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邪惡的不單單是共產黨。共產黨剛剛建黨時只有五十多人,
好評推薦
余杰在這個時候出版這本《今生不做中國人》,可謂適其時矣。
在余杰的這本「下筆毫不留情」的大作中,余杰再次提醒讀者,
自由人余杰從對中共的批判,深入到對中國文化的批判,
《習近平:喪屍治國》是余杰繼《中國教父習近平》、《走向帝制:習近平與他的中國夢》之後,習近平三部曲之終結篇。 四面楚歌之下,中共正進入一個不可遏制的衰退期。 親自駕駛喪屍列車奪路狂奔的習近平,即將迎來車毀人亡的那一刻。 本書近30萬字,共分為9章,依序是「中國夢」裡沒有「法治國」、黨魁變臉成皇帝、厲害了,腐的國、從毛主義到習思想:痞子是怎樣煉成的?論習近平的文學修養、博士帽下半文盲、偏向醬缸求智慧、如何豢養十三億奴隸、打鄧小平的燈,走毛澤東的路到「從全球治理到天下姓習」。隨著習近平的統治愈發暴虐,余杰對習近平和習近平政權的批判愈發尖銳。 作者說:「這位中共開明派元老李銳所說的『小學生』,原本不值得我在八年間用三本書、一百萬字、一千五百頁篇幅來分析和解剖,但是我卻不得不在他身上耗費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與中共耗費數百億美金的『大外宣』抗衡,才能一雪與習近平同處一個時代的恥辱。」 香港資深中國事務評論員林和立將「習近平修憲」形容爲「政變」,他指出:「從政治道德和政治倫理的觀點來看,我們可以說是一個政變。怎麼政變呢?習近平實際上是騎劫(劫持)了整個黨中央,騎劫了全黨也包括了國務院、軍隊等等,因為整個黨只服從一個人的指示。」但余杰卻有不同的想法,言明自己不反對習近平修憲,在第八章「我為什麼不反對習近平修憲?」中有相當精彩的論述。 余杰一路從「反腐」、「集權」、「鎮壓」、「爭霸」四個面向切入,一步步逼進習近平政權的本質,並抽絲剝繭地發掘習近平的三大野心或目標。他認為,中國是一個比小說和神話還要離奇的國家,尤其是習近平時代的中國,值得您用時間反思及閱讀! 習近平的航母計畫和「以太平洋之大,足以容納中美兩個大國」的豪言壯語,讓美國朝野兩黨、三大權力機構(行政、立法和司法)全都意識到一個比納粹德國、軍國主義日本和蘇俄更邪惡的敵人已站在門口,於是不僅限於貿易的中美貿易戰硝煙四起,「屠龍」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感謝(按姓氏筆劃序) 王世勛/作家、前立法委員、1986民進黨圓山組黨發起人 汪浩/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自由撰稿人 范世平/師大政治學研究所東亞學系教授、政治學者 誠摯推薦
余杰的《此心安處:美國十年》是一部罕見的醒世之作。它用最誠實和犀利的肺腑之言,清晰而強有力地定義了什麼是成為一位美國公民的真正含義。余杰先生素以愛憎分明、嫉惡如仇著稱,此書完整地解釋了余先生個性的精神源泉,即對專制制度下醬缸文化的徹底脫離和唾棄,和對美國自由民主精神完全認同和誓死捍衛的決心。他在美國的十年,不僅僅是沐浴自由、安身立命的十年,更是為自由吶喊、由「過客」速變為美國主人翁的十年,是為美國民主更加完善壯大而奮鬥的十年。每一位希望入籍美國和已經入籍美國的新移民,每一位希望尊嚴和自由、徹底解脫專制文化枷鎖的人,每一位熱愛自由、忠誠美國、立志捍衛美國立國根本原則的人,都應該閱讀此書。
守護台灣主權 拒絕一國兩制★ 揭密中國虛幻的「一帶一路」以及習近平的「天朝夢」。★ 中華民國已是過時圖騰,從國民黨黨員錯誤的黨史觀看蔣介石也會哭泣。★ 評香港出版自由淪陷的四個手段──香港銅鑼灣書店系列綁架失蹤事件。余杰,美籍華裔作家。他長期批判中國專制政權與習近平的帝制集權,並支持中國各地的獨立運動與台灣獨立運動,二○○四年與劉曉波等共同起草中國年度人權報告,並多次入選「最具影響力的百名華人公共知識份子」名單,但於二○一○年十月起遭到中國公安非法軟禁數月,二○一二年出走美國,成為流亡海外的華裔知識份子。本書為余杰針對台灣國際政治與中國政權發展的評論合集。從美中貿易解析談到中國是世界的毒瘤;再表明中華民國已是過去式,並暢談右獨才是台灣未來的活路。余杰用字犀利猛烈,觀察入裡。他以自身經歷與明確的洞見讓民主自由的台灣人知道,中國乃敵國也!