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轉型兩百年(大光: 宗教改革、觀念對決與國族興衰【第三卷】)

華夏轉型兩百年(大光: 宗教改革、觀念對決與國族興衰【第三卷】)
ISBN-10
9865524708
ISBN-13
9789865524708
Category
History / Asia / China
Pages
416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2-03-09
Publisher
讀書共和國╱八旗文化
Author
余杰

Description

中國社會的轉型關鍵,在於清教徒的觀念秩序
近代中國正因錯失宗教改革,現代化屢遭挫折,最終淪為無神論的共產極權國家!
華語世界第一部綜論清教徒歷史及英美保守主義思想的宏觀史著
深入分析西方基督教文明,如何影響近代世界歷史發展
**********


  ◎為什麼「秦漢秩序」會成為中國歷史二千年來的主流觀念秩序?
  ◎「秦漢秩序」的大一統體制,如何塑造中國社會及政治文化?
  ◎近代以來,許多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他們如何影響中國文化?
  ◎近代中國經歷了數次「現代化」的政治及社會轉型,為何總以失敗收場?
  ◎馬列共產主義與「秦漢秩序」的大一統文化,如何形塑現代共產專制的中國?

  近代中國的現代化改革何以總是失敗?中國為何一方面嚮往西方的文化及科技,但另一方面又排斥西方基督教的信仰及道德?最終,中國為何又淪為無神論的共產國家,縱使在近代改革開放後,其文化及社會依然充滿許多問題?

  本書主要探究中國發展與西方現代化諸模式之關係,並回溯中國歷史的根源,剖析所謂「中華文化」的內在缺陷。最終明確指出,清教徒的信仰文化與英美政治傳統是西方文明之精髓,應是當代中國社會轉型,以及政治上邁向自由民主的最終出路。

  █中華文化的缺陷根源,就是秦漢秩序的大一統專制文化!

  今天所謂「中華文化」,肇始於二千餘年前的秦漢之際,秦始皇兼併六國後建立的皇帝獨裁制度,由漢王朝承接,開啟了天下一統的「秦漢秩序」,成為中國歷史的真正開端。「秦漢秩序」主要由五個要素組成: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度、編戶齊民的戶籍制度、鹽鐵國營的國家經濟,小農為主體的農業文化,與以「天朝」為中心的朝貢模式。在大一統文化的影響下,中國社會發展為農業內陸文明,人民普遍缺乏冒險性格與精神自主性。

  歐洲自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包括利瑪竇、馬禮遜等許多傳教士來到中國,成為中西文化溝通的橋樑,既帶來西方的基督教思想與理性文化,也試圖理解中國文化的本質。他們雖然成功傳播許多新知如數學、天文學,以及實用的科學技術,也推動廢除纏足與抽鴉片等社會陋習,但受限於文化差異,始終無法真正促使舊中國轉型為真正的現代化社會。

  █近代中國改革失敗,最終通往共產專制的奴役之路

  十九世紀以降,清代中國在鴉片戰爭後,面臨了「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西方勢力先進的軍事科技及優勢經濟上的威脅下,中國前後以四波政治、經濟、文化運動,試圖應對現代化之挑戰,分別是:物質層面,追求船堅炮利的「自強運動」;政治層面,追求君主立憲的「維新運動」與自由共和的辛亥革命;以及思想文化層面,追求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的「五四」運動,但這些嘗試最後都遭到挫敗。

  因此,近代中國在清末民初之際,雖然已經接受了大量西方文化,但社會始終無法獲得真正的轉變。最終,在蘇聯與馬列共產主義的影響下,一九二七年國民黨軍北伐顛覆正統的中華民國(北京政府),以及一九四九年中共擊敗國民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中華文化最終還是回歸「秦漢秩序」,結合無神論的共產主義,成為極權主義的專制國家。

  本書認為,近代中國改革失敗、墜入極權的歷史,對於歷經長期戒嚴及民主轉型的台灣社會而言,更有其特殊的歷史情感與意義,因此,相信本書能帶給台灣及華語讀者,一個有別於傳統史觀的全新歷史圖像。

  ================================
  【套書介紹】

  《大光:宗教改革、觀念對決與國族興衰》是華語世界第一部綜論清教徒歷史,及英美保守主義思想的宏觀史著。系列作品一共三卷,深入探討英美、歐洲與東亞三個地區,從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以來的五百年歷史變化,其實與基督宗教文化及清教徒的觀念秩序有著密切聯繫。三卷主題分別如下:

  ●第一卷:《清教秩序五百年》──
  宗教改革孕育的基督新教精神,如何推動荷蘭、日內瓦、英國及美國等清教國家的獨立,並且在這些地方催生法治社會及憲政國家,奠定現代文明的基礎?

