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向你揭露——心的無窮奧秘!?大圓滿法是佛法中最迅捷的修道,也是最容易證得的目標。矛盾的是,它也是我們最難了悟的。透過本書的漸次說明,您可以清楚知悉大圓滿的見、修、行,並加以運用於生活中。?修持大圓滿法,本書是您的必備入門首選。?大圓滿是藏傳佛教中最迅速成就的無上法門。它甚深卻簡要,實修且能速證,是所有對佛法有興趣者都應該認識的殊勝法教。?過去數百年來,透過修持大圓滿而即身成就者,時有所聞,由此可知大圓滿之高瞻遠矚。閱讀本書,您不只全盤認識大圓滿,同時由具格上師指引,如法精進修持,就有機會在此生得大圓滿成就。?本書完整詳述大圓滿的見、修、行、果,特別是如何在生活中的行住坐臥間,以見地與禪修、合一而修之精髓。?想要追求佛果和解脫輪迴的人,可以全然仰賴大圓滿法的修道。為了闡明大圓滿法的見、修、行,祖古貝瑪.里沙仁波切從多位上師的生平中,找出和個人經驗相關的插曲,並討論到在這個現代世界中我們所要面對的一些實際課題。這本書進一步強調,日常生活中的不幸提供了大圓滿法實修的基本素材,而最終引領我們成佛。?【專文推薦】◎寧瑪派貝諾法王、揚唐仁波切與東杜仁波切◎董瑟.聽列.諾布仁波切(宗薩欽哲仁波切父親)?【名家推薦】?「我深深將本書推薦給所有的禪修者,我相信它能為東、西方世界對大圓滿法有興趣的人們都帶來利益,因此我敦促想要修持佛法的人,都能花點時間來閱讀。」——多芒.揚唐仁波切(Domang Yangtang Tulku)?「《直顯心之奧秘》一書,濃縮了佛陀教法的真義,特別是寧瑪派教法的內涵……我很高興看到這個著作,並向三寶和菩薩祈願,希望本書能利益對於佛法有意樂的學生們。」——貝諾法王(Paltul Penor Rinpoche)?「對於大乘佛法的整體根本法教,特別是有關大圓滿法的部分,本書提供了至為清晰的闡述。心的神聖祕密,我們所有人都視之為寶藏,任何想要學習此一內涵的人,本書將讓人眼界大開、倍受啟發。」——祖古東杜仁波切(Tulku Thondup Rinpoche)暢銷書《心靈神醫》(張老師文化)、《無盡的療癒》(心靈工坊)、《藏密臨終寶典》(眾生文化出版)作者??出版社 橡樹林文化 (城邦)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mind has always been a topic of speculation and spirited discussion. The authors of the pieces contained in this anthology address the problem from the...
簡言之,這是一部罕有的佛法實證論而非史傳;以現量為立論之根本點。以法界為本,立外、內、密、密密四層之階次;以證為縱,以四層為橫,以無礙解貫繞全集。
In this ribald comedy, first performed at The Globe in 1634, everything is going wrong at a wedding, and everyone in attendance is eager to believe a local coven is...
中国佛教里的观音和观音信仰是中国宗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影响和意义的现象,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又可视作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个案。要了解中国宗教,了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必须了解观音。本书根据佛教相关典籍与历史文献,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全面系统梳理了佛教的观音和观音信仰输入中国,及其被积极受容并逐步“民族化”“民俗化”的历史脉络与进程。作者秉持一贯遵循的注重史实“描述”原则,细致“解说”了观音和观音信仰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作用与影响。资料丰富翔实,行文清晰畅达,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补充了中国佛教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为读者认识观音和观音信仰提供了一本简明可靠又有一定趣味的读物。
This book is a compilation of the author's lectures on the internet about Avatamsaka Sutra, or Flower Adornment Scriptures, a splendid and vivid description of the Buddha's world. The sutra...
This work has been selected by scholars as being culturally important, and is part of the knowledge base of civilization as we know it. This work was reproduced from the...
