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常理的智慧 厚黑學: 世上最強的人際心理學、應用心理學!

超越常理的智慧 厚黑學: 世上最強的人際心理學、應用心理學!
ISBN-10
9869927904
ISBN-13
9789869927901
Category
Business & Economics / Workplace Culture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0-01-01
Publisher
布拉格文創社出版 楨德圖書總經銷
Author
方東野

Description

相信大家都會有這種經驗:在一個團隊中,往往會有一種人;凡事都要與人較勁,處處都要顯得比別人聰明,比別人厲害,並且會誇張地以各種肢體語言來賣弄微不足道的馬路消息!為了愛出風頭會踩在別人身上墊高自己,自視為是團隊中的頂尖人物而洋洋得意! 其實,與其說這種人是聰明人,倒不如說這種人是天生的笨蛋,因為在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是合群的團隊與合作的精神,而這種人他養不起真正的朋友,只能在團隊中當個討厭鬼! 莎士比亞說:「笨蛋自以為是聰明人,聰明人才知道自己還是個笨蛋。」 笨蛋看不到自己的弱點,所以毫不足取,而聰明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他會正視自己的欠缺,而力爭上游…… 如果你喜歡閱讀,在閱讀歷史的各種典故時,你是否會發覺到成千上萬的歷史名人中,不論是他們的功成名就或是他們的困頓挫折,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取之於他們的性格,造就了他們截然不同的命運,成者為王的不在話下,而敗者為寇的往往也是響叮噹的英雄人物,他們的失敗就是不懂得人生的「老二哲學」! 因此,在對於人生的困惑之餘,我們要注意的並不是全然以成功者的成功為進取之借鏡,而是以失敗者之失敗為警惕,我們才能在人生中,發現人性之脆弱,去避開並遠離之。如此,我們才能在處世之中立於不敗之地。 唐代宦官田令孜進宮後一直未得要職,只是給諸王養馬。但此人讀過一些書,很知道些古人巴結權貴的厚黑之術。他把主意打在小皇子李儇身上。李環容貌端莊,個性卻遲鈍柔弱。田令孜絞盡心計,利用養馬的職權之便討好李儇,和他建立起親密的感情。憑著多年的宮廷生存經驗,田令孜判定李儇極可能被擁立為帝,因為他年幼無知,昏庸好欺,是傀儡皇帝的最理想的人選。後來,事情的發展果然如此,李儇即位成了唐僖宗。田令孜自然也如願以償,成了歷史上有名的大奸臣。 秦公子異人通過呂不韋的牽線,認華陽夫人為母。華陽夫人是楚人。異人第一次見她時,特意穿了一件楚國人的服裝。華陽夫人不勝感歎,說:「我兒也知道我是楚國人,一定喜歡楚服,才做了這樣的打扮吧!真是個孝子啊!」接著又說:「我一看到這種服裝,就興起故國之思。你就叫子楚吧!」自此,異人就改名子楚。後借著華陽夫人之力,子楚當上秦國的國君。他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 美國總統老羅斯褔任滿之前,塔夫特到處放風,吹捧老羅斯褔。他逢人便說:「我是羅斯褔內閣中最忠實的擁護者。我十分敬佩總統先生,他的政策之英明更令我佩服。老實說,在我未與羅斯褔謀面之前,他的政見就是我的政見了。」他還說了句,「歷史上只有兩個總統可以和你相提並論,一個是華盛頓,另一個是林肯。」 果然,老羅斯褔被塔夫特吹得飄飄然了,完全相信他久經考驗,是自己人,於是力舉薦他擔任下屆總統候選人。在老羅斯褔大力支持下,塔夫特可以說是毫不費力地擊敗了民主黨的候選人布萊恩,成為第二十七屆美國總統。 做完了這一切,老羅斯褔歡天喜地,放心去非洲打獵了,因為他完全有理由認為塔夫特是他的化身,一切都會像他在任時一樣。殊不知,風雲突變。塔夫特一上臺就扔了敲門磚,踢了墊腳石。羅斯褔剛剛離開,他就迫不及待地排擠政府內老羅斯褔的人馬,安插自己的親信了。 正如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所說:「世間學說每每誤人,惟有李宗吾鐵論《厚黑學》不會誤人。知己而又知彼,既知病情,又知藥方。」又說:「讀過中外古今書籍,而沒有讀過李宗吾《厚黑學》者,實人生憾事也!」林語堂的讚譽絲毫不為過。 君不見,有人身負曠世才學,行走世上,步履維艱;有人資質平平,卻能搞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原因何在? 著名學者柏楊先生評價道:「李宗吾先生結論曰,他把這些人的故事反覆研究,才將千古不傳的成功祕訣發現出來。這種學問,原則上很簡單,運用起來卻很神祕,小用小效,大用大效。」 一般人如果把《厚黑學》,只用坊間拆字方式的解釋―—臉皮厚、心肝黑―—那你可是大大誤解了它,也未免太小看了它。《厚黑學》不但是一部人際心理學,也是一門「講清楚、說明白」的人生大哲學!

