實用主義」引入日本的第一人 朝日新聞社「大佛次郎賞」得獎作者,三十年長銷不墜的思想史巨作 作家、資深譯者邱振瑞 專文導讀 全面討論1931至1980年間,日本知識分子如何面對時代所帶來的巨變與衝擊,深入了解日本思想底蘊的必讀作品 《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與《戰後日本大眾文化史》是鶴見俊輔先生於一九七九年九月至一九八○年四月,在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基爾大學的講課紀錄,後整理成書出版,至今仍是長銷不墜的思想史佳作。 一九九九年,作家大江健三郎出版了《空翻》一書,描述日本兩位重要的宗教領袖,突然推翻自己所傳布的所有信仰。這個讓信眾譁然的宣言,如同原地翻筋斗,所以稱之為「空翻」。一個人的想法為何會產生一百八十度的改變呢?又或者說,人在怎樣的情況下,會有一百八十度、令人匪夷所思的「轉向」呢?「轉向」一詞會是《精神史》一書的核心概念,鶴見俊輔先生選取了一九三一年中日戰爭爆發,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這十四年的日本知識分子在精神(思想)上的「轉向」,作為認識近代日本深層文化的切入點。 一九三一到一九四五年間,日本政府被軍國主義者所把持,面對這種狀況,持完全相左意見的知識分子,該如何接受跟回應國家的種種激進作為?他們的決定是突然撤回所有過往的激進主張,轉而支持天皇制,時人稱之為知識分子的「轉向」。 這個極端的例子,代表了日本人在戰爭期間的思想轉變,也代表日本從明治維新以來所傳入的現代思潮,都在軍國主義的淫威下屈服了。在這個思想的撕裂點上,鶴見俊輔先生追溯了「鎖國」、「國體」、「大亞細亞」各種概念,讓我們窺見日本知識分子面對國家時的思想弱點,也藉此反省日本如何走上軍國主義路線的歷史。 接著在《戰後日本大眾文化史》書中,此時正值日本戰敗、受美國實質占領的時期,對日本人來說是個前所未見的巨大衝擊,從驕傲無比的皇國臣民,轉瞬成為屈辱的戰敗國降民,日本人又將面對另一次思想上的「轉向」。鶴見俊輔先生選取了一九四五至一九八○年戰後日本大眾俗民文化中的漫畫、流行歌曲、電視劇等諸多元素,書寫成別具一格的作品,作為整個日本思想史系列的完結篇。 出版社 馬可孛羅 (城邦)
本书作者选取了中日战争开始的1931年至日本战败的1945年这段时间来考察日本的精神史.内容涉及锁国,关于国体,大亚细亚,非转向的形式,日本之中的朝鲜以"非斯大林化"为目标,玉碎的思想,战争时期的日常生活等.
カナダの大学で学生に向け語られた、広い視野からの現代日本思想史前篇。ファシズム支配下の日本知識人の軌跡を通して「転向」の事実と意味を問い直し、それが日本の精神史を貫く「文化の鎖国性」という特質と通底することを明らかにする。知識と思想のあり方に反省を迫る独自の日本文化論でもある。
參考: (1)詹姆斯(Lawrence James),《大英帝國的崛起與衰落》(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pp. 11-12 (2) Ziauddin Sardar and Merryl Davies, Why Do People Hate America?, p. 59 (3)許倬雲,《美國六十年滄桑:一個華人的見聞》,p.
日本近代思想史的巨人,將美國「實用主義」引入日本的第一人 朝日新聞社「大佛次郎賞」得獎作者,三十年長銷不墜的思想史巨作 作家、資深譯者邱振瑞 專文導讀 ...