當禪坐在亞洲地區流傳了兩千五百年後,近年來,世界上其他地區也注意到禪坐的奧妙,逐漸興起一股靜坐風潮。 TIME時代雜誌曾作過統計,美國成年人約有一千萬人「經常」打坐,比十年前多了一倍,尤其在靜坐的「實用性」受到科學佐證後,這股風潮已由民間湧入了企業機構,像是醫院、學校、律師事務所、軍事單位、市政府及各大公司行號等公共場所,都紛紛設立了「靜坐室」,提供機構本身的成員或前來洽公的民眾,藉「靜坐」的方式緩解焦慮或煩躁的情緒。 西方世界對於東方的神秘主義,一直都展現高度興趣,然而,禪坐屬於心靈層次的領域,並不如表相動作來得易解,外界普遍流行的「靜坐」,事實上只是禪定的暖身動作而已,屬於意識層次,並不等於禪定。 實際上,國內也有許多教導靜坐的團體,在理論基礎上,也只著重在調整呼吸、讓身體放鬆,再經由放鬆而進入冥想,達到減壓、紓壓、緩解病痛的目的。 真正的禪定訓練,是透過身定、意定、心定的功夫,直接進入內心靈感的範圍,讓大氣中的光能,綿密而細緻地經由皮肉深入筋骨、骨髓及神經系統,讓身體所有器官都充滿生命之光,而達到增強身體健康、延長壽命的功效;還要透過深定、正定,更深入到人體內在的靈性世界,讓靈性恢復原有的靈氣、靈電、靈光,而找到永生不滅的真實生命,當然這需要正確的禪坐方法及步驟,才能達到目的。 《禪坐入門》的彙編,從基礎的呼吸吐納、基本禪坐到禪定心法,非常有次第地為讀者做了最正確的編排敘述,若能依照書中鋪陳的基礎禪坐步驟練習,不僅不會走火入魔,對身心靈的提升更會有很大的幫助。希望本書能幫助讀者掌握最正確的禪坐方法,從禪坐中開啟大智慧、開發生命能、尋得真生命、得到大自在。
"This volume contains teachings predominantly from the Chinese Zen (Chan) tradition, including the writings of revered Chinese masters such as Pai-chang, founder of the Chan monastic tradition; Huang-po, one of...
印度瑜伽大師斯瓦米韋達親授及導讀解說悉地的由來,心地的業、心印與習氣,剎那生滅論、唯識論的謬誤,本我與心地之關係,以及終極的獨存境地繼《瑜伽經白話講解‧三摩地篇、行門篇、必普提篇》後,解譯完結篇在悉地之中,等級最高的是能分辨本我和悅性布提的明辨慧。然而,要到連明辨慧都捨了,才能終於實證到獨存,從此本我不再和原物的種種衍生物有任何瓜葛,而能夠「獨」,這才是瑜伽的終極目標。《瑜伽經》的「獨存篇」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繼續講述「悉地」,並且討論了「悉地」如何發生以及所引起的「身見」和業力理論。接著,從第14經一直到第24經,都是在駁斥佛家的理論,包括剎那生滅論、唯識論等,因為帕坦迦利認為,提倡這些理論的人會讓自己困在低階的「有智三摩地」。第二部分從第25經開始,詳細講述什麼是「獨存」,包括如何斷除干擾、得法雲三摩地,然後終極解脫。◎ 《瑜伽經》白話講解系列簡介成書於兩千五百多前的《瑜伽經》是瑜伽哲學的根本經典,出自印度聖哲帕坦迦利之手,由簡而繁地引導瑜伽士一步步完成性靈之旅,一步一步地開展細說。想深入研究《瑜伽經》或有心入門的人,都能在這一系列白話講解書中,得到淺顯易懂的資訊。第一篇說明所謂「瑜伽」是讓動蕩不停的心念得以調伏受控,介紹調伏心念的途徑、三摩地種類、修三摩地的方法等。第二篇接續「修」的主題,教導對治「離定心」的具體修法「行瑜伽」,以期進入三摩地及滅除「煩惱」(苦),並介紹八肢瑜伽的外肢。第三篇從介紹八肢瑜伽中屬於「內肢」部分的專注、禪那、三摩地開始,談及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類似超能力的多種「悉地」現象。這些內容分別在《瑜伽經白話講解‧三摩地篇》、《瑜伽經白話講解‧行門篇》、《瑜伽經白話講解‧必普提篇》之中。 ◎ 本書源起斯瓦米韋達於2006年底至2007年初,在印度學院中做過一次「瑜伽經初級班講座」,但是只講完了前三篇。一直到了2012年的11月,他才接續講第四篇。那個時候他的身體日益衰弱,又因為他在翌年(2013)的3月要進入一個為期五年的靜默期,要忙著處理很多未辦事項,所以第四篇的講課只能斷續為之,原本計畫的十二堂課縮短為十堂。所幸後來得到二位貴人相助,收集到斯瓦米韋達過去幾十年間講授《瑜伽經》的紀錄。一位是斯瓦米韋達的繼任人,國際喜馬拉雅瑜伽總會的現任精神導師斯瓦米瑞塔梵(Swāmī Ṛtāvan Bhāratī),那些授課的原始紀錄大多是他當年整理謄寫下來的。另一位是傳承的資深老師司通馬(Stoma),他自告奮勇開始撰寫第四篇的釋論,完成斯瓦米韋達的遺願。在編譯的過程中,譯者選取的材料有四個來源:1.斯瓦米韋達2012年11月講授第四篇的錄音。2.斯瓦米韋達對《瑜伽經》經文的文字翻譯,年份不詳。3.斯瓦米韋達於1973年至1978年講述《瑜伽經》的課程文字紀錄,其中第四篇部分。4.斯瓦米韋達於1985年講授第四篇的文字紀錄。此外,譯者也參考了斯瓦米韋達在著作中也經常引用的,由上世紀的數論瑜伽大師斯瓦米哈瑞哈若難達(Swāmi Hariharānanda Āraṇya)所寫的《帕坦迦利的瑜伽哲學》(Yoga Philosophy of Pantañjali)。◎ 本書編排特色本書編排方式沿襲了《瑜伽經白話講解》系列前三本的編排方式。正文部分的編排完全遵循原經次序,並且依慣例附上經句的號數。每句經文先是中文的直譯,接著是以羅馬字母根據「國際標準梵文注音」顯示的梵文經句原文,以及經句的逐字釋義。由於經句的原文極其精簡,所以最後再將經句中被省略的文字填入後,重新用中文把經句表述一次。這樣做,更能連貫經文意思,讀者也能更輕易了解整句經文的意旨所在。