Similar books

  • 天下第一奇書 厚黑學大全集
    By 林郁, 李宗吾

    成功立世的不傳之祕   凡人都知道「厚黑」的妙用。可是,乍見大大的「厚黑」二字,心裡總會疙疙瘩瘩,好像見著了怪獸一般;看見《厚黑學》,便不自覺地以為是教人學「見不得陽光」之本事的學問,想看又不敢大大方方地看。其實,大可不必。   厚黑本性,人人皆有。一個人一生中或多或少,總會自覺不自覺地展露其威力。李宗吾透過刻畫封建社會諸多人物的真實肖像,徹底揭開了潛藏在人心深處的厚黑本性。《厚黑學》開篇即「直露」地點破人性:「我自讀書識字以來,就想為英雄豪傑。求之四書五經,茫無所得;求之諸子百家,與夫廿四史,仍無所得。以為古之為英雄豪傑者,必有不傳之祕,不過吾人生性愚魯,尋他不出罷了。窮索冥搜,忘寢廢食,如是者有年。一日,偶然想起三國,想起三國時幾個人物,不覺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為英雄豪傑者,不過面厚心黑而已。』」   我們一般人都生活在某種傳統之中,某類環境之內,一切思想、行動都受到那個傳統與環境施與我們的教育、影響和潛移默化的制約。所以西方哲人才說:「人生而自由,而無時無刻不在枷鎖中。」但「厚黑學」把這一切枷鎖都掙斷了。它掃除了一切與自己的欲望不相適應的陳規戒律,依照本能,大膽行動,獨立出擊。厚黑之所以能取勝,乃是因為它徹底突破了一切拘束人類自由行動的種種禁忌,徹底解放了一個人的思想和行動。試想,一個戴著鎖鏈的劍客同一個身手凌厲,沒有任何牽絆的劍客比武,那勝負在決鬥之前,豈非早已決定!   人生就是競爭,競爭必靠謀略,所有的謀略都離不開厚黑。可以說,每個人每時每刻、每一行事,都處在明爭暗鬥之中,稍一疏忽,便會被人擠倒。「厚黑學」拋開道德規範的束縛之後,就成了一種高明的智慧。這智慧如同一把無形的刀子,深深隱藏在每個人的腦子裡,捨之則藏,用時便會閃閃地伸出刀尖兒。   與那些充斥大街小巷的名人傳記、成功人士的經驗之談等書籍相比,《厚黑學》所載是一種極有實用價值的學說。上至廟堂,下至市井,「厚黑學」可說無處不適,無往不通。正如李宗吾所說:「『厚黑學』這種學問,法子很簡單,用起來卻很神妙,小用小效,大用大效。世間學說,每每誤人,唯有厚黑學絕不會誤人。就是走到了山窮水盡,當乞丐的時候,也比別人多討點飯。故宗吾曰:『自大總統以至於乞兒,壹是皆以厚黑為本。』」   從這個意義來講,《厚黑學》是一部最實用的成功書。在社會上行走的人,若能懷揣一本《厚黑學》,時時習之,思之,用之,則行遍天下,無憂無險矣。   李宗吾的《厚黑學》發表至今,社會上關於此書的版本五花八門,說法也不盡相同,令人眼花撩亂,不知從何處讀起。有鑑於此,筆者認真分析、研究李宗吾民國初年所發表的《厚黑學》、《厚黑原理》、《厚黑叢話》、《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言》、《辦事二妙法》、《怕老婆哲學》及《宗吾臆談》等原文,並多方考證李宗吾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精選整理成比較權威的厚黑學版本—―《厚黑學大全集》,即是本書。

