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座島嶼六位漫畫家,以圖贈友的大禮物! 台灣與紐西蘭,相隔對立太平洋的漫畫家們,在此擦出最溫馨的友情火花。 六位初次見面、駐村、交流的異國漫畫家們,互相佇於他鄉一周,晤出了什麼有趣絮語? 難得不是為讀者、不是為自己創造故事,是為了給予一期一會的異國好友一份親密禮物而創作的故事。看他們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在陌生而親密的對方身上尋找靈感,深入彼此的生活,了解了對方。 這份 禮物「Gift from Islands──台紐圖像小說合集計畫」,就是關係的信誓。 共計18篇短篇漫畫,拉牽人心成環,在隙中窺知漫畫家們最貼近真實生活的感性。61Chi兒時的寵物、安哲的風景凝視、小莊最愛的家人、Ant的第五代華裔幻想、Rachel詩意的心靈意境、Tim的酒國豪情……一一在此納入懷中。 【關於島嶼對望—台紐作家合創計畫】 台灣和紐西蘭各自甄選三位圖像小說家,在2014年的10月於奧克蘭登場,由台灣圖像小說家前往奧克蘭進行駐村,在當地和紐西蘭圖像小說家交流討論與創作。第二階段活動在2015年的2月於台北進行,紐西蘭的三位圖像小說家來到台灣駐村,並在臺北國際書展展出交流過程記錄與作品初步構想。 「島嶼對望──台紐作家合創計畫」為台紐深度文化交流的先期工作,六位作者在駐村過程中發想出「禮物」的創作主題,將漫畫作為禮物送給對方。 ===================================== 2014年10月在奧克蘭、2015年2月在台北。 台灣與紐西蘭,兩個島嶼國度各選三名,交換駐村。六位風格各異的漫畫家,在彼此的國度交流分享的友情故事!本書為十八篇短篇故事的合輯,是六位作者互相交換給異國朋友的「禮物」,屬於漫畫家們友情關係的信物。 題旨或許是想分享給對方的生命經驗,或許是在對方身上看到的興味之處,或許是分享異地感悟,有生活的風景也有想像空間的連結。讓我們乘坐漫畫家打造的Waka,漂洋過海,到另外一座島嶼上和他們交朋友。 「我想和你交換禮物……」好讓緣份延過海洋。 台灣、紐西蘭,兩座島嶼。國土千萬里相隔南太平洋對角線。 六位漫畫家,以圖贈友抹去地圖標示的距離。 他們分別到這去那,參訪了彼此的國度,互相詢問彼此“what are you interested in?” 別後,交互送給對方的心意, 或者說那些為平生此期一會留下念想的數份信物們, 成就了這本書化為/畫為國與國、島與島之間最詩情畫意的傾情告白。
岛屿礼物: 台湾纽西兰图像小说创作合集
阿鲁巴岛是加勒比海南部的一个小岛,位于委内瑞拉海岸附近。它是荷兰王国的组成国,其官方语言是荷兰语和帕皮阿门托语。该岛的首府和最大的城市是奥拉涅斯塔德。 阿鲁巴以其洁白的沙滩、清澈的海水和温暖的气候而闻名。旅游业是岛上的主要产业,占其经济的近90%。阿鲁巴游客的热门活动包括浮潜和水肺潜水等水上运动,以及购物、餐饮和夜生活。该岛还拥有多个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游客可以在那里探索岛上的各种动植物。尽管面积不大,但阿鲁巴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独特地融合了荷兰、加勒比和南美的影响。
非洲不在物外,而是一直在我的心裡, 一直都在我學習植物的歷程之中。 今生第一次跟母親說要購買的香龍血樹,來自非洲; 孩提時,家中瓜子事業的原料西瓜子,來自非洲; 中學時觀察具有二回羽狀的豆科植物基礎鳳凰木,來自非洲; 大學時著迷過的許多地中海芳香植物,故鄉也包含了非洲…… ...
