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of History / Asia / Southeast Asia

  • 族群與國家: 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1683-1973)
    By 陳麗華

     「臺灣客家人的族群認同從何而來?」 本書採取歷史人類學的觀點,以六堆為研究對象, 重新思索近三百年來國家因素對臺灣客家族群認同形塑的影響。 六堆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客家聚落,也是桃竹苗地區之外的第二大客家聚居區。不過,「六堆」並不是一個可以在地圖上找到的地名,它其實是高雄市及屏東縣境內十二個鄉鎮的合稱。其地域名稱來自於清代當地人士組織的軍事性地域聯盟,至今還可清楚分辨不同地域的堆別。 本書採取歷史人類學的觀點與方法,試圖描繪及說明臺灣六堆地區的客家族群認同,如何經歷清帝國、日本到戰後中華民國三個不同政權的治理,在這近三百年的時 間中逐漸形成與演變的歷史。臺灣客語群體的地方文化和認同在清帝國統治時期,已與其祖籍地華南社會存在差異。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則使得臺灣「客家」的想 像逐步形成,只是更大程度和語言文化聯繫起來,血統色彩則較為淡漠。而血統色彩強烈的所謂「中原客家」族群觀念,則是在進入二戰末期以及戰後,才逐漸深入 臺灣社會。 本書特別著重在「族群」與「國家」之間的互動,作者在本書指出,國家既是行政治理的機構,同時也是文化理念的集合體,而族群意識的衍生和表達,深深地植根 於不斷變化的國家意識當中。它並不僅僅透過制度性因素表現出來,亦透過禮儀和象徵表現出來。不同國家政權治理下的禮儀和文化元素,如何在臺灣六堆巧妙地、 選擇性地納入歷史記憶的框架,成為晚近表達客家認同的方式,亦為本書的論述重心。

  •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臺灣出兵與日本帝國主義之萌芽
    By 羅伯特.埃斯基爾森(Robert Eskildsen)

    一場軍事行動,如何萌發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大夢?1874年,日本以琉球人在南臺灣遇害為由宣稱懲凶,派軍攻打臺灣,稱之「臺灣出兵」,是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對外用兵。要解釋此事件的前因與後果,必須將其置於西方帝國主義、日本的革命性改變,和十九世紀後半葉中國在東亞的外交支配地位等脈絡,才能全盤理解。聚焦發生在日本與世界關係出現關鍵轉變時刻的「臺灣出兵」,本書闡述維新政府如何藉由挑戰中國在東亞的權威而萌生日本帝國主義,同時鞏固自身政權。作者並用「遞迴」的概念,解釋日本帝國主義如何在與西方帝國主義的動態互動之中出現;數十年後,日本的遞迴帝國主義所帶來不穩定性及分裂性的實際效果愈來愈清楚可見,為日本和東亞歷史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記。

