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非貓: 伸展在文字與攝影之間、藝術與文學之間。

貓非貓: 伸展在文字與攝影之間、藝術與文學之間。
ISBN-10
9865549409
ISBN-13
9789865549404
Category
Art / Individual Artists / Essays
Pages
332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1-02-01
Publisher
大塊文化
Author
謝佩霓 | Peini Beatrice HSIEH

Description

知名策展人‧藝評家 

謝佩霓 

——————以貓為名的知識研究—————— 



『貓眼的凝視迷人又迷離,只因聚焦不在人間。 

甚至無需與之四目交望,但求心領神會。』 

——謝佩霓


◢『是貓,也非貓 —— 以貓為名的知識研究』 


曾任高雄美術館館長、台北市文化局長,現為專任策展人與藝評家的謝佩霓,跨領域專業資歷累積達卅年,推出生涯第一本散文結合攝影的著作《貓非貓》。本書以「貓」為觸媒,透過與貓的偶遇,攝下貓眼的凝視,記錄腦中閃過的吉光片羽,串連起謝佩霓的生命經驗,在文學、藝術、音樂、電影、建築、攝影之間恣意伸展,無論東西,古今不分,但求群聚於書中齊來相會。這是一本只有謝佩霓才能寫就「以貓為名的知識研究」,是貓,也非貓。 




◢『串起生命歷程 —— 任所知、所感、所思、所學率性繁衍』 


「這書裡收錄了廿八篇文章,形同散策, 

 集結日常中偶遇貓之後,以貓為觸媒發想成篇的小文。 

 隨手拍的貓照,也沒缺席。 

 任由所知、所感、所思、所學率性繁衍, 

 串起走過大半生的生命中, 

 實際經歷過但未必為人知的一些人、事、地、物, 

 也許不見得字字珠璣, 

 卻是誠意十足地分享了個人人生行旅中留下爪痕的點點滴滴。」——謝佩霓 




◢『謝佩霓的貓眼 —— 無需四目交望,但求心領神會。』 



◎謝佩霓看貓———— 


「貓善感易感,但拙於社交,更不善於表達,往往搞不定自己,更害怕當不成自己。遇有氣味相投者,相知相惜可以很親很膩,但沒法形影不離如孿生,即使有伴也是可有可無的若即若離。」 


「尤其驚懼惶恐病痛受傷之際,明明氣若游絲,行跡宛若遊魂,依然寧可概括承受默默療傷,也不願以脆弱示人討拍。貓也許最能解得沉默不是默認或默許,只是不願一般見識。」 



◎謝佩霓寫貓———— 


「翻飛的念想,如貓之行跡,很難參透難以掌握。欲走筆捕捉之時,筆尖彷彿突然自有意志,率性隨意遊走。」 


「優游蔓生的文思如縷繾綣翩躚,卻遲遲織不成有條不紊的清晰文脈,這該怪自己是過分散漫、過分貪心還是過於耽溺?於是僅能任由恣起,緊隨所學、所知、所感、所思率性繁衍。」 



◎謝佩霓與貓———— 


「從小動物就會自然而然地跟我很親,野生或豢養者無分軒輊。更常給人講像貓之後,最神奇的是原本百年難得遇見貓咪主動示好,如今卻是往往身處眾人之間,也會獨得貓族青睞。面對他人的逗弄招睞無動於衷,只會為自己凝神、屏氣、止息……」 


「孤家寡人,姑且相信是先天天干三丙命格灼身使然,卻也是後天無可救藥浪漫的單戀選擇。於是不知不覺,便成了個貓一樣的人。萬幸萬幸,身邊總不乏愛貓人,於是愛屋及烏。」 




◢『恣意伸展 —— 優游在文學、藝術、音樂、電影、建築、攝影之間』 



㊀ 文學中的貓 


「日本繪本作家佐野洋子的散文集裡,不時看見簡筆繪成的插畫直見心性。尤其她總是採取『人貓易位』的擬人化模式,反自觀照,直面遲暮,如此這般參透人生況味,格外耐人尋味。比如有一天,她驀然發現,自己的愛貓因為年邁,一張圓臉曾幾何時變成了四角臉,頓時感慨萬千。只為這隻貓和母親的臉還有自己的臉,皆因衰老鬆弛,不知不覺竟然都成了一個模樣。」——出自〈佐野洋子與貓〉 