內容介紹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提起太平洋島嶼,恐怕浮現於腦海的只是輕柔的海風、美麗的海灘、動人的草裙舞,或者是那些在復活節島上不知已佇立了幾千年的巨石雕像。說起太平洋島嶼文化對現代人類的影響,恐怕也只有印象派大師高更曾居住於塔希提島那段故事較為著名。對世界各大洲,各民族文化及智慧的了解中,恐怕太平洋島民的文化被探討得最少、最淺表、最支離破碎了。 既然大多數人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看待太平洋島嶼,那麼就很自然地會提出以下幾個疑問?—太平洋島嶼上存在著智慧嗎?如果其民族文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處於原始狀態,現在才剛剛從這一狀態中蛻變出來,尚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之中,那又何來「智慧」可言? 太平洋島嶼上存在著智慧,這是可以肯定的。向讀者提供一個太平洋島嶼上文明及智慧存在的較為客觀、詳細的介紹,本書即試圖做這方面的努力。 透過對太平洋島嶼文明的描述,與現代其他文明的比較,以理解、突出太平洋島民的智慧。島嶼的文明受制於以下的基本條件:即居住的環境被海洋包圍,食物來源較多取自於海洋,以海洋為重要的活動天地,或者說由於海洋的隔絕,只能以封閉的島嶼內陸為生活天地。由於與外界缺乏交流,文化保持濃厚、強烈的個性。符合這些條件的島嶼主要集中在大洋洲地區。因此,一言以蔽之,本書的重點就在於介紹具有海島文明特色的大洋洲島嶼文明及其智慧。
超過100幅全手繪作品,精采呈現! 「請你,繼續在我的風景裡行走。」 擅長觀察微妙情感的左營女孩61Chi, 在夏日捷克的創作追尋。 首位同人創作者代表台灣闖蕩法國安古蘭漫畫節、 台北香港雙城聯展、羅浮宮跨國合作、紐西蘭島嶼駐村計畫 南方,溫暖的記憶,異鄉的未來。 一趟三個月的捷克庫倫洛夫席勒藝術中心的駐村創作, 一位台灣創作者,從美術班到美術系,從同人作者到跨國參展, 對家鄉的思念與發現,對異鄉的好奇窺望與定神思量。 61Chi,她從高雄左營,北上大學讀書,八年後發現故鄉其實已是陌生。她對畫家席勒充滿激情,到捷克南方小鎮庫倫洛夫駐村,這個席勒曾駐足創作的小鎮,是異鄉或是心靈家鄉?2016年夏天,她於捷克庫倫洛夫席勒藝術中心,駐村創作三個月。 這本書,將以創作者的觀點,以精裝畫冊形式,呈現左營/庫倫洛夫兩地的人物/風景/故事,並結束於一篇兩城穿梭遊走的漫畫。 從台灣到捷克,高雄出生長大的女孩在台北讀書工作,在歐洲南方小鎮庫倫洛夫經歷另一種生活。在南方/北方、家鄉/首都之間的自我拉扯,開啟了追本溯源之旅,在異鄉以其創作重建遊子對左營的記憶。 創作者61Chi自敘:「或許,身在何處並不重要,只要知道自己來自何方。於是,今年夏天,我又啟程了。我會一直畫下去,請繼續在我的風景裡行走。」 生於高雄的61Chi,童年在左營的陪伴下渡過,這些珍貴的回憶,卻在18歲上台北讀書、工作之後,漸漸淡忘了。10年之後,61Chi來到捷克南方的庫倫洛夫小鎮駐村,用畫筆,把那些曾經的片刻,一點一滴找回來。
★系列銷售超過100000冊 慶祝暢銷新版上市★褚士營說,回顧他之所以成為今天的他,有三個第一次事件非常重要,將他的人生重新洗牌。他把這三次禮物稱作,「三次的歸零」,也就是把原本所知所學,拋在一旁,重新練過。「只要是好的決定,不論什麼時候開始都不嫌晚。」小學三年級就有環遊世界的夢想,17歲開始出發,至今未停止過。每年飛行的哩程數就可以繞地球六圈, 其實他只是將舒適圈擴大了而已。他說,他最賴皮的一件事,就是死趴在夢想的彩虹上,因為他愛上滿天星斗的辦公室,到印第安保護區追蹤大角鹿,到緬甸當農夫,他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方式!