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of Literary Criticism / Renaissance

  • 口語應用問題教材: 第二階段
    By 盧台華著

    「修訂基礎概念編序教材」的教材、評量表、作業單,以及「口語應用問題教材」皆依難易程度編訂為四個階段,分別適用於心齡4-6、6-8、8-10、10-12 歲之兒童。在「口語應用問題教材」部分,是以統整學生語文、數學與日常生活能力的方式,著重解題歷程與學習策略的教導,並搭配概念教材分為四階段。第一、二階段各有24與23個單元,重在以故事板與圖片實際操作,並採充分練習與累積複習的方式學習;第三、四階段則各有175與192個單元,運用生活化的內容與主題單元,以二至四年級閱讀程度的難易編輯方式分成簡單與複雜二種單元,並採圖畫展示、段落式與故事式等呈現方式,以教導各類與集合、時間及金錢等有關的單類或各種混合類型的日常生活應用問題。對學生學習統整課程與實際應用數學的技巧有相當之助益。

  • 國小啟智教材教具製作與教學實例
    By 洪梅花著

    本書主要內容乃在提供國小啟智班教師在教學上,有關教材教具編製與管理、教學理念、教學活動設計、行政事項等實務經驗之分享。 最大特色為採文字與實例圖片並呈的方式,且以簡易、經濟考量出發,分享各種可用素材與方法,以協助教師能更快速、具體地掌握相關概念,並能彈性應用於自己的班級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有效、可行的學習方法與媒介;另外,書中許多特教觀念的提供,同樣適合作為教師與家長們,在面對孩子學習時的參考。

  • Preface: Why Shakespeare? ;Shakespeare and Stratford-upon-Avon ;Theatre in Shakespeare's time ;Shakespeare in London ;Plays of the 1590s ;Shakespeare and comic...
    By Stanley Wells

    In this new offering from Stanley Wells, the pre-eminent Shakespearian scholar, come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to the life and writings of the world's greatest and best-known dramatists: William Shakespeare....

  • 高秋
    By 華嚴著

    摩訶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女作家,原本相當仰慕具名望的作家高秋,但因為申請文藝獎的長篇小說,被高秋評語影響而名落孫山,令她相當惱怒。數日後,高秋的養子許奇威前來拜訪,並提出高秋想出資請她撰寫他的傳記一事。幾經思索,她與高秋會晤,並決定為他寫下個人傳記。隨著對高秋的深入接觸,摩訶逐漸發現高秋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他並不是完人,他的人性弱點展示無疑──無端的恐懼、奇怪的習慣、過度的潔癖……在訪談中,她除了聽到且記錄高秋回顧,影響他生命中最鉅的成長環境、多段感情的經歷外,也透過高秋的故事,來反覆思考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情感的表達,並迎向與過往不同的新世界。【編輯導讀】60年代的台灣文學類型輩出,除了懷鄉、反共文學、古龍等新武俠小說興起以外,以言情、浪漫為主的女性通俗文學也蔚為風潮。一句話綜合概之,就是「男兒讀武俠,女兒迷言情。」瓊瑤、玄小佛、姬小苔等暢銷女作家崛起,大多以家庭、戀愛為題材,感傷而夢幻,筆調輕柔,文筆曼妙。除了書籍出版,也大量改編成電視劇。其中,華嚴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與瓊瑤不顧一切的激烈愛情相比,華嚴的小說溫婉而智慧,她以愛情為基本題材,每一部作品都各具獨特的創意及風格。極盛之時,胡適是忠實讀者,李敖亦讚歎她和她的作品「風華絕代」。華嚴擅長運用對話形式刻畫人物性格,時常出現生動俏皮的妙語:「難道我們就那麼幾下招數當中,你的什麼卵,和我的什麼精,就那麼樣地碰了面,而且,居然,居然就那麼樣的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了?」談及人生,又充滿哲思:「做一顆棋盤上的棋子,生命把你怎麼下,便怎麼安。安,是做人第一要訣。」華嚴寫愛情,但愛情卻不是她作品內容的全部。她也透過愛情探討人性與生命:「你現在最低限度得有不哭的智慧,不哭的毅力,和不哭的本領。」同樣是名門之後的女作家,張愛玲談及男女情事時,下筆犀利,角色很少純粹正面的形象,或者遭受扭曲,或者乖舛暴戾,文中總有陰鶩之氣。華嚴則經常透過人物對話,傳達她幼承庭訓,所接受的各式人生道理。她下筆寬容,比張愛玲更多一分對人性光明面的信仰和追求。半個世紀後,我們終於能夠透過電子書,一覽華嚴絕版作品的全貌。 老讀者透過新的閱讀方式,重溫當年燈下展卷的感動。新讀者翻閱數十年前的經典作品,揣想當時的社會背景,咀嚼華嚴文字裡的豁達、包容、幽默、真摯和生活智慧,驚喜處處。

