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信徒在六十六卷書,投票選出十本令人難明的書卷,
路加福音是使徒行傳的上集,從耶穌為舊約預言之「人子」的角度出發,記述耶穌是彌賽亞,是神的兒子,也是完全人。祂道成肉身,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由於是按時序記錄,所以較易掌握。若論篇幅的長度和寫作的技巧,路加筆下的福音書與使徒行傳在新約正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神學思想方面,這兩本書有其特別的貢獻。對路加而言,神學思想並非抽離現實的學術討論;反之,路加的寫作對象是在生活與信仰中掙扎的群體,他的神學思想是因應當時教會的需要和挑戰,經深入的省思後而孕育出來的神學觀念。路加的著作是聖靈所默示的話語,能使今日的信徒得到屬靈上的造就。鮑維均博士深盼這本註釋書,能跨越歷史的鴻溝,讓二十一世紀的信徒聆聽到路加的信息,並親嘗這信息對那些忠心跟從耶穌的門徒所帶來的震撼力。
本書所詮釋的經文有不少都是令信徒深刻並耳熟能詳的,計有:好撒瑪利亞人,無知財主的比喻,失羊、失錢、失子的比喻,不義的管家,財主與拉撒路,耶穌與撒該,以馬仵斯的路上,這都是同屬符類福音的馬太及馬可所沒有的。 如愛麗斯夢遊仙境一般,讓作者帶領我們走進經文,尋索路加福音的耶穌基督事蹟。
本書所詮釋的經文有不少都是令信徒深刻並耳熟能詳的,計有:好撒瑪利亞人,無知財主的比喻,失羊、失錢、失子的比喻,不義的管家,財主與拉撒路,耶穌與撒該,以馬仵斯的路上,這都是同屬符類福音的馬太及馬可所沒有的。 如愛麗斯夢遊仙境一般,讓作者帶領我們走進經文,尋索路加福音的耶穌基督事蹟。
【內容簡介】 環顧教會歷史,披著羊皮的狼從來沒有消失過,總是潛伏在教會內外,伺機混亂信仰,迷惑人心。昔日第一世紀如是,今日二十一世紀也如是。兩卷書的作者同樣聲嘶力竭,分別提醒信徒要小心提防假教師、假先知的言論,要在主裡長進。究竟當時的情況如何?錯謬在哪裡?可以如何防備?又如何活用於現今的世代?且讓本書的作者張略博士為你娓娓道來,解說如何分辨假教師的言論,在真道上建立自己,避免落入信仰的危機。 【作者簡介】現為中國神學研究院副院長暨聖經科周永健教席教授、金巴崙長老會九龍堂顧問牧師。 先後畢業於:加拿大沙省大學理學士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道學碩士澳洲摩亞神學院神學碩士英國聖安德魯大學哲學博士 其他專著:The Genre, Composition and Hermeneutics of the Epistle of James. Paternoster Biblical and Theological Monographs. Carlisle: Paternoster, 2003. Reprint, 2004; Eugene: Wipf & Stock Publishers, 2007. ...
董橋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曾這樣說:「文學教你怎樣說『我愛你』;政治教你怎樣解釋『我愛你』;歷史則教你從別人對另一個別人說的『我愛你』之中學會甚麼時候不說『我愛你』。」那麼,聖經又怎樣講解「愛」呢? 原文「愛」字的動詞在新約出現 143 次,倘若我們接受使徒約翰是約翰福音和約翰壹貳叁書的作者,它們就合共出現了 68 次 (約:37;約壹:28;約貳:2;約叁:1)。我們不期然會問:約翰為何強調「愛」?約翰更強調這是上帝的「命令」。在「命令」之下去「愛」,會否讓「愛」變得太沉重?
董橋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曾這樣說:「文學教你怎樣說『我愛你』;政治教你怎樣解釋『我愛你』;歷史則教你從別人對另一個別人說的『我愛你』之中學會甚麼時候不說『我愛你』。」那麼,聖經又怎樣講解「愛」呢? 原文「愛」字的動詞在新約出現 143 次,倘若我們接受使徒約翰是約翰福音和約翰壹貳叁書的作者,它們就合共出現了 68 次 (約:37;約壹:28;約貳:2;約叁:1)。我們不期然會問:約翰為何強調「愛」?約翰更強調這是上帝的「命令」。在「命令」之下去「愛」,會否讓「愛」變得太沉重? 作者吳道宗博士主修新約,於1998年獲美國南方浸信會神學院頒授哲學博士。
約翰福音確實有別於其他三卷福音書(馬太、馬可、路加)。信徒喜愛研讀這卷福音書,但又感到內裡信息非常深奧,令人費解。究竟有沒有方法讓人「讀通」? 本書的出版正是為了幫助信徒進深了解約翰福音的信息。本書不是逐字逐句詮釋約翰福音的釋經書,而是以文學手法引導讀者窺見全書整體信息的著作。本書帶領讀者首先學會「欣賞」、「進入」敘事所呈現的世界,繼而掌握敘事經文的信息。
「天道聖經註釋叢書」具有以下特點:(1)解經 (exegesis)與釋經(exposition)並重。一方面詳細研究原文字詞、時代背景及有關資料,另一方面也對經文各節作仔細分析。(2)全由華人學者撰寫,不論用詞或思想方法都較翻譯作品易於了解。(3)不同學者有不同的學養和專長,其著述可給讀者多方面的啟發和參考。(4)重要的聖經原文盡量列出或加上英文音譯,然後在內文或腳註詳細講解,使不懂原文者亦可深入研究聖經。
「天道聖經註釋叢書」具有以下特點:(1)解經 (exegesis)與釋經(exposition)並重。一方面詳細研究原文字詞、時代背景及有關資料,另一方面也對經文各節作仔細分析。(2)全由華人學者撰寫,不論用詞或思想方法都較翻譯作品易於了解。(3)不同學者有不同的學養和專長,其著述可給讀者多方面的啟發和參考。(4)重要的聖經原文盡量列出或加上英文音譯,然後在內文或腳註詳細講解,使不懂原文者亦可深入研究聖經。
本註釋書的緒論為研究哥林多前書提供基礎資料,包括哥林多城背景、保羅與哥林多教會的關係、哥林多前書的完整性、寫作地點和時間、哥林多教會所面對的問題等。註釋範圍是哥林多前書第一至六章,涉及兩個主要課題:信徒分黨分派(一~四章)和信徒道德操守的問題(五~六章)。就註釋方法而言,作者討論每段經文都分為「經文翻譯」和「經文分析」兩個部分。「經文翻譯」是探討各中文譯本翻譯的異同;「經文分析」則集中討論經文的意思,以及上下文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