他給自己最高額度的健康保險就是一輩子的運動,他堅持沒有朋友比沒有錢還要不幸千百倍!當朋友在MSN上敲說,嘿,褚士瑩,我覺得你真是這輩子活得最爽的人!他卻相信只要做好自己的專業,就算冷門,就算不是第一名,就算不是大師,每天專心做喜歡與擅長的事,就是一個很棒的人!太多人問他:你怎麼辦到的?太多人羨慕他的無國界價值觀,太多人欣賞他的夢想與現實的結合力,但他卻想說:我給自己10樣人生禮物,形成了自己熱愛的生命地圖,你們一定也可以的,但最重要的是,我已經打開它!使用它了。一直走在夢想的道路上,就是夢想實現!【真實體驗 真誠推薦】懂得什麼是「想要」,什麼是「需要」褚士瑩老師是流浪者的先驅,環遊世界的大學長,當大家還在沉溺小日子、小確幸的同時,他已經背起行囊去體驗生命。我在規律上班族的舒適圈中圈養已久,前幾年開始爬山後,才懂得如何規劃長途徒步,非常符合書中所提到「離開的力量」。當出走不是答案,只是一個方法的時候,我變得更懂得釐清什麼是想要與需要,山就是我給自己人生的禮物。______作家 山女孩 Kit重新定義我的人生和旅行旅行與人生,不正是在相同的時間軸上交疊著常簡述旅行的概念,是讓自己暫時跳脫再熟悉不過的舒適圈,進入別人習以為常的日常。就像為生活按下重置鍵,一旦踏入就是重新適應的開始。觸發思考、歷練成長的契機,往往被發掘於在某觀念上的衝突、對互動模式的些許疑惑,亦或是對眼前的不熟悉而迫切尋求一份安定感的當下。透過人生中每個階段的旅行,反覆玩味從陌生到熟悉的融入樂趣,過程中所汲取的經驗,都是贈與自己最受用的禮物,或許當你我正追求著更游刃有餘的人生時,能適時派上用場。______金鐘獎旅遊節目主持人 廖科益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張國洋 真心推薦★褚士瑩 讀書會 讀者熱情推薦★有時我們會送人禮物,卻忘了送自己禮物。__劉瀞予這本是我最愛的褚士瑩。__Tanya 小晏子雖然接觸到褚老師的書的時候已非青年之姿,但還是受到啟發與指引,好書不分年紀,慶幸可以拜讀褚老師的書,每一本都很喜歡。__簡淑蘭是禮物也是工具,打開禮物使用實踐練功吧!Do it, Hug it. __書友 竹竹人生的禮物有時會有酸甜苦辣,褚士瑩老師透過這本書,帶領著讀者一起面對人生、挑戰人生、享受人生。__小蔡褚老師幽默風趣,文字夾帶著一絲笑話,挺有趣的喔,我喜歡褚老師的好書,推薦給大家。 __羅素卿 愛讀書的羊妹妹許多年之後,發現自己一直習慣著,透過褚士瑩老師的眼睛,去認識自己舒適圈外的陌生世界,溫暖而美好。感謝能在文字裡遇見這麼豐富有趣的心靈,褚士瑩老師的書推薦給大家。__陳珮文愛不釋手一口氣看完,這本書一定可以幫助大家找到生命的熱情與好奇心!__YingSyuan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選,看完書後,我也想開始找出自己的人生禮物。__Alison Huang書中的每一份禮物,都讓我對人生充滿了希望和勇氣!__ChiaYu本書特色褚士瑩說:「對自己友善、對別人友善、對生活友善、對自然友善,就會找到屬於自我風格的、沒有疑惑的,也不會後悔的生活方式!」★只要掌握10個關鍵禮物,就能打開熱愛生命的地圖,擁抱充滿自信的人生!★禮物1:為自己出發,勇敢跨出舒適圈禮物2:找到可以做一輩子的運動禮物3:結交10個互相了解的朋友禮物4:改變美中不足的能力禮物5:從Q&A學習禮物6:接納生命的擁有與失去禮物7:著迷一件事:成為某種專家──甚麼專家都可以禮物8:「我」就是這個世界的禮物禮物9:當一天用手思考的人禮物10:不要停止自我表達
寫旅行,說旅行,無人能比!! 保羅‧索魯用閱讀丈量世界 透過旅行,探索自己的內心 書籍引領我來到非洲、印度、巴塔哥尼亞,來到世界的盡頭。 藉由旅行,我發現到障礙,探索了自身的極限。 ——保羅‧索魯 詹宏志:保羅.索魯是最會反思旅行的旅行家 韓良憶:這傢伙實在太會寫了!! ...