  • 厚黑學: 最受歡迎的思維
    By 方東野

    厚黑學,是李宗吾於一九一七年分上、中、下卷,首次發表於成都《公論日報》的,結果引來學術界一片譁然,競相口誅筆伐……不過這種「轟動」也引來了世人的目光,反而產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成功地為日後成書帶來了造勢的效果!當時凡舉上至知識分子下至販夫走卒,幾乎人手一冊。在口耳相傳之下,竟成為最暢銷書冠軍的排行榜,同時也將李宗吾推向了厚黑教主的寶座,儼然成為一代宗師…… 其實,這些反響都是李宗吾始料未及的,執筆厚黑學,是想直白地將人性的暗黑心理一語道破,還認為身為一個人在待人處事方面,應該如何自處、如何知進退之道……說穿了,是一部待人處世以及心理勵志的真經罷了,想不到卻引來一番論戰……而一百多年過去了,這部作品依然熠熠生輝,在暢銷書榜上屹立不搖…… 事實上,在人世間給人面子並不難,也無關乎道德,大家都是在社會上混的人,給人面子基本上就是一種互助,尤其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你更要學會給人面子。至於重大的事,就可以考慮不給了,你不給,對方也不敢對你有意見,他若強要面子,就可能在最後失去面子了! 待人處世與每個人的關係,猶如空氣與人一樣,上至總統,下至平頭百姓,每個人只要生活在地球上,就一時一刻也離不開與人打交道。而要想在社會上混出個人模人樣來,更需要好好研究待人處世的學問。 如何待人處世?照一般人的理解,肯定是將心比心,以誠相待,甚至是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而成全他人的「無私」。可如果你真得這樣去做就會發現,不僅難以獲得所期望的鮮花和掌聲,而且很可能反被別人譏笑為「老實人」。現實上為什麼好人難做?就因為他們太相信「將心比心,以誠相待」的處世名言了。 待人處世與世界上的大多事一樣,僅憑美好的願望是幹不好的,它還需要技巧。 世間的學問千千萬萬,諸子百家,經史子集,儒道釋每一門都博大而精深,為什麼獨獨《厚黑學》倍受世人的青睞?原來,在每個人心中都有厚黑的種子,厚黑之於人就像大乘佛教裡講的那個「自性」,《聖經》裡說的「神用塵土造人之後,吹進他的鼻孔裡的那股『生氣』。」人不會沒有「自性」,也不會沒有「生氣」,因而也不會沒有厚黑,厚黑可以用來實現美好的目標,也可被用於達到邪惡的目的、無情、非道德範疇的觀念。由此我們看出,厚黑之所以能取勝,乃是因為他徹底突破了一切拘束人們自由行動的種種禁忌,徹底解放了一個人的思想和行動。 我們一般人都生活在一個傳統之中,環境之內,一切的思想行動都受到那個傳統與環境施與我們的教育、影響、潛移默化的制約,所以西方哲人才說:「人生而自由,而無時無刻不在枷鎖中。」但《厚黑學》把這一切的枷鎖都掙斷了,他掃除一切與自己欲望不相適應的陳規戒律,依照本能大膽行動,獨立出擊。試想,一個戴著鎖鏈的劍客同一個身手凌厲沒有任何牽絆的劍客比武,那勝負在決鬥之前豈不是就已經決定了! 人生就是戰鬥,戰鬥必有權謀,所有的權謀都離不開厚黑。可以說,每個人每時每刻都站在自己的戰鬥序列中,每一行事都處在明爭暗鬥之中,稍一疏忽便會被人擠倒。《厚黑學》拋開道德規範的束縛之後,就成了一種高明的智慧。這智慧如同一把無形刀子,深深隱藏在每個人的腦子裡,捨之則藏,用時便會閃閃地伸出刀尖兒。政治家利用它縱橫捭闔,軍事家利用它運籌帷幄,生意人靠它發財致富,讀書人靠它飛黃騰達…… 一百年來《厚黑學》始終風靡不衰。因為《厚黑學》已不只是個名詞,而是待人處世中左右逢源、克敵制勝,且處處佔上風頭兒的無上絕學。與那些充斥大街小巷的名人傳記,成功人士的經驗之談等書籍相比,《厚黑學》是一種極有實用價值的學說。上至廟堂,下至市井,《厚黑學》可以說無處不適,無往不通。正如李宗吾所說:「《厚黑學》這種學問,法子很簡單,用起來卻很神妙,小用小效,大用大效。世間學說,每每誤人,唯有厚黑學絕不會誤人,就是走到了山窮水盡,當乞丐的時候,討口,也比別人多討點飯。故宗吾曰:『自大總統以至於乞兒,壹是皆以厚黑為本。』」 李宗吾雖然對於如何「待人處世」並沒有專論,但對於如何做官處世卻進行了高度而深刻的概括,他說:「我把厚黑學發表出來,一般人讀了,都說道:『你這門學問,博大精深,難於領悟,請指示一條捷徑。』我問他:『想做什麼?』他說:『我想弄一個官來做,並且還要轟轟烈烈的做些事,一般人都認為是大政治家。』我於是傳他做官六字真言。」李宗吾在《厚黑學》中所講的「空、恭、繃、凶、聾、弄」做官處世六字真言,其實正是我們苦苦尋覓的「待人處世不敗哲學」妙方。因為,世人所處之環境,以官場最為難處,如果此六字真言能夠使人在官場左右逢源,得心應手,其他環境還有什麼不能處好的呢? 本書正是沿著《厚黑學》及「六字真言」的思路,把待人處世的學問、祕訣,一一揭示出來,為渴望在社會上揚名立萬者,如何更好地待人處世指點迷津。每個人都只有一個人生,應該好好把握,當你精通待人處世的不敗哲學之際,你將會發現,工作、人際關係和所有一切,都比以前有趣多了,如此可以活出精彩人生!

