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手》是能量療癒領域「聖經」,至今沒有任何一本能量療癒書能超越它; ●《光之手》不只是一部經典,這是一部「教父級」的經典; ●《光之手》是一部所有有志從事療癒與健康照護者的必備書; ●美國亞馬遜排行榜上歷久不衰,是同領域書籍之銷售冠軍。 ●華人界等待28年,「中文版」終於問世! §上官昭儀、阿喀許、胡茵夢、崔玖、許瑞云 共同推薦§ 1987年出版至今…… *美國亞馬遜宗教與靈性類/新時代 排行榜No.1 *美國亞馬遜健康健身類/另類醫療 排行榜No.4 *美國亞馬遜讀者評價★★★★★ 5顆星 芭芭拉‧安‧布藍能以一位物理學家的理智清晰、具有天賦療癒師的仁心仁術,及其超過十五年(以本書一九八七年出版計算)、對五千多位以上個案與學生的觀察,為想要尋求幸福、健康及身心靈潛能者,呈現「人體能量場」極具深度的第一手研究。芭芭拉親身且引人入勝的非凡生命經歷,提供了成長、勇氣,以及意識擴展可能性的絕佳典範。 ◎自我療癒之旅以及療癒他人身心靈的全方位指南; ◎對自我瞭解、自我探索,以及療癒新領域「雙手療癒」有興趣者; ◎來自各界人士、多種病症,並經醫學驗證的療癒案例研究; ◎為健康照護專業人員、治療師、身心靈療癒老師,以及想要有更好的身體、心理,並渴望獲得靈性健康的人所撰寫; ◎對任何一種健康照護領域的專業療癒師而言,絕對值得您擁有的參考書。
理解並運用創造性核心能量,讓這屬光的自我本質,穿透你的身體、你的人生,閃耀出來。這「核心之光」──就是你自己!布藍能是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療癒權威,她的工作極具遠見與開創性。在暢銷著作《光之手》與《光之顯現》提出「人體能量場」理論,闡述能量場的結構與功能;能量場與人體的關係;能量場中更深度的「哈拉層」與「核星層」,帶領我們進入「雙手療癒」的嶄新領域,至今仍被能量療癒領域廣泛運用,並為許多新近的能量療法提供了訊息與指導。我們將在《核心光療癒》認知與學習,顯化內在核心光芒的「創造過程」:•從人類能量意識角度,看待創造過程的本質。•人如何在能量場創造阻塞、阻塞的樣貌、互動,最終使我們的生活出現失調;以及清除阻塞、釋放我們創造潛力的過程。•如何發展並運用超感知力,以及超感知力在促進清理能量場阻塞時所扮演的角色。•第四層實相的特性,及其在創造過程中的至關重要性。•與療癒人際關係相關的第四層能量場,以及這些人際關係下的能量帶連接。•附完整的全彩/黑白圖解,引領你創造出渴望的新生活。通過學會理解、療癒、釋放;學會尊重靈魂的渴望,那光、愛與生命的更深層源頭,包括內在的美善及黑暗──進而運用生命核心所湧出的創造性能量,開創你終其一生渴望已久的生活。這股創造力之源,其強大遠超乎你所想像。學習接受它並與它同在,待時機成熟,這屬光的自我本質將會自內在展開,穿透你的人生,永遠改變你的生命。本書亦首度記載布藍能親身且引人入勝的非凡經歷,包括她在療癒領域中與眾不同的故事,及身為科學家和療癒師雙重身分的糾結與平衡。同時收錄她的指導靈黑元所傳訊的重要啟示詩篇;最後,每章結都會帶出提問,鼓勵讀者深入探索、使用該章節所提供的訊息。§閃耀推薦§●上官昭儀──光能身心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個人療癒需要核心認同,對於已經習慣三維物理現象的我們、在探索神祕的世界往往充滿了期待偏見和迷惑,然而,靈界和物質界從來不曾分離過。如果你想整合自我生命,你需要進入療癒科學的世界,而探索這個世界你需要一本充滿靈力的百科全書,本書正是最齊全的靈魂生命成長指南手冊,適用於所有想要心靈與物質雙豐收的人士。●宇色──「我在人間系列」作家、靈修、瑜伽士閱讀初稿,心中震驚不已。在三十年多前,老早就有人將物理和形而上學研究地如此透徹,而且又是一名以女性科學研究家身分,任職於以男性為尊的NASA,她在科學、神祕學與能量學上的研究,歷經三十多年依然令世人難望項背,她扎實的經歷已經為此書做了一個最強而有力的背書與支撐。能獲邀為此書推薦是我的榮幸。