Compassion is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the bodhisattvas, those who vow to attain enlightenment in order to liberate all sentient beings from the suffering and confusion of imperfect existence. To...
This book focuses on the origin, development of styles, and uses of votive tablets in Thailand from their introduction in the sixth century CE to their present role in the...
Buddhism: Introducing the Buddhist Experience, Second Edition, focuses on the depth of Buddhist experience as expressed in the teachings and practices of its religious and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Taking a broad...
This work asks and preliminarily answers the question: Why do Americans practice Tibetan Buddhism? The ethnographic data presented involves life histories from seven serious practitioners, as well a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American Buddhist women on Buddhist spiritual practice and discusses current issues involving politics and family life
Buddhism in America
A perfect book to introduce Westerners to Tibetan Buddhism. This is the genuinely compelling story, and spiritual odyssey, of Ole and Hannah Nydahl, who in 1968 became the first Western...
This book provides an entree into the Tantric (or Vajrayana) Buddhism of Tibet, as conveyed by Tibetan masters teaching in the West, and as received by their Western students. The...
Charles Hartshorne characterizes this book as “an eloquent and insightful presentation of the claims of Buddhism to the attention of thoughtful people in this country, especially those aware of the...
獨立性易禪師,本名戴笠,於明清鼎革之際東渡日本, 以儒、釋、道、醫、書法家的身分在扶桑留下不可抹滅的痕跡。 本書蒐羅、整理、解讀獨立禪師散存於日本各地的史料文獻, 不僅是「域外漢學」的重要文本,更見證十七世紀中日文化的交流史。 本全集為收錄明末清初東行渡日的名醫、書法家、詩人、黃檗宗禪僧獨立性易禪師(1592-1672)之著作文集。第一部分為編著者撰寫之論文,介紹獨立的 生平、渡日經過、在日發展,以及思想演進等;第二部分為獨立之詩文集史料匯編;第三部分為獨立相關官方紀錄與個人記述、年譜、印譜與鈐印解說,以及其作品 之一覽全表。 杭州出身的獨立性易,原名戴觀胤,後更名笠,自1653年五十八歲時東渡日本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以儒、釋、道、醫的身分,在德川社會深深烙下其縱橫八千里路的中日文化交流足印。 本全集之編輯理念與架構,著重將分散在日本各處的獨立性易之詩稿翰墨做有系統的整理與解讀,從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脈絡體系中爬梳其人物圖像,考證獨立性 易在不同身分、不同時空下的人物交流與事蹟,循序漸進地探究其學問形成及思想轉化,進而釐清其思想理路,呈現其歷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