☀☀☀ 驚悚開箱 ☀☀☀當一無所知是一種禮物,你選擇「知」或「不知」?★亞馬遜網站4.6顆星好評推薦,攻佔暢銷榜長達11週★德國年度暢銷小說,讀者票選最愛 隱瞞自己有閱讀障礙的米蘭,目擊了一起綁架事件。被綁架的少女驚駭地將一張字條壓在車窗上向米蘭求援:求攴求攴千十戈 辶言一个曰疋千十戈白勺八乂毋兩人之間一股難以言喻的連結感,使米蘭無法置身事外,也讓綁匪找上了他。當他跟隨著女孩留下來的線索試圖救出她,卻開始了一場噩夢之旅。廢墟裡的照片、陌生又熟悉的密碼、休息站裡的女屍、廁所裡的斷指……甚至突然出現一名神祕老人,交給他一罐號稱能恢復閱讀能力的藥丸!令他驚駭的是,越靠近女孩的身邊,與他有關的連結越明顯,關於他的缺陷、他的過去。究竟這個女孩是誰?綁架她的人又是誰?駭人真相一步一步逼近,即將掀開他消失的記憶與塵封在故鄉的往事……
★邏輯周密,體大思精,作品榮獲釜山影展臺灣IP十大代表的小說家秀霖,再度提筆鉤沉史料,以祖孫之情,穿行於二戰南洋的烽火硝煙與當代藍綠選舉衝突之間,重現二戰倖存日本軍人稱之為「人間煉獄」的南洋戰場,娓娓道來臺灣不同族群數十年來的世代流轉、矛盾、掙扎與融合!★取材自真人真事,書末首度詳實公開一段封存八十年的臺籍日本兵珍貴史料 1941 年12 月,臺灣,被大日本帝國捲入太平洋戰爭,前後動員超過二十萬名臺灣人參戰。送往南洋戰場者,多半有去無回,超過三萬名臺籍日本兵戰死,至少兩萬人下落不明。他們飽受戰火與瘴癘威脅,即便倖存歸來者,因戰後政權轉移以及政治敏感,多數也被迫消音,成為臺灣史上空白的一頁。 戰後臺灣族群間因各自擁有不同的「記憶」而嚴重對立,從南洋戰場歸來的陳繼敘,對其參戰經歷絕口不提,與其孫女陳雅薈因世代經歷不同,想法上有著極大差異。適逢臺灣步入民主轉型,每逢選舉,全臺屢屢為此瘋狂。見到大人們常因選舉紛擾爭吵,陳雅薈從小就與來自「外省」家庭的摯友約定,一同找尋未來解決各種「衝突」的可能「答案」,更立志未來走上從政之路。然而卻在阿公臨終前,陳雅薈卻意外地墜入了一個不屬於她的世界,從此踏上了尋找「答案」的旅程……。★希巨.蘇飛∣祁立峰∣李旺台∣宋澤萊∣林孟寰∣施百俊∣柳書琴∣既晴∣高蘇貞瑋∣張也海.夏曼∣陳力航∣陳芳明∣陳耀昌∣楓雨∣廖振富∣蔡政良── 一致推薦★「很高興終於有以戰時及戰後臺籍日本兵家族為主角的臺灣史小說了。如果能再有一部戲劇,來慰藉去南洋征戰,死在異鄉的臺灣人日本兵之靈,那就更完美了。」──陳耀昌(臺灣歷史大河小說名作家/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得主/《傀儡花》作者)「《飄零之島》書寫二戰時臺灣人與日本人在南洋戰場上的血淚故事,讀來感人肺腑。小說也預示著,未來在不同時空、在各個場域,臺灣仍會為守護自由民主與世界和平,攜手全世界的朋友一同邁進前行。」