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of Religion / Buddhism / General

  • 新山祖堂集全: 신산조당집원본전
    By 新山大天士

    新山祖堂集全目 次                                          新山祖堂集全   祖堂集   目錄                   4 ㅡ 22               祖堂集序 泉州招慶寺主淨修禪師文僜述                  23 ㅡ 26                                  祖堂集  卷第一                             27 ㅡ  43    祖堂集 卷第二                            44 ㅡ 63    ...

  • 佛与他者:当代泰国宗教与社会研究
    By 龚浩群

    自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文明对泰文化的冲击及其激发的回响构成了泰国追求现代性道路上的变奏曲。泰国社会一方面要强化南传佛教作为泰文化特性的地位,另一方面又需要确证南传佛教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位置。佛教成为现代泰国创造自身文明性的重要领域,其文明化过程同时在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展开。本书尝试在海外民族志研究的基础上展示南传佛教在泰国的文明化路径,并通过呈现复数的他者来理解由诸多矛盾因素构成的社会发展动力。

  • 从空性到佛性——晋宋佛学核心论题的转换
    By 张源旺

    本书通过考察佛教思想家罗什、僧肇以及他们的思想、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演变趋势、其中的内在原因和文化背景来把握般若学向涅槃学的思想轨迹和佛教思想的中国化。本书共从以下几个个方面探讨了问题:佛教思想大家的学术成就及倾向;各自思想的演变、圣心的构建与道生佛性论;对语言采取的批判的态度、原因、意义和影响。

  • 現代佛法十人(八)──當代佛學的泰斗:呂澂
    By 呂澂(著)

    改變近代佛教發展的十位大師, 若要了解他們的生平、他們帶來的影響、他們如何重振佛教, 必不能錯過的經典文選!★ ★ ★ 呂澂──承繼歐陽唯識,自修精通英、日、法、梵、藏語,當代佛學學力無出其右的佛學大師 呂澂生於一八九六年,是歐陽竟無的弟子。 一九一一年,當歐陽竟無擔任金陵刻經處編校出版工作時,當時就讀南京民國大學經濟系的呂澂常去購買佛書,因而結緣。後來呂澂退學之後,一度去歐陽竟無開設的研究部研讀佛法,再去日本短暫研讀美學後,回國擔任教職。 一九一八年,呂澂受歐陽竟無之邀,協助創辦支那內學院,從此遠離世俗,專心於佛學研究與教學。到支那內學院正式創立,歐陽竟無擔任校長,呂澂擔任學務主任,與當時太虛所創辦的武昌佛學院,成為兩大佛教教育中心。 呂澂智慧過人。他自修精通英、日、法、梵、藏、巴利語,研究佛學的視野寬廣,當時無人能及。也因此,呂澂的譯著和著作俱豐;不但能寫作入門書籍,也能有深入研究的專門論述,解決許多佛教遺留的歷史問題。他是繼楊仁山、歐陽竟無之後,依現代學術研究方法,在印度佛教《雜阿含》經典領域能超越日本乃至西方的研究型學者。早年他的研究跨足印度、中國、西藏,尤重唯識、因明,留下了可觀之成果給後世,可說是近代中國佛學研究無出其右,睥睨國際的大家。 本書收錄呂澂重要著述,分為中國佛學、印度佛學、西藏佛學以及雜論等,對於綜觀清末民初整體佛學研究,可說有著絕佳的切入角度。 套書特色 《現代佛法十人》套書:楊仁山、太虛、歐陽竟無、虛雲、弘一、印光、圓瑛、呂澂、法尊、慈航 .了解漢傳佛教如何從清末的衰頹至民國後的中興,再到現今的發揚光大,必不可錯過認識這十位佛學大師 .無論隸屬何種教派、任何修行程度,本書皆為理解漢傳佛學橫切面的經典鉅著 .民初四大師:虛雲、弘一、印光與太虛法師的精華文選皆收錄此中 .聖嚴法師、星雲法師、證嚴法師、惟覺法師等影響臺灣佛學的重要宗教家,皆與十位大師有所師承或因緣 .提供理解禪宗、臨濟宗、淨土宗、律宗在近代教義發展演變的途徑 .漢傳佛教如何進入西藏、且藏傳佛教在近代的漢譯路線為何,也在本套書中可覓得解答

  • 從印度佛學到中國佛學─楊惠南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
    By 林朝成, 何照清, 杜保瑞

    本書是為慶賀著名佛教學者楊惠南先生七十大壽的論文集作。書中收錄林義正、林鎮國、林朝成、杜保瑞、蔡耀明等名教授的論文,同時採集楊惠南先生弟子輩所撰寫之著作。   書中十五篇論文探及印度佛學暨中國佛學的重要課題,例如「禪」、「無常」、「道理」、「自性」、「時間」、「言說」、「思維」、「淨土」、「實相」、「佛身」、「心身安頓」,等等,洵能增進閱讀者對於佛教學理的更深認識。   楊惠南   台灣大學哲學系碩士,畢業後留任台大哲學系教授逾三十年,曾任現代佛教學會理事長。退休後轉向文藝創作,並曾出版詩集及小說集。專長領域為三論宗哲學、禪宗哲學、天臺宗哲學、臺灣佛教、印度哲學史。著有:《六祖壇經》、《佛教思想新論》、《龍樹與中觀哲學》、《吉藏》、《佛教思想發展史論》、《惠能》、《當代佛教思想展望》、《印度哲學史》、《禪思與禪詩—吟詠在禪詩的密林裡》等。

  • The Path of the Buddha: Buddhism Interpreted by Buddhists
    By Kenneth W. Morgan

    The history and doctrines of Buddhism presented in 8 essays by 12 Buddhist scholars.