  • 曹操最出色的優勢領導
    By 方東野

    關於曹操,魯迅曾坦率地說:「我們講到曹操,很容易就聯想起《三國演義》,更而想起戲臺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這不是觀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實,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毛澤東也曾明確地講:「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這麼寫,劇裏這麼演,老百姓這麼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製造的冤案,這個案要翻!」千百年來,無論民間還是官方對曹操多有貶損,就連唐代開國之君李世民,對曹操可謂是英雄惜英雄,曾極為讚許地評價說:「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匡正之功,異於往代,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但最後李世民給曹操下的結論仍是:「觀沉溺而不拯,視顛覆而不持,秉鈞國之情,有無君之跡。」可見,盛世時,人們謹防他;亂世時,人們抨擊他。其實說到底,這些對曹操的貶損正說明他處非常之世,創非常之業,建非常之功,做出了別人想做但不敢做,或者連想都不敢想的大事。正如晉代史臣陳壽所著《三國志》所述:「漢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這裏是以戰國時代的申不害、商鞅、白起,以及漢初的韓信來比喻曹操。可見,無論人們喜不喜歡曹操這個人,但有一點必須承認,他是一位具有非凡政治、軍事才能的雄傑。那麼,曹操到底憑藉什麼在群雄角逐中脫穎而出終成霸業呢?眾所周知,東漢末年的三國,是一個大動盪的時代。以曹操、劉備、孫權為代表的魏、蜀、吳三家,為爭奪全國的統治權,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生死大搏鬥。「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三國的創立者,都知道人才對他們的功業極端重要。他們在爭奪人才中爭天下,在爭奪天下中爭人才。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三國的縱橫捭闔、軍事較量,是一場爭奪人才的大戰。「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夫爭天下者,必爭人才。」群雄逐鹿,眾強爭鼎,透過金戈鐵馬的紛爭,刀光劍影的拼殺,最後看到是一場人才和人心的競爭和角逐。曾幾何時,一些強大的割據勢力如袁紹、袁術、呂布、劉表、劉璋等都如曇花一現,灰飛煙滅。塵埃落定,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尤以曹操為最強。實踐證明,誰吸引並凝聚人才,誰就能在錯綜複雜的鬥爭中獲得優勢,贏得主動。曹操的詩歌《短歌行》可以說是他聚攏人才的公開宣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這寓意深沉的詩句,是他渴望人才的自然流露。人才來了,他歡快地唱:「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人才未到,他憂傷地唱:「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發現人才的所在,他禁不住:「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面對天下人才,他鄭重承諾:「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常言說:「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曹操起於微末,一無顯赫的家世,二無廣大的地盤,最終憑著「天下之智力」成就了一番偉業。但是如此之多具備文韜武略的人傑為什麼甘心為曹操效命呢?其實,曹操最大的資本就是他自己,就是他的雄才大略、他的英雄本色和他的領袖風範,這些綜合起來就凝聚成巨大的「號召力」,這是他領導哲學的根本。