  ●第二卷:《歐洲的歧路》──
  法國、德國、俄國與義大利等歐陸國家以及東亞的日本,為何在現代化的過程當中,持續引發暴力革命與民族衝突,紛紛陷入極權主義的災難?

  ●第三卷:《華夏轉型二百年》──
  從晚清到民國的近代中國,面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多次推動「西化」改革,為何總是以失敗收場,最終淪為無神論的共產專制國家?

  「大光」一詞出自聖經,象徵了世人在黑暗中追求光明、在絕望中祈求希望的時刻。相信本書能帶給臺灣及使用華語的讀者,一個有別於傳統史觀的全新歷史圖像。

Similar books

  • 大光: 宗教改革、觀念對決與國族興衰【全套三卷】(第一部華文界認識清教徒如何影響世界的宏觀大作)
    By 余杰

    大分流、大革命、大變局 從歐洲到新世界,再到華夏大陸,清教徒締造了現代世界的形成! 清教徒不只信仰虔誠,更富於創新與反抗,更善於組織社區、建立社會, 契約精神、法治社會及憲政國家,皆來自於清教徒追求自由的歷史! 不了解清教徒文化,就無法真正了解歷史的變化與文明秩序的核心價值! ★★華語世界第一部綜論清教徒歷史及英美保守主義思想的宏觀史著★★ ★★深入分析西方基督教文明,如何影響近代世界歷史發展★★   **********   【套書焦點】      ◎宗教改革運動孕育的基督新教精神與清教徒文化,   如何催生法治社會及憲政國家,奠定現代文明的秩序基礎?   ◎歷經啟蒙運動,追求自由、平等普世價值的歐陸國家,   為何會在近代發生一系列大革命,最終陷入極權主義的災難?   ◎近代中國面對「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多次推動「西化」改革,   為何總是以失敗收場,最終淪為無神論的共產專制國家?   **********   《大光:宗教改革、觀念對決與國族興衰》全書分為三卷,以宏觀的視野描繪了英美、歐陸及東亞(中國及日本)三地,自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以來的五百年歷史變化。   這些歷史變化包括了:宗教改革之後,日內瓦、荷蘭等小國的獨立,與英國與美國「清教徒秩序」的建立;啟蒙運動後的歐洲大陸,歷經法國大革命到俄國大革命的百年動亂,如何引發世界大戰,並最終催生了極權主義的災難;還有近代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所面臨的西力入侵,與相應而生的社會轉型。   本書雖分為獨立的三卷,但以一個相同的主題使三卷得以連貫為完整的長篇史詩,即——清教徒的觀念秩序及追求自由的保守主義思想,如何影響歷史走向,最終推動了法治社會及憲政國家的建立,奠定了現代世界秩序的基礎。   ...

  • 中国共产党百年百事赋
    By 闵凡路主编

    本书遴选建党以来在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一百件重大事件,组织国内优秀辞赋作家撰写的135篇辞赋作品结集。这些大事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古田会议、遵义会议、百团大战、重庆谈判、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抗美援朝、大庆油田、两弹一星、红旗渠、南水北调工程、中国高铁、嫦娥、北斗、航母等重大建设,以及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香港、澳门回归、全民抗疫、反腐倡廉、金山银山、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大行动,以生动准确的表述回顾每件大事的背景与过程,热情讴歌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高扬党的宗旨党的精神和党的光荣传统,说明党在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具有无可置疑的领导作用并创下了不朽的功勋,激发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朝着新的目标奋勇前进。

