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富足

原始富足
ISBN-10
9865524112
ISBN-13
9789865524111
Category
History (General)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0-06-02
Publisher
八旗文化
Author
詹姆斯.舒茲曼

Description

★ 《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盛讚:「深具啟發、精彩好看!」 ★ 2017年《華盛頓郵報》最佳非虛構類寫作圖書 ★ 2017年美國國家公共廣播平台(NPR)年度好書 人類的祖先,過得比你我想像的更美好! 在非洲南部喀拉哈里沙漠上,居住著現存人類最古老的布希曼族。 然而,當今天台灣人每週得拚命工作40小時, 四萬年來,布希曼人只靠採集狩獵15小時,就能過著富足、永續的生活。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又如何逐漸在現代化衝擊下喪失了「原始富足」? 與布希曼族相知相惜25年的人類學家, 重新思考當代世界對於財富、工作、社會與生命的意義。 依靠打獵、採果子過活就一定落後又貧困,農業就一定代表富裕與進步嗎?過去我們都相信如此。但人類學家的研究發現,南部非洲的布希曼族在過去長達四萬年的歷史中,透過獵捕跳兔和劍羚,採集馬拉瑪豆和曼傑提果,每週只需勞動15個小時就能攝取到足夠的營養。在全世界最乾燥、最貧瘠、最不宜人居的沙漠中,布希曼人透過獨特的生活模式與思維,藉由滿足極少的物質需求,過上優渥的生活。 《原始富足》作者詹姆斯‧舒茲曼在1991年首次與喀拉哈里沙漠上的布希曼人接觸,此後在納米比亞、波札那兩國與他們一起生活長達25年,培養出深厚的友誼。藉由本書他提醒我們,農業革命以來的歷史雖然只占全人類歷史的一小段,不但徹底地改變了人類生活,更驅使已經擁有豐富資源與便利生活的現代人不斷疲於奔命,無止境地追求更多的財富。然而,舒茲曼強調,「原始富足」並非只是節儉或隨遇而安,而是一種誕生於狩獵採集者與環境的特殊關係、對獵物的同理、關注當下、「不」未雨綢繆、絕對平等的社會組織與心態的生存方式。為了維持這樣的生活,他們發展出獨特的習俗,包含羞辱獵人、禮物交換等等。 ■布希曼的孩子讚嘆白人農夫的財富,但很納悶為什麼他們儘管有吃不完的食物,卻經常鬱鬱寡歡。在布希曼人的世界裡…… ►分享,在布希曼人社會中至關重要,一個不分享的人並不能被稱之為人。 ►姓名,而非血緣,決定一個人的親屬身分。跟你名字一樣的人就是你的爺爺或孫子。 ►時間,就像日出日落,是不斷循環的。因此過去與未來沒有差別。 ►領土,只要遵守正確的禮節,不同地區的布希曼人可以共享土地上的資源。 ►恩奧,人與動物身上都有恩奧,在生命開始與結束之時,都會導致天氣突變。 ►獵人,可以與環境對話,甚至和獵物合為一體,從獵物的視角和周遭世界互動。 ►肉類,是最「強」的食物,需要受到嚴格的習俗規範來分配,才能防止他人的嫉妒。 ►動物,和人類分屬不同的民族,每個動物都有獨一無二的風俗與生活方式,但在遠古時代,人與動物是可以通婚的。 近代,在歐洲勢力進入非洲之後,布希曼人傳統的生活方式受到嚴重的衝擊,狩獵的式微不僅改變了他們的食物來源,也扭曲了他們的人際關係。金錢破壞了傳統的禮物的概念。獵殺大象淪為滿足遊客獵奇的觀光活動。當廉價的糖與碳水化合物成為主食,大量布希曼人染上了糖尿病。然而,儘管生活貧困,他們有些人仍留在家鄉、持續採集,或許代表原始富足並未消亡。現在的他們,一腳踩在沙漠,一腳踩在現代社會。 《原始富足》不僅是生動細膩的民族誌,更是發人省思的民族史詩。舒茲曼透過豐富的田野資料,呈現布希曼族理解生命、時間、土地、食物與社會關係的獨特思維,並詳述布希曼人與西方殖民勢力、其他少數民族、金錢經濟及現代國家體制的衝突,更進一步反思人類文明的起源、歷史與演化的關係、狩獵採集與農耕民族的差異與衝突,以及西方世界對於環境汙染、私人財產和不平等問題的看法。 當「現代富足」並未帶來解放,休閒變成一種需要奮力爭取的權利時,《原始富足》是一部重新審視人類生存的著作。這本書告訴我們,文明得以永續發展的條件,或許就藏在布希曼人的社會之中,因此了解人類狩獵採集的文化,對於回應我們當前的種種挑戰至關重要。 作者簡介 詹姆斯‧舒茲曼(James Suzman) 1970年生於南非。在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St. Andrews University)攻讀人類學學位期間,帶著滿腔的冒險精神離開家鄉,於1991年6月搭便車來到非洲南部波札那的喀拉哈里沙漠,擔任一項布希曼族發展計畫的志工。幾個月後,他回到大學校園,並在一年後完成大學學業。1996年,舒茲曼取得愛丁堡大學(Edinburgh University)社會人類學的博士學位。自那時起,他便開始在波札那和納米比亞的喀拉哈里沙漠,與每個主要的布希曼族群共同生活和工作。舒茲曼在喀拉哈里更以他的庫恩語名字「昆塔」為人所知,至今依然埋首於布希曼族的世界之中。 2001至2004年間,舒茲曼獲頒劍橋大學非洲研究的斯穆茲聯邦研究基金(Smuts Commonwealth Fellowship)。2007年,加入全球最大鑽石供應商戴比爾斯集團(De Beers Group of Companies),擔任公共事務的全球統籌。2013年起,舒茲曼全職投入喀拉哈里議題研究,並以英國劍橋為基地,成立人類學智庫「人類」(Anthropos)。 譯者簡介 黃楷君 政大阿拉伯語文學系、廣播電視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手寫時代》、《穆罕默德:宣揚謙卑、寬容與和平的先知》、《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合譯)、《時光出土:考古學的故事》等書,並曾合著《吹過島嶼的歌》。 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Similar books

