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茶事(增訂版)

香江茶事(增訂版)
ISBN-10
9888760602
ISBN-13
9789888760602
Category
Social Science / Ethnic Studies / Asian Studies
Pages
179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2-03-15
Publisher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Author
林雪虹

Description

茶與香港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常見於茶餐廳、茶樓等生活場域,甚至出現在我們的紙幣上。


別小看這一小杯飲料,它包含了中國幾千年的茶文化及我們的殖民地歷史。


本書嘗試透過文本整理、訪問老茶行及茶人,細說由十九世紀至今香港的茶貿易變遷與發展。品一杯茶,讓我們從茶杯裏輕輕窺探香港由開埠發展到國際都會的起跌,與茶一起見證海峽兩岸和香港關係的變化,從中尋找本地茶文化的根源、現象和未來的路向。


增訂版新增一章,特別分析近代普洱茶在香港的歷史發展,以及香港在推廣普洱茶上的角色。



目錄


序言(劉智鵬)


引言


第一章 早期香港茶貿發展


本地的茶葉生產


茶馬古道與香港


香港茶行業的發展


  林奇苑茶行:二十世紀香港及中國火紅時代的茶事


    九洲行:淺談二十一世紀的中港茶行業起跌


第二章 一九八○年代以後的發展


新式茶館的興起


由政府推動的茶文化活動


由私人推動的茶文化活動


基督教與茶文化教育活動


以茶文化交流的民間組織


其他活動及課程


第三章 香江茶事


香港的茶樓文化


香港與紫砂文化


本地茶人的故事


  福華茶莊:專訪「熟茶之父」盧鑄勲


    劉裕發茶莊:劉國浩的茶倉


    茶藝樂園:陳國義與八八青


工夫茶的傳承


 顏奇香茶莊:潮州人在香港


   工夫茶舍:工夫茶年輕化


香港的品牌與精神:專訪福茗堂李少傑


第四章 時代巨輪下的變遷


新式茶舖的崛起與生存之道


  台式手搖飲料店


    現代茶藝館百花齊放


    新生代尋求突破


      香港國際茶展


香江以外的茶事   


   香江茶事在內地概況


  訪問香江茶人


     訪問香港茶人(一):何景成


     訪問香港茶人(二):楊智深


訪問香港茶人(三):白水清


第五章 普洱茶在戰後香港的發展


普洱茶在戰後香港的發展


(一) 重整時期:1945-1972年


(二) 革新時期:1973-1999年


(三) 鼎盛時期:2000-2010年


(四) 衰退時期:2010年後


總結


Similar books

  • 英式下午茶的慢時光〔全新增訂版〕: 維多利亞式的紅茶美學×沖泡美味紅茶的黃金法則
    By 楊玉琴(Kelly)

    來一場午茶之約,享受撲鼻茶香、挑動味蕾的點心與茶滋味,傳遞英式紅茶文化的美學與優雅 【跟著英式紅茶專家,深入紅茶文化的迷人世界】如何品味下午茶?由英國名瓷Wedgwood、百年紅茶品牌Whittard、美國精品Tiffany、日本「午後の紅茶」等品牌指定茶會講師──Kelly,帶你深度體驗紅茶文化之美。 「下午茶」源自於英國十九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其悠閒輕鬆、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反映了這個大英帝國最驕傲的經濟文化全盛時期,而茶會更是當時紳士名媛重要的社交場合。從早茶、上午茶、午餐茶、下午茶、晚餐茶到睡前茶,英倫生活百態,都由「茶」開始。 時至今日,令人驚喜的三層架點心、美麗精緻的茶具、風味獨具的各式茶品、優雅迷人的品茶禮儀,構成了風靡全球的英式下午茶文化。無論是喝一杯午後茶,獨享個人的放鬆時光;還是沖一壺好茶,與三五好友閒話家常,下午茶不僅是喝杯茶,更是品味生活的優雅方式。 【說茶.品茶.享茶,紅茶迷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行家推薦的11大經典茶品牌       一生必去的下午茶朝聖地點       沖泡美味紅茶的黃金守則       規劃一週的下午茶時光       五大經典名瓷鑑賞指南       與紅茶超速配的飲食推薦       產地茶、風味茶品飲一覽表 全書以簡潔易懂的描述,搭配照片和插圖,帶領眾茶迷一窺英國古典下午茶的起源、典故與禮節,為飲茶增添豐富的文化意涵,並介紹各式茶具、人氣茶館、經典茶品牌的特色,以及一定要知道的紅茶基礎知識,更教你如何沖泡出美味紅茶、變化出不同風味的調茶,並布置出符合自己期望的茶會,以充分感受到下午茶的魅力。 【本書特色】● 一定學得會的紅茶基礎知識● 最親民的選茶指引與飲食搭配● 便於閱讀及理解的圖文編排方式● 下午茶朝聖地點及主題精選● 經典茶具品牌推薦與收藏指南 ★ 日本Cha Tea紅茶教室代表、紅茶文化專家   立川碧/專文推薦