  • 龍在座艙: 中華文化與科技的百年掙扎
    By 景鴻鑫著

    飛機掉下來跟文化有關?很多人乍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恐怕都會愣一下。飛機掉下來不就是氣象因素、或者機械故障,再不然不就是人為因素嗎?怎麼會跟文化有關呢?即便是專業的飛行員,恐怕一般人也不同意這句話。也對啦!航空是高科技,一切都經過仔細的計算,一切也都非常的標準化,怎麼會有文化發揮影響力的空間呢?

  • 法顯的海上絲路之旅: 驚險的海上旅程,隨之而來的竟是一樁歷史公案!
    By 戴之昂著

    內容簡介 驚險的海上旅程,隨之而來的竟是一樁歷史公案!梁啟超謂:「我國人之至印度者,此為第一。」西行取經的拓荒者,是早於玄奘二百餘年的東晉高僧法顯。法顯六十五歲時從長安出發,在張掖聚集多名有志者一同穿越流沙戈壁到鄯善,又經羅布泊至烏夷(今焉耆),過塔克拉瑪干沙漠到達于闐,經崑崙山以北的古道越過蔥嶺,到達北印度(今阿富汗)、西印度(今巴基斯坦),以及中印度(今印度)、東印度(今尼泊爾),瞻仰佛跡。滯留三年後,順殑迦河(今恆河)南下,經孟加拉國,再坐船到執師子國(今斯里蘭卡)並居留兩年。…回到山東嶗山。 以上是眾所周知的記載,然一個謎團是:法顯到過美洲嗎?會在這本書中得到解答……?!

  • 中學階段的親職教育: 創造三贏的親職教育
    By 許鶯珠, 黃玲蘭, 丁介陶著

    本書主要以中學教師、輔導人員與家有青少年的父母為對象,內容著重在介紹親職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全書分為四大主題,共十一章,第一大主題為親職教育的基本認識,包括實施原理、現代家庭的風貌、父母與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第二大主題介紹Adler、Glasser和家庭系統等理論與親職教育相關的概念;第三大主題探討親子互動時有效的溝通態度與技巧,並介紹青少年階段經常產生的行為問題;第四大主題是以親職教育的實施與設計為主題,介紹父母團體、讀書會、電影、圖書以及相關應用的資源。本書是研習親職教育的最佳基本教材,也是規劃辦理親職教育活動的指導手冊。

  • 創造性戲劇理論與實務: 教室中的行動研究
    By 林玫君著

    本書是集結作者十年內的教學與研究心得,針對創造性戲劇之理論基礎做綜合整理,包含 創造性戲劇與相關戲劇活動之名詞與定位問題;?創造性戲劇之基本內涵探討;?創造性戲劇對兒童發展之貢獻;?創造性戲劇與自發性戲劇遊戲之比較分析。另外,在實務課程、教學研究的部分包含?戲劇課程之模式研究;?戲劇教學與教室經營之行動省思;?戲劇初階課程之行動省思;?戲劇進階——故事戲劇之行動省思。對初學或已有戲劇教育概念的讀者而言,本書可提供有系統的戲劇理論與教學實務參考。 另外,本書雖以幼稚園臨床教學的經驗為主,其中的教案也可以運用在小學的表演藝術課程中,尤其是針對初學者肢體與聲音的開發及故事帶領和即興的戲劇創作部分。近年來,國內一股教師行動研究的風氣蔚為盛行,本書第四、五、六章之研究歷程,正可提供欲從事行動教學之教師的參考範本。