  • 伊能嘉矩: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增訂版)
    By 陳偉智

    歷史學者楊雲萍教授曾說,「臺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在日治時期、戰後初期乃至今日,伊能嘉矩當年的足跡,確實影響了臺灣研究領域的每一個角落。來自日本東北鄉村遠野的伊能嘉矩,隨著近代日本帝國的擴張,來到臺灣,在臺灣他一步步展開其臺灣研究的踏查足跡。殖民地時代結束之後,其作品更經歷了後殖民挪用與再生。透過對伊能嘉矩作品的分析,本書呈現伊能嘉矩及其時代;更透過伊能嘉矩,追蹤當代臺灣歷史文化建構的殖民印跡。增訂版就伊能嘉矩的田野技藝、漢人社會研究、臺灣歷史書寫幾個部分,增加討論文字與圖片篇幅。附錄新增2014年以來臺灣與日本的伊能著作出版與紀念活動的情況。本次修訂內容反映本書初版以來讀者與學界的批評與回饋,以及納入作者這些年參與伊能嘉矩著作校訂與策劃「重返田野」特展工作,重新閱讀與詮釋伊能嘉矩的心得。【聯合推薦】本書以綿密的文獻檔案史料與民族誌資料解讀為基礎,全面檢視「臺史公」伊能嘉矩在田野文獻、族群分類及歷史研究上的先驅性貢獻及時代脈絡。作者結合學術史及後殖民研究的雙重視角,詳細剖析伊能臺灣研究的跨國網絡與知識系譜,進而解明日本殖民地學術的文化政治意涵。並從公共歷史的觀點,深入觀察解嚴以來關於伊能的各種紀念出版與展示活動,從而對其臺灣研究業績提出嶄新的解釋和評價。從遠野到臺灣、從文獻到田野、從歷史到當代,本書不但是提供讀者迄今關於伊能最完整而深刻的學術傳記,更為臺灣史學史及後殖民史學,提供了細緻而動人的研究範例。 ──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的出版讓我們看到年輕學者陳偉智近年以來所下的功夫與努力。與前人研究比較,陳不但介紹這位早期「臺灣通」的人生經歷和學術旅程,他也引用其對後殖民理論之深厚理解來批判伊能歷史文化理論內涵的政治性。若想了解伊能嘉矩之雙重知識脈絡、時代背景或研究方法,這是必讀的好作品。作者另外的貢獻乃是讓讀者更了解自己的歷史想像(包括臺灣或原住民主體、現今的族群分類範疇、基本空間單元等)有多少還依賴著伊能嘉矩百年前所建構的殖民論述。就如作者在書尾所言「回到伊能嘉矩的時代,是為了重新在當下透過伊能嘉矩看到我們這個時代」。 ──費德廉(Douglas L. Fix,美國里德學院歷史系教授)陳偉智這本書是討論兼具官員、人類學家、民俗學家、歷史學家以及記者身分的伊能嘉矩之代表性傳記,是帝國研究、概念史、人類學、以及東亞史等各領域之中受到歡迎的一本新作。這本卓越的書是基於仔細的、領域廣泛的第一手史料研究,而且它提出了更大的問題:包括制度化的知識以及社會界線的本質、民族以及種族間的關係。在這本書的許多優點之中,作者廣泛性的研究平衡了同情的以及批判的觀點,描繪出伊能的制度性、文學的、以及組織的臺灣原住民研究,揭示了其複雜以及重層的計畫。他也說明了伊能如何扮演好他原住民文化報導者、日本官員、田野探查者,以及學者的多重腳色,以發展其種族分類與歷史論述,至今仍影響臺灣與日本的政治與學術。伊能嘉矩模糊了官僚與學界、學術與新聞學、以及理論與實務的界線,在他的時代完成了一些成就,並持續地影響了後來。簡單來說,伊能嘉矩的故事闡述了在帝國的年代中,現代社會學知識的政治基礎。 ──保羅.D.巴克萊(Paul D. Barclay,美國拉法葉學院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伊能嘉矩於日本殖民統治初期渡臺,主要以人類學以及文獻史學的方法詳細地調查有關臺灣的「文化」,並遺留下相當多的研究成果。在思考殖民地支配與學術的關連性,以及有關臺灣「文化」在20世紀前半的論述空間之方面,考察伊能臺灣研究的方法,是特別重要的課題。關於這樣的主題,本書作者陳偉智長年來以銳利的問題意識、並陸續發表了優秀的研究。這本書為其集大成的研究成果,全書貫穿了審慎的方法論、細心的資料分析,以及簡單易懂的敘述。擁有這些特色的本書,在逼近伊能嘉矩臺灣研究的全像的同時,也見到了其影響的廣袤,可以說這本書的出版是很受期待的。 ──松田京子(日本南山大學人文學部日本文化學科教授)

  • The Vietnam Photo Book
    By Mark Jury

    A magazine photographer in civilian life, Mark Jury was assigned to the U.S. Army Headquarters Information Office at Long Binh during the Vietnam War. With blanket travel orders and the...