好評推薦民主台灣,需要的已經不是預防中共紅流的流感疫苗了,需要的,其實是切除中共紅癌細胞的最新手術刀,余杰的新書《中國乃敵國也》,就是這種手術刀!──馮光遠(文化人)余杰對習近平及中共政權觀察獨到,2014年他出版《中國教父習近平》,2016年推出《走向帝制:習近平與他的中國夢》。印證後來中國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以及美國朝野終於認定中國為戰略對手、邪惡政權,余杰對中共的剖析精確犀利,具先見之明。新作提醒台灣人民,「中國乃敵國也」。──劉志聰(民報總編輯)余杰畢業於北大,現住美國,長期關注美、中、台三邊關係,更對台灣有相當的感情。感謝余杰的大作,如暮鼓晨鐘般的提醒台灣人民。因為近年來在中共「銳實力」的宣傳與統戰下,許多台灣人看輕自己,否定民主,不但歌頌中共,還讚頌威權,這是台灣未來發展的危機。余杰的大作提供我們許多省思。──范世平(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所教授、兩岸問題研究專家)
來生不做中國人
亂後重建(Reconstruction):☆以智慧挽救無知,摧破邪見。(Wisdom shatters ignorance.)☆以仁義化解仇恨,重建道德。(Kindheartedness reconciles hatred.)精采內容(Featuring):☆〈反民邪教黃巾賊〉轆轤體七絕四首,〈甲午仲秋香港警察頌〉四言詩,〈癸巳歲林慧思陳日君粗口鬧事〉七言詩。(Three poems.)☆美法英德日選舉全不符合「黃巾軍」的「國際標準」!(Elections ofUS and UK etc. do not meet “Universal Standards” of the Yellow Ribbons.)☆反民五棍(political, academic, religious, legal and media crooks of theAnti-People Faction)☆學運邪教(Student Movement Cult)☆柳俊江錯說三分權(Ryan...
在本書中,作者介紹了譚松的《血紅的土地:中共土改採訪錄》、楊顯惠的《定西孤兒院》、汪春劼的《文革風暴中的九位大學校長》和馮克的《文化大革命》等著作,這些著作揭示了毛時代的中國,幾乎每個階層和族群都成為中共暴政的受害者:地主死於土改,農民死於大饑荒,知識分子死於反右和文革,與國民黨只要沾一點邊的民眾統統成為歷次政治運動的犧牲品、成為生不如死的賤民。連戰、洪秀柱、宋楚瑜以及柯文哲、韓國瑜、陳文茜、趙少康、朱雲漢、黃安、歐陽娜娜等各界名流,看不到前車之鑒,自願為奴,以為中共兵臨城下時會對他們網開一面。不讀書才會心存僥倖,我推薦他們好好讀一讀這些書,他們就會明白,無論如何山呼萬歲,到時候照樣難逃中共之清算。 書中還挑選了王永寬的《中國古代的酷刑》、黃文雄的《儒禍》、毛姆的《在中國屏風上》、何偉亞的《英國的課業:十九世紀中國的帝國主義教程》、羅威廉的《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衝突和社區(一七九六至一八九五)》以及馬暘、葉文斌的《匱乏:中國到底還缺什麽?》等著作,作出介紹和評說。這些著作,或呈現中國文化之「醬缸」本色,或諷刺士大夫之偽善虛驕,或研究中國近代化「出三峽」何以挫敗,從不同角度論證了中國文化是一種有毒的文化。包括台灣在內的華人世界,必須刮骨去毒,剔除中國文化之毒素。 徹底否定中國文化,方能如胡適和劉曉波所說的那樣「全盤西化」(全盤英美化、全盤基督化),方能如聖經所說的那樣「因真理、得自由」。 本書中也介紹了余英時、方勵之、管惟炎、趙紫陽、哈金和嘉樂頓珠(達賴喇嘛的二哥)的故事(他們的回憶錄、傳記或文學作品)。他們當中,有的人以中國人的身份去世,有的人早已在國籍上擺脫了中國公民的束縛,有的人在種族上與子虛烏有的中華民族一刀兩斷。無論如何,他們都是愛自由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奔向自由,並成為黑暗時代的持燈人。讓我們讀他們的書,讓我們與他們一道前行。
