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經濟迅速的發展、現代科技的應用及國民所得的增加,
本書聚焦在臺灣飲食文學的發展與文本類型的分類,及其類型的 特質、個別發展與混融。主要解決的問題為:定義的混亂、分類的紛 雜以及發展分期的界定等。 在「定義的混亂」的問題上,本書試圖提出一個客觀的標準來建 立討論的平台,提出飲食文學應具備的四大要素:1.基模性形構2.題 材3.內容4.意象性形構,釐清書寫、文獻、文學三者的關係。 在「分類的紛雜」方面,本書中採納文體學的相關理論,首先, 將文體設定在1980-2020年間的散文,選擇以飲食做為書寫題材的文 本;其次,建立散文的次類,再透過文本整體的意象性形構分類書寫 類型。將飲食文學分為:「歲月的滋味」、「美感的滋味」、「地方 的滋味」、「遊歷的滋味」、「權力的滋味」等形構類型,以彰顯臺 灣飲食文學的特殊性,並探討不同典型的飲食散文書寫樣態。 在「發展分期」的部分,本書中將臺灣飲食文學的發展分為六期 :1949—1980年「醞釀期」、1981—1989年「萌芽期」、1990 — 1999年「發展期」、2000—2003年「確立期」、2003—2012年「融 合期」、2013-2020年「跨域期」。探討1980年以來臺灣飲食散文 書寫現象,逐步探尋飲食文學從形成、發展到新變之間的不同特質。 從飲食文學的研究中所帶來的省思,其實也就是在現代散文研究 上的價值性,隨著主題文類的研究經驗能夠被借用到其他文類的研究 上,有助於其他主題書寫的研究,也能夠進一步的更加釐清跨文類現 象,給予這樣的跨類現象更開放、更包容的對待方式。最重要的是能 夠尋著研究軌跡,探討出時代因素如何滲入文本的重要意義。
大學校院一覽表
工業專科教育曾是臺灣工業教育與工程教育重要的一環,其培育的人才是工程建設與工業發展的主要人力。日治時期僅有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成功大學前身)一所;1948年,將臺北工業職業學校改制為臺北工業專科學校。二校的畢業生是戰後復建及初期工程建設與工業發展扮演重要的角色。民國52年起,為因應工程建設與工業發展而興起,工業專科學的校數曾高達34所。但是自70年代後期起,這些學校為迎合大眾追求高學位的心態,向教育部申請升格為技術學院,導致工業專科學校的校數急速減少,92年已無工業專科學校。本書除說明臺灣工業專科教育的興起與衰落的情形及原由外,也敘明教育部對工業專科學校,設置各種年制日、夜間部的課程、實驗設施及教師名額訂定的標準與規範。最後就振興工業專科教育提出建言。也在附錄對近50所工業專科學校及設有工業類學科的非工業類專科學校作簡單的介紹。
印度就像一卷古老的皮紙手稿,其上記載著想法與幻夢,由於反覆書寫、擦除而留下殘跡,一層疊過一層,但每一層又不能完全掩蓋或消除之前留下的紀錄……雖然從外表看來,我們的人民組成多元多變、無窮無盡,但每一處卻又存在著強大的一致感,帶我們一同走過各個年代,經歷各式的政治風雨和命運的磨難。 ——賈爾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發現印度》(The Discovery of India,1946) 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七大的國家。然而,沒有其他國家擁有像印度一樣多元的氣候型態與土壤環境、種族與語言、宗教與教派、種姓與階級、習俗──以及飲食文化。 由於印度內部歧異之大,琢磨印度飲食中究竟是什麼因素讓人能辨識出印度風格,而這樣的風格又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有某種烹飪文化對所有印度人而言都是常見習慣,就成了饒富興味的工作。為了探討以上疑問,本書將追溯歷史上的印度飲食,縱觀史前時代至今的歷史、社會、宗教與哲學發展。本書大致上按照時間順序,唯編排上稍留彈性,因為許多古老的印度經典文獻無法確定實際的成書時間,只能粗略地劃分為某世紀的作品,有些寫作時間定位甚至可能以千年為單位。 這本書中,食物的宗教、哲學意涵占有重要篇幅,因為印度跟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區相比,更看重食物的意義,視之為身分認同的標記物。英語俗話說:「吃什麼就像什麼。」在印度則是:「你是什麼才吃什麽。」佛教徒、耆那教徒、印度教徒、錫克教徒、穆斯林,以及其他宗教的信徒,都各有飲食戒律得遵守。住在這座次大陸上的人民們,看遍各式各樣的節慶盛宴、伴隨生命重要事件的筵席場面,也熟稔各種出於修行或醫療因素的齋戒。 作者簡介| 珂琳.泰勒.森(Colleen Taylor Sen) 出生於加拿大,波蘭語和俄語翻譯家,同時也是作家、編輯,專精於南亞與印度料理,著作包括《咖哩的全球史》(Curry: A Global History)、《印度的飲食文化》(Food Culture in India)、《世界各地的街頭小吃》(Street Food around the World:...