  • Buddhist Religions: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By Richard H. Robinson, Willard L. Johnson, Geoffrey DeGraff

    This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presents students with an engaging explora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thoughts and practices of a wide segment of followers of the Buddha. It covers five...

  • 泡沫集(增訂版)
    By 白雲老禪師

    田埂的缺口,有泡沫。緩緩的溪圳,有泡沫。奔騰的河流,有泡沫。廣闊的江湖,有泡沫。浩瀚的海洋,有泡沫。有水的地方,就有泡沫。人,離不了水,水形成泡沫;泡沫是人海中一個個的故事…

  • The Way to Shambhala: A Search for the Mythical Kingdom Beyond the Himalayas
    By Edwin Bernbaum

    For centuries the people of Tibet and Mongolia have believed in the existence of Shambhala, a mythical kingdom hidden in the remote mountains of Central Asia. There, it is said,...

  • 入流亡所:聽一聽‧悟、修、證《楞嚴經》
    By 頂峰無無禪師

    無無禪師是位說法直接、問禪犀利的禪師,講佛法從不「拐彎抹角」。 優秀的禪師如同眼光銳利的射擊手,所瞄準的就是目標,而這目標就是了悟心性。所有他的開示明白地繞著這個重點,即使弟子問感情、問事業、問人際,種種五花八門的世俗煩惱,所牽引出禪師的教導就在加深讀者的信念:自性的寶藏如此珍貴,是清淨、是光明,沒有任何問題。 我們在他的第一本著作《一大事因緣》裡感動於他的開悟過程,驚歎於他對修行的意志,還有他悲切的願力。 在這本提前韓國出版、六十餘篇與弟子的對話及故事中,禪師藉以《楞嚴經》中的「入流亡所」為核心精神,串連了台灣讀者熟悉的《金剛經》、《心經》與《法華經》,常以簡單明瞭的譬喻言詞,時而幽默、時而嚴謹地考驗弟子的修行,給予難得的「棒喝」。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檢視自己的修行程度,進而吸收「入真理之流,才忘對境」的正知正見。  出版社 橡樹林文化 (城邦)

  • 專注力:禪修10階釋放心智潛能
    By B‧艾倫‧華勒士

    世界上沒有比靜坐禪修更能改善我們的專注力。 過動症、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症狀,都可以透過書中所介紹的十個階段得到戲劇性的改善。 這十個階段,是第八世紀印度佛教聖者蓮花戒,在他的經典作品《修習次第》當中記述的。作者以最完整的描述,作為循序開發專注力的參考架構。 作者建議以三個技巧「專注於呼吸法」、「安放心智」、「對於覺知的覺知」進行練習。讀者可視自己的程度採用其中一種,而順著階段進步,也可以依序跟隨十階前行。每個階段是否完成,有特定的標準來判斷,並伴隨清楚的徵記。 作者並於內文安插慈愛、慈悲、隨喜、平靜等修行,幫助禪修者培養心穩定的特質。 若要在禪修的路上行進,需要一位合格指導者在關鍵處說明及指導,另外加上對練習的熱情及不間斷地投入,便能在這條路上獲益。  出版社 橡樹林文化 (城邦)