  • 台灣多奇廟,遊出好運道
    By 楊逢元

    傳統的大廟,除了興建起源多有傳說, 廟中的祀神,也不乏有離奇又富故事性的傳奇。 與神同行,跟著廟宇達人來個拜拜開運之旅, 神明加持,包管財運亨通、運勢暢旺! ★兼具廟宇介紹、美食推薦與好遊景點的旅遊書 ◎如果「拜拜」歷經上千年而未式微,給予「凡人」心靈依靠。無疑是穩定台灣社會的力量。而普遍也流傳著求財、求姻緣、求子的名廟,除了「保佑」的功能之外,還有哪些值得參訪。其實,傳統的大廟,除了興建起源多有傳說,廟中的祀神,也不乏有離奇又富故事性的傳奇。而這些祀神,也各有專職「神通」,精彩的故事也值得閱讀。如果,「拜拜」不僅是祈福,而帶有歷史與文化的閱讀,不也是文化傳承,讓「信仰」更有見聖賢而思齊的意義。 ◎本書從廟宇的分類、常見的祀神、拜拜的規矩及台灣祈福好廟等依序介紹,讓「拜拜」這件事,不再只是「拿香跟著拜」,而讓每一次的「拜拜」都像是走訪一座小型博物館,閱讀豐富的民俗文化。而且,不同的廟宇,也各求財祈福之道,在每座靈驗好廟的內文中,也將一一介紹,讓「拜拜」更得其法。

  • 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
    By 易夫斯.波沙特

    ?◆德國亞馬遜4.8顆星評價想像一下,你的一生不過是一場漫長的夢境。想像一下,你與鄰居交換了大腦,那你現在究竟是你的鄰居還是你??想像一下,你的一生將會不斷重演,你會因此感到幸福嗎?還是你會想要改變什麼??哲學是一門「沙發上的科學」,哲學家無法用科學實驗來檢驗其正確性,所以這些數也數不清的哲學思想實驗,從兩千多年前開始便一直是哲學家的工具,哲學家藉此謹慎地質疑、推敲與論證,為人生的根本問題找出答案。古往今來偉大的哲學家——從古代哲人蘇格拉底、柏拉圖到存在主義大師沙特、卡謬、尼采——都設計了類似的思想實驗,以便更進一步探討如道德、意識、幸福或正義等問題。新世代的瑞士哲學家易夫斯.波沙特(Yves Bossart)精選了當中最重要的五十五個思想實驗,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加以闡述與推演,引領讀者探討人生最令人徬徨的十一大主題。讀者不需要囫圇吞棗一大堆哲學經典,而且本書每個章節都可以獨立閱讀,只要坐在沙發裡,就能輕鬆進入美妙的哲學思考殿堂,尋找出自己人生的方向。【專文導讀】朱家安(哲學哲學雞蛋糕老闆)苑舉正(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推薦】(皆按姓氏筆畫排列)周偉航(熱門專欄部落格「人渣文本」作者)孫效智(臺大哲學系教授兼生命教育中心主任)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了不起的書,持續地啟發讀者思考,並從遊戲中學習,讓我立即被吸引。」——伯納德.森(Bernhard Senn)瑞士德語廣播電視「非小說三重奏」(Das Sachbuchtrio)廣播節目主持人。「幸福、上帝、大腦和心智是此書的關鍵詞,讀者能夠在沙發上作出短暫卻深入的思考。」——卡塔蓮娜.申克(Katharina Schenk)《哲學》雜誌編輯。「易夫斯.波沙特讓『思想實驗』變得平易近人,使讀者能立即進入思考殿堂」——《星期天信使》週報(Kurier am Sonntag)。出版社 商周出版(城邦)

  • 星火與香火:大眾文化與地方歷史視野下的中共國家形構
    By 趙樹岡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閩西山坳小鎮,鎮內平淡無奇的宗祠,祠內一抹若有似無的灰黑焦痕,如膠囊似的被凝聚、精煉為紅色聖地與革命星火印記。在共產革命洪流裡,連串政治運動背景中,小鎮、宗祠,種種看似零碎、不足以載入史冊的事件、人物,呈現出馬賽克般,拼貼、鑲嵌又彼此攀附纏繞的星火與香火、革命與傳統的流動屏幕。《星火與香火》以國家/文化、跨學科的研究視野,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國家形構,以及國家觀念賴以延續,充滿真實感的記憶地景,革命建國與英雄烈士事蹟,如何不斷被建構、被展演──在壯盛華麗的儀式場景,在幽微陰暗的灰色角落。《星火與香火》以貌似微不足道,1960年代福建省革命文物調查現場為起點,透過細膩的田野、檔案、地方文獻,剖析閩西山野宗祠逐步紅色聖地化的歷史,精彩呈現革命星火與傳統香火彼此纏繞的複雜面貌,為當代跨學科國家研究指出一條最佳路徑。──陳永發中央研究院李亦園、陳永發院士聯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