真正的「中華民國」早已被蔣介石埋葬! 民國十六年蔣介石率領的北伐與清黨,伐掉的不只是軍閥,還有國旗、國歌與國會。清掉的不只是共產黨,還有國民黨的理念與良知。 1927年,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完成了被國民黨史觀學者歌頌不已的「北伐」與「清黨」。然而,透過不同的史料分析,後世發現真相是「北伐」推翻了當時合法且廣受世界各國承認的北京政府,而「清黨」不僅以血腥屠殺殃及大量無辜,種下國共兩黨的血海深仇,隨後國民黨更效法了蘇聯的模式,建立黨、政、軍一把抓的權威體制。 若以1927年為分界線,這一年的前後可分為截然不同的「兩個民國」。1927年之後的南京政府,拋棄了北京中華民國政府之法統,國旗、國歌均被變更。在其冠冕堂皇的五院制當中,國會和最高法院都有名無實。此後二十二年,國民黨政權腐敗無能,坐視農村經濟凋敝,又與城市新興資產階級爲敵,雖然對日抗戰有功,最終仍丟掉中國大陸。 然而,在國民黨、共產黨相繼掌權之前,短暫但蓬勃的自由氛圍一度在中國大地上欣欣向榮。由於政治權力分裂,老百姓相對享有更多的自由,知識分子與愛國青年遂有施展抱負的空間。1927年前後的中國: ◎達賴喇嘛十三世引入現代電力系統讓拉薩有了電燈。張作霖治下的東北在民生經濟、社會安全上皆優於關內。 ◎孫傳芳重用丁文江開發大上海,放手郭秉文在南京興辦東南大學。 ◎「現代旅遊觀光業之父」陳光甫成立中國旅行社並創辦中國第一份專業旅遊刊物《旅行雜誌》。 ◎落魄的前清舉人劉大鵬雖然一窮二白,但因受到言論自由、主權在民等新觀念的啟蒙,上書南京政府抗議「晉綏軍總司令」閻錫山的苛稅。然而,山西在閻錫山三十八的經營下,一度成為「模範省」,甚得胡適、梁漱溟好評。 ◎昭和天皇的登基改變了日本對中政策,川島芳子正好繼承父親遺志,斡旋於中、日、滿之間,圖謀復國大業。 余杰相信,這段歷史可以作為未來中國應當參考的借鏡:唯有破除統一與威權的迷思,中國才能存在真正的繁榮與多元。 25篇關鍵人物精彩傳記,透視民國終結的真相。 為了完整呈現這段歷史,余杰仿效黃仁宇《萬歷十五年》之筆法,挑選了25位代表性人物,透過書寫他們在1927年前後的生命歷程、政治理念與精神取向,來呈現中國的真實面貌,進而探討近代中國由帝制走向憲政共和的轉型為何全盤失敗。其中既包含了蔣介石、毛澤東、汪精衛、胡適等重要人物,但為了突破傳統國共兩黨單一史觀的框架,余杰更廣泛地納入過去不被重視的角色,諸如其中包括代表了庶民社會的商人、農民,如劉大鵬、張幼儀;為少數民族與邊境地帶發聲的川島芳子、圖登嘉措(十三世達賴喇嘛);還有反映了列強的觀點的鮑羅廷、史迪威等外國人。內容廣泛而細膩,是深入瞭解民國歷史與國共興衰不可多得的讀本。 這是一本哀悼中華民國之死的輓歌,但在那灰燼的餘火中,余杰也看到了中國人綻放光芒的潛力。 【本書特色】 第一,破除黨國教育迷思,澄清歷史真相:1927年(民國16年)前後發生的幾件大事,諸如蔣介石發動北伐、推翻北洋政府是否真的是為國為民?北洋政府施政如何,是否真的離心離德?國民黨剷除共產黨導致寧漢分裂真相是什麼?關於這些重大歷史問題,過去國民黨主導的教育提供的只是片面的觀點,大多台灣讀者是不瞭解複雜的原貌。中國著名海外異議人士余杰效法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利用最新的多元史料對民國16年前後的歷史進行橫向的剖面解析。他主張,真正能繼承中國民國的法統與理念的政權,早在民國16年就被消滅了。唯有認清這點,我們才能進一步對現今的國民黨與共產黨進行公平的評價。 第二,民國人物精彩點評,還原多元歷史面貌:本書採取傳記體裁,以25位當時人物的生平為稜鏡,透視時代無情的脈動。其中既包含台灣讀者耳熟能詳的梁啟超、胡適、張作霖、蔣介石、汪精衛等重要文人、政治家,也試圖從多元角度來看待當時的民國,因此涵蓋了一般劉大鵬(農民)、陳光甫(商人)、達賴喇嘛十三世圖登嘉措、川島芳子(少數民族領袖),與鮑羅廷、史迪威(外國使節)等等。余杰考察大量文獻,對每個人物的生平、性格、人生中的關鍵轉折,與在大時代中面臨的無奈都有深刻的描寫。《1927:民國之死》不只是一部中國近代史,也是對歷史人物的悲歡榮辱、成王敗寇之深刻點評。 第三,創造性破壞,從被忽視的角落尋找未來希望:余杰一方面主張「中華民國」以顛覆今日兩岸華人對民國的迷思,但另一方面也在國民黨、共產黨統治前的中國看到了光明的一面。