  • 從酒杯裡看世界
    By 楊本禮著

    本書的最大特色是,書內各章節主題,都以符合庶民經濟為出發點。因為全球經濟還在復甦當中,庶民經濟是世界的主流。不要以為談庶民經濟就沒有辦法去品美酒、嚐美食;其實,這是一種謬誤的想法。本書在相關的各章節中,都會介紹外國庶民食譜和酒單給國內讀者參考。讀者仔細讀完後,就會恍然大悟,只要是快樂,其他的小事都可以不必計較。 本書的另外一個特色是,希望讀者能在品酒和嚐鮮之餘,進一步了解美酒、美食的背後,還存有一股不可抗拒的文化傳承力量。最後,作者認為本書是以美酒為經、美食為緯的另類著作,同時它也是為e世代讀者所寫的書。精簡的筆調,合乎他們的閱讀習慣,不會為長篇大論所困。 本書特色: 以美酒為經、美食為緯的另類著作。以符合庶民經濟為出發點,教讀者去品美酒、嚐美食;並且介紹外國庶民食譜和酒單給國內讀者參考。

  • 死亡跟你想的不一樣: 以精采的實例揭露死亡的真相
    By 成和平著

    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超過五十位的重病患者在撒手人寰前一小時,原本微弱的腦波會出現一段活躍期,時間從三十秒到三分鐘,這股電波像瀑布一樣,從腦子的一個點發出,灑向不同的區域,毫無例外! 因此,按照腦部缺血型態來推斷,大部分瀕死的第一階段應該是地獄的感覺,因為腦部缺氧或有毒素,造成如惡夢般不適。 第二階段才是天堂的感覺,因為腦部啟動保護機制,分泌腦內啡(endorphin)或血清素(serotonin)等,產生幸福的感覺。 所以,相信什麼地獄,就會遇上什麼地獄,相信什麼天堂,就會遇上什麼天堂。什麼都不信的人,會先遇上最害怕的人事物,再遇上最親密的人事物。少部分瀕死者的體驗稍有不同,本書有詳細說明。 另外,書中也介紹了所有與靈異有關的科學研究,是當今世上同類書籍中最詳盡正確者,如果因宗教偏見而棄本書如敝屣,連翻都不翻,就太可惜了。 本書特色: 想對死亡有透徹的了解,讀這本精采絕倫的書就綽綽有餘了,坊間絕對找不到第二本類似的書!

  • 學齡前課程本位評量: 使用手冊
    By 吳淑美編製

    本書和一般發展量表最大的不同是本書中之評量項目先按技巧(如仿畫)排列,再由簡到繁列出和技巧相關的目標,讓教師在教學時能為不同能力的幼生選取適合的教學目標,以達多層次教學之效。此外本書涵蓋了六大領域一千八百二十項評量項目,每一項目均列出發展年齡,並按綱要、細目及步驟排列,以檢索所需的項目。除了題本外,亦設計了使用手冊、側面圖、觀察指引及摘要。量表除了可作為學前課程綱要外,亦具備了一般發展量表計算發展年齡的功能,更可作為設計個別化教育方案用。本書亦可和作者所著學前融合教育系列中之一書合併使用,訂定幼教、特教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所需的課程目標,以達教學之連貫性。

  • 教育與輔導的軌跡
    By 鄭崇趁著

    本書分為「教改脈絡篇」及「輔導軌跡篇」共四十篇文章,「教改脈絡篇」主要在分析教改的理念與具體作法,並強調以「務實的教育計畫」來達成「真正的教育改革」。「輔導軌跡篇」旨在結合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務,強調教育領域之下的輔導工作,其確當的角色地位與務實作法。

  • 知識與行動: 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詮釋
    By 黃光國著

    本書的主要目的係在從社會科學的角度,重新詮釋中國文化傳統。全書可大分為兩部份,前三章說明西方科學哲學主流由邏輯實證論轉向科學實在論後,對社會科學所具有的涵意;倘若社會科學工作者不了解此種思潮的轉變,盲目套用西方社會科學的研究典範,終將面臨「學術實踐主體性喪失」的問題。第五章說明作者如何以「實在論」的觀點建構<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式;其後四章說明他如何以此一理論模式為基礎,用「結構主義」的方法,分析「道、儒、法、兵」的文化傳統;最後一章說明如何以本書的觀點,從事新理論的建構工作。對於有志在華人社會中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人而言,這是一本必讀的重要著作。

