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性追尋

陰性追尋
ISBN-10
9869002714
ISBN-13
9789869002714
Category
Literary Criticism / General
Pages
445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3-12-18
Publisher
暖暖書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uthor
呂健忠

Description

台灣第一本西洋古典神話專題
以陰性力量,把追尋目標從向外拓展生命的廣度與長度,轉為向內凝聚生命的深度與密度,開創人生新境界。

「神話就像房子的樑,外表看不到,卻是支撐房子供人居住的重要結構。」──羅洛.梅(Rollo May)《哭喊神話》

本書主軸呈現以陰性的力量完成英雄追尋之旅的可能性及其意義。這裡說的「陰性」無關乎男女性別,而是在原型意義上與陽剛成對比的陰柔之陰。傳統上把陽剛和陰柔分別對應於男性和女性,這是簡略得過分,因粗糙而扭曲真相的通俗觀點。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每一個人,不論男女,都同時具備陽剛特質和陰柔特質。「陰性追尋」是用來對比神話世界許多男性英雄樂此不疲的陽剛甚至暴力美學,可以說是發揮人性軟實力的豪情偉業,不再一味憑體能和戰技見真章,是普天之下男男女女都可以有機會完成的豪情壯舉。

本書開頭兩章,將就相關背景作說明,並著手探討歷史人物成為英雄崇拜的對象,最後演變為神話英雄的始末。接下來依次從蘇美、希臘與羅馬三大文化各挑出一則神話故事,探討另類英雄情操,呈現神話舞台的女性角色在追尋道上展現不同的風華,把追尋的目標從向外拓展生命的廣度與長度轉為向內凝聚生命的深度與密度,開創英雌偉業。本書第二部份輯譯第一部分論述所依據的神話原典,總共四部:《吉爾格美旭》、《伊南娜入冥》、〈黛美特讚美詩〉與〈丘比德與賽姬〉。神話是人類發揮想像力建構出來的心靈史,本書從追尋神話著手思索芸芸眾生在現實世界實現英雄夢的可行之道

本書特色

◆本書是台灣第一本西洋古典神話專題,並補足了坎伯在《千面英雄》一書中論述英雄神話理論時,所欠缺的陰性面向盲點。

◆本書輯譯的四部原典中,除了〈丘比德與賽姬〉曾出現在作者翻譯的榮格學派神話學家諾伊曼所著《丘比德與賽姬:女性心靈的發展》書中,另外三部《吉爾格美旭》、《伊南娜入冥》、〈黛美特讚美詩〉,都是台灣翻譯書市首見。

作者簡介

呂健忠

矢志翻譯西洋經典,以期推廣經典閱讀。已出版重要譯作包括《馬克白︰逐行注釋新譯本》、《英國文學史略》、《情慾幽林:西洋上古情慾文學選集》、《情慾花園:西洋中古時代與文藝復興情慾文選》、《情慾舞台:西洋戲劇情慾主題精選集》、奧維德《變形記》、希臘悲劇《奧瑞斯泰亞:逐行注釋全譯本》和《索福克里斯全集》(共二冊)、馬基維利《論李維羅馬史》和《君主論》、《易卜生戲劇集》(共五冊)。