在體制隳壞、獨裁集權之前的中國,一度有著欣欣向榮的公民社會。因此余杰也相信,採行聯邦制、賦予地方更多自主、自治的權力是未來中國改革必須的方向。 作者簡介 | 1973年生於成都,1992年入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年出版處女作《火與冰》,暢銷百萬冊,其文字和思想影響了中國一代年輕人。 2012年赴美,拋棄如同「動物農莊」般野蠻殘酷的中國,誓言「今生不做中國人」,並致力於在思想觀念上顛覆中國共產黨的唯物主義意識形態、解構大一統的中華帝國傳統,進而在華語文化圈推廣英美清教徒精神與保守主義價值,也就是其獨樹一幟的「右獨」理念。 余杰集政治評論家、散文作家、歷史學者、人權倡導者於一身,著作六十餘種,涵蓋當代政治、古典文學、近代思想史、民國歷史、臺灣民主運動史、基督教公共神學、保守主義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多次入選「最具影響力的百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名單,並獲頒「湯清基督教文藝獎」、「公民勇氣奬」等獎項。著作包含《徬徨英雄路:轉型時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在那明亮的地方:台灣民主地圖》、《不自由國度的自由人:劉曉波的生命與思想世界》、《人是被光照的微塵:基督與生命系列訪談錄》與《1927:共和崩潰》等書。
承认上帝存在是理解人权概念的基础。无神论者不承认人是上帝所造, 因而不能理解人权绝对平等的观念。没有人权绝对平等,就没有正确的宪法与宪政。大多数国民不信上帝的无神论国家, 没有一场上帝信仰的启蒙运动, 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宪政民主制度。 有序与可续的政治秩序需要:一,真诚信仰上帝并服从上帝的权柄的国民;对上帝的共同信仰是人的平等、自由和财产权利的终极保证。二, 信仰上帝的国民经由民主程序选举出来的敬畏上帝的执政者。三,以上帝面前人人绝对平等的权利,包括生命权、经济权和政治权的绝对平等为基石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度。只有建立在三大权利基础上的国家才拥有有序与可续的政治秩序。
跳脫欽定史觀與支配意識形態,「去國民黨化」的近代中國史! 歷史轉向的關鍵年代,透視百年中國的興衰起伏! 在過去國民黨以國家機器推動的意識形態教育裡,1927年因為「北伐」與「清黨」的成功而被視為奠定中華民國邁向繁榮富強的關鍵一年,只是這個充滿希望的歷史進程卻不幸被後來的日本侵華與中共叛亂給打斷。然而,余杰在前作《1927:民國之死》中以豐富的史料、翔實的論證推翻被國民黨扭曲的史實,指出「北伐」推翻的北洋政府不僅合法,而且多有建樹,而「清黨」的血腥屠殺更摧毀了國民黨內所剩不多的理性良知,中國的未來也因此江河日下…… 在《1927:共和崩潰》中,余杰再次透過對25個精彩民國人物生平事蹟的深度考察,進一步呈現這個關鍵年代的政治、社會與思想脈絡。在1927年,我們看到: ★「百年中國唯一的外交家」顧維鈞,雖然不屬於任何北洋派系,卻選擇在北洋政府即將崩潰之際擔任「署理總理」並兼任外交總長,只為了「保證根據憲法使國家事務有序地進行」。 ★陳獨秀遭到「武漢分共」的打擊,倉皇逃命,也喪失了在共產黨內的地位,甚至他的兩個兒子也先後被捕殺。這一年成為他人生的分水嶺,從意氣風發的北大文學院院長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始者」淪為「共匪首領」。 ★鄧小平於1927年當上中共中央黨部秘書長,在其權力之路上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 ★「雲南王」龍雲在連續多場九死一生的政爭中,結束雲南的內戰,展開他長達18年的統治,並積極推動雲南的現代化,其中「西南聯大」與「滇緬公路」的建設影響未來甚鉅。 ★「奉天總領事」吉田茂已經精準地看出「即便最優秀的中國人也缺乏共和的意識和素質,中國無法維持民主制度和共和政府」。