  • 臺灣妖怪百寶圖
    By 何敬堯

     臺灣妖怪專家何敬堯,投入10年心血,深入鑽研島嶼魔幻歷史。作者走訪全臺灣,全方位辨識臺灣妖怪種類,聯手插畫家魚儂,細膩刻畫108種鮮明有趣、故事動人的臺灣妖鬼譚,引領人們走進現實與夢境之隙的奇幻世界。並且,作者踏查全臺灣207處妖怪與怪談地點,特製電子地圖導覽,全面建構本土妖怪網路資料庫,便利讀者查閱本土神話傳說之實際地點與故事概況。   ◆本書特色――   1.本書的「妖怪品種」:包含妖精、精靈、異人、鬼魂、惡神、魔鬼、怪獸、幻獸、未確認生物。   2.本書的「妖怪圖畫」:插畫家投注3年心力,走訪上百處怪談景點,研究臺灣妖怪繪畫史脈絡,以水彩手繪108種臺灣妖怪之獨特造型。   3.本書的「架構分類」:劃分「水界、山界、鄉界、原住民族」四大類,詳細解說各界怪談之演變。   4.本書的「延伸應用」:本書串聯網路資料庫,搭建起傳統紙本、電子雲端、真實世界之橋樑。   ◆本書宗旨――   1.妖怪反映人類內心想像,蘊藏城鄉記憶與歷史轉折的幽光。作者全面整理古文獻,實際田野調查全臺灣怪談地點,採訪在地耆老說法,深入探索「神話、傳說、民間故事、都市傳說、原住民奇譚」之中隱藏的妖怪足印。   2.本書以平易通俗的方式,全方位繪製妖怪文化的島嶼藏寶圖,並從繪畫、戲劇、音樂、娛樂、文學等面向,細膩梳理臺灣妖怪學形成的脈絡。      ◆本書奇譚――   本書囊括妖鱷的戀愛史、鯊魔人傳說、貓靈異事、惡作劇的屎缸伯母、討取火焰的無頭鬼、守護寶藏的白馬精、黑魔法女巫、大耳朵怪物、蜘蛛女、髮靈……無數妖怪奇譚,誘惑人們踏進迷霧之中,這些目眩神迷的故事是真是假?   華麗之島,百妖千怪,山海萬靈,無奇不有。且以本書作為妖異導覽的星光來指路,沿途莫懼,且歌且行,一起走入不可思議的妖怪島嶼,華麗冒險於焉啟程!   ◆臺灣四大妖怪類型   ...

  • 台灣—人類文明原鄉
    By 林勝義, 何顯榮

    近年來台灣是南島語族的原鄉漸被認同,左鎮人、大崗山人化石的出土、澎湖海底巨大城牆、台北七星山金字塔及百餘座分布各地的人工地洞等的發現,說明台灣曾是世界最早的太陽帝國所在地,也就是12,000年前失落的姆大陸。為使台灣真正的上古史和史前史重見天日,本書是根據收集許多珍貴的史料和文物,並花費了龐大的經費、時間、體力和精神,親自做田野的調查工作,參考有限的史料、專家學者的著作、口傳歷史,加上實地調查及科學鑑定的成果,就目前所得的資料編著而成。由於姆大陸沉沒以前的冰河期,海平面比現在低約一百二十公尺,琉球不但與台灣接壤,而且也是由台灣東北方三貂角伸出去的長條形半島,與日本並不接壤, 因此當時琉球是屬於台灣的一部分。本書以台灣人的立場來探討台灣的歷史,將有關台灣上古史分成十九章,以各自不同的角度來探討,或可填入「台灣島史」空白中最前段的部分。全書共有十七萬餘字、圖片200幅。

  •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Laos
    By Martin Stuart-Fox, Mary Kooyman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people, places, and events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os in dictionary format.

  • The Exiled Government: The Philippine Commonwealth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By Rufino C. Pabico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government of the Commonwealth of the Philippines was evacuated from the island fortress of Corregidor to the still unoccupied islands of the Visayas and...