㊁ 詩歌中的貓 


「英國女作家愛蓮娜‧法爾珺寫過一首可愛極了的小詩,描寫貓咪如何貪睡無比。〈貓咪處處睡〉在英國家喻戶曉,以淺顯易懂的三言兩語,便讓貓咪無時不刻都能呼呼大睡的本事躍然紙上;牠們不挑場所,四處都能安然入眠的奇景,簡筆素描得十分生動,很有畫面。一首短詩,足見功力,法爾珺果然是以童詩、兒童劇見長的高手。」——出自〈法爾珺與嗜睡的貓〉 



㊂ 藝術中的貓 


「當巴黎警佐破門而入,發現足不出戶多時的藝術家卡蜜兒‧克勞岱,形銷骨索不成人形,神情憔悴陰鬱,目光失神呆滯,一整個行屍走肉。晚年寡居的她,本該形單影隻,但放眼望去,卻有滿滿一屋子的流浪貓。極目所及四處都有數不清野貓盤據,各自劃地為王。雕塑家與貓的遇合一點也不浪漫;雙方因落魄而結合,談不上情投意 合,更不至於是為了相濡以沫吧。」——出自〈卡蜜兒與貓〉 



㊃ 音樂中的貓 


「名人因為愛貓,便直接以貓為藝名,最享盛名的莫過於英國熱門樂手貓‧史蒂文斯了,之所以取此藝名,據悉只因為當時熱戀的女友說他的眼睛迷人,像極了貓眼。雖然已經確認將以貓名傳世,貓‧史蒂文斯首發的搖滾單曲,其實是〈吾愛吾狗〉,年方十八歲的少男,以清亮的嗓音唱出純純的初戀將逝,頗得一九六○年代流行樂暢行的純真曲風的真傳。」——出自〈貓‧史蒂文斯與破曉〉 



㊄ 繪畫中的貓 


「藝術史家與藏家們,泰半視潘玉良女性主題的畫作為精品。個人獨排眾議,私以為潘玉良畫貓最有味道。雖然諸多記載她的文字照片,不曾特別提及貓的存在,但依照爬梳畫作,或許可以大膽假設,她的生活中必定少不了貓兒相伴。也許潘玉良自況性情、際遇皆如貓,只是這線索藏得隱晦,以致識其畫者,始終小覷而粗心錯過。」——出自〈潘玉良的貓事〉 



㊅ 攝影中的貓 


「每年除夕荒木都拍下貓照,那時大雪紛飛,靜謐得只能聽到下雪的聲音, Chiro望雪、玩雪讓荒木一一入鏡,一如他攝下在初雪中嬉鬧的陽子。Chiro 就這樣陪伴他度過一個又一個的除夕,以及不知多少個按下快門的關鍵時刻,直到二○一○年。荒木經惟這麼描述自己的攝影心路歷程:『當你活過了那三次死亡(指父、母、妻),你就能成為一個攝影師。然後,當你摯愛的女兒也死去了(指Chiro),你就能成為一位詩人。』若然,是貓使他更詩意。」——出自〈荒木經惟之三人行必有我貓〉 



㊆ 電影中的貓 


「被『#MeToo運動』嚴重波及信譽的韓國導演金基德,奇情的電影作品瑰麗,得獎無數,卻同時以毀人三觀著稱。《春去春又來》大概是金基德所有作品中,最唯美的一部了吧。片中白貓不能言語,但解人語,也是靜觀周遭一切的全知的先覺者。千言萬語只在眉目、反手之間,大有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以心印心』的況味。」——出自〈金基德的白貓〉 