  • 我無罪: 劉曉波傳
    By 余杰

    對劉曉波而言,政治始終不是他的強項,比政治更加重要的,乃是人性。 劉曉波本來是個詩人和美學家,性情也是如此,卻被迫成為人權活動家和異議知識分子的領袖。 從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以來,這二十多年他一直無法過正常的生活;而如今,他年過半百的人生經歷,與中國當代歷史的波動緊密呼應,並發揮著啟迪人心的無限影響力。 本書作者余杰是劉曉波這十餘年來最親密的朋友和助手之一,參與了二十世紀九○年代末以來劉曉波從事的所有人權活動。 二○○八年劉曉波因組織和起草《零八憲章》被捕後,余杰便著手撰寫本書,他不僅從劉曉波的日記和筆記中蒐集並考察大量第一手資料,並在劉曉波的妻子劉霞的引薦下,訪問了五十多名在劉曉波生命的各個階段與他有過深入交往的人士,當中包括了劉曉波的親人、同學、好友、西方漢學家和媒體記者等,而這也使得本書堪稱為到目前為止以劉曉波為主題的書中,最具代表性的傳記。 本書得到劉霞的委託授權,她並親自與余杰討論全書內容,成稿過程歷時三年餘。書中細膩記錄劉曉波求學過程、愛情故事、參與人權活動始末,更旁及他的政治理念及以和平手段爭取人權的理想,生動描寫了劉曉波直率浪漫的性格,與其充滿戲劇化的人生,是一部可讀性高且具學術參考價值的經典之作。

  • 《內幕》第75期: 江胡時期大腐敗幫助習近平修憲任期無限
    By 《內幕》編輯部

     李維漢鄧小平密談:必須肅清終身制遺毒蔡英文內閣大換血親美與緩和兩岸關係並舉阮銘:共產黨變了蔣介石在台灣也在開兩會終身制回歸!江胡時期大腐敗幫助習近平修憲任期無限改革開放害了中國,將社會推向大革命邊緣監察委奪權中紀委魯煒落馬是因為得罪了誰?避免群體事件,中國城市熱衷”申枯”“一帶一路”暗含意識形態要挟韓國取代中國成朝鮮問題調停人

  • 晋商与汾酒
    By 张琰光, 柳静安主编

    本书收录了《近代晋商与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的汾酒》《汾酒贵于久》《晋商与烟酒茶》《丝绸之路与汾酒》《晋商文化力与中华汾酒魂》《汾酒和潞酒》《汾酒延续千年的秘密》等文章。

  • 二十世紀西藏奇僧: 人文主义先驱更敦群培大師评传
    By 杜永彬

    二十世紀西藏奇僧: 人文主义先驱更敦群培大師评传

  • 漸進曲
    By 藤井樹

    ?人生就像是一首漸進曲。時而匆忙,時而靜默,跌跌撞撞,走走停停,不管哪個階段,都是成長的旋律。有個問卷調查的題目是這樣:「男人的義氣,該不該用在愛情上?」簡單來說,就是詢問男性,跟自己的好朋友喜歡上同一個女孩子時,你會怎麼選擇?選友情?再怎麼喜歡都願意割捨讓步。選愛情?不管朋友怎樣,一定要搶到手。選擇公平競爭,那麼願比就要服輸。或是不用選,相信自己這輩子絕不可能發生這種事。在一千九百四十八份的樣本數中,選友情的佔了26%,選愛情的佔了19%,選公平競爭的高達47%,剩下8%則認為自己不會遇到這種事。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數字分析,一直以來,男性自以為是極度重視友情、超級講義氣的生物,但當愛情與友情相牴觸時,有將近一半的人選擇放棄義氣,願意為愛競爭。這跟許多其他的動物一樣,雄性必須幹一場轟轟烈烈的架才能擄獲雌性芳心。那有趣的地方在哪裡?在於女性跟其他動物不一樣,她們不一定會選擇贏家,她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那一個,即使他這場架幹輸了。於是,不管男人再怎麼選擇,關鍵永遠在於女人。回頭想想,和朋友一起看見這個問卷,或許是他第一次模模糊糊地感受,關於愛情與選擇的課題。而在這道考題面前,他總是遲疑、搖擺不定。於是,第一個女孩對他說:「喜歡,是個安安靜靜的孩子,只是默默地凝望,不說話。」在她身上,他知道,關於愛,最重要的是兩人之間不需言傳的默契。第二個女孩無奈地傾訴:「過去美好的回憶偶爾會趁你一個不留神,溜進你的思緒。」他於是體認,不能沒有愛情的人,不只不懂愛,還會糟蹋愛。第三個女孩留給他簡短一句話:「蹉跎的另一個解釋,是錯過。」比起害怕失去,更當珍惜當下的獲得。在一段又一段的遭遇後,終於,他漸漸成長、懂得愛情。人生像是一首漸進曲,時而匆忙,時而靜默,跌跌撞撞,走走停停,不管是哪個階段,都是成長的旋律,每個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都是一個音符,而每一段情誼就是一節旋律,縱使有些片段曲不成調,仍是如此獨特且無與倫比。出版社 商周出版(城邦)

  • 中華百年报刊大系: 1815-2003

    中華百年报刊大系: 1815-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