  • 最初文明之地就是台灣
    By 何顯榮

    自古以來,許多科學家和學者一直在追尋一萬二千年前人類失落的文明之地──亞特蘭提斯和姆大陸,但是至今始終沒有一處可以被大眾所接受。筆者曾研究台灣古文明,發現台灣曾有輝煌的文明與歷史。台灣有許多古文明的證據,包括:古文字、海底建構物、巨石文明、古地洞等。可能是上古時代人類文明之地,可以認為台灣是人類文明原鄉。2001年海洋鑽探船「聯合果敢號」在台灣東北海域進行海洋鑽探計畫1202站的作業,筆者引用鑽探研究結果,和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大湧水的事件,著作一篇論文於2005年9月在韓國舉辦的第三屆國際海岸學術發表會發表,得到一個結論:一萬二千年前台灣東北角雪山山脈北段發生大山崩,造成宜蘭灣的內凹圓弧狀海岸,同時引起「超級海嘯」,毀滅台灣和太平洋沿岸的文明。其後將亞特蘭提斯和姆大陸錯綜複雜的傳述,經由台灣古文明遺跡的解說,抽絲剝繭,一一比對,得到的推論:亞特蘭提斯和姆大陸其實就是同一個失落的文明之地,也就是古台灣島,證實台灣原鄉論,而且解開世界史前高度文明之謎。

  • A Modern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Decolonization, Nationalism and Separatism
    By Clive J. Christie

    The massive transformations that occurred in the decade 1940-50 were decisive in shaping the modern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and have determined the course of politics in the region right...

  • กลยุทธ์ กลศึกสงคราม เรื่องเล่าจากพงศาวดารจีน
    By เล็ก พงษ์สมัครไทย

    เรื่องราวจากตำราพิชัยสงครามชุนวู เลียดก๊ก ไซฮั่น กลยุทธ์ทำลายข้าศึกการชิงไหวชิงพริบ เล่ห์เลี่ยมกลอุบายอย่างมีชั้นเชิง...ที่คุณจะพลาดไม่ได้ดูหนังสือเรื่องอื่นๆ ของเรา ได้ที่ www.pailinbooknet.com 

  • The Backroom Boys
    By Noam Chomsky

    The Backroom Boys

  • 強鄰在側:中泰邊區博弈下緬甸的國家命運
    By 韓恩澤

    一國的失敗,往往是他國成功所造成的結果。拉咱像個平凡無奇的中國城鎮。主要流通的貨幣是人民幣,手機網路也是中國的網路。拉咱隸屬緬甸領土,緬甸國家主權卻並未觸及此地—為何如此?本書講述緬甸及其強鄰中國和泰國的近現代關係,尤其聚焦中、緬、泰三國交界的邊區。書中爬梳了各國國族建構差異的歷史發展及當代樣貌。本書突破傳統以單一國家的研究焦點,超越國界的限制,採取「鄰域效應」為理論視角,強調跨越國界的不對等國力關係,如何深深影響邊區地帶的政治結構方式,以及國家整合和國族認同的建構。對於現今緬甸國內政局及其與中、泰兩國的關係提供了重要、嶄新的理解途徑。------------韓恩澤博士於此書中不遺餘力地探索了中國與東南亞的兩個鄰國—緬甸和泰國的關係,敏銳地闡述了鄰域效應對國家互動產生的影響。此書對相關領域貢獻卓越,見解獨創,強烈推薦。——王賡武,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教授《強鄰在側》是一本精彩、深入而又易於閱讀的傑出著作,它同時遊走於比較政治學的宏觀視野、歷史學的豐富素材與人類學的田野深耕。韓恩澤提出「鄰域效應」理論,有力地分析了中國、緬甸與泰國彼此不對等的國力互動關係如何衝擊到邊區的治理,並影響國家的整合與國族的認同。作者不但打破了中國研究與東南亞研究的傳統區隔,其多語言的資料運用、清晰的理論陳述與優美的文字敘述在在反映了他深厚的學術功力。——張雯勤,台灣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韓恩澤教授在本書中提出的許多具有開創性的論點,極大地影響了我們對國家建構的理解,迫使我們重新思考中國與東南亞邊疆政治的基本概念。如本書提出了一種超越有形國界的單一視角看待國家建構的新穎方法,認為國家建構不是由政治制度、地理、人口以及戰爭等國內因素決定的孤立過程,而是受「鄰域效應」和權力不對稱關係影響的互動過程。韓教授還指出,強大鄰國可以作為影響一國的國家建構和政治發展路徑的關鍵變量。——李晨陽,雲南大學副校長、緬甸研究院創院院長作者探討中緬泰邊區的國家建構,為讀者呈現及時且嶄新的研究成果。作者為這個複雜的邊區地帶提供了全新的理解方式,呈現出中國及其鄰國緬甸和泰國盤根錯節的關係,令本書尤有新意。有別於傳統的地區研究方法,作者並非單一考察各個國家,而是提出「鄰域效應」,進一步把國家和國族建構視為一個深受跨境情勢影響、相異但密切相關的過程,這是個可喜的轉變。作者引用多種語言的資料將為專家所欣賞,而把複雜的地理、政治和民族脈絡以簡單易明的方式進行敘述,亦將為普通讀者所樂於接受。—— Michael Brose,印第安納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 台湾政治经济思想史论丛(卷二)
    By 陳添壽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思想已成為一股不可逆的潮流,縱然它存在著許多令人極為不滿意的缺點。換言之,當前實施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理論與政策也到了必須有所變革的時刻,臺灣亦不能置身事外。本書希望帶給讀者更多省思與啟發。