  • 曹操最聰明的用人之道
    By 方東野

      曹操之所以能取天下於群雄之首,固然得益於他的雄才大略,得益於他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曹操深知「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早在與袁紹共同起兵之初,在與袁紹論及「何所可據」時,袁紹說:「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曹操說:「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其識高於袁紹真是不可以里計!   曹操曾三次發出《求才令》,建安十五年春的《求才令》說:「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者,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爭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惟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他不遺餘力,大力網羅天下英才,對夤夜來奔的許攸他跣足出迎;對草檄罵了他祖宗「三代」的陳琳仍愛其才而不咎。由於這樣,在曹操帳下很快地聚集起一大批文韜武略之士,形成了一個「文武並用,英雄畢力」的局面。   延攬人才固屬不易,如何駕馭和使用才是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這一點,對於曹操來說並不難,他本身就是一個文韜武略的領袖人物,各路人才追隨他猶如眾星捧月一般,使得曹操可以因才施用、擇善而從、善集眾智、善納群言。雖然曹操對荀彧、郭嘉、程昱等更看重一些,但總的來說,他一點也不「偏食」,並不單純倚重某一個人,每有大事,曹操總是集中群臣共同商議,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經過一番七嘴八舌之後,然後形成決斷。這與劉備、孫權僅依重幾個人,而這幾個人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也難成大事形成鮮明對比。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魏武曹操已經隨著歷史的濤聲遠去了,但是他的用人藝術,給予我們的啟迪卻歷久彌新。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契訶夫有言:「寫作的藝術,就是精鍊的藝術。」   本書正是在大量曹操的生平、傳說和著作的基礎上,從便於今人掌握和運用的角度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使本書在具有一定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又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曹操簡介:   曹操(公元155~220.3.15),東漢末年著名的權臣、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詩人,三國時代曹魏奠基者。