在此我先做幾項的心得分享:一、此書涉及的層面非常廣,從科學、人文、能量以及神祕學,它讓有心想從事身心靈療癒工作者的視野,瞬間將思考點無限延伸至更高的層次。二、身心靈療癒從西方傳至台灣已近三十年左右,此書正好補強了熱衷於身心靈領域的朋友在「文化、人文思想融入療癒能量」上的欠缺。三、作者從科學研究跨足到能量療癒,此生的生命角色從科學家進入靈媒,足以顯示,物理與形而上之間的關係並非如此壁壘分明。四、此書收錄了作者從她的指導靈黑元通靈所得的靈界訊息,閱讀時切勿讓這一些通靈詩篇輕易流過,以同為靈媒的我來說,每一則的靈界訊息背後透露的資訊極其珍貴。(尤其是〈一元核心觀念〉)五、扎實理論、熟稔技巧以及對人文的關懷,是作者以身作則的最佳典範。誠摯地推薦給正走在內在靈性療癒的每一位朋友。●張淑瑤──心語身心靈中心負責人,回溯催眠療法訓練師《核心光療癒》帶我們穿越創造性的療癒循環,踏上夢想顯化的創造過程。在身心靈療癒的道途上有此書相伴,足矣。●露易絲‧賀(Louise Hay)──《創造生命的奇蹟》作者要達成療癒,我們所需的就是光和愛,芭芭拉對此真知灼見。她將我們帶到療癒知識的新深度。●伊麗莎白‧庫伯勒-羅素(Elisabeth Kübler-Ross)──西方生死學大師、臨終關懷之母,《天使走過人間》作者本書是所有胸懷大志的療癒師和醫護人員的必備讀物;並鼓舞了想真正瞭解人類真相的人們。●詹姆斯‧范‧普拉格(James Van Praagh)──紐約時報暢銷書《愛的力量》作者二十多年來,我一直是芭芭拉的忠實讀者,她的療癒天賦影響了成千上萬的人。在《核心光療癒》中,芭芭拉創建了不可或缺的療癒指引,對於想要瞭解能量在肉體與靈性健康中所扮演之角色的人,絕對是心醉神迷的閱讀體驗,除此之外,還能學會如何解除生命中的阻礙及釋放創傷,以成為更好的自己。●伯特(Bert)與莫伊拉‧蕭(Moira Shaw)──50/50工作創始人想要瞭解芭芭拉‧布藍能,就要瞭解這本《核心光療癒》。我和芭芭拉熟識已四十餘年。初見面時,她還是個滿頭金髮的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不久之後,她展現了另一個更深層次的、連接心靈和療癒的世界。她是討人喜歡的老師和朋友。她活出了靈性生命,並在所做的每件事中帶入「不可思議的魔力」以及療癒師的原則。
◎在人生中沉沉浮浮,隨著煩惱飄蕩,不知何時才能有安心祥和的人們,何不來探看佛陀的究竟教法?◎藏傳佛法中的前行法有如生命的解藥,只要您能開始按照教法執行,就是尋得幸福安樂的最佳保證◎此書教法是蓮師所授記五大伏藏師中的東方伏藏師多傑林巴傳承,在近代歷史上均有許多傳承上師顯現證悟徵兆,加持力迅速殊勝。◎多傑林巴伏藏法前行修持精要,台灣首次公開。本書主要內容包含了如何以正確的動機來實修皈依發心,以提升自己的菩提心,並透過持咒及觀修百字明咒懺罪法來去除蓋障,以供養三身曼達累積行者的福德資糧。書中更特別告戒行者,如何來尋找自己的累世善緣上師,並以正確動機來依止及修持上師相應法,直至證悟佛果。作者特別強調「懺悔淨除障礙」及「累積福德資糧」,兩者猶如鳥的雙翅、車子的輪胎,當行者尚未證得初地菩薩之前,皆是至要關鍵,缺一不可。現代人的步調忙碌快速,禪修對現代人身心狀態的調整益發重要。本書也特別收錄仁波切針對繁忙現代人所開示的五種日常簡易禪修方式,並針對禪修實修者特別整理精要次第,以作為檢視自己禪修的參考及依據。?出版社 橡樹林 (城邦)
——沒有一顆心比破碎的心更完整——誰說一定要用笑迎接每個明天?學會與悲慟相處,練習向悲慟臣服悲慟會轉化成愛我們都曾經歷失落、承受痛苦而也正是這些生命中難以承受的別離幫助我們從自滿的沉睡中覺醒教會我們用「愛」與悲慟同在我們的心會成長,生命更能活出意義◆美國AMAZON讀者、Goodreads書評網站◆專文力薦——許瑞云╱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副主任釋自鼐╱台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理事長——衷心推薦.感動盛讚悲慟造訪所有人的生命,無一豁免;然而「悲慟」的使命任務並不只是帶來眼淚與哀傷——若我們能如實經驗悲慟、對它敞開尊重的空間,而非一味逃離或恐懼——當我們願意與悲慟同在,視之為完整生命的不可或缺時,它會給我們正向積極的力量,幫助我們打開心門,更深刻地用「愛」與「慈悲」連結人我之間。