Similar books

  • 荷馬史詩――儀軌歌路通古今
    By 呂健忠

    傳說為荷馬創作的《伊里亞德》和《奧德賽》,歐洲最古老的書寫文本,是希臘的史記。本書上溯印歐語族群遷徙殖民的歷史,下探歐洲史詩的源起與流變,透過獨樹一幟的史觀,展現別開生面的史識,全面探究荷馬史詩蔚然成學的來龍去脈。作者所見史詩景觀的嬗遞反映文化史的進程,從口傳史詩以實體城牆界定土地認同,經由文人史詩以文化城牆界定族群認同,到基督教史詩以信仰城牆界定宗教認同。由於英雄的偉業根基隨認同的本質而改變,地理空間不斷廣化,從強調具體的身體經驗,經由強調歷史的閱讀經驗,最後演變為強調自傳色彩的想像經驗。同步發展的是心靈空間的深化,其主旋律為兼具心理與情感雙重意義的生死辯證,從直面死亡,經追尋不朽,到信仰永生。朝特定目標前進的線性敘述終於取代永恆回歸的環狀結構,呼應方興未艾的小說不可或缺的人生觀。 ▏強力推薦(以下依姓名筆劃排列)吳宜蓉 Special教師獎得主、《這樣的歷史課我可以》作者李有成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李奭學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張上冠 東吳大學端木愷校長講座教授單德興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戴逸群 亡牌教師謝易霖 慈心華德福高中資深教師、 金鼎獎推薦作家 本書內容豐富、敘議兼具,是一部介於學術與通俗之間的作品,加以作者文字甚佳、行文流暢,頗富可讀性──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李有成無論是對一般讀者、莘莘學子、或是西方文學的專家學者而言,這是一本豐富詳實、文字雋永、可供便捷查檢的文學歷史著作。──東吳大學端木愷校長講座教授 張上冠本書凝聚呂健忠先生翻譯與研究荷馬史詩的多年心得,為中文世界提供了解希臘文學與西方經典的便捷之道。──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單德興

  • 北歐神話學
    By 保羅.賀爾曼

    神話學研究的曠世巨作傳誦百年不衰,首度引進中文世界翻開書,眾神、惡狼、巨人兀自爭亂不休,北日耳曼神話的瑰麗世界躍然紙上。.《魔戒》中的戒指、中土世界設定與北歐神話息息相關。.「神魔之塔」中的費雷、赫拉、毒龍尼德霍格、女武神等人物皆出自北歐神話。.渾丁、沃坦、布倫希爾德等神話人物亦現身華格納著名歌劇《女武神》之中。.焦孟不離、亦敵亦友的索爾與洛基經漫威重新詮釋,造就電影《雷神索爾》。由冰與火碰撞而成的北歐神話蘊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靈感與想像,可謂西方文學與藝術的根源,戲劇、童話、歌劇、文學,無處不見其神話原型。德國著名古典學者保羅.賀爾曼(Paul Herrmann, 1866-1930)以其博大宏深的研究,採擷冰島、挪威、瑞典的民間傳說習俗,深入探討《埃達詩歌》、《因林格傳奇》、冰島的《古代傳說》等傳統文獻,加上考古學和字源學的佐證和推敲,構築成一部詳實完備的北歐神話總論:斯堪地那維亞傳奇裡的諸神一一躍然紙上,愛瑟神族、女武神、沃坦和奧丁、芙蕾葉和芙麗格、天空之神提烏斯和提爾、巴德爾、索爾和洛基;北歐神話屬於泛靈論信仰,除了諸神之外,大自然森羅萬象當中也莫不充滿神靈:山川水澤裡的精靈、妖精、侏儒、巨人;北歐民族也盛行祖先崇拜以及靈魂不滅的信仰,於是也有種種守護神和家神、亡魂和夢魔的傳說。關於他們的種種民間傳說和故事,是童話、戲劇、奇幻文學、歌劇源泉不竭的靈感原型。本書不僅是一部北歐神話研究的傳世經典、更是探索西方文學和藝術的奠基著作,整體而言,堪稱神話學研究的曠世巨作。自1903年問世以來,其第一手報導的可信度,涵蓋內容之權威、完整,無人能出其右。全書概分五大部:一、靈魂信仰二、從靈魂信仰到自然崇拜的自然轉向三、自然崇拜:諸神信仰四、獻祭儀式五、世界開端與盡頭的想像?出版社 商周出版 (城邦)