  • 大叔Ojisan on the Road
    By 李清志

    ... 原始富足的價值他們敬畏萬物,與大自然依存維繫關係倚賴漁獵、採集、編織工藝,過著永續和自給自足的生活。藝術季的副標題「慢慢走比較快」則是認為在這個速成的年代.我們應該重新透過身體感知,學習與自然 共生的智慧,擺脫欲望的束縛。我. 磯崎海岸的藝術 ...

  • 為工作而活: 生存、勞動、追求幸福感,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
    By 詹姆斯.舒茲曼, 葉品岑

    傳統經濟學思維告訴我們:「工作即謀生!」 但本書要你跳脫經濟學思維,以跨學科的觀點,全面理解工作的意義! ★★《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盛讚!★★ 原始社會物資匱乏,人類祖先卻能悠閒過活,每週只要工作15小時? 反觀現代社會技術發達,我們卻加班過勞、甚至害怕被未來AI取代! 是人類主宰工作,還是工作支配了生活? 大量湧現的工作真有存在意義嗎? 我們今天是否為了滿足社會的期待,導致人們為了忙碌而忙碌?   ●織雀勤奮築巢、也勤奮拆巢,這看似無意義的工作竟是演化所需?   ●狩獵採集者從不擔心糧食匱乏,為什麼改當農夫後卻拼命囤積糧食?   ●為什麼有人的職業是遛狗?學校裡的行政人員人數怎麼會超越教職員人數?   ●古代人習慣把工作轉嫁給水牛和奴隸,現代人為何害怕被機器人搶走飯碗?   綜觀人類三十萬年的歷史,我們幾乎從來不曾像今天這樣,把工作看得如此重要。那麼,人類是從何時開始將工作視為生活的核心?   ■跳脫經濟學思維,以跨學科的觀點,全面解讀人類工作的意義!   人類學家詹姆斯.舒茲曼長年研究狩獵採集民族,他好奇的是,儘管人們認為狩獵採集社會物資匱乏,但他們每週卻只要工作十五小時,就能過上閒暇的生活;反觀,現代人的生活空前富裕,卻經常無止盡地工作,甚至加班到過勞、懷疑人生,更害怕自己有一天會被機器取代。為什麼會這樣?   實際上,人類工作最原本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維持生命所需的能量。隨著學會用火、務農到工廠林立,人們除了找到更省時、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也開始確認工作的意義,並且得到滿足感。換句話說,工作不僅讓人們成為「適者」而生存下來,工作也形塑了人們對周遭世界的理解與互動方式。   然而,隨著城市興起,人們有多餘精力追求地位、財富與物質享受,同時也導致了競爭意識、階級制度及其造成的不平等隨之出現。另一方面,在工業革命以後,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全球人口逐年增加,有限的資源再也無法滿足人類無窮的欲望,使得人們變得越來越忙碌,只為了追求工作所帶來的安全感。   ■當工作成為義務,人們卻創造更多無意義的工作,把自己推入窮忙的火坑?   在作者的觀點中,我們的工作觀長期以來被經濟學家把持,始終圍繞著資源分配與生產力問題。但工作成為人類生活的重心,僅始於一萬兩千年前的農業革命。值得注意的是,自從農業革命以來,我們的工作文化越來越無法容忍不勞而獲的人。相較於狩獵採集社會強調有能力者有分享的義務,農業社會更重視有付出才有收穫,並且把工作視為每一個人對社會的責任。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由於人人都要有工作做,才導致今天的服務業如此複雜多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甚至出現大量無意義的工作。為什麼有人的職業是遛狗?創意總監究竟在監督什麼?學校裡的行政人員人數怎麼會超越教職員人數?凡此種種都不禁讓人思考,我們今天是否為了滿足社會的期待與共識,才為忙碌而忙碌。...

  • 30年後,成為快樂富足的人
    By 韋秀英

    30年後,成為快樂富足的人

  • 游戏的人——文化的游戏要素研究
    By (荷)约翰·赫伊津哈著, 傅存良译

    本书从游戏的角度探讨了游戏与人类文化演进的紧密关系,详尽探讨了希腊、印度、中国、北欧等文明中游戏概念的演化历程,全面展示了游戏对人类文化的重大影响,阐述了游戏对于现代文明的重要价值。

