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時代: 公民抗爭如何改寫21世紀

革命時代: 公民抗爭如何改寫21世紀
ISBN-10
9865540193
ISBN-13
9789865540197
Category
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al Ideologies / Democracy
Pages
496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1-01-14
Publisher
獨立作家-新銳文創
Authors
馬克‧恩格勒, 保羅‧恩格勒

Description

為什麼有些抗爭被遺忘,有些抗爭卻能引發公共事件,促成改變?他們如何做到? 公民抗爭若不滿足於「向權力說真相」,而要求確實「造成改變」,什麼樣的策略才是有效的? 應該如何面對來自外部權力端的分化、內部抗爭者對行動策略的分歧意見以及屢次行動未能收效的挫敗無力感? 行動究竟應以「道德準則」為核心考量,而是應該講求「功利實效」? 作者恩格勒兄弟認為,長期以來,和平主義者與捍衛革命暴力者一直爭論「使用暴力手段達到政治目的」當中的道德準則,但對於使用「策略性非暴力」的組織者而言,這些爭拗毫無意義,重點是:「什麼策略最能促進運動並贏得公眾支持」。 從策略的角度看,「暴力」的定義是無關重要的,重要的是廣大公眾的反應,什麼戰術屬於「暴力」、什麼屬於「非暴力」,是由公眾的看法來定斷,而不是由抽象的哲學辯論所決定的。如果一個社會運動認為廣大民眾支持是致勝關鍵,從過往各種運動的數據可得出一個有力理據,即「紀律嚴明的非暴力行動」才是有效方案。 作者主張「非暴力群眾運動」絕非隨機爆發,而是一門你我皆可「學習」的改革策略藝術,本書搜羅最具影響力的「非暴力抗爭」歷史,從甘地的食鹽長征、馬丁‧路德‧金的伯明翰民權運動、塞爾維亞Otpor推翻米洛塞維奇的反獨裁運動、埃及解放廣場的民主革命、爭取移民權益的追夢者DREAMers、佔領華爾街、ACT UP、環保組織「地球第一!」、LGBT平權運動等,深入揭示這些議題各異、卻皆能取得成功的社會運動真實故事,分析其優勢、局限、與其他組織傳統有效融合的方式,向讀者展示了變革如何發生,以及更重要的──我們可以如何推波助瀾。 誠如馬丁.路德.金所說,「公民抗爭的機制,是由人類的所有缺點和優點建構而成的。人們必須從錯誤中學習,再犯更多錯誤,再重新學習。」 從前人的實戰經驗中成長,我們將會體會到:改變是可能的。我們擁有的力量,遠比我們意識到的還要大!

Other editions

    • 2013
    • - pages
    • Paperback
    • Xianggang jiao yu tu shu gong si

Similar books

  • 萬物的價值:經濟體系的革命時代,重新定義市場、價值、生產者與獲利者
    By 瑪里亞娜.馬祖卡托

    是誰在創造財富? 我們如何決定財富創造者的價值? 當今經濟與金融危機正埋藏於眾目睽睽之下?? .榮獲2019年「斯戴爾夫人獎」(MADAME DE STAËL PRIZE)、2018年「李昂鐵夫經濟學獎」(LEONTIEF PRIZE)、2020年「馮.諾依曼獎」(John von Neumann Award)。 .入圍2018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麥肯錫》(Mckinsey)商業類年度好書。 「那些野蠻的黃金大亨──找到金礦的不是他們、挖掘金礦的不是他們、加工金礦的也不是他們,但不知道是出於哪種莫名其妙的煉金術,所有的黃金都屬於他們。」 ──「大」比爾.海伍德(Big Bill Haywood) 美國第一個製造業工會創辦人,一九二九年 製造商品的人是獲得最大利益的人嗎?獲得最多利益者就是貢獻最多心力的人?現代資本主義中,價值萃取比價值創造能得到更高的報酬。而獲得最多財富的人,通常不具生產力;具備生產力者通常都支領低薪,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 本書透過案例分析──從矽谷的Apple、Google等,到金融業,再到大型藥廠──展現一旦失去辨別價值創造與價值萃取的能力,等於開了方便之門給特定人士,肆無忌憚地僭稱價值創造者之名,然後行價值萃取之實,加劇社會與財富的不平等。 2008年的金融風暴反應了現今資本主義隱藏的問題,為了避免下一次的經濟與金融危機,並促進長期的經濟成長,我們急需理解價值創造的來龍去脈與生活息息相關,以此重新定義資本主義、重新認識公共政策的作用與政府部門的重要性,並重新思考我們真正想要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 ?各界專家.重量級推薦? 吳惠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李顯峰(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管理學系副教授) 胡采蘋(財經專家) 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顏擇雅(作家) 〔國際媒體專家學者一致推薦〕 「瑪里亞娜.馬祖卡托直言不諱表達自己的觀點。」...