  • 情慾舞臺
    By 呂健忠

    西洋文學情慾史觀四大名劇: 《希波呂托斯》、《女人天下》、《愛情實驗》、《榆樹下的慾望》 希臘悲劇《希波呂托斯》:西洋文學史上最早取情慾為中心主題的劇本 希臘喜劇《女人天下》:流產的女權革命 法國新古典主義喜劇《愛情實驗》:沒有蜘蛛網纏繞的愛情實驗 美國現代悲劇《榆樹下的慾望》:希臘悲劇越洋重生 本劇集收錄四部作品,共通的主題是情慾,也就是性吸引力的心理機制問題。人類對於那個機制的理解無可避免隨時代而有不同。尤瑞匹底斯的《希波呂托斯》訴諸超自然勢力,以性愛女神和貞潔女神為情慾光譜兩個極端的具體表徵。亞里斯多芬尼斯的《女人天下》透露情慾問題離不開形而下的政治本質,政體∕身體的隱喻卻傳達集體的意識。馬里伏的《愛情實驗》另起爐灶,轉而探討移情別戀的心理動機。探討心理動機意味著把視野轉移到個人的隱私,此一視野的轉移呼應歐洲文化史從中古時代到宗教改革運動結束的十七世紀所經歷的「內向旅程」,思想的探針從公眾空間轉向隱私空間。 內向旅程促成隱私的觀念,同時也是重新發現異己之旅。逐步深入內在空間的探索也意味著逐步打破隱私的界線,因此隱私觀念的形成與強化其實也預告後現代社會「隱∕淫景為公」的來臨指日可待。歐尼爾取個人經驗為創作的素材是隱私透明化的顯例,他在《榆樹下的慾望》把情慾昇華為「神明」,遙遙呼應古希臘作家即已深信不已的看法:性吸引力本身就是無堅不摧的力量。現代作家洞察人性的能力雖然不見得比上古作家高明,可是觀點不同,視野景觀自然大有不同。 作者簡介 呂健忠 矢志翻譯西洋經典,以期推廣經典閱讀。已出版重要譯作包括《馬克白︰逐行注釋新譯本》、《英國文學史略》、《情慾幽林:西洋上古文學情慾文學選集》、《情慾花園:西洋中古時代與文藝復興情慾文選》、奧維德《變形記》、希臘悲劇《奧瑞斯泰亞:逐行注釋全譯本》和《索福克里斯全集》(共二冊)、馬基維利《論李維羅馬史》和《君主論》、《易卜生戲劇集》(共五冊),以及台灣第一本西洋古典神話專題《陰性追尋》即將問世。

  • 海王星:生命是一場追尋救贖的旅程
    By 麗茲‧格林(Liz Greene)

    人們不懈尋覓救世主以求救贖但到底該如何分辨找到的是基督,還是希特勒? 人們一面追求自我發展,另一方面卻渴望與「他者」融合,好從孤獨中得到救贖。 在占星學上,象徵這份救贖渴望的,便是海王星。 科學家在1846年發現這顆行星,並以「海王」命名,可說是一次共時性效應。這名字傳神地表達了占星學的象徵意涵。海水具有雙重特性:既是孕育生命的泉源,卻也隱含消融個體的威脅。就像母親的子宮之海,既養育尚無自我意識的胎兒,又迫使胎兒面對即將出生、獨立的孤寂。 人一誕生,便注定與生命之源分離。 因此,閱讀海王星是一趟探尋生命本源的旅程;當你覺察對救贖的渴望,方有可能安度人生關卡。然而,海王星也帶來棘手的困惑:尋求救贖者,是往聖性前進,還是墮入退化?天才或瘋狂、創造或毀滅、昇華或沉淪,均可能源自心靈暗處渴求救贖的吶喊。 本書氣勢磅礡、縱橫古今,援引神話、信仰、心理學剖析救贖渴望,為讀者開闢領略海王星的新視野;作者從海王星觀點解讀宗教、政治、時尚、藝術,也讓曠世奇才達文西、心理學家榮格、英國王妃黛安娜等諸多名人的生命呈現不同樣貌。書末詳述海王星宮位與相位,直指可能的困頓與因應的做法,讓讀者回觀自身,重拾生命的喜樂。名人推薦※胡因夢──強力引薦好評推薦無論是在占星圈內或圈外,麗茲‧格林一有書問世,都稱得上是一場盛事。格林身為榮格派分析家,同時也是本世紀最偉大的占星導師之一,她的著作將深刻影響整個世代的占星師……閱讀她的書是一種奇異的強烈經驗。──普里西拉‧科斯特洛(Priscilla Costello)《靈知學》(Gnosis) 麗茲‧格林從來不說教。她從來不會有任何驚世駭俗的說法,也從來不希望我們毫無異議地贊同她。她希望能討論交流,用她詩一般的辭彙及語法魅力來解釋說服。當她在闡述想法、理出結論時,最懵懂的占星學子也為之折服。深埋在她的理論和啟發下的,是一股原始的熱情,是對於追求真理的投入奉獻,也是對自我認識的熱愛,這讓這本書成為她自《土星》之後最偉大的著作。──尼克‧坎皮翁(Nick Campion)《占星期刊》(Astrology Journal) 在這本書問世之前,從來沒有任何作家根據占星的原型,提出一個如此廣泛的心智模型。這本書是不朽的傑作。──克里斯‧羅倫茲(Chris Lorenz)《占星》(Horoscope)