日本戰敗後他出任首相,以「輕型軍備、重視經濟、日美安保條約中心主義」的「吉田路線」領導日本復興,使中國與日本踏上完全不同的歷史路徑。 ★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女作家賽珍珠在「南京事件」中受到仇外、反西方的國民革命軍追殺,輾轉逃往日本長崎。從此她對國民黨與蔣介石採取批判的態度。於是,在歷史上第一個與中國有關的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國民黨政府明令駐瑞典大使不得出席,一如中共在2010年抵制劉曉波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 除上述人物之外,本書分別從25位共和的守護者、政權的顛覆者、動刀槍者、時代的開風氣者、民族的尋路者、與外來的異域人士等六種角度,透視民國終結的真相。內容廣泛多元,人物刻畫精彩生動,是深入瞭解民國歷史與國共興衰不可多得的讀本。 作者簡介 | 余杰 1973年生於成都,1992年入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年出版處女作《火與冰》,暢銷百萬,其文字和思想影響了中國一代年輕人。 2012年赴美,拋棄如同「動物農莊」般野蠻殘酷的中國,誓言「今生不做中國人」,並致力於在思想觀念上顛覆中國共產黨的唯物主義意識形態、解構大一統的中華帝國傳統,進而在華語文化圈推廣英美清教徒精神與保守主義價值,也就是其獨樹一幟的「右獨」理念。 余杰集政治評論家、散文作家、歷史學者、人權倡導者於一身,著作六十餘種,涵蓋當代政治、古典文學、近代思想史、民國歷史、臺灣民主運動史、基督教公共神學、保守主義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多次入選「最具影響力的百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名單,并獲頒「湯清基督教文藝獎」、「公民勇氣奬」等獎項。著作包含《徬徨英雄路:轉型時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在那明亮的地方:台灣民主地圖》、《不自由國度的自由人:劉曉波的生命與思想世界》、《人是被光照的微塵:基督與生命系列訪談錄》與《1927:民國之死》等書。
2006年和2008年,作者應德國筆會、德國外交部及歌德學院的邀請,走遍德國三十多個大小城市和鄉村,根據在德國接觸到各界人物、事件、風景、建築等方面為素材,採取遊記、對話、訪談、評論等多種文體相結合的寫作方式,以親身感觸和豐富資料為基礎,鮮活而生動地傳達出「德國經驗」對中文讀者的啟發意義,在2009年完成《從柏林圍牆到天安門》一書(台北:允晨出版)。此書出版後,中國在納粹化的方向上加速行駛,作者的人生也發生了劇變。與作者亦師亦友的劉曉波因零八憲章被捕並被判重刑,2012年1月,作者不堪中共暴政之迫害,全家流亡到美國。 初版13年之後,余杰增補新的材料和近年發生的事件,讓全書更為豐富與鮮活,並重新定名為《德意志的美與罪》。當年,余杰奮筆疾書,大聲吶喊,卻無人傾聽。他在書中所作的預言如今一一實現,他在書中的警告,至今仍未過時。 無論是對於中國、還是對於台灣,《德意志的美與罪》一書是民主化、民主鞏固和轉型正義的必修課。對於熱愛民主自由、追求正義的讀者,是一本不可錯過的好書。感謝推薦 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之所在:余杰寫的固是德意志五百年前至當下的盛衰風華史,字裡行間,卻也處處透露著面對當代中國淪為共黨迫害人權,扭曲真理的對象之悲憤與憂心。而難能可貴的是,此憂心也兼及於陷入中共魔爪的香港及飽受威脅的台灣。尤其在論評「人權壓迫史」之章節裡,台灣的鄭南榕烈士和德國的紹爾兄妹、中國的劉曉波和廖亦武並列,令我讀了心頭震撼不已。 (謝志偉——台灣駐德代表) 余杰透過這本書帶領中文讀者穿過德國近代、當代史的漆黑隧道,轉接光明大道,同時也對照著中國近代、當代史至今尚拋錨在交流道上的黑暗軌跡,非常精彩! (廖亦武——紹爾兄妹獎、德國書業和平獎、瓦茨拉夫.哈維爾基金會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