  • 走出憂鬱: 憂鬱症的輔導諮商策略
    By 駱芳美, 郭國禎著

    說到憂鬱,很多人都不陌生。它跨越了年代、跨越了種族,也跨越了時空。從兒童到老年都有憂鬱症患者,從台灣到美國憂鬱的患者都帶著一樣無奈的眼神。經常一個自殺的案件(特別是名人)發生時我們才驚訝的想問明原因,卻不知當事人可能已被憂鬱干擾良久,只是不敢表白而已。憂鬱及其他心理疾病就像是感冒一樣,只要獲得適當的治療是可獲得醫治的。 形成憂鬱的原因相當複雜,即使有同樣症狀的憂鬱案主,其成因也許相當不同,其治療方式也會有所不同。為了幫助讀者對憂鬱症有較清楚的認識與瞭解,本書的內容架構一方面以橫切面的觀點,探討生理、環境、性別、人格、行為與認知因素對憂鬱的影響與有關的生理與心理諮商策略;另一方面再以縱切面的觀點,探討影響小學、國中與高中、大學、成年與中年及老年階段的人們感到憂鬱的原因與有關的心理諮商策略。 本書作者本著為國內諮商輔導界略盡一分綿薄之力的心意,盼望藉著本書的出版能提供給從事輔導與諮商的助人專業的學習者與工作者多一本工具書,以幫助受苦於憂鬱的個案能早日走出憂鬱,享受人生。

  • 美國的總統
    By 胡述兆編著

    自華盛頓至歐巴馬,美國已有四十四任總統,實際為四十三人,因第二十二任及二十四任總統均為克利夫蘭。本書依四十四任總統的任次,分為四十四章,每章敘述一人。在每位總統之首頁,均先列舉其基本資料,包括:英文全名、中文譯名、照片及其簽名、生卒年、任期、出生州、祖先來自何地、教育、宗教、政黨簡歷。在基本資料之後,一律分為四項:1.生平大事記要,2.任內大事記要,3.異聞趣事,4.副總統。 書末有四則附錄: 一、綜合書中每位總統的基本資料而成,旨在使讀者於數分鐘內,即知美國四十三位總統的生平梗概。二、列舉美國歷屆總統選舉為主要政黨候選人的得票數,希望對研究美國總統選舉者提供一些便利。三、將在美國出版的二千多種有關美國總統的傳記圖書,擇要列舉於相關總統之下,提供研究美國總統參考。四、歐巴馬總統就職演說全文(英文版) 。 本書特色: 本書許多資料係取材自美國國會圖書館有關美國總統的參考書,除可供各大學院校法政系所師生參考查閱外,也適於一般知識份子閱讀。

  • 近思錄通解. [首冊]
    By 朱高正著

    ★ 《近思錄》乃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推薦「國學必讀」七部書之一,重要性可見一斑!★ 國家講座教授黃光國、北京清華大學教授陳來,專序推薦! 本書可謂《近思錄通解》之入門手冊、閱讀導覽。筆者撰述《近思錄通解》的目的,是要協助讀者跨越與傳統文化斷裂的鴻溝,讓現代人可以花最少的時間,減少不必要的困難,從《近思錄》一書汲取先聖先賢的智慧,並接受他們高貴品德的薰聒。本書堅決避免掉進繁瑣的訓詁、考據的泥淖,不以注或譯為主,而以解或通為要。希望能以最淺白易懂的文字,?使不對照原文,也能讓讀者掌握到《近思錄》的精髓,進而對自己的進德修業、立身處世有所裨益。 筆者撰述本書的願望,是要讀者能得魚忘筌,最後自己直接閱讀原文。 編輯的話朱高正先生是朱熹第26代孫,《近思錄》是朱熹、呂祖謙所整理出來的儒學綱領,其所依據的則是北宋四子將《論》、《孟》、《學》、《庸》與《六經》融會貫通後的成果。它是儒家文化高度成熟的產物,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舉凡修身養性、待人接物,以至治國、平天下,全方位提供了極有?考價值的指導。 近代以來論述此書者不乏其人,但對於讀者來說卻仍然是生澀難懂,領悟艱困。

  • 學習不落單: 語文教室裡的課程調整
    By 蔣明珊等作, 蔣明珊主編

    因應融合教育的潮流,現在的普通班中可能包含了資賦優異、普通、身心障礙等各類學生。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課程必須經過適當的調整。 本書深入淺出地說明課程調整的理論及其在語文教學之應用,同時根據提供的教學範例,介紹和語文教學有關的「識字學習」、「語文基礎套裝學習單」、「詞類學習」、「閱讀理解學習」、「語文遊戲」等主題學習。每一個主題學習內容都包含了使用說明及學習單範例,希望能讓教師及家長知道如何根據學生的程度調整語文教學,進而將課程調整的概念和方法應用到其他課程中,讓所有學生都能「學習不落單」!