㊇ 建築中的貓 


「現代建築史上機能主義的泰斗柯比意設計的十七件經典建築,其中年代最久遠、面積最小、最私密的作品,莫過於他為父母親親手設計的『湖畔別墅』,其中許多細部設計大有蹊蹺,發問探究方知,原來都是專程依照貓的 身形、尺寸、喜好來設計。母親作為他的業主,這是她唯一的特殊需求,一樣愛貓如痴的柯比意,自然從善如流。」——出自〈柯比意與貓〉 



㊈ 歷史中的貓 


「多數歷史記載,都稱武則天稱王周朝時,宮中不蓄貓,據說是因為後宮爭寵的惡毒詛咒,不過果真禁貓之舉是因為如此?《朝野僉載》錄了一段『則天時,調貓兒與鸚鵡同器食』的軼事,《物理小識》裡,闡明進口貓與本土貓有此不同:『貓自番來者,有金眼、銀眼,有一金一銀。』遂又想起武曌,這『日月當空』的造字,不知具象化的靈感,是否得自婆娑武后腳邊的波斯貓?」——出自〈武則天與貓〉 



㊉ 文化中的貓 


「有機會浸淫過的帝俄機構都令人難忘,其中以聖彼得堡的冬宮為最。那時的冬宮隱士廬博物館長年失修,陳舊但還是很美。數百年來,冬宮博物館因而維持了養貓戒護藝術品的特有傳統,每年凱薩琳女皇的冥誕,就是愛貓日。館員對貓咪禮遇有加,都是愛貓人。他說冬宮博物館的貓是軟化劑,足以讓號稱戰鬥民族的俄羅斯人,來館時見到貓就變得溫文爾雅。」——出自〈俄羅斯藍貓〉 




◢『名家一致好評推薦』 



平路 | 李桐豪 | 阮慶岳 | 胡晴舫 | 陳浩 | 黃子佼 | 焦元溥 | 郭英聲 | 楊索 | 楊馥如 | 謝哲青 | 鴻鴻 |………………一致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安上貓的翅膀,恣意在想像的世界中翻飛,凝視裡上演著那些關於神祕、孤獨、自我……並且自由的篇章。在翅膀的舞動中,隱藏,同時張揚。」——郭英聲 


「如果我們的語言是貓,所有的離合悲歡,聚散無常,都化成一聲「喵」,在時間中緩緩消融。結合傳記歷史、藝術評論、旅行雜談,透過愛貓人與喵星人的對望,世界有了全新的釋譯。」——謝哲青 


「如果只因愛貓而接觸本書,必喜出望外。從動畫到音樂,從建築到文學,謝佩霓的豐厚學養和敏銳感知,舉重若輕地將分離的世界溫柔連結。」——鴻鴻 

Similar books

  • Saying Good-Bye to the Pet You Love: A Complete Resource to Help You Heal
    By Lori Greene

    From a psychologist with twenty years of experience as a pet bereavement specialist, comes the first title to offer cognitive tools and exercises for validating and supporting the particular grief...

  • Letters of Vincent Van Gogh
    By Vincent van Gogh

    A literary classic, The Letters of Vincent van Gogh Captures the voice of one of the most beloved and important artists of all time. Though Vincent...

  • Client Satisfaction Pays: Quality Service for Practice Success
    By Carin A. Smith

    Client Satisfaction Pays: Quality Service for Practice Success

  • Architektur
    By Donald Judd, Rudi Fuchs, Brigitte Huck

    "Donald Judd was one of the leading artists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s "specific objects" - which he refused to call sculpture - represent a radical...

  • Anthony Caro: Quest for the New Sculpture
    By Ian Barker

    Anthony Caro is internationally acknowledg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modernist sculptors of our time. His radical approach heralded a revolution in sculpture. Through his work and teaching he freed...

  • Auguste Rodin
    By Rainer Maria Rilke

    Rodin has pronounced Rilke's essay the supreme interpretation of his work. A few years ago the sculptor expressed to the translators the wish that some day the book might be...