本書作者喬安.凱恰托蕊博士不僅研究悲慟情緒,還是一位禪師,更是全美首屈一指的諮商師;她伴隨許多人走過失去至親至愛的低谷。書中匯集了其二十多年來的臨床經驗,描述她曾經陪同與支持的個人、家庭以及團體,其中也包括了她自己的悲慟經驗——透過一個個真實動人的故事,以及那些「遭逢哀慟、面對悲傷、接受失去」的心路歷程,帶領我們學習同理他人及自我療癒,度過生命中每一個最難熬的時光。從悲慟的黑暗中,轉化、蛻變,進而成為慈愛的化身,回應生離死別背後,那不死意義的召喚。——釋自鼐法師╱台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理事長本書是我讀過在面對悲慟時最好的書。幫助讀者感受到每個悲傷背後那不同形式但深深的愛。——孫宗民╱龍巖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總監、中華一世協會理事長愛有多深,悲慟就有多大,但生命總有同樣源自「愛」的能量,在悲慟時出現撫慰傷痛。書中每個故事都展現著因悲慟而出現的愛,撫慰每個閱讀的心。——蔡仲庭╱中華一世協會死亡體驗講師這本日記式的生命之書,無疑帶給喪親者和實務工作者更大的勇氣,從「說」和「聽」失落故事的陪伴裡,看到悲中即有愛的道理。——鄧明宇╱諮商心理學博士、仁德醫專輔導中心主任關於面對悲慟過程,我所讀過的最佳著作莫過此書!讀來既令人感到揪心,同時備受鼓舞。——依拉.以瑟瑞(Ira Israel)╱赫芬頓郵報本書看待悲慟的角度既非老生常談,也無陳腔濫調,提供如實透過悲慟成長的方法。這個方法並非超越悲慟,而是比較接近靈魂經歷化作春泥又重生的循環。某些人覺得失落彷彿斬斷他們與人性和生命循環過程的連結,但本書提供了希望。在這個花園之中,每個人都有修復與重生的機會。——道格.柏閔納(Doug Bremner)╱醫學博士,埃默里大學精神科教授,著有《下金蛋的鵝》(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二0一一年)這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份經驗。書中許多情緒煎熬的例子,保證引發讀者暗藏的淚水,本書描述強烈悲慟難以言喻的深奧及迷宮般的本質令人讀來耳目一新,收穫良多。——傑洛米.維菲德(Jerome Wakefield)╱社會工作學博士,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著有《我的悲傷不是病》(The Loss of Sadness,左岸文化,二0一七年)凱恰托蕊博士的著作充滿力量,帶著誠實與勇敢檢視人類共有的經驗,引導悲慟者重拾悲慟,重新看待這個正常而神聖的過程,當悲慟者能堅持自己定義這個過程的時候,也能邁向療癒。——瑪麗.妮爾.維坦(Mary Neal Vieten)╱博士,美國專業心理學委員會(ABPP),戰地英雄前進非營利基金會(Warfighter Advance)執行董事這是一本非常有智慧的指南,讀來親切、溫柔且強烈,讓我們充分體會完整的愛。這是一本神聖的書,充滿洞見與慈悲。——法蘭西思.威爾(Francis Weller)╱著有《憂傷的狂野力量》(The Wild Edge of Sorrow)這本書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許多字句讓我讀來屏息。喬安博士與我們在生命心碎之處相遇,這是一個讓人徹底改變與轉化的空間。——蜜拉白.思達爾(Mirabai Starr)╱著有《沒有絕望的商隊》(Caravan of No Despair)這本傑作是一份偉大的禮物,適合送給經歷悲慟情緒者,或是正因失去所愛之人而面對喪慟者。——「刺青的佛陀」網路平台(The Tattooed Buddha)深刻而鼓舞人心的著作,本書適合經歷悲慟者、即將面對悲慟者,以及支持他人度過悲慟者閱讀。——蓋博.馬特(Gabor Mate MD.)╱著有《在餓鬼之域》(In the...
