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性格決定命運,或是行為決定未來?
理解內在性格並覺察行為潛藏的動機,你也能朝想要的人生前進
★全球售出七國版權,瑞典直譯中文版首度發行★
★內向者、高敏感、共感人都需要的心理學之書★
.為什麼我們有時希望自己與眾不同,有時又希望融入人群?
.為什麼我們有時十足自信熱愛炫耀,有時卻又極度自卑?
.為什麼我們明明渴望吸收新知,
.為什麼我們明知道要先處理重要的事,
諸如以上各種矛盾行為,我們可以舉出千百種。
究竟是哪些因素決定了我們的行為?本書將會帶領你找出答案。
★人際關係需要培養及灌溉
.謹慎選擇影響你的人事物
.我們都喜歡被人稱讚,所以也不要吝於對他人表達讚賞
.調節自己的孤獨,經營單純而深刻的關係
.勇於展現自己,進行不同的思考
★追求好的影響力會讓自己更快樂
.拒絕盲目追隨社群媒體
.從成功人士身上汲取經驗及靈感
.為自己的成功喝采、享受自己的成就
.思考真正在乎的人事物。
★擁有知識也能提昇幸福感
.控制手機的使用時間,減少分心,練習專注
.戒掉壞行為、獎勵好習慣
.培養手寫筆記、讀紙本書的習慣,使用老式閙鐘
.親近大自然,練習靜坐
.擁抱「錯過的樂趣」(JOMO)而非「錯失恐懼症」(
性格能夠改變,卻需要長時間的潛移默化,
本書特色
●以性格及行為心理學出發,
●章末皆附章節整理小方法,讀者易於生活實踐體驗
作者簡介
安潔拉.雅赫拉(Angela Ahola)
心理學博士,身兼心理醫師、講師、作家,二〇一八年及二〇
她的著作結合了社會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以及當前的溝通趨勢、
譯者簡介
郭騰堅
一九八六年出生於台中市,台灣大學英國文學學士、
本书记录了在美国内华达大学开展的为期10周的文化模拟实验项目,展现了不同群体之间迅速确立文化界限并强烈捍卫自己文化的过程 ...
We are all too ready to ascribe learning problems to an inability to learn and leave it at that. This book should go a long way toward convincing us that using such simpleminded explanations and remedial efforts based on them do not work.
More narrowly focused programs of research by Miner ( 1965 , 1978 ) and by McClelland and his associates ( McClelland , 1975 ; McClelland & Burnham , 1976 ; McClelland & Winter , 1969 ) have made especially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
Gershuny, B. S., & Thayer, J. F. (1999). Relations among psychological trauma, dissociative phenomena, and trauma-related distress: 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19(5), 631–657. Gignac, M. A. M., & Cott ...
A long - established source for understanding Roosevelt's presidency is William E. Leuchtenburg's FDR and the New Deal , 1921-1940 ( 1963 ) . Leuchtenburg concludes that Roosevelt presided over a " halfway revolution " in America ...
Psicolog¡a de la salud
提出「五大性格特質」理論的羅伯特·麥克雷( Robert McCrae )與保羅·柯斯塔( Paul Costa )就認性格的變與不變之爭能對牠們進行可靠的測量。但在深受理性影響的「嚴謹型」這個特徵上,檢測的成效不彰,它似乎是人類與黑猩猩才具有的特質。 0 0 b 巴汗後以山 ...
这桩官司成败的关键就是康尼女士能否证明自己是直接被卡车卷入车下,而不是从冰上滑倒后摔入车下的。司机的代理律师马格雷显然是个老手,他专注这个关键漏洞,搜集了各种有利证据,推翻了当时几名目击者的证词,康妮女士因此被法院判定败诉。康妮女士不服, ...
时候,我会在心里默默地说,我一定坚持得住!我一定能成功!”同时,苏珊的家人也给了她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车祸发生两年以后,苏珊竟然离开了轮椅,开始独立行走。除了身体上的变化,苏珊说她的内心也跟以往不同了,她说她的人生又开始了新的旅程,有了新的目标。
性格是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心理特质,它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行为甚至是人生轨迹。不过,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性格,更不用说发掘出自己性格中的闪光点,活出一个大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