  • 五毛錢的力量
    By 江淑怡等著

    「那時有人問我:『一個月捐十五元就好了,為什麼要每天存五毛錢呢?』 我說:『心是很重要的。每天記得發一念善心,投五毛錢至竹筒裡,這就是福。』」 主婦一天少買五毛錢的菜,不會影響當天的菜色,也不影響家庭的經濟運作;菜販聽主婦說起農場師父助人的心念,跟著捐出五毛錢,也不致影響當日營收。看似不起眼的五毛錢,卻能激起眾人的善心,積少成多,成就更大的信念。 「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慈濟是一個以行動而內修外行的佛教團體,逾半世紀來,在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地區,透過付出無所求的利他精神,體現當代佛教的本懷,然而這一股力量,是如何從創辦人證嚴上人,而拓展至各行各業的居士?這一切的根源要從最早期的志工說起。 本書所口述採訪的是慈濟最早期,委員號前100號的花蓮志工,他們有的是家庭主婦、自營商、護理人員、經營小餐館、鐵路局員工……在民國50年代相對貧窮的臺灣花蓮,在「農場師父」--證嚴上人的號召下,三十位婦女信眾日存五毛錢,投入竹筒作為基金,展開了濟貧訪貧的工作。這段特殊的師徒情緣,有的人認為是情同父子,將上人視作「阿爸」;有的人,是隨上人訪視後,而啟發深重的悲心;更有的人,用生命專心投入慈濟,直到最後……他們是最早期的追隨者、行動者,更是當代的見證者,見證慈濟從臺灣一隅的花蓮走向全島的歷程。而這份推動的力量,所需要的支持不是來自大筆大筆的善款,而是來自點滴的五毛錢。 五毛錢能救人的訊息,隨著委員們濟貧、募愛的腳步,在市場、街頭、鄰里間廣傳開來,在花蓮公路不完善、火車尚未通行的年代,打破山河大地的天然屏障,將善的種子撒播到全臺;多年後,更進一步把臺灣的愛心輸出海外,讓國際見證到以愛以善的臺灣價值。 時至今日,證嚴上人為佛教、為眾生的腳步,以慈善為根本,隨著經驗的累積、社會的需求,已開展出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加上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境保護、社區志工,合稱八大法印。銅板投入竹筒的噹噹響聲,亦不再限於三十個竹筒,而是在全球形成一股超越國界、宗教與種族的愛的共振,永不停歇…… ‧序文 【證嚴上人開示】五毛錢起家 見證古早歷史 六十年的時間匆匆地過去了,都是在分秒鐘。慈濟今年(2021)已經五十五年了,「竹筒歲月」在五十五年前啟動,從「五毛錢」開頭到現在,大愛足跡走過一百二十四個國家,就是從五毛錢開始。 全球二百三十多個國家,我們走過半個地球,目前慈濟在全球六十六個國家有分支會聯絡處,我們所承擔的,不是去救濟一次就結束;我們所救濟過的,只要有因緣,足跡永遠定在那裡。說起來,當初慈濟從五毛錢開始,從臺灣救到國際間,是點點滴滴累積,是滴水成河、粒米成籮。 所以,沒有過去的時間,哪有今天?從五毛錢開始,是歷史的起步,哪怕很小的事情,現在來說,沒有那個小事,絕對沒有現在的大事;沒有那個時候小事作起點,就沒有現在的大事記。 記得那個時候,我們精舍都有委員開會,那時花蓮委員沒幾個,開會要去哪裡開?在我們現在的小靜思,就是我們外面小小的、最古、最早那三十多坪而已;裡面是大殿,也是我們的寮房,也是我們開會的地方,打佛七也在裡面,可見那個時候人之少呀! 「克難功德會」就這樣走過來——我們要開會沒有桌子,就用防颱風的門板,若是沒有颱風,我們就把門板收收疊疊起來放在窗戶旁邊;如果颱風來,可以把它拉開保護玻璃。那時把門板拆下來,鋪在兩支架子上面做桌子,我們就是在那裡開會。 那個時候林洋港先生來花蓮,來精舍,我們也是一樣用這樣的桌子接待他;這都是我們精舍克難的過程中,從很辛苦走過來的路,也莫忘那一年、那一人,這是曾經有過的歷史。 莫忘那一年,就是要回顧過去;過去怎麼走出來的路,年輕人沒看到,說不定我們都不在時,後面的人來說這些,沒人相信。所以,我們要把握時間,用生命來做我們自己的見證,因為這些都是古早時候一起走過來的人。 我開始做慈濟時很克難,自己訪查,上山下鄉,走入窮困的家庭去看,親自體會苦難眾生孤老無依躺在床上,裡面屋頂滴雨,棉被濕了;他全身不遂,手腳不能動,但是頭腦清楚。 進去的時候,裡面很暗,黑漆漆一片,只聽到聲音:「師父,你走到這裡,伸手向你的頭頂上摸,有一盞燈。」我伸手摸著那五瓦的電燈,把它拉亮,怵目驚心!看到一隻老鼠在他腳邊啃,那股味道,那隻老鼠,因為他的腳都潰爛了,味道很臭。這就是人生地獄,活活落在地獄中;他的大、小號,他身體的潰爛,老鼠在那裡啃,真的是苦不堪言。 跟他說完話後走出來,才看到一群孩子,三、四位,大約兩歲到七歲大;那兩歲多、四歲多的拉著媽媽的衣角,七歲多的孩子提著一個空空的水壺,媽媽的肩上扛著一根扁擔,兩邊擔著甘蔗葉回來……感覺貧賤夫妻百事哀,真的苦!這麼苦難的環境觸動我的心,人生這麼苦,怎麼忍心呢? 再看到一位阿拋伯——李阿拋,住在一間快倒的茅草屋裡,他在茅草屋旁邊的烘爐前煽風,在做什麼?鍋子裡煮著番薯、番薯葉,用番薯藤生火;烘爐在草屋的旁邊,那是很危險的,阿拋伯的眼睛看不到,在那裡用手摸著。 看到這兩個個案,讓我心很難堪忍。於是,我發心立願,慈濟再怎麼克難,我都要做出來。我一直有一個心願,就是期待慈濟在臺灣淨化人心,翻轉人生,翻轉人心。 我