愛情的吸引力法則幸福的雪域宅男貓馬麻看不見的人內觀瑜伽 29 個禮物花仙療癒占卜卡我的巧克力人生這樣玩,讓孩子更專注、更靈性達賴喇嘛送給父母的幸福教養書我還沒準備說再見記憶人人 hold 得住菩曼仁波切下面那裡怎麼了?布蕾克.諾爾&帕蜜拉.
我的教法是把「我執」曝露出來,大家才能一覽無遺,看個清楚,所以我才會想辦法去引發你的我執,這種教學技巧很不客氣的。我們過去生生世世都客客氣氣的,總是刻意避免衝擊,從來不曾直接面對問題。我不玩這一套,我喜歡直接面對問題,我也要大家跟著做。——耶喜喇嘛關於我執與貪著,耶喜喇嘛有這樣的比喻:如果有人問雞籠裡的雞快不快樂?牠不會回答,但是雞在熟悉的環境裡,就是本能地覺得快樂。要是領域受到侵入,雞就會生氣地要驅逐入侵者。如果我們的行為跟雞一樣,就比雞好不到哪去。然而,我們的空間如果受到侵犯,就跟雞一樣生氣,那到底跟雞有什麼差別?◎我執讓我們陷入種種因緣,無從體會安定、自由、歡喜;貪著則讓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淪為表面工夫,所貪著的外境越多、內心越散亂。本書將教我們試著轉化滿腦子都是「我、我、我」的貪著,從而全心全意謀求他人的安樂,這樣的利他心非常珍貴難得。耶喜喇嘛說,人生真正的美不是外在,不是我執在別人身上投射出的樣子,而是他們的內在潛力,也會因而尊重其他有情、伸出援手,不會再自我中心,耗費時間增長我執和貪著。我執遇到外境時會先產生錯謬的投射,緊接著引發貪著,心念會完完全全地縈繞著對境或受到繫縛,弄得我們心神不寧、無法清靜。一般人通常都任由這兩種心態擺佈,從來不曾觀察自心,情緒一來就失控!◎耶喜喇嘛的說法直指核心,是西方人、嬉皮士實修佛法的偉大精神導師1960年代,大批嬉皮士湧入印度與尼泊爾等地,企圖尋求新型態的心靈與生活方式。同一時期,耶喜喇嘛與其心子圖敦.梭巴仁波切正在尼泊爾加德滿都地區的柯槃寺教授西方人佛法,對藏傳佛教向西方傳法的風潮頗有助效。本書即是耶喜喇嘛1975年巡迴世界各地演講時,在澳洲墨爾本附近主持五日禪修營的內容。耶喜喇嘛生前致力於把佛教的神秘面紗除去,喜歡用佛教及佛法接受西方科學的挑戰。在1984年因病離世前,他刻意選擇在最先進的美國加州醫院內圓寂,讓西方記者見證他的死亡。1985年,他的轉世天津宇色仁波切出生,其父母為西班牙人,和西方世界的緣分甚深。出版社 橡樹林文化(城邦)
傳說中,與中國禪宗的開山祖師達摩祖師同一人帕當巴桑傑大師重要遺教證悟的聖者帕當巴桑傑,在當時的定日(位在西藏與尼泊爾邊境)有眾多弟子。其中有一位親近的弟子在與年邁的聖者見面時,難過地徵詢他的上師,在上師涅槃之後,自己與其他弟子們該如何是好?要如何修行?心要寄託、依止於誰呢?慈悲的聖者帕當巴桑傑遂宣說了最後100個重要的教言……帕當巴桑傑大師即達摩祖師,其遺教之重要性可見一斑帕當巴桑傑原是印度南方某國的王儲,透過在佛法上不斷地精進禪修終究獲得成就,成為一位偉大的修行者。在西藏的歷史裡認為,帕當巴桑傑大師與中國的達摩祖師係同一人,傳說他住世的時間逾五百多年,也曾到過中國與西藏數次。