本書分為五章,第一章內容是敘述臺灣技職教育的發展歷程,説明臺灣的經濟發展與教育政策,以及經濟發展與技職教育發展的關係與演變。第二與第三章敘述「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的工程教育發展,分別從演進、工程系所成立、招生與入學考試、課程、評鑑等面向,審慎切入,羅縷紀存。之後,第四章記錄實習、建教合作、就業、畢業生情況。因為實習與建教合作是促進技職教育發揮務實致用的重要教育策略。在此章,詳細整理教育部策劃技職工程教育在實習與建教合作方面的教育政策、補助計畫及激勵措施等。最後一章是整理說不清教育部規劃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工程教育在產學研發方面的策略、計畫與執行績效。 為編撰本書,作者由政府部門、教育部及國家教育研究院等網站,以及《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與《臺灣工業技術學院建校十年專輯》等搜集許多資料,整理後呈現並予以分析,難能可貴,頗值得參考。
本書共分三篇,第一篇總論共六章,內容分別為食品工業概論、食品工廠概論與工廠組織、食品工廠建廠實務、生產線規劃、企業決策、行銷企畫與業務目標。 第二篇工廠管理實務共九章,內容分別為生產管理、生產計劃、製程管理、生產管制、請採購作業、原物料管理、成品與出貨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廠成本與會計作業。 第三篇品質管理實務共五章,內容分別為品質管理、衛生管理與認驗證制度、新產品開發、風險管理與食品防護、客訴與危機管理。 本書內容自食品工廠建廠之初的各環節,到生產作業過程中之各管理實務,最後生產管理中之品質管理與最新之食品防護知識等皆已涵蓋。 兩位作者中,施明智教授除教學經驗豐富外,亦具有多年食品工廠輔導與稽核之經驗;成安知老師則具有30多年之食品工廠生產與管理經驗。因此,本書結合食品學識之專業知識外,亦提供業界實際之經驗分享。
百年企業.產業百年:臺灣企業發展史
上海外商投资企业年鉴: 2007年
瑪格麗塔披薩、義式寬麵、帕瑪森起司、瑞可塔起司……我們真的要感謝義大利提供了這些令人大快朵頤的美食。 義大利有令人眼花撩亂的葡萄酒、起司、麵包、蔬菜、薩拉米香腸等等,不論是披薩店、冰淇淋店、家庭式餐館,或米其林餐廳,對美食家來說,義大利已經成為聖地。本書主要就在探討大眾對義大利美食的痴迷,以及義大利美食如何演變成為今日的形式。 幾個世紀以來,義大利等地中海國家常常必須對抗糧食短缺,戰爭,入侵和不利的農業環境。由於缺少肉類和奶製品,因此發展出依賴穀物、豆類和蔬菜的美食之路,直到一九五○年代後期,經濟發展才使得大多數義大利人能夠負擔得起更多樣化的飲食。作者爬梳了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新的包裝、保存技術、大量生產以及更複雜的運輸和分配系統,使該國人口對食物的看法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飲食的歷史不能只簡化成外在的層次,生活物質文化中的科技與科學、日常的儀式與必須品、品味的形式都緊扣飲食的歷史。本書將同時檢視美食學的歷史,也就是食物在歷史上如何被看待、談論、呈現。討論的內容包括:最早出現在希臘城邦時期的西西里島的幾篇食評,如何誕生;中古世紀與文藝復興的作家如何將不同類型的食物化為概念,探討食物對身體的影響;以及,在義大利統一之後,出身羅馬涅地區的商人佩雷格利諾.奧圖西(Pellegrino Artusi),如何塑造出新的語言來談論烹飪。不過,要了解義大利複雜的食物史,還必須討論在文化層面上,製造、分配、消費的經濟議題。 作者簡介| 法比歐.帕拉薩索利(Fabio Parasecoli) 羅馬人,曾為專門介紹義大利紅酒與美食的暢銷雜誌《紅蝦》(Gambero Rosso)工作。目前是紐約市新公眾參與學校食品研究計劃的副教授兼協調員。他的研究主題是探索飲食與文化政治之間的交互影響,特別是傳統、媒體與設計,,著作包括《咬我:飲食和大眾文化》(Bite Me!Food and Popular Culture)、《盛宴:美國的食品,電影和文化公民》(Feasting Our Eyes: Food, Film, and Cultural Citizenship in the US,與勞拉.林登菲爾德合著)》以及《歐洲烹飪文化概論》(Introduction...
何謂「新鮮」呢?據本地食材專家袁仲安所說,運輸距離最短,從產地直送的就最新鮮,換句話說,即是本地出品。於是,作者按蔬菜生果、雞、豬和牛奶,通過精細圖解,逐一介紹品種和出處,詳細說明色澤、外形、選購貼士、處理方法、營養價值。以本地出產的農產品如蔬果、新鮮香草、豬、雞和牛奶等為主要介紹,從品種、特質、用處、生產過程或發展簡史讓讀者重新認識日常吃用的食材。由於作者是修讀食物科學兼任教多個相關食物安全課程,所以產品會附有食物常識、烹煮建議和營養分析等,屬全方位多功能用書。 全書會分成四大部份︰按蔬菜生果、雞、豬和牛奶作四大主部份,除了基本資料和常識介紹外,附錄還會提供實用資料如食物安全、食物標籤、認証和農墟地址介紹等,務求讀者們能透過閱讀認識本土食材、懂得挑選和加深認識本地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