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ightfold Path is the most widely known formulation of the Buddha's teaching. It is ancient, reaching back to the Buddha's very first discourse, and it is highly venerated as...
本期內容簡介 緬甸風災、四川震災周年,援建硬體、帶動人文,根植菩提苗;端午萬眾包萬粽,義賣送愛慰孤苦;新竹市「印順橋」、「慈濟路」啟用,銘念導師恩澤、慈濟救災。 臺灣人醫入監獄、收容所義診拔苦;慈院醫療評鑑見證勤耕成果。 慈濟學校畢業生傳承大愛基因,立願報親恩、師恩、眾生恩。 於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向全世界宣布靜思法脈、慈濟宗門;修訂「靜思精舍」、「佛教慈濟功德會」以及「清修士」章程,定家規樹典範,立法源設制度;十六國、二萬五千多人,同步參與慈濟四十三周年藥師法會;全球慈濟浴佛莊嚴攝心,感受「世界大同」境界;慶祝《靜思語》出版二十周年,聞法入心,受用弘道。 籲眾素食以養慈心、保健身體、愛護地球,清淨齋戒止流感;個人事小,天下眾生事大;慈悲護善根,智慧守戒律;在宇宙藏經閣中閱覽人生經典,啟悲智、修福慧。
《图解楞严经:最绚丽的佛法百科全书(白话图解)》与《法华经》《华严经》《金刚经》等并尊为“经中之王”,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等赞誉。它是一部“佛法百科全书”,更是一部指导人们修证的系统修炼手册。它还是佛教正法的代表,被历代高僧大德誉为统摄佛教经论的教海指南和禅宗正眼,很久以来就有“《楞严》兴,正法兴,《楞严》灭,正法灭”的悬记。 由于《楞严经》文字古奥、义理深邃,许多有心要精研《楞严经》的读者都不免要兴望洋之叹。为此,我们另辟蹊径出版了这本书。 《图解楞严经:最绚丽的佛法百科全书(白话图解)》共分为五章,分别讲述了《楞严经》的方方面面,包括本经的地位、历史、争议、经题和译者等内容,其中以圆瑛大师的《楞严经讲义》为蓝本,综合各家的的注疏和讲解,精编成一篇篇通俗易懂的短文,同时,以60个系统结构表和严谨流程图,200幅精美绘图和佛像,用全新图解手法综合创意,使古老佛经焕发新鲜活力。
Zen Meditation for Christians
★榮獲文化部「第40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小學高年級、國中、高中職適讀) ★全新譯本、原版插圖、法文全譯 乘著炮彈上太空,有可能嗎? 電影祖師爺──喬治•梅里耶(Georges Méliès)改編成經典名作《月球之旅》 「凡爾納到今天仍受到數以百萬的讀者歡迎的原因很簡單,他是有史以來最會說故事的人之一。」──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C•克拉克 地心探險、深海潛航、環遊世界……啟發了後代無數創作者的「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這次竟然打算登陸月球! 本書根據法文原版全文翻譯,並收錄由法國插畫家亨利•德•蒙托(Henri de Montaut)為法文原版所繪製的數十張內頁插畫。 大炮不只可以用來打仗,還可以……登月!? 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之後,本該皆大歡喜,卻有一群人愁雲慘霧,他們是巴爾的摩大炮俱樂部的會員。大炮變得毫無用武之處,主席巴比卡納異想天開,打算向全世界提議,朝月球發射一顆炮彈,讓它成為人類的領土…… 如此瘋狂的想法,在凡爾納的文筆架構下,一切竟然都顯得合情合理! 為了準確計算從地球到月球的發射彈道,大炮俱樂部必須掌握一切細節。從炮管長度、大炮口徑、火藥數量、炮彈重量,到月球公轉週期、位於天頂的時間、發射地點……等等,凡爾納筆下的這群「炮彈宅」,有十足的本事把這場看似可笑的空想,變成一齣科學實境秀。 當炮彈射向月球成為可能,凡爾納下一步的挑戰就是:讓人坐上這顆炮彈。 這個想法在十九世紀可說驚為天人(在今天又何嘗不是呢?)。然而,書中的這位乘客、法國冒險家米歇勒•阿爾當卻說:「乘坐炮彈出發到月球是一件稀鬆平常、自然而容易的事。這趟旅行遲早都會實現,至於要採用何種運輸方式,只需依照人類進步的規律就行了。」 凡爾納對科學的信心和信仰,可說是濃縮在這樣一句對白裡了。今天,太空探索早已不是新鮮事;但是,我們還沒有做到「太空旅行」。凡爾納自信滿滿的認為這件事遲早會實現,那麼你呢?