  • 天下第一奇策: 三十六計
    By 方東野

    《三十六計》這部別具特色的兵學名作,雖然至今沒有確切的年代和作者可考,在我國、甚至全世界卻影響極大。而且,因為它是以三十六個人們所熟知的成語作為計名,易懂易記,便於應用,所以它比其它任何一部古代兵書都更具有群眾性,可說是家喻戶曉,婦幼皆知。 國際知名漢學家、瑞士的勝雅律說:「中國人開闢的智謀學―—《三十六計》,是一個既深邃又廣袤的天地。在這個天地裡,充滿著知識可樂,我這個西方人雖然只是品嘗了其中點滴,已深感其味無窮,現在可以說是欲罷不能。」可見,《三十六計》不僅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遺產,也是全人類巨大的精神文化財富。 《三十六計》全書按計名排列,分為六個套計,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每個套計中又包括六個具體的計謀。在「六六三十六」條計謀中,第一、三、五套計為陽數之計,是處於優勢時運用之計;第二、四、六套計為陰數之計,是處於劣勢時運用之計。 古代的兵家無不重視計謀,認為:「將之道,謀為先。」《孫子兵法》中更強調:兵者,詭道也。」儘管眾多兵家如此推崇「詭道」,但沒有一家像《三十六計》這樣具體詳細地對計謀進行如此集中的總結。 在三十六計中,每一計都包含著十分豐富的內涵,並且計與計之間相輔相成,變化無窮,可以藉此推演出更多更奇的祕計。因此,《三十六計》屬於古代兵家詭譎之謀,是一部集歷代兵家「詭道」之大成,專講謀略勝敵的一部奇書。由於其「顯示了人類普遍的行為方式」,所以又被稱為「運籌帷幄的訣竅」、「成功之路的鑰匙」、「平常和非常時刻的巧計」。 「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三十六計》所包含的謀略思想博大精深,書中所反映的奇謀方略不僅適用於軍事領域,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也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價值;不僅對軍事鬥爭克敵制勝提供了最佳的制勝套路,在政治舞臺、商海競爭、外交談判,甚至賽場奪冠等當中,也都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性作用。 如果說「兵不厭詐」是軍事鬥爭中的突出特點,那麼,施計用謀就可說是爭勝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縱觀古今,那些聲名顯赫的成功人士,其所獲得的巨大成功固然令人讚歎,令人羨慕,說到他們的發跡,卻無不是借助於他們忍常人所不能忍,想常人所想不到,幹常人所不敢幹。而且,每一個成功人士總是有幾手絕活或高招,在最關鍵的時刻能夠將競爭對手一拳擊倒。 就像科學技術屬於全人類,它本身沒有善惡之分一樣,雖然很多人嘴上將《三十六計》歸入旁門左道,甚至對「計謀」一詞諱莫如深,認為施謀用計是陰謀家、野心家、政客們爾虞我詐,爭權奪利之術而嗤之以鼻,但每每到了關鍵時刻,總是不自覺地將《三十六計》當成最後的「撒手.」甩出來。這是因為「計謀」的本質是一種思惟形式和行為模式,它只是一種工具,並沒有善惡之別。究竟是「善」還是「惡」,完全由運用者的「心術」是否純正而定。 因此,《三十六計》並不是「小人」的專利,也不為「兵戰」所獨有,它已經成了每一個想以智謀打開人生局面者的「祕密武器」。 「陰陽燮理,機在其中。機不可設,設則不中。」在《三十六計》中,無處不見一個字―—「變」。正是因為這個「變」,才使得每個人在指揮藝術、處世之道、經商智謀和駕馭世事等方面,顯得那麼富有靈活性、機動性和創造性。 「兵不在多,而在精。」競爭取勝的招數不在多,而在管用。相信在你人生發展的重要關頭,《三十六計》必然能夠對你有所啟發,幫助你戰勝對手,獲得最後的成功。 本書立足於全方位詮釋《三十六計》,揭示其在現代社會中的潛力和威力,以使它能為每一個渴望成功者鋪就―—「三十六級臺階」。