──李旺台(《播磨丸》系列小說作者/新臺灣和平基金會第一、三、四屆歷史小說獎得主 )「從事創作生涯開始,就一直想寫一本紀錄臺灣歷史的大河小說,可惜一直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看到秀霖老師的這本《飄零之島》,內心的激動實在難以言喻。秀霖再次展現在《阿罩霧戰記》中的歷史考據功力,更重要的是將這些龐雜的資訊轉化為引人入勝的小說,更是需要深厚的創作基底。在本書中看到秀霖展現嫻熟的敘事技巧,從容跳躍在不同時間軸的同時,還能信手拈來不同時空的歷史事件,頗有臺版《阿甘正傳》的架勢,最後還能來個讓人回味無窮的結局,堪稱大師級的作品。」──楓雨(臺灣推理推廣部版主/金車奇幻小說獎優選得主/推理小說家)
關於「佔領」命題,東亞地區的藝術家們,如何以身體行動來回應? 藝術是花,時代是土壤。相同文化圈的創作者,有如同一座花園裡的耕耘者,也是彼此對照的鏡子。 2012年起,作者持續前往日本東京、沖繩、香港、韓國首爾、濟州島、中國武漢地區,採訪並考察東亞地區在激烈的全球化處境下,一波波新類型的藝術行動主義的在地發展。這些藝術行動中,某部分也對應著近年台灣社會的轉變。 每個成熟的社會都有自己的發展命運,每個社會的藝術家也難免被他所屬社會的命題所纏繞,等待他自己來拆解、回答??土地的傷痕、歷史記憶、邊緣化的社群、歷史政治的糾葛……藝術家如何介入社會?藝術行動如何形成力量? 本書以近在隔鄰的東京、沖繩、香港、首爾、濟州島、武漢等地的藝術行動,包含日本的市村美佐子(Misako Ichimura)、韓國藝術家金江(Kim Kang)、金潤煥(Kim Youn-hoan)、武漢「我們家青年自治實驗室」、香港「活化廳」及台灣多位藝術家為例,提出第一手觀察與分享。 本書特色 2012年起,作者持續前往日本東京、沖繩、香港、韓國首爾、濟州島、中國武漢地區採訪並考察,觀察整理出在激烈的全球化處境下,同處東亞地區的藝術家們,以身體行動發展出的「佔領」案例,這些例子對東亞日益文創化、商品化的藝術發展趨勢,有著逆向思考的意義。 名人推薦 蔡明亮、陳界仁、龔卓軍等 高俊宏絕對是台灣最重要的藝術家,沒想到我竟然在廢墟裡發現他。──蔡明亮 ? 閱讀高俊宏,像歷經一場身體的大爆炸。他既像一部認命的在軸承上來回穿梭的古董打字機,也同時飛越在東亞不同的時空。他讓被踐踏過、變成死寂的生靈、場所,一起發出怒聲,而且不斷迴盪在當下;他以倒退引我們進入未竟之地。──吳瑪? 當被壓迫者、弱勢者、失敗者們不再失語,自憐於鏡中之像的歷史哀怨面貌將無比燦爛。──姚瑞中 高俊宏紮實而深刻的田野,以身體、經驗、足跡踏查那些被掩蔽的東亞近代反抗歷史,並以此拓展可能的文化、歷史對話的頻譜。他的思索細膩,筆調綿密,關注於共振、彼此能牽動的細微歷史精神狀態,使潛流中的「諸眾」以具體的事件、言語、行動顯影。作為身體行動方式之一,高俊宏以文字潛力召喚出重省這危機時代的力量。──鄭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