  • 成巫之道: 一個漢人巫師的天命追尋之路。 〖全〗
    By 法屋阿尼

    在這不安的年代最需要的一套書: 百萬部落格「天地之心能量療癒」作者·身心靈老師法屋阿尼,分享以天地為師的「自悟成巫」之道! 本書是阿尼修行的精華總結,亦為前半生的自傳。 全文一共三十六萬字,分為上中下三卷,以第六章「薩滿」所佔篇幅最多。 本書並非一般的書籍,而是從海底輪開始一段逐步往上,將層層結構與限制,摧毀、粉碎、重整的旅程。因此,閱讀本書的讀者,在靈性上可能會有相當衝擊的淨化體驗。但同時,你也會在滌淨靈魂的同時,脫胎換骨。 從我21歲接觸修行以來,到26歲知道此生天命,靈魂前世記憶甦醒⋯⋯歷經十幾年後,我將這段「毫無保留將自己擲入修行的火焰中燃燒、全然去體驗」的靈修過程寫下,做出總結。 「我希望所有看到我的故事的人,都能走上自己的天命道路。」—阿尼。 我在十年前做出一個非凡的決定,基於失戀背叛打擊所帶來的難忍痛苦,我決定要終止我跟對方中間的痛苦模式,業力。在那之後,基於我靈魂強大的發願,接下來十年的人生,我進入前所未有的進展。 我超越了自己的命運,同時也了解此生的任務,生命藍圖。 我沒有走上那條自毀的,憤世嫉俗的路。我學習穿越黑暗與恐懼,甚至可以與之相處。 這十年透過身心靈的學習,靈修,與佛法的陶冶,我認識自己,包括我的天賦,人格特質,自我價值等等。即使過去我從未想過這些,但現在它們全都到來了,變得無比明晰。 我活在一個既夢幻又務實的世界裡。我是一個巫師,也是個療癒者,身心靈老師,我寫作,誠實記錄我的靈性成長過程。當我驀然回首,部落格竟然已經有一百七十萬個瀏覽人數了, 在十年後,我是這樣發現的。 你會知道哪些是「業力現前」的劇情煩惱,你會知道怎麼處理解決。你會知道是什麼正在讓你痛苦?是外境?還是你自己?你意識到,這一切就轉變了。 你會知道這些真實又如幻的感覺是地球的特產。你知道你有一天終將離開這裡,你將知道關於你靈魂的更多事情。你從哪裡來?又往何處去? 終於,我從那個遙遠星球來到這裡,是為了告訴你更多這類的事。在地球層面我所承受的苦痛你也有過,而你我終將克服,並回到虛空之中。 ...