生命總有盡頭的一天,這是沒有人能夠避免的事,因此很多人對「臨終關懷」渴望瞭解,迫切需要克服面對死亡的不安,本書除了提供你心靈層面的安慰外,還有技術性的指導你如何祈請認證佛菩薩,蓮生活佛要告訴你「死亡只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唯有誠實的面對死亡,替自己規劃往生的藍圖,才能安詳的進入西方極樂世界,是一本幫助自己往生佛國淨土的書、亦是幫助他人往生佛國淨土不可錯過的好書! 商品特色 您覺得人的一生中,什麼是最重要的?是財富?還是情慾? 這些到了人生終點還存在嗎?帶得走嗎? 當兩手一空,離開人世時,中陰身該要何去何從? 這個抉擇,關係著下一階段的境界,您是否該具備這知識,才不枉費這一「生」。 「度過生死的大海」是你這「生」不能也是不該錯過的好書。
本书是一部从佛教发展角度展现山西信仰文化发展历程的著作。作者详细考证了自东晋初年、后赵起佛教传入山西,经北朝、隋唐到宋元明清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横向考察了历代山西佛教高僧活动、寺庙的兴建、宗派的传承、佛事活动以及佛教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历史地、全面地展现了山西佛教的发展样貌及其特征。
In 1955, a geshe from Drepung Monastery in Lhasa, Tibet arri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He founded the first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y in North America and was to become one...
This is a unique book of the Dalai Lama's thought on how he sees himself, Buddhism, the world at war, the meaning of freedom, busy modern life, its challenges and...
?學習藏傳佛法必聽過遍智 吉美林巴的大名,《功德寶藏論》更是一本有心學習完整顯密佛法的人必讀的論著。 大遍智 龍欽巴所著《七寶藏論》的關鍵精髓,全部凝聚在此論中! 龍欽心滴的伏藏教法由遍智吉美林巴在他第一次三年閉關時挖掘取得,因此,遍智吉美林巴可說是大圓滿龍欽心滴的教法法主。他在第二次三年閉關時,實修大遍智龍欽巴(法),親見龍欽巴三次,同時龍欽巴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一切的指導、教誡。 遍智 吉美林巴所著《功德寶藏論》就是將大遍智 龍欽巴所著《七寶藏論》的關鍵精髓全部凝聚在一起,包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基、道、果的部分,圓滿開示了顯密完整的成佛道次第,是一部罕有的殊勝典籍。 其中在密咒乘方面,開示了事續、行續、瑜伽續等外續三部的義理,以及瑪哈、阿努、阿底瑜伽等內續三部的義理;並開示了一切聖教之頂「自性大圓滿」的不共之道,以及究竟之果「佛身與佛智」。關鍵要點俱皆齊備,可說完整齊備了寧瑪派的特色。 本書係由堪布徹令多傑仁波切針對上述內容詳加闡述,引經據典舉例說明,以引領有心學習此教法的讀者,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確實掌握關鍵精髓,實質獲益。出版商名稱?橡樹林文化
《智證傳》是北宋釋惠洪著作。乍看書名,很可能誤解是一位名叫「智證」的高僧傳記,其實不然。 「智證」一詞出自《華嚴經》,所謂:「暫聞言音,便隨智證。」而「傳」字則是惠洪仿同儒家經書有經有傳的體例,將佛菩薩垂示,與歷代祖師法語,視為千古永恆的經典,在每一條開頭加以引用,然後由他「傳曰」疏解開通,或闡明奧義;或更引述經史公案、禪師語錄作旁證,令學人易得門徑,方便悟入。 惠洪書中所引經論,與諸祖機鋒語句,皆是由般若智得證道果的精髓,惠洪心殷情切,拈提演繹,能近取譬,冀以融悟通貫,正是期許禪門行者透過文字般若證入實相。本書特別為《智證傳》標點注釋,以方便讀者閱覽。【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本书非常适合入门期的心理咨询师阅读,其中有很多心理咨询关键操作、关键理论的讲解,从佛学见解入手,让人看了会有猛然醒悟的感觉。特别是此书以小见大,并没有泛泛而谈整个佛教,而只是聚焦集中于短短的《心经》,力图从《心经》的空性智慧出发,返照日常的各种现象,并且配合了很多生动的故事。书稿内容翔实,对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心理专业初学者及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士,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Encourages a detailed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that improves awareness as well as drawing skills, and includes Zen stories, quotations, proverbs, and anecdotes