  • 《時代革命》電影訪談錄
    By 《時代革命》團隊

    「仍然留在香港的,包括我,很多流亡海外的,或者現在在監獄裡的朋友,縱使你們沒有機會看得到,但我很希望,我祈求天父,單單是這部電影的存在,都可以給予你一份安慰,一個擁抱。」——摘錄自《時代革命》導演周冠威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得獎感言   本書由電影《時代革命》中十五位主要受訪者的訪談集結而成;年齡最長者已過八十,最小的在二〇一九年抗爭時只有十四歲。從他們在反送中運動的經歷,可以看到在無大台(沒有指揮中心)的狀況下,眾多香港人如何貢獻個人不同的能力,在各自的位置發揮與無名他者連結的創意,如水聚散發動一波又一波的抗爭行動;裡面有關於他們為何走上街頭的心理轉折,對民主的強烈渴望,對香港這個共同家屋的熱愛,對法治的維護與堅持,更有對國家暴力的直接控訴。   最觸目驚心也最讓人感動的,是幾乎每一位受訪者,即便再恐懼,還是以行動展現了願為手足抵擋暴力的決心。不論他們說:「我想我的勇氣是來自於想見到每一位手足都可以得到應有的治療」、「我很害怕,但我更怕明天見不到他們」、「要是少了我一個,前面的手足就多一分被捕的風險」,還是「我不想讓年紀比我小的孩子承擔這些」,都展現了無比的勇氣、友愛與手足之情。這些高貴的情誼,即使面對殘忍的警黑與國家暴力,甚至是媒體噤聲和扭曲,也無法被掩蓋。   如同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也是本書受訪者之一的李怡所言:「我不清楚為什麼會這麼有勇氣,我也想像不到為什麼會這麼有勇氣,我也很想問問那些年輕人,為什麼你們這麼有勇氣?」他們不是被時代選中,而是自己選擇走出來的。   勇氣,手足之情,以及對香港的強烈認同,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上精明務實的「香港人」形象,HongKonger這個字開始在字典裡出現。縱使在《港區國安法》的限制下,反送中運動無法再在香港公開傳播、討論,然而經過這樣一場幾乎撼動整個香港的社會運動,無論是不是作為一種「民族」的概念被理解,「香港人」作為一種身分認同已然成形,而這正是香港經歷了二〇一九年後的最大改變。   作者簡介   《時代革命》團隊   一群香港人。  

  • 继承与弘扬:新时代革命文化研究
    By 朱斌, 陈金龙, 刘意

    激昂奮進的革命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最堅實的基石。繼承與弘揚革命文化,既是對革命歷史的尊重,也是對革命精神的自信,更是文化自信的內在要求。本書系統梳理了革命文化的基本內涵、生成基礎、主要構成、功能指向及當代價值,探討了新時代繼承與弘揚革命文化的路徑,並對廣東省繼承與弘揚革命文化的舉措進行經驗總結。本書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為當前深入學習理解文化自信、堅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讀本。

  • 5G革命:新流量时代商业方法论
    By 许宏金著

    ... ,人工智也此发为一门综合科学。人工智如何变未来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机制造,并生产;而人工智时代,现人一样思的机,而们都通过不同的算来运行。 算映人类的逻辑和思式,计算机通过算的输映人类的逻辑一样,人工智的算也类,但不同的是人.

  • 革命时代的私人记忆
    By 向继东

    1978是个具有历史转折和里程碑意义的年份. 本书通过葛剑雄、吴思、戴煌、何方等民间人士的回顾、审视和记述, 有追忆故人, 也有感怀自身, 关于吃饭、关于思想、关于命运的变奏等等, 在微观层面展示了我国一个重要历史转折关头的断面, 发人深省. 本书图文并茂, 每篇均附有作者简介及珍贵老照片, 适合经过那段岁月的人回顾往昔、追念青春, 也适合年轻人更深层地体悟前辈的艰辛与当下的生活.

  • 英語民族史. 卷三: 革命時代
    By

    本书所描绘的1688年到1815年这段时期,三场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命运.这三场革命均发生在百年之内,并且它们都导致了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羽翼渐丰的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政府渐行渐远,进而导致北美殖民地与母国反目成仇.独立战争奠定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根基.法国和西欧联合起来抗衡英国,英国虽然海上霸权犹在,但第一不列颠帝国走向终结.

  • 新工业革命与第三次教育革命
    By 徐莉, 周洪宇

    《新工业革命与第三次教育革命》立足当下人类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工业革命正在对人类社会持续产生的深远影响,基于对新工业革命的本质和意义的深度把握,联系新工业革命对教育的重大影响,从知识变革、智能革命和终身学习三方面进行阐述,表明新工业革命与第三次教育革命彼此息息相关。与此同时,通过梳理我国的实际发展经验和国际国内的诸多案例,认为第三教育革命已经到来。为迎接它的到来,我们需要做好知识与教育的人文性重塑、智慧型教育模式创建和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 定位革命
    By 叶正纲

    本书归纳出38条营销定位守则,内容涵盖知名品牌的营销定位战略和广告案例分析,全书介绍了营销定位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的重要概念,引用了大师名言,列述定位旧案,并解释为何要除旧布新。

  • 大腦革命
    By 顧曉軍

     《大腦革命》是壹把開啟人類智慧之門的鑰匙,她告訴我們玄學時代的哲學是化簡為繁,並為我們提供了化繁為簡的現代新哲學。這就是“大腦革命”!本書也是化繁為簡的表率。第一輯,介紹了“大腦革命”及其必然與新哲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第二輯,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立體思維”和如何打破框框、顛覆思維定勢、解放思想、從而獲得真正的思想自由,且以六種形式指導我們構建自己的“立體思維”;第三輯,注重介紹拓展“立體思維”的十壹種延伸工具,指導我們如何去分析與預測事物的發展。這就是《大腦革命》的主要內容。作者是當代思想家,也壹改理論著作的繁雜與枯燥的慣例,以樸實、清晰、明了的風格讓我們耳目壹新。

  • 革命-後革命: 中國崛起的歷史、思想、文化省思
    By 賀照田

    ... 革命便是後革命時代最根本、最關鍵的問題之一。過多地從後革命的立場,即告別革命的角度談革命,對革命的理解、論述一定有偏差,即便這樣做能揭開革命的缺點,但如此揭開,一是容易因之強化乃至固化自己自以為真的觀點,無法反思自己的思想,一是在實踐中無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