  • 丘比德與賽姬: 陰性心靈的發展(修訂版)
    By ), 艾瑞旭.諾伊曼(Erich Neumann

    本書根據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理論,以西洋古典神話〈丘比德與賽姬〉闡明女性深層心理。書中揭露陰性心靈的演化之餘,也具體而微建構意識演化史,指出個人意識的發展乃是人類意識發展過程的縮影,同時也完整交代兩性關係始於「性慾」,經「性愛」而進境於「愛情」的歷程。本書為《丘比德與賽姬:女性心靈的發展》全新增修版【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深海探索:追尋生命起源,揭開海洋、潮流、島嶼的神祕面紗
    By 王莉君

      海洋是地球上最廣闊、最神祕的領域之一,與人類的命運密切相關。海洋孕育了無數生命,擁有豐富多樣的生物種類和資源,同時也具備調節氣候的重要作用。因此,現代人類對海洋進行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索海洋的祕密並利用其資源。   隨著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已經揭開了部分海洋面紗,但更多的未知仍在等待著人類去探索。從最古老的生命到最絢麗的色彩,從最神祕的現象到最有趣的故事,海洋中蘊藏著無限的驚喜。 .「阿基米德」號   「阿基米德」號是一艘性能良好、能下潛萬米的深潛器。1973年8月2日,「阿基米德」號離開母船「比昂」號,進行首次下潛,拉開了「法摩斯」計畫的序幕。參加這次下潛考察的共3人,他們是駕駛員德弗羅貝維爾,法國海洋地質學家勒皮雄,機械師美國人米歇爾。他們的分工是,駕駛員負責操縱深潛器和安全,海洋地質學家勒皮雄負責觀察、操縱三架攝影機和錄音機,進行實地觀察和記錄。機械師米歇爾負責管理電子儀器,每30秒記錄一次時間、深度、溫度及航向。 .刺魨   刺魨身上的硬刺平貼在牠的身上,看起來與別的魚沒有太大的區別;但當牠遇敵時,牠立即大口吞進海水,強大的水壓使全身脹大2∼3倍,倒下的硬刺也豎立起來,形成一個大刺球,讓敵人無法下口。體形比牠稍大的魚驟然看見到口的食物比自己還大,不落荒而逃才怪呢!魨科的河豚魚是刺魨的近親,牠在遇敵時,也採取膨脹身體,嚇退敵人的戰術,人們俗稱牠為「氣鼓魚」。氣鼓魚的火氣還挺大的,兩條河豚相遇時,牠們都把自己的身體鼓脹起來,然後氣鼓鼓地反轉身子,互相用肚皮碰撞。 .大洋化假說   大洋化假說將地殼的形成與演變歸因於地球物質的多層性垂直分異作用,提出地殼的發展有著兩種不同的方向。一是原始地球透過泛地槽作用生成矽鋁質的花崗岩層即大陸地殼,稱為花崗岩化作用,它持續到古生代末中生代初,當時花崗岩層覆蓋整個地球;另一是陸殼崩解,生成玄武質大洋地殼,稱基性岩化作用,它始於古生代末或中生代初。 假說認為,大洋化作用過程是:在花崗岩地殼(即陸殼)形成的過程中,釋放熱量的放射性元素向上遷移,殼下物質出現普遍的相對冷卻,由於冷卻的不均勻導致殼下物質的不均勻沉陷和強烈的破裂,地幔的基性、超基性岩漿沿斷裂大規模上湧,滲透到地殼中。大陸地殼被基性和超基性岩漿包圍,遭到崩解和熔蝕,被分割成岩塊。岩塊受熱,發生強烈變質,排出水分,導緻密度增大。變重的岩塊逐步脫離地殼並沉入地幔中,其位置被升上來的地幔物質所占據,大洋地殼便隨之形成,原先的陸地遂轉化成洋盆。現代大陸不過是原始大陸遭到大洋化作用破壞後殘留下來的較大碎塊。