達摩祖師是中國禪宗的開山祖師,此遺教之重要性可見一斑。《定日百法》內容深且廣,漸進有次第地從個人日常生活擴及佛法的修行。其中,佛法內容的見地、觀修、行持與果位(見修行果),相關的甚深教導也有論及。因教導的內容篇幅達100條;所以,這個法的名稱就稱作《定日百法》,又名《定日百頌》或《修日百頌》。100條日常修行指南,有助於令「所知」落實於「所行」權勢、情愛、財物、姣好的面容、安逸的生活……人生在世能夠心生貪著的標的實在太多了。在《定日百法》中,收錄了100條修行者可以參酌的導正或重建的心態。舉例來說:在社會上,「誰有權勢彼即有罪業」,在家庭裡面,在團體裡面,在國家裡面,某個人的權勢、權力很大,就會變得蠻橫無理,這是因為權勢大帶給他貪念、瞋恨、愚痴的煩惱就變得強烈,還有他的身、口、意三門的行為、造作的罪業也會變多。《定日百法》提醒,一個人的權勢越大,造作的不善業就越多,因此對專橫求取權勢的心,應該要捨棄掉。又比方說,佛陀曾經開示:「合最後就是分,生的最後就是死。」親朋好友能夠齊聚一堂,當然是「合」的狀態;但因為無常的變化,最後終究是會分開的。一切萬法都是無常,親朋好友當然也是。因此,切莫因為親朋好友的苦樂而受影響,使自己內心也跟著傷感、苦樂,或忐忑不安,或讓自己陷溺在苦樂與傷感之中……◎帕當巴桑傑大師╱著◎堪布慈囊仁波切╱講述出版社 橡樹林文化(城邦)
★全球暢銷書作者、智慧經營大師、佛學博士麥可.羅區 格西之經典再現!走進修行者的祕密花園,十位佛教大師親自教導,這是人人做得到的快樂生活方式!◆在沙漠中的祕密花園◆◆展開與十位偉大上師的心靈晤談◆◆超越時空的現身說法◆◆教導解脫煩惱的根本智慧◆故事發生在沙漠中的花園,少年殷殷期盼「夢中情人」的到來,時間總是半夜,春夏秋冬、朔望都有,歷經二十年——但是等待的佳人未現,而佛法大師一一蒞臨,展開一場又一場的應答,機智深刻,妙語珠璣,邏輯縝密,高潮迭起!聽宗喀巴尊者說世間樂猶如刀上舔蜜;蓮花戒大師教導禪修的次第;法稱大師、世親菩薩開示生死及解脫的真相;第一世達賴喇嘛談因緣果報的道理;功德光大師說修行必須從守戒開始;無著大師指導以呼吸修持施受法和慈悲觀;寂天菩薩開示成為一位慈悲智者的六種方法:世尊示現證悟空性、圓滿佛道的般若智慧。全書以簡單寓言呈現佛法深義,時而浪漫詼諧、時而慈悲謹言,深刻詮釋重要佛教大師的獨特智慧,掙脫生命的緊箍咒、人所必經的「生老病死苦」!?出版社 橡樹林文化 (城邦)
在受傷的母女關係中喊卡因為,放棄也不是壞事不再努力就是放過自己!共感大推◎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序文力薦◎黃惠萱/臨床心理師、《愛媽媽為什麼這麼難》作者「媽媽說,那是為我好。」「媽媽說,聽話準沒錯。」「媽媽說,都是因為我。」媽媽說的,都是對的嗎?母親,是愛的進行式,還是愛的破壞式?那些母女之間以愛為名、在彼此關係上的種種挫折與傷害,作者南琦絕對是不在話下的過來人——母親不重視她的需求、常對她說NO,她只能用憤怒、冷漠與特立獨行去應對從小的不平等待遇……,文科背景的她甚至為此再念心理學,就為找出自己與母親之間到底怎麼了;而也因為她看懂自己與母親之間的愛恨情仇,更能同理且心疼有相同經歷的女兒們。