  • 深入絕境: 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
    By 琳賽.希爾遜

    曾有一個時代,記者願意捨命,只因深信「真相」能改變世界 她是英勇的傳奇,戰爭的見證者,也是堅毅而無畏的女性 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 唯一中文傳記 ◆電影《私人戰爭》主角的實際人生 ◆身經百戰,只為見證真實,傳遞真相   瑪麗‧柯爾文,是歐美家喻戶曉的偉大戰地記者。她曾隻身訪問利比亞狂人「瘋狗」格達費,也在以巴衝突的硝煙中與阿拉法特會面,還獲贈珍珠。她走訪戰地,無懼砲火,關注殘破世界裡珍貴的一絲人性。即使她在轟炸中瞎了左眼、左耳失聰,但仍止不住她凝視真實、報導真相的熱情,之後更以「獨眼」的女俠形象深深烙印在世人的記憶當中。二○一二年,她不幸死於敘利亞的戰火,將畢生都奉獻給了戰地記者這份職業。   在《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中,瑪麗的同事琳賽・希爾遜細膩地梳理了她近乎傳奇般的經歷。她獲得獨家授權,透過研究瑪麗從十三歲起就寫下的私密日記,以及對許多親友的深度訪談,經過多方深度調查,才寫成這本動人心弦的傳記。在世人眼中,她是勇者,是英雄,是戰爭的證人,是一位堅毅而反叛的女性;在這本傳記中,讀者更能看到,她也是有血有肉、時而脆弱、時而迷惘的個人。她因為性別而受到不同的眼光和待遇,也和所有人一樣,會恐懼、會掙扎,僅有平凡的肉身,但她不曾因此卻步,直到死亡都仍體現人性與人道的精神。   本書不僅是一位非凡女性的傳記,也是二十世紀末一系列重要的國際爭端、人道危機的回顧,更可以讓我們看見:敢於深入絕境的戰地記者,曾經在國際大事現場扮演的重要傳真角色,與他們為接近真相而做的人生選擇。書中充滿了故事,也令我們重新思考新聞行業的理想、真相的價值,在今天這個資訊混亂的時代看來更令人動容。透過瑪麗‧柯爾文的一生,或能喚起「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新聞」的省思。 本書特色   1.中文世界唯一一本關於傳奇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傳記。她畢生追求真相,將世界最危險之地的實況傳遞給所有人;她更是勇於突破性別限制的先行者,打破過往幾乎由男性壟斷的記者行業。她的傳奇人生,值得我們認識。   2.本書也回顧了二十世紀末,共產瓦解、中東衝突、世界正步入後冷戰時代時的一段歷史,與當時在前線上的國際新聞記者所扮演的傳真角色。當時新聞記者置身衝突現場,做足功課,為無聲者發聲,甚至與權力者當面對質真相,在今天這個資訊混亂的時代看來更令人動容。尤其在台灣主流媒體公信力長期低迷的情況,或能喚起「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新聞」的話題性探討。   3.書中收錄瑪麗‧柯爾文生平日常相片,生動表現出她的形象,也讓讀者能更深刻記得這位不平凡的女性。 作者簡介 琳賽・希爾遜(Lindsey Hilsum)   琳賽・希爾遜是英國第四台新聞的國際編輯。她曾報導過去二十五年來眾多重大衝突和國際事件,包括在敘利亞、烏克蘭、伊拉克和科索沃的戰爭;阿拉伯之春;和盧安達的大屠殺。她的作品散見《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 奢侈带来富足

    Ben shu bao han le you guan gong zuo,She chi he jin bu de wei lai hong tu.

  • 進入心流的七種藝術:停止內耗,顯化富足人生
    By 拿破崙.希爾

     你是否對生活感到不堪負荷,希望從內心獲得力量?   即便非常努力了,卻仍無法擺脫失敗與不足所帶來的內疚感?   你認真工作、努力處理好生活中每一件事,卻難免感到沮喪又疲憊?   想要自在生活、想要進入心流卻不知道怎麼做?   要突破困境、改變生活其實並不難   你唯一須要做的,就是善待自己,告訴自己:   「我已做得足夠,我已經夠好了!」   你是否總是覺得有所匱乏?覺得有太多要求似要將自己壓垮?   你想要改善氣候變遷、阻止第六次的生物大滅絕,想讓自己、地球上的所有人甚至是整個地球都能共存共榮,卻覺得這議題太大,不是自己所能負荷?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時代,足夠的藝術是個挑戰。   我們總在「匱乏」與「過多」的天秤中擺盪,總被要求要做得更多、付出更多、消費更多,但其實,我們早已擁有「足夠」   這本書就是一本幫助你發現自己擁有豐富資源的實用指南,也是能幫助我們在忙碌而混亂的世界中找到出路、應對21世紀生活中嚴峻挑戰的工具。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過上富足、平衡的生活,但究竟要怎麼樣才能做到?   「足夠」是對自我的信任,是一種健康的工作節奏,也是一種永續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可以持續努力奮鬥、成長茁壯,最終走向繁榮。   本書將觀念、實際故事與具體做法交織在一起,提供七種方式(七種藝術),讓你學會識別自己在當下究竟是處於「過剩」抑或「匱乏」的情緒中,進而擺脫這兩者的拉扯,進入心流、感受到「足夠」、邁向富足人生,同時也為我們自己和這個世界找到所有人都需要的平衡與界限。      如果你想過上更好的生活,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那麼你就必須閱讀這本書。   這本書的內容充滿了智慧,見解深刻,且實用、易讀,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   富足存在於「足夠的心態」中;   我們能在「足夠的許可」中找到自由;   心流存在於「足夠的當下」;   在「足夠的界線」中我們找到了清晰的方向;   力量來自「足夠的資源」;   我們能在「足夠的成長」中找到智慧;   我們能在「足夠的連結」中找到愛。   ...