  • 古典時代瘋狂史
    By 米歇爾.傅柯

    法國思想大師—米歇爾.傅柯 重量級經典再現! 華文世界最佳全譯本! 「簡言之,我希望,一本書不要以文本(texte)的身份出現,那是教學法或批評爛熟的化約對象;我要它瀟脫大方,以論述(discours)的樣貌出現:同時既是戰鬥亦是武器,既是戰略亦是撞擊,既是鬥爭亦是戰利品或傷口,既是時局不是遺跡,既是不規則的遇合亦是可重複的場景。」——傅柯 《古典時代瘋狂史》為法國思想大師暨後結構主義思想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的重要著作,內容衍生自其博士論文。本書的中心議題為:在歐洲的啟蒙過程中,「理性與非理性」以及「理性與瘋狂」如何在歷史的條件中成形與出現。從這一角度,傅柯討論了兩個主要問題:第一,精神病學與心理學作為一種科學,是如何形成與開展的;第二,在舊王室崩潰的過程中,精神病院在 18 世紀末的出現,具有何種意義。要理解傅柯的方法論,此書為不可不讀之作。 傅柯在本書談的主要是由中世紀到 19 世紀一部瘋狂的禁閉史;更深入地說,它企圖透過對監禁結構的研究,建立起瘋狂和非理性之間的對話;最後,它也規劃出一份草圖,談「一部界限的歷史--其內容是一些晦暗不明的手勢,它們一旦完成,便必然遭人遺忘。然而,文化便是透過這些手勢,將某些事物摒除在外。」 本書曾以英文濃縮本《瘋顛與文明》風行知識世界。此次重新出版的中文翻譯是直接源自法文版本,且較英文世界現在流通的全譯版本更早幾年面世,其不僅還原了傅柯這部重要著作的原貌,而且避免許多因版本和英譯本原因所導致的許多爭論與問題。 「《瘋狂史》的中譯絕對要比英譯本更具學習價值。它的出版,無疑是台灣出版界引介西方思潮的新譯標,在這地平線上,讓我們期待更壯闊的氣象!」——李威霆(國立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 助理教授)

  • 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
    By 林明樟

    ?【只要懂中文,你就看得懂財報!】不怕數字密密麻麻,一眼抓出最關鍵的投資密碼!只要懂得加減乘除,就能看穿公司隱藏的危機!以最直觀的日常案例,教你中翻中解釋財報概念!財務報表是一種語言學,難的是中翻中。中英夾雜的專有名詞看似複雜,其實靠常識就足以理解,不必辛苦死背定義。你無須鑽研艱深數字與公式,只要運用個人生活中的財務思維,就能推導出公司經營的各種關鍵資訊,看穿投資密碼!◎瞭解三大報表立體觀,避免落入帳務造假陷阱!◎搞懂損益盈虧純屬帳面進出,預估的淨利不等於現金!◎學會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的綜合運用,輕鬆判斷經營績效!◎抓出現金流量往來的真相,真正看出公司的獲利含金量!【領銜推薦】戴勝益(王品集團創辦人)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黃明漢(神基科技董事長)宣建生(冠捷科技董事長)許景泰(SmartM 創辦人)楊佳燊(傑思.愛德威創辦人暨執行長)謝文憲(商周部落格、蘋果日報 職場專欄作家)?王永福(上市公司簡報顧問、《上台的技術》作者)出版社 商周出版(城邦)