  • The Vietnam War: Th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Conflict in Southeast Asia
    By Ray Bonds

    "This new fully updated edition combines a lucid, authoritative text with hundreds of authentic photographs to emphasis the tremendously difficult military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Southeast Asia and how in so...

  • Combat Operations: Stemming the Tide, May 1965 to October 1966 (Paperback): Stemming the Tide, May 1965 to October 1966
    By John M. Carland

    CMH Pub. 91-5-1. United States Army in Vietnam. 8th in a series. L.C. card 99-16962 Item 345.Combat Operations: Stemming the Tide, by John M. Carland, describes a critical chapter in...

  • Malaysia
    By Gathorne Gathorne-Hardy Earl of Cranbrook

    Of the vast area of structurally similar vegetation that forms the Far Eastern tropical rain forest block, only the forests of peninsular Malaysia lie on the mainland of Asia. Although...

  • Soul Survivors: Stories of Women and Children in Cambodia
    By Carol Wagner

    Soul Survivors gives voice to the women and children who stayed in Cambodia after the genocide (1975-1979), when nearly two million people died from execution, starvation or disease. It also...

  • 胡雪巖比你更懂人性的弱點
    By 劉俠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胡雪巖是一個商人,也是一個大冒險家。從他一生的經歷,可以同時領悟三位商界大師的精髓,實為今人最為便捷而有效的成功之道。胡雪巖的成功絕非偶然。尋找出其中奧祕,必定有助於每一個商人的經營管理,加速每一個商人成功。 縱觀胡雪巖商海沈浮,可圈可點之處,俯拾皆是。其以一小學徒出身,數十年而成為中國首富,緣由何在?對此,清代名臣左宗棠評價道:「胡雪巖暢遊官商兩道,終獲大成,令世人仰望。然世人只知其所成,而不知其何以能成,故而無法效仿。吾之愚見,胡氏能成,乃其靈活變通官商之道也!」 從左宗棠的評價,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胡雪巖一生成就大事的不傳之.,就是其靈活變通官商之道。雖然時代變遷,今天的經營環境與清末胡雪巖所處的時代有很大的差異,然而就「道」的層次而言,仍然一模一樣。換句話說,「道」,代表著成功的規律,是永恆不變的,是可以拿來就用的金庫「祕鑰」。 學習經營、管理和成功最好的方法,是閱讀內容合乎實際需求的實用書籍,從中觀察、思索、分析和歸納出若干要領。這要比閱讀教科書、看大全、背手冊有效得多。相對於市面上眾多有關胡雪巖的書籍,本書具有兩個最明顯的特點: 一、易於掌握。為了便於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胡雪巖靈活變通官商之道的精髓,本書創造性地將其歸納為取官勢、取人勢、乘勢、借勢、變通和做人等六個方面,向人們展示了胡雪巖靈活變通官商之道的全景。 二、方便實用。為了便於讀者在實際中靈活運用,本書結合了現代人在邁向成功的征途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境況,有針對性地分別歸納總結相應諸方面的運用技巧,力求使之成為人們拿來就能用得上的案頭必備之「成功大全」。 因此,無論商與非商,本書皆有可資借鑒之處。

  • A Very Short War: The Mayaguez and the Battle of Koh Tang
    By John Francis Guilmartin

    A Very Short War is a unique and compelling account of the Mayaguez-Koh Tang crisis by soldier-historian John F. Guilmartin, Jr. A former air rescue helicopter pilot stationed in Thai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