  • 挪威,綠色驚嘆號!:活出身心富足的綠生活
    By 李濠仲

    台灣綠旅人——李濠仲, 帶你暢遊挪威美麗又狂野的自然風光,分享你不知道的簡單知足挪威綠生活!  本書作者李濠仲辭去記者工作,隨任職外交部的妻子遠赴挪威Long Stay,發現挪威人在石油致富後,並沒有大肆興建傲視全球的華麗地景、也沒有出現出手闊綽的暴發戶……;還驚覺自己經歷挪威文化洗禮後,竟然能在消費比台灣貴四、五倍的挪威,日常開銷變得更低了。  作者以記者特有的敏銳直覺,認為其中必有「綠」玄機!  ●挪威美景很壯麗,幾乎看不到一道柵欄、一堵圍籬……,破壞造物主的巧奪天工  ●挪威空氣很清新,多步行、自行車代步;電動車到處跑,還有水肥動力公車可搭  ●挪威人很簡樸,所得高達八萬美金,卻對不切實際的名牌奢侈品總是不當一回事  本書首開旅遊文學綠色書寫風潮,分享挪威之所以成為全球最適宜居住的國家,首都奧斯陸之所以是全歐洲最棒的綠色城市,希望有助於打開台灣人的綠視野與綠心靈;更期許台灣的綠生活、綠旅遊成果,有朝一日可以提供各國旅人來台取經。  *隨書贈「挪威.綠色旅遊地圖」本書特色  1.看見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挪威人活出富裕時代的簡單生活處方!  作者以記者犀利的敏銳感,解析挪威人務實主義的傳統,尤其簡單生活的態度普及於各個層面,例如習慣沒有主燈的客廳,節能又減碳;鍛練成能走的「健腿」,搭著「水肥」當動力公車暢遊市區;搬家的紙箱只撿或借、在圖書館只抄筆記不影印,不讓樹木因此倒下……。相較於許多歐洲國家的現代新穎,挪威人是如此樸實無華。台灣是一個不斷追求進步與發展的國家,人心普遍焦慮,而這本書卻可以讓你我看見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2.一本前所未有的挪威深度旅遊書,娓娓道出挪威迷人的理由  喜歡旅行的人,見識大山大水的美景、吃遍異國美食……,往往觸動旅人心靈最深處是旅程中人與自然融合為一的相應深度。舉例來說,作者道出挪威擁有絕世壯觀的山林、峽灣美景之所以能吸引世人造訪,是因為挪威人認為人類的智慧要用於學會和大自然共處,因此極力保留最具原始況味的自然風光,十年、百年後到此遊歷的旅人,都能夠有無限的驚喜與感動。這是一本比提供美食、美景之外,挖掘出挪威最真實面貌的綠色深度旅遊書。  3.作者分享Long Stay的挪威生活體驗,首開旅遊文學綠色書寫風潮  當今地球危機不斷,迫切需要人類徹底改變既有的生活模式,而「綠色生活」正是回應這樣的訴求。挪威擁有「全球最適宜居住、最文明的國家」,首都奧斯陸也有「綠色城市」的美稱,而作者Long Stay的挪威生活體驗,發現挪威人的生活習慣本身就很簡樸。挪威文化洗禮對作者而言,無疑正是一場關於環保觀念的重新教育和啟蒙,本書更首開旅遊文學綠色書寫風潮,分享挪威綠生活的點點滴滴。  4.提出好城市、好國家的關鍵密碼,打造人人都想住的綠色國度!  挪威是世界三大產油國,國家富有卻拒絕好大喜功,有人民愛戴的「平民國王」,不蓋超高大樓,不在極地打造夏威夷式渡假海灘,更聰明地將石油收益轉投資於世界各地的績優產業。本書作者深入剖析指出,許多經不起考驗的國家致富之道並不足訓,能像挪威一般「知足守成」,才是打造理想城市、理想國家的關鍵密碼。