所以她在書中說了一些故事,跨及童年、青少年、成年到老後的台灣女兒,也呈現了部分本土母親的樣貌;她不將「母愛傷害」與「母親」分類或貼上標籤,也不談「修復」或「把愛找回來」的信念,而是盡力從許多真實案例中提供不一樣的思考面向。母愛創傷對各階段的女兒有不同狀態的影響,母女關係的議題及困境或許也因人而異;然而作者期許的是各年齡層的讀者們都能從書中有所省思、好好沉澱,帶著現在的成熟與智慧,從可能已經破壞的母女關係裡,找到屬於自己的「痊癒力量」,活出不一樣的人生。出版社 橡樹林 (城邦)
裘德.巴奇歐◎著傑克.康菲爾德◎著竺家寧◎著達賴喇嘛◎著蓋瑞.賈許◎著馬修.波特林◎著塔拉.布萊克◎著莎拉.娜塔莉◎著德千汪莫◎著圖丹.卻淮◎著蘇希拉.布萊克曼◎著滿亞法師◎著馬可.雷瑟◎著偉恩.戴爾博士◎著金菩提禪師◎著陳念萱◎著詹姆斯.
《老子》,是中華文化的古籍經典閱讀上,演譯版本最多的一本書,而「老莊思想」的時代閱讀,隨著歷史的前進腳步,總是一波又一波地掀起思想風潮與波瀾。從于丹到蔡璧名的暢銷書推動下,近十年的閱讀社會,瀰漫著道家思想浸潤的氛圍裡。儒、釋、道構成了中華文化的內涵。而「三教之道,聖道而已。儒曰『至誠』,釋曰『真空』,道曰『金丹』。要皆太虛一氣,貫乎天地人物之中者也。」三教的內涵都是道,儒家、佛家、道家的言論,都離不開道的範圍,目的都在探究天、地、人之間的關係。而貫穿天、地、人的介質即是「太虛一氣」,因此,探究中華文化的根本與掌握中華文化的智慧寶藏之鑰,即在瞭解「太虛一氣」為何物。很可惜,到了現在,「道」成了玄奧難解的形上學,道在人們的心目中也無具體的概念。在此情形下,研讀儒、釋、道的書籍或文獻的時候,對於文中涉及「道」的內容,常常是滿頭霧水無法理解,依據字面的意義妄加臆測,對於祖先的著作不免會有曲解原義的情形。另外一方面,近一、二百年來,科學進步飛速,尤其二十世紀的前半期出現了量子的概念之後,許多物理學家將量子力學視為瞭解和描述自然的基本理論,因量子力學而獲頒?貝爾物?學獎的波耳(Neils Bohr)和湯川秀樹(Hideki Yukawa),更是推崇道家思想與量子力學的契合。呼應了《老子.第二十五章》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真知灼見。本書作者,有三十多年的道家實證修煉經驗,同時廣覽古籍與科學群書,期能貫穿古今整理出現代人能看得懂的「道」理。本書名為「修道與養生」,內容包括上篇「修道隨筆」及下篇「養生漫談」兩部分。「修道隨筆」是作者長期閱讀、修煉所體悟的一些心得;「養生漫談」則是針對多類的養生方法提出淺見,以供讀者追求健康之參考。《莊子.大宗師》說:「有真人而後有真知。」這句話的涵意是:中華傳統文化,必須親身修道、體驗之後才能完全瞭解;期待作者的修煉心得能成為國人進入「道的殿堂」的入手處,同時也藉著本書的整理而在身心靈健全上獲得助益。?出版社 啟示 (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