  • Yoko Ono
    By Hans Ulrich Obrist, Yoko Ono

    In this volume, Hans Ulrich Obrist elicits from New York art veteran Yoko Ono a portrait of her life and career that is unprecedented in detail. Across five interview sessions,...

  • Writings on Cy Twombly
    By Robert Motherwell

    Cy Twombly was one of the most unusual and intriguing artists of our time. In his paintings, drawings and sculptures, powetry and an extraordinary aesthetic sensitivity combine with references to...

  • Mark Bradford
    By Christopher Bedford

    A stunning mid-career retrospective Mark Bradford is best known for dazzling, large-scale abstract paintings that examine the class-, race-, and gender-based economies that structure urban society in the United...

  • 仙女日常奇緣:藝術家倪瑞宏的女子妄想
    By 倪瑞宏

    玉皇大帝何時來接我? 低而不俗‧趣味惡搞 臺北美術獎入選藝術家 倪瑞宏的圖解仙女手冊 「對我來說,好的藝術家就是創作高級垃圾的人類,垃圾也有分高級和低級嗎?那就要看是誰製造的,如果是仙女製造的呢?」——倪瑞宏 ☆一個(榮耀一生)的仙女研究計畫 這是一部年輕藝術家的創作奇緣。自出道就被外界稱為「仙女」藝術家的倪瑞宏,本書記載著她的「成仙之路」,主軸是畢業後立志要當藝術家的她(而且必須是仙女藝術家),以仙女身分做了哪些讓人看了不知該說些什麼好的事。為了展開仙女創作之路,她跑去參加宮廟以「擲筊」論輸贏的仙女甄選比賽,順利獲得神明旨意拿到仙女認證頭銜,自此展開讓她「榮耀一生」的仙女行動藝術,諸如: ☑ 拿仙女證照來說嘴,打勾。 ☑ 以仙女身分拯救多名寂寞善男的人生,打勾。 ☑ 加入仙女陪侍產業進行田調,打勾。 ☑ 穿仙女裝現身穿得理所當然,打勾。 ☑ 受邀舉辦仙女說明會,打勾。 ☑ 當大家都在網路瘋仙女送公文時,早已走在時代尖端,打勾。 ☑ 寫了一本仙女研究論文再出版成書,打勾。 ☆一本(沒那麼純)的仙女研究手冊 大學和研究所時期即以仙女身分進行創作,倪瑞宏從古代七仙女傳說開始,越走越偏(鑽),到深入探索各種有趣冷門的「台式壞品味」小歷史——葡萄公主選拔賽佳麗、電動花燈的魅惑力量、蓬萊仙山電視台之謎。透過畫作和創作,她「翻玩」甚至「曲解」日常生活中的仙女符號(空姐、選美皇后、兩性女王、酒店和伴遊小姐),並且融入追尋自我價值的生命經驗,重新定義仙女這回事,寫出: ☆第一部分:如何定義仙女,在大中華文化的薰陶下,仙女又是怎麼誕生? ☆第二部分:介紹仙女居住所在,台灣式的烏托邦「蓬萊」樂土又在哪裡? ☆第三部分:關於仙女符號在日常生活的重新定義,哪些人是理想真仙女? ☆第四部分:作者自我認同崩解的哀傷段落,也是整本書最反仙女的單元? ☆一位(又鏘又認真)的仙女研究者 人人都說「仙女」很鏘,行為很鏘、創作很鏘、邏輯跳躍,整個人都很鏘。在研究仙女的八年間,無論是書寫、繪畫、製作裝置,到實際走訪激發她創作的仙女場域,她都極度認真。寫這本書也一樣,倪瑞宏重新審視這些年的創作歷程,猶如通靈招魂,抑或將自身丟入食物營養萃取機,吐出來的精華,是她強烈創作欲下與「藝術幻象」纏鬥的過程,展現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包括: ◎記錄生活周遭遇到的各種荒謬處境——特別是全世界最難解惑的感情困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