本書為專業外語教學研究論文集,覆蓋外交學院外語系的3個主要語種:法語、日語和西班牙語,作者均為本系專職教師。論文將結合國內外有關專業外語教學的新成果,探討專業外語教學的新要求、新挑戰、新思路、新路徑和新方法。論文集將涵蓋“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最新定義的5大領域:語言、文學、翻譯、國別與區域、跨文化研究,討論學科領域的新外沿對於專業外語教學工作實踐的指導意義。本論文集為201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對學科內涵重新定義之後針對“外國語 言文學”一級學科新外沿如何指導專業外語教學實踐的新探索,有較強的開拓性和創新性。
1912年,隨_明治天皇去世、大正天皇登基,日本開始出現寬鬆的社會環境,民主主義運動高漲,實現了普選制和政黨內閣制。另一方面,軍部和右翼勢力的暗流涌動,最終在1936年釀成「二二六事件」。從那時起,日本迅速走向法西斯主義:先是侵略中國,而後向英美宣戰,結果不但給世界造成災難,日本自身亦幾乎被戰爭毀滅。 本書通過描寫1912—1945年間的重要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生動勾畫出一個曾經充滿希望的新興國家如何走向戰爭的歷程,也分析了日本為甚麼會走上自我毀滅的內在原因。 本書是《和魂洋才:締造明治時代的那些人》一書的續集,這兩本書完整地呈現了近代日本開國—崛起—膨脹—毀滅的歷史,是一個完整的新興國家的現代化故事。後起的日本走向戰爭之路,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了解這段歷史,對於認識日本、認識新興國家的發展,對於今日中國具有現實和警示意義。
探討日本殖民時期東亞文學與文化的跨境交流為深陷歐洲中心主義的西方人文學提供靈感,並建構批判性的亞際史觀自甲午戰後到冷戰體系形成之前,殖民主義在東亞掀起大規模的人群流動與文化混雜,迫使我們至今猶須不斷回溯東亞現代文化生成的種種假設,挖掘東亞內部的文化傳承與變異形態,探討戰爭與變局、體制與資本、中心與邊陲、主體與他者、族群與帝國、語言與翻譯、藝術與互文,如何影響文藝的表現與傳播,又如何形成多維的文學史競合。《東亞文學場:台灣、朝鮮、滿洲的殖民主義與文化交涉》一書,聚焦於20世紀前半期東亞變局中活躍一時的跨文化流動現象,探討「滿洲國」、台灣、朝鮮、中國淪陷區的文藝生產經驗。此時期的跨文化流動過去分屬各國的文學史範疇,不易被置於一個視野下關注。然而,剛脫離污名化階段的滿洲國文學、淪陷區文學,或者隸屬殖民地文學的台、韓文學,十分有必要置於同一個視野下進行後殖民省思。透過複數文學史的交叉觀察,重新解釋文化殖民現象,尋覓其中的思想資源,有其當代意義。
建構台灣思想學科,傳承台灣研究香火--為「第四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序。
戰爭如何創造歷史?戰爭如何孕生社會?戰爭如何形塑人們的主體經驗?克勞塞維茲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由汪宏倫主編,朱元鴻、汪宏倫、姚人多、莊佳穎、彭仁郁、黃金麟、趙彥寧、鄭祖邦、藍適齊等專家學者所撰寫的《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一書,則是指出:「社會是戰爭的延續」。戰爭是形塑人類歷史的重要力量,也是探討現代性(modernity)不可或缺的一環。《戰爭與社會》共分十章,是台灣社會學界對這個新興研究領域的集體努力成果,十篇專文從理論、歷史、到主體經驗,次第開展,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思考圖像。《戰爭與社會》結合台灣、東亞與世界的脈絡,為相關議題的探究,開啟新的方向。
刘家鑫编著的《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中国观——中国通代表人物的思想轨迹(第2版)》主要以日本近代史(1906—1945)上以后藤朝太郎、长野朗等知名的“中国通”为例,分析了其看待中国的几种不同的思想认识,以及他们思想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解释了其对于中国和中日关系在理念和论述上的思想内涵。对其精华作了适当的评价,更对其糟粕进行了严肃的批判。本书的出版价值在于:1、将近代日本“中国通”与从传统上的“日本浪人”范畴中区分出来,给予了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文人型“中国通”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位:2、通过对“中国通”人物思想的研究剖析,客观总结了日本近代中国通的复杂性格与思想特征,包括温和的稳健派、激进的侵略扩张派、占大多数的中间犹豫派以及他们对于当时和后世的政治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