  • 城市的勝利:都市如何推動國家經濟,讓生活更富足、快樂、環保?(最爭議的21世紀都市規畫經典)
    By 愛德華.格雷瑟

    底特律為何一墜千里、紐約為何浴火重生? 從經濟學角度剖析都市, 挑戰你對郊區生活完美的迷思, 揭開為何都市才是歷史上引領創新、繁榮、技術與民主之地 ★《經濟學人》非文學類年度好書、《金融時報》商業類年度好書 •什麼時候高薪成了一件壞事? •為什麼不能為了經濟發展犧牲古蹟與綠地? •搬去郊區享受綠意,才是最破壞環境的做法? 本書破解你對於都市又亂又小又嘈雜的迷思,證明「人口集中在都市」×「自由競爭的商業」,才是讓國家富裕又環保的方法! 十四世紀,布魯內雷斯基將透視幾何學傳授給多那太羅,多那太羅與馬薩喬將之運用在浮雕與繪畫上,帶來藝術與商業爆炸性進展的文藝復興。十九到二十世紀初,莫內與賽尚在巴黎找到彼此,創新交流的能量帶來人類文化史的重大轉折。從古自今,匯聚眾多人口的城市,往往是推動文明進展的主因。 哈佛經濟教授愛德華.格雷瑟,耙梳從古至今的都市發展史,透過詮釋底特律、矽谷、紐約、巴黎、波士頓、溫哥華等大都市之興衰,提出都市衰退的原因,來自於政府的干預政策:高樓管制、土地限建、保護古建物,這些政策限制了經濟發展,讓都市無法自由成長,使人群散往郊區,不僅無法透過交流使技術創新,同時增加的碳排放也扼殺了環境。 以經濟學及歷史發展為角度,格雷瑟認為唯有將人口集中在都市,才能讓教育均衡普及、經濟發展與資源分配更為集中;也只有匯聚眾人的大都市,才能負擔藝術團體,滋養各階層,做到真正的打破階級。他主張經濟應該是都市規畫的首要考量,坦言「永遠站在建設的那一方」,將發展置於文資與綠地保存之前,讓本書可謂都市規畫之爭議經典;然而格雷瑟卻也融合了珍.雅各「街道生活與土地混用」以及柯比意「摩天大樓與綠地共享」的理想,透過將地面留給街道、將上空留給摩天大樓等有利經濟之形式,維持高密度都市的優點,發揮城市真正的作用。 普及的教育、完善的公衛系統、高度經濟自由、技術創新交流,是格雷瑟心目中理想城市的根基。當現今的台灣為了環境保育與經濟發展爭執不休時,本書另一種「以人為本」的經濟主義,也是思考都市規畫之餘,值得一讀的作品。

  • 漁的大歷史
    By 布萊恩.費根

    人類首先成為漁夫,文明才會開始。 全球第一本涵蓋人類各文明的漁業全史! 台灣建立「海洋文明」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