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末卻不微末: 希伯來書、大公書信及啟示錄導論

居末卻不微末: 希伯來書、大公書信及啟示錄導論
ISBN-10
9888672002
ISBN-13
9789888672004
Category
Religion / Biblical Studies / Old Testament
Pages
281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0-09-04
Publisher
天道書樓
Author
岑紹麟

Description

【內容簡介】

新約聖經最後九卷書──希伯來書、大公書信及啟示錄,相對其他書卷(如福音書、保羅書信),似乎較受忽略。信徒或是敬而遠之(尤其艱澀難解的希伯來書、啟示錄),或是淡而忘之(尤其篇幅短小的約翰貳、叁書、猶大書)。其實,這些書卷是從早期教會傳承下來的信仰寶庫,與別的正典書卷「都是上帝所默示的……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提後3:16~17),又同樣是「那純淨的靈奶……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彼前2:2)。因此,以英文一句源於莎劇的成語「last but not least」(居末卻不微末)來形容這些書卷,並不為過。

本書解析這九卷重要卻備受忽略的新約書卷,從內證和外證重構歷史背景資料(作者/讀者及其處境、成書日期和地點等),分析文學特色(體裁、修辭技巧等),按全書結構概述經段的內容,展示與新舊約書卷的文本互涉,以及歸納神學的信息,幫助讀者準確掌握每卷書的主要脈絡和背景,成為可靠的讀經導引。



【作者簡介】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哲學博士

曾任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新約助理教授

著作包括:

《天道聖經註釋•加拉太書》

Paul’s Use of Isaiah in Romans

翻譯作品包括:

《聖經神學詮釋辭典》


Similar books

  • 普天註釋:加拉太書‧以弗所書
    By 岑紹麟, 黎惠康

    【內容簡介】  加拉太書是新約聖經中十分重要的書卷,因為保羅在信中闡釋了基督教的核心教義——因信稱義。在保羅的書信(甚或在整部新約聖經)中,加拉太書最具「火藥味」,這一點從信中的用詞和表達風格可見一斑。保羅駁斥猶太信徒認為外族信徒必須嚴守猶太律法才可得救的主張,並呼籲信徒對基督耶穌要有信心,在主裡得真自由。 以弗所書的內容主要是保羅解釋教會的性質和使命,書中包含了保羅一貫的觀念,如「因信稱義」、「在基督裡」、「復和」、「聖靈」;並且加入了一些新的觀念,如教會的普世性、使徒和先知是信徒的根基、「新人」等觀念,藉此堅固信徒的信心。

  •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
    By (清)朱用纯等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读本精选插图版”是一套面向大众读者的插图版线装国学经典,本丛书共有28个品种,包括贤哲经典、历史民俗、文学菁华等多个类别,是一套普及性的通俗传统文化读本。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先秦两汉魏晋
    By 韩传达选注

    本书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三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原始劳动歌谣、神话、诗经、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屈原、宋玉、李斯、贾谊、枚乘、淮南小山、赵壹、司马迁等。

  • 清史专题研究
    By 冯尔康,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本套书是文集。本套文集共10卷,收入著名史学家冯尔康先生的学术论文、读史札记、序跋书评、回忆文章,等等,涉及史学理论、清史、社会史、文化史、宗族史、徽学等领域。共360多篇,380多万字。内容极具学术价值。《清史专题研究/冯尔康文集》通过清史及清史研究综论、历史事件与人物、女性史、社会经济史、地方史5个栏目,对政治史、政治事件、人物(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经济、女性、地方等历史进行研究,得出了对清朝皇权影响、满族统治贡献、鸦片战争与近现代转型等方面的认识,综论清史特点,追求以史为鉴。

  • 辛弃疾:从来诗剑最风流
    By 邢万军主编, 王丹著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辛弃疾一生波澜起伏,他抱忧国爱民之心,寄豪情于辞章之间,格调激昂而情致沉练,以诗入词,存世词作颇多。他师法于古诗,壮心激昂,其豪放之词曲律清扬,含蕴高古,风流豪俊又不失婉约之致,南宋飘摇风雨之路,他踽踽独行。本书赏析稼轩词之风格特色,点拨南宋之昔世烟云,以抒情的笔调写出辛弃疾剑胆琴心、词意纵横之间的傲然而立之风骨,结合宋词的创作技法等方面探究,写出词人的传奇一生。

  • 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第一卷:玄智與詩興
    By 蕭馳

     進入中國傳統詩中 重新發現「詩興」 開拓出不同的詩意生命空間 魏晉正始、嘉平之交至劉宋元嘉初年短短兩百年之間,中國抒情傳統竟完成了詩中詠懷、詠史、懷古、山林遊仙、山水、田園等最重要主題和題材的開拓。是什麼推動了這樣的發展?本卷以為其源於存在危機生發的生命意義之再探尋和人格典範之重塑。 作者以此探討了此一時期詩學觀念中種種新異與玄學論題的內在聯繫。這些觀念包括:自省式體驗的書寫、對當下心境的珍攝、對個人哀樂的超越、對自然生命原發精神的彰顯,以及抒情自我的再創造等等。而新觀念的歸趨,則在探求在內在與超越間的圓融之道和重新發現「詩興」。與玄學圍繞「自然」範疇的詮釋,企圖一般地解決存在危機不同,詩人以各自不同的生命和人格探求,開拓出不同的詩意生命空間。

  • 散花天女(6)
    By 紫屋魔戀

    含朱谷內淫歡三日,令南宮雪仙分不清是為求藥而委屈,或是己身慾念大發?但得谷主朱華襄幾番徹底憐愛,稍微平復先前幾次難堪受污的心情。 求得藥草後,憑著妙雪真人弟子的身分,順利進入雲霧香亭。 香亭之主華素香雖是客氣以待,卻是孀居許久,眉目難掩閨情抑鬱。南宮雪仙幾番思量,為求藥草,只得祭出由燕千澤之處得來的寶貝……

  • 文淵閣四庫全書

    文淵閣四庫全書

  • 索引本佩文韻府
    By 張玉書

    索引本佩文韻府

  • 枕草子
    By 清少纳言

    《枕草子》大约成书于1001年,开日本随笔文学之先河。 全书共有305段,分为类聚、日记、随想三大内容。类聚是受唐朝李义山《杂篡》的影响,罗列生活中不同性质与类别的事物,如“山”、“海”、“扫兴的事”、“高雅的东西”,涉及地理风貌、草木花鸟、内心情感、生活情趣等等,非常丰富地体现出作者清少纳言细腻的观察和审美趣味。日记记录了作者在宫中的生活,其中有反映她与皇后藤原定子感情深笃的经历,以及她在宫中生活的片断,这部分内容深映古典风貌,可从中了解日本平安时代皇室贵族的生活状态和品味素养。随想则是对自然与人生的随感,尤其可见作者明快、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