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陰雲籠罩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因特殊的殖民政策而游離於中國大陸與台灣的政治之外。放逐於政治意識形態邊緣的香港文學,不但生長出不同於中國現代文學敘事傳統的城市文學,更在此一失落與追尋中逐漸完成一套極富特色的文學╱藝術敘述模式,而這套敘述模式的起點,正始於五六十年代風行一時的現代主義思潮與文學實踐。 本書從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入手,以社團整體訴求為經,以崑南、王無邪、葉維廉、李英豪、蔡炎培等藝術家前後的境遇、經歷及創作為緯,編織第一代本土作家以來,「現代主義」與香港文學建構的譜系。本書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的資料,以史料實證觀點,揭示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這一當年香港最重要的文學團體,與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流變之關係,填補了香港現代主義研究之空白。
... 邊和那邊 1968 年 8 月 21 日「突發性戲劇」和「真實電影」品特的「黑與白」 1968 年 8 月 23 日品特的荒謬劇場不同的觀點—續談「黑與白」 1968 年 8 月 24 日 1968 年 8 月 29 日即尤奧斯高,下同。篇名「薩爾夫人」(一)伊安尼斯高的「空中飛行」(上) ...
追跡香港文學
劉以鬯與香港現代主義
「1960 年代香港文學與文化」研究計劃源於也斯,他生前帶領大家走進香港1950 年代的快樂與哀愁,現在我們沿着前人的路線,繼續開拓1960 年代的研究。1963 年,年僅十四歲的也斯開始創作,他的作品本身就是研究1960 年代香港文學的重要材料。 本書收錄也斯1960 年代初進文壇的近二百篇文藝短評,以發表於《中國學生周報》、《香港時報》「文藝斷想」、《星島日報》「大學文藝」的文章為主,內容涵蓋文學、戲劇、電影、音樂、設計、翻譯,並有少量隨筆和新詩,大多從未結集。出版這批作品既能便利研究者,也能使喜愛也斯的讀者得以欣賞名家少作,對也斯的文學成就有更全面的認識。 目錄 序 少年也斯的煩惱 凡例 也斯六○年代的創作 一九六三年 致自慰的落第者 詩二首:〈去年在馬倫伯〉、〈八又二分一〉 一九六四年...
了解香港文學,必須從這本開始!香港文學的發展不是建立在對於「非本土」的否定之上,也不是簡單地由無到有的過程,實際上存在更多的矛盾、游離。本土與非本土共同構成香港文學本土意識的複雜性,結合流動與根著的辯證,作為本書《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回顧、論述戰後至2000年代香港文學的核心。陳智德的《根著我城》以文學史架構為綱的系統論述,主要論及的作家包括望雲(張吻冰)、趙滋蕃、張一帆、阮朗、曹聚仁、徐訏、力匡、舒巷城、楊際光、馬朗、蔡炎培、劉以鬯、西西、梁秉鈞(也斯)、鄧阿藍、洛楓、董啟章、潘國靈、謝曉虹;也旁及符公望、黃雨、沙鷗、葉靈鳳、陳君葆、何達、唐君毅、林以亮、夏侯無忌(齊桓)、司馬長風、吳煦斌、松木(蔡振興)、戴天、馬覺、崑南、盧因、陳冠中、葉輝、游靜、馬國明、李碧華、辛其氏、郭麗容、鍾玲玲等。書中論及的作品始自戰後初期黃雨、符公望的左翼詩歌、1950年代趙滋蕃、阮朗、徐訏等人的小說,下迄2007年董啟章《時間繁史‧啞瓷之光》和陳冠中《事後:本土文化誌》等;亦從報刊研究角度分析《華僑日報‧學生週刊》、《七○年代雙週刊》、《越界》、《香港文學(雙月刊)》、《今天‧香港文化專輯》等刊物的時代意義和文學史位置,探討議題含括左翼詩歌、反共小說、寫實主義文學、現代主義文學以及有關方言詩歌、自我改造、新民主主義文藝等概念,是陳智德無間斷地從事香港文學研究二十年成果的階段性總匯。陳智德在《根著我城》一書討論香港文學的不同之處是本土意識的不同面向。1930年代至2000年代多種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作品,香港文學的本土意識,在不同年代具有不同的方向,而本土意識並不等於對地方人事的肯定,也可以包括對地方的否定和批評。因應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特殊狀況,認識香港文學以至台灣文學的個別性發展,才能認識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全局,因此本土並不狹窄,反而是通往普遍之途,正如抗戰時期的民族形式論爭所提出,地方認同並不與民族認同相矛盾。
国家中华基金资助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本書上半部為“歷史想像”,主要分析香港不同類型的歷史書寫方式,以觀察香港的文化身份流動;下半部為“本土經驗”,希望從城市的角度,思考作為一種新的歷史主體的當代香港文學的發展動力。 誠如一些分析所言,本書作者從小說出發,試圖在歷史建構的意義上辨析複雜多變的香港文化身份,同時圍繞著都市性,建立自己敘述香港文學的視角。與限於一般性作家作品分析的香港文學史相比,本書的研究無疑具有創新的視野。
大概是因為缺錢,《島上》篇幅不大,作品有限。《島上》第 2 期篇首的小說是張吻冰的《粉臉上的黑痣》。小說的主人公淺原君是一位文學青年,他在 T 洲的汽車上遇見一個美貌女子,一見傾心,不由坐過了站,跟隨女子下了車。到了女子的住處,他發現書櫃裏有很多 ...
香港文学史
六十年代是香港現代主義詩歌的興盛期,風格上從傳統逐步走向現代,去國懷鄉及格律均齊之作銳減,在左右對立以外,新一代的聲音響起,香港詩歌更具城市風貌與實驗探索精神,香港詩壇充滿種種變數與多元發展的可能性。當時不同風格及主張的刊物如《新思潮》、《香港時報.淺水灣》、《星島日報.大學文藝》、《中國學生周報.詩之頁》、《好望角》、《藍馬季》、《明報月刊》、《盤古》及《當代文藝》等都紛紛刊載新詩,使六十年代成為香港新詩的一個轉折時期。本書收錄一九六○至一九六九年間詩人在香港寫作、發表和出版的新詩作品,並兼收他們在台灣發表的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