  • 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
    By 黃俊傑

    本書所收錄十九篇論文皆為台灣大學《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研究計劃項下,有關論述中國與日本儒者的《四書》詮釋之研討會發表論文。本書論文共輯為四個部份,第一部份《理論探索》收錄三篇論文,從不同角度討論經典詮釋的理論問題。第一篇論文〈詮釋學與修辭學〉作者為洪漢鼎,此文循高達美的思路,指出詮釋學與修辭學都重視實踐性,因為詮釋學與修辭學都不是一種邏輯理論,而是一種實踐能力。第二篇論文是張鼎國的〈詮釋、修辭與論辯溝通〉,檢討當前哲學思考上語用側面大幅度提昇之後,傳統對語言活動各個面向的看法所出現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又反過來影響以後哲學論述的方向和性格。John B. Henderson在第三篇論文中,探討「經典的周延性」與「異端的偏頗性」之相關問題,指出在許多不同的宗教或思想傳統中,經典都被認為內容周延而完整,包括所有的真理、價值甚至一般知識,他稱這種現象為「經典的周延性」。本書第二部份《論語與孟子的詮釋》收錄五篇論文,討論不同時代的中日學者對於《論語》與《孟子》的解釋。本書第四篇論文是台大中文系蔡振豐的〈何晏《論語集解》的思想特色及其定位〉,他認為:從儒學的角度而言,何晏《集解》雖不能對德性根源問題提出說解,但大抵仍保有儒者對德性問題的重視。王弼《釋疑》則呈現為形上學的思考,完全揚棄宇宙論中心的思維模式,而將重點放在形上之「無」的把握上,這種思考使儒學的內涵完全失卻。蔡振豐的說法與Rudolf G. Wagner可以互相發明。Wagner所撰第五篇論文,主旨在分析王弼對《論語》的解釋。TWagner指出,王弼發展出一套脈絡化而深奧的解讀《論語》的策略,其詮釋關鍵在於扣緊孔子描述聖人境界時,所顯示的對於語言的不信任的態度。本書第六篇論文是張崑將的〈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爭議〉,除闡釋朱子「克己」、「復禮」、「為仁」的三個關鍵思想內涵外,也舉出中日三位儒者:清儒戴震(東原,1724-1777)、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儒者荻生徂徠(茂卿,1666-1728)、懷德堂儒者中井履軒(1732-1817)對朱子的批判。這三位儒者均認為朱子解經時,違背了使用語言的原則。本書第七篇論文作者為日本關西大學教授陶德民,此文以元田永孚的日記和《經筵論語進講錄》為基礎,探討明治時代學術與政治的關係以及其對經典闡釋所發生的影響。本書第三部份收有五篇論文,主要都在論述中日儒者對《大學》與《中庸》的解釋。第九及第十篇論文作者郭曉東,第九篇論文的問題意識是:朱子從《大學》中開發並特別加以論證的問題是什麼?在第十篇論文中,則分析朱子對《中庸》之詮釋,既受到呂與叔相當程度影響,又對呂氏之說提出嚴厲之批評。但朱子對呂氏之認同與朱子對呂氏之批評具有不同的特色。第十一篇論文作者為廣州中山大學教授馮達文,他分析朱子與王陽明(1472-1529)對《大學》的疏解,企圖回答「中國解經傳統的特質何在」這個問題。荻生茂博在本書第十二篇論文〈大鹽中齋的《大學》詮釋〉一文中,研究日本陽明學者大鹽中齋(平八郎,1794-1837)解釋《大學》的作品《古本大學刮目》。本書第十三篇論文是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雅史的〈貝原益軒對《大學》的解釋〉。本文指出不能僅從近代教育學之先驅的角度看待貝原益軒(1630-1714)的歷史角色,而應該從「知的現場」與「歷史的文化空間」的角度檢討貝原益軒學問的涵義。本書第四部份所收前三篇論文都與朱子學有關。第十四篇論文是黃勇的〈程頤與經典解釋〉,其主旨企圖論證:程頤(伊川,1033-1107)的儒家本體詮釋學可以為當代詮釋學開創新境界。PT本書第十五篇論文作者潘德榮,將朱子與施萊爾馬赫(F. E. D. Schleiermacher, 1768-1834)加以比較,他指出:朱子將對文本意義的解釋視為解釋經典的第一目標。本書第十六篇論文作者是湖南師大的李清良教授,他試圖歸納朱子論理解之蔽,主要可以區分為兩類:一是「氣稟之偏」,第二是「私欲之累」。這兩種問題常常互相聯繫而共同作用於具體的理解事件之上。本書第十七篇論文作者為湖南大學鄧洪波,其正是研究明代書院與儒家詮釋的平民化現象。本書第十八篇論文作者是南京大學教授周群,其文探討所謂「公安三袁」之一的袁宗道對《四書》的詮釋。本書最後一篇論文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的文章。這篇論文所處理的問題是明清時代科舉考試答卷中的論述,是帝國中國晚期經典詮釋的另一個面向,很具有中國文化的特色。總之,在東亞近世思想史發展過程中,儒家經典的解釋與再解釋,是帶動思潮形成與轉向的重要動力,《四書》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視。這部書所收錄的這十九篇論文,是最近三年來在台大所舉辦的研討會中所發表的一部份成果。這部書是關心中日近世儒者對《四書》解釋的學者,努力探索的業績。

  • 似與不似: 遼寧省博物館藏齊白石精品
    By 齊白石, Baishi Qi

    似與不似: 遼寧省博物館藏齊白石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