匯聚佛陀智慧結晶的寶典生命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在《廣論》裡找到答案!佛學鉅作‧全新譯本★《菩提道次第廣論》由藏文直譯為現代中文!打破順序‧直指核心★從證悟根本開始,讓現今普羅大眾的研讀有所銜接! 《(藏譯中)菩提道次第廣論》旨在幫助所有根器與心性不同的眾生,一步一步經過修學、邁向成佛解脫之道!此新譯本共有三冊:第一冊包含菩提道次第三士道中的下士道和中士道,分別講述獲得後世安樂之道及解脫生死之道;第二冊則包含上士道中修習六度和止的方法,總括大乘之行;第三冊、也就是本書,講述空性見、觀的修法以及止觀雙運,其中「空性見」及「修觀」的部分在漢語語境中稱作「觀品」或「毘鉢舍那章」,在西藏中觀思想史中也佔據特殊的地位。本書主要採用現代漢語的語句結構、輔以現代佛教研究的成果,並以藏文《四家合註》來解除疑難問題;在書後又增一附錄,提供《菩提道次第廣論》觀品部分《四家合註》的詳細科判,來幫助讀者理解書中內容。全書釋義詳盡、引證詳實,在閱讀及理解上較無門檻與隔閡,對於甚深佛法的修持與通達,亦相當有助益,可謂趣入究竟涅槃的實修之作!
东林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1600多年来香火延续不断,改革开放以后,东林寺得到了全面的修复。近年,高98米的东林大佛屹立在观音山上,即将举行开光典礼。本书由此切入,回顾了净土宗在中国诞生、发展的。
第一本以宇宙生命科學的角度解悟心經能夠讓您快速體悟空性的真實智慧 呂教授從核子到宇宙、從物質到量子、從科學到佛學,用最容易懂的現代科學語言讓您快速體悟心經空性的智慧。歷來研究佛經的許多專家學者,大多用哲學的方法把佛經講解的十分詳盡,但本身並不一定能夠從中實際了悟無我、無相的空性智慧,所謂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 以佛法的觀點,我們肉眼所看的世界是緣起的現象,而不是被某主宰者所創造出來的,這是佛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看法。就緣起論而言,萬事萬物都不可能獨立存在,它是互為依存的一體性。例如一個國家的存在,必須要有土地、人民、資源、立法、憲法、國會、各個機關……等等運作。一個生命體則必須有父精母血,再加上精神體的合和,一個物體則必須由原子的不同排列組合而成。 佛教講物質最小的單位「極微」。現在科學以量子纏繞理論已經證實,最小的量子也是緣起論,也就是最小的量子都不是獨立存在,它是正負同時交互作用而存在,並沒有一個真正實體存在,而只是一種空性的能量態,而且本質上是非空非有。「光的波粒二重性」的量子理論,說明光不只是個連續波,也具有粒子的特性,光可以是波同時又是粒子,同樣「物質也具有波粒二重性」。能量與質量之間是可以互攝互入,並且也是可以互相轉換。 從宇宙生命科學的角度,這無窮的宇宙乃是由「能」而後產生「極微」,由「極微」因緣聚合而成「原子」,由「原子」而成「元素」,由同「元素」的聚合而成「分子」,同元素分子的游離,與他種元素分子因緣相遇而產生化學變化,互相結合而形成萬物。而「能」即是空性的作用。因此每個人的「起心動念」必定會產生能的作用,這也就是為什麼要修行的道理。 佛教的緣起觀有業感緣起、阿賴耶緣起、如來藏緣起、真如緣起,以上這四種緣起都脫離不了「心的緣起」。從新的量子論看宇宙是一個活的能量體,環環相扣,相互關連互動,無法單獨孤立存在,而人的心意識相續又是建構宇宙運作的實相,因此,我們必須創造共好的心念,自然就有相應的清淨美好法界, 這也是本書作者最大的希望。期願透過生命宇宙科學的角度,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心經空性的本義,同時享受生命自在無礙的菩提境界。
很多人常问:「人为何而生?为何而走?」这是两个很极端的答案,却是人生的两大前提,一个是出生,一个是往生﹔是「为什么」的开始,与「为什么」的结束。但要注意的,这个过程中枝枝节节的剧情,才是你的「为什么」。
本期內容簡介 賑災扶困播善種,感恩惜福迎新春──農曆年前舉辦冬令發放暨圍爐,助全臺逾二萬三千戶安心過年;援助緬甸水患受災農民,為四萬七千多戶發放稻種;慈善援助亦加強醫療培訓合作,八國慈濟志工與醫療人員至柬埔寨茶膠省義診暨大米發放;雪災重創青海玉樹,青海慈濟人援助二千四百多戶;伊代氣旋在馬拉威、莫三比克、辛巴威釀災,非洲慈濟人勘災並啟動急難救助;扶助斯里蘭卡低收入戶,三國志工展開大型發放...