  • 神祕現象探奇:追尋世界神秘之謎
    By 劉振鵬

    《神秘現象探奇:追尋世界神秘之謎》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探索書籍,深入探討了人類歷史上的諸多謎團與未解之謎。本書分為六章,包含了各種神祕現象和事件,從史前探祕到科技奧祕,將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充滿探險和奧秘的世界。 第一章《史前探祕》揭開了人類歷史中的一些謎團,包括人類發源地之謎、遠古壁畫之謎以及恐龍滅絕之謎等。你將會對這些古老而神秘的事件產生強烈的興趣。 第二章《歷史懸案》將帶領你進入中國古代歷史的奧秘世界。你將會聽到珍妃墜井之謎、項羽不肯過江東之謎,還有赤壁之戰曹操敗北之謎等,這些謎團將挑戰你的智慧。 第三章《世界神秘現象》將揭示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如百慕大魔鬼三角之謎、雷斯地圖之謎,以及詭異的死亡預言之謎等。這些神秘現象將讓你重新思考世界的秘密。 第四章《探索宗教的奧秘》將帶你進入世界各大宗教的奧秘之門。你將了解耶穌復活之謎、聖經密碼探祕、寺廟撞鐘108響探祕等,這些奧秘將深深地觸動你的心靈。 第五章《失落的文明探祕》將揭示已經湮沒的文明和他們的神秘傳承,包括消失的古大陸亞特蘭蒂斯之謎、英國「巨石陣」之謎,以及馬雅人修建金字塔之謎等。你將感受到這些失落文明的壯麗和神祕。 最後,第六章《科技奧秘》將帶領你進入現代科學技術的奧秘世界。你將了解克隆技術的奧秘、試管嬰兒的奧秘,還有電腦和納米機器的奧秘等。這些前沿技術將讓你重新思考人類的未來。 《神秘現象探奇:追尋世界神秘之謎》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籍,通過深入探索人類歷史和科技發展中的謎團和未解之謎,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神秘和冒險的旅程。無論你是對歷史、宗教還是科技感興趣,這本書都會滿足你的求知欲望。

  • 追尋, 漂泊的靈魂: 女作家的離散文學
    By 朱嘉雯

    一九四九年前後,隨民國政府遷臺的女作家群像,集體閃爍著五四新文化中自由主義的火花。她們個個熱情洋溢,在女權新思潮的疆域裡,開闢屬於自我的樂園。 走在研究、創作與翻譯的道路上,一面奔向那未知的海天島嶼;一面揚棄曾經困束自己的大陸環境。她們要將理念付諸於自己爭取而來的機會上;用夢想的彩翼飛越新舊時代的崇山峻嶺……。【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追尋青鳥—莫里斯桑達克作品裡的兒童
    By 江宜芳

    您的小孩叛逆、愛發脾氣嗎?您的小孩是否讓你頭痛、不知如何與他(她)相處?您想了解兒童幽微心靈世界的秘密嗎?本書搜羅桑達克從《野獸國》、《厨房之夜狂想曲》到《在那遙遠的地方》等所有著作,不但是一本學術著作,同時也是一本讓故事媽媽、學校教師、所有家長及圖畫書迷們,得以了解桑達克其人、解讀其圖畫豐富隱晦意象的實用工具書,並一窺兒童文學大師的兒童觀: 他們正對成人世界昭示一股關於「愛」的強大潛蓄能量。您接收到了嗎?莫里斯桑達克這美國最重要的圖畫書作家,其風靡世界的三部曲:《野獸國》、《厨房之夜狂想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充滿濃濃文藝復興風格的晦澀隱喻,本書將帶領讀者一窺堂奧。桑達克在美國兒童文學界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性地位,但他書中的兒童既醜怪畸形,又暴躁易怒,為何能橫跨時空,以數十種語言與數百萬年輕的心靈共鳴?深度解讀文本後,讀者會發現,原來「他的兒童」正在對成人發出聲聲:「愛我吧,我要你愛我!」震憾人心的呼喊。他們情感豐沛,渴望被愛,但得不到成人相對體貼的關注,只好沉浮耽溺於想像國度,藉以自我對話療傷,克服成長過程的困境與艱辛,完成自我超越,再回到現實世界。他們就這樣孤立無援地漸漸長大,基於對生命熱烈的愛,他們是有強大力量的小孩。在童話中以「青鳥」象徵世人畢生所追尋的幸福,而兒童心目中那一方幸福所在的桃花源,就是擁有成人完全奉獻的愛!【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