  • 不一樣的教學原理: 從自我認識到社會參與
    By 楊巧玲作

    內容簡介 想成為不一樣的教師嗎?成為教師會經歷怎樣的過程?當老師意味著什麼?教學是怎麼一回事?作者根據數年來對教學相關議題的閱讀、教學、研究與思考,進行關鍵性的提問,嘗試對話性的書寫,企圖納入教育史、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的觀點與素材,以期拓寬對教學的想像、深化對教學的理解。全書共分十章,始自「成為一位教師」的思索與探究,止於「實踐教學理想」的思辨與共勉,其間以教室與師生為經緯,架構八個教學原理:重新認識自己、深入瞭解學生、經營班級情境、思考教育觀點、研發教學方法、活化教學設計、不斷進修成長、擴大社會參與,每章的開端都引用妥適語錄點出主旨,每章的結尾都提出相關問題以供討論,資料豐富,說明清楚,值得細讀。

  • 神經傳播學札記
    By 邱勝安著

    書中第一部緒論,臚列傳播研究的十大宗師,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賽蒙(他也是人工智慧的先驅)、神經生物學家卡夫勒、民意學家李普曼、政治學家拉斯威爾、社會學家派深思、拉查斯斐爾、米德,心理學家魯溫、賀夫蘭,傳播學家宣偉伯等人。敘述他們的理論精華,及其對傳播研究的貢獻。 第二部資訊、大腦與傳播系統,是本書的主題,析論近代神經科學的發展,已經証實,大腦就是傳播網,神經元為傳播站,形成奇妙的資訊系統;而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基因的解密,費洛蒙的發現,證明了基因與傳播的關係,如影隨形,終身不離不棄。使人類對傳播的效果,有了新的解讀。 第三部傳播另一章──書海散記,廣泛蒐羅近代科學的發展,包括物理學、分子生物學、心理學、精神分析學、人類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等,與傳播有關的經典,析述其內涵,說明其影響,以強化神經傳播學的養分。實際上,這些經典著作,也正是資訊與知識傳播的利器。 第四部,說明傳播研究的演進與展望。從興起以迄網際網路、地球村的形成,在在說明資訊革命的浪潮,沛然莫之能禦,正引領人類奔向嶄新的境界。誠如傳播學家麥克魯漢所說的,傳播科技創造了文明,更創造了歷史。他不愧是位先知。他的許多預言,今天都一一實現了。像「地球村」這名詞,就是他的傑作。 總之,現代神經科學,已給資訊傳播,帶來了極高的滋養成分。傳播理論與神經科學結合,必將使其研究登上喜馬拉雅山的高峰,這是不言可喻的。 本書特色: 國內第一本「神經傳播學」專書。把傳播理論與神經科學緊密結合,冶於一爐,開創大眾傳播學里程碑。 邱勝安 1940年生,臺灣高雄人。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新聞系畢業、美國長堤加州州立大學社會研究所研究、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專題研究「大眾傳播與國家發展」,並獲香港華僑工商學院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歷任中央社政治軍事外交新聞組長、顧問,臺灣時報副社長,民眾日報副社長、東森電視集團民眾日報總主筆,靜宜大學兼任副教授、南亞技術學院教授、韓國中國關係研究所研究員,臺灣省政府新聞處副處長、代處長,臺灣新生報社長等職、並為英國哲學會榮譽會員,從事新聞專業工作逾四十年。 著作有:《神經傳播學札記》、《大眾傳播與現代化》、《行銷傳播學》、《臺灣史話》、《臺灣新聞史》、《臺灣英雄傳》、《三百年來臺灣作家與作品》等書,並參與重修《臺灣省通志》,歷時8年。編篡有:《衝越驚濤的年代》、《企業變革之道》。譯有:《奇妙的原子世界》(正中書局出版)。

  • John Milton: Life, Writing, Reputation
    By Paul Hammond, Blair Worden

    This volume offers a series of fresh explorations of the life, writing, and reputation of John Milton. The ten papers take us inside Milton's verse and prose, into the co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