This Summer 2008 (VI, 3) issue of Human Architecture: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Self-Knowledge is dedicated to an exploration of Thich Nhat Hanh’s Engaged Buddhist philosophy and spiritual theory...
當代南傳佛教大師中,阿姜查對西方佛子的影響無人能及,他的教法如此普及的關鍵為何?無他,清晰與親切且受用而已。但這對不同文化背景與佛教傳承的人來說,卻是最容易親近佛法的路徑,從本書就可以一窺阿姜查開示魅力的究竟。阿姜查常說:「起初人們先聞法,但是還不懂得思惟;接著他開始思惟,但是不會修行;修行後,尚未見到法的實相;見法後,則依然未能證入。」這構成了本書的架構--聞法、思法、修法、見法、證法、傳法。這也正是一般人修行的道路,阿姜查將此視為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只是一組練習或儀式而已,當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這也是阿姜查的開示善巧方便的地方,總是於不經意間將弟子導向解脫。他認為語言是一種幫助理解的工具,要聽得懂才有意義,所以他不直接談經典中超越世俗名言的深奧智慧,因為透過讀誦艱深的經典可能只得到概念,卻可能錯過真正的修行,他認為我們應該盡量救治盲人的眼疾,而非只是告訴他顏色。就如佛陀所說:「我只教導兩件事,即苦與苦的止息。」不需要一直描述涅槃等名相。他的教法中也不主張對一般人來說玄之又玄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因為沒有透過世俗名言如何能與眾生教學、溝通或解釋事情呢?他關切的是修煉的過程,而非證悟的結果;重點在於幫助眾生清除障礙,以便讓他們看得更清楚。因此書中遍布他隨手引來的狗、芒果、雞、稻田與水牛等最通俗、最具體、最適合聽者的內容,來說明一般人不易了解的經典術語。他在本書教導各種正念與禪定的傳統修法時,總是盡量不提定境或開悟等特殊經驗。他認為禪定不過是一種工具,一種端坐檢視自身的方法,目的只是為了降伏與拓展內心。那是讓我們解脫束縛、停止鬥爭、放下執著與隨遇而安的方法。因此,對於真實法而言,其實不需要學太多,只需要貫徹一些簡單原則即可。所需要學習的,只是知道要修些什麼,以及如何修,然後勇往直前而已。書中也提到幾個常被提到問題,如修行就是該獨自躲在深山中,與人隔絕不相往來嗎?但阿姜查卻認為世間是藉由認知而超越,而非經由逃避。人們可以藉由世間的感官接觸中尋獲智慧。如此既可以揭露自身的習氣,又可以觀察到痛苦產生的方式。所以他說:「如果哪裡又熱又麻煩,那就對了,那裡就是修行的好地方。」另外,本書也提到了阿姜查非常注重的倫理道德,也就是佛教的持戒和行善,這些常叫一般人排拒,誤認為那是一種緊箍和恫嚇。從不要人們迷信與盲從他的阿姜查直接了當第指出,倫理與道德的目的在於創造一顆寬鬆的心,與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可幫助行者調整心性,為禪修奠定堅實的基礎。綜觀全書,讀者會發現,佛法就是幫助人們見道的善巧方便。「法是用來生活的」--這也就是本書的真諦:證道者僅只是坐著,縫衣服,所達到的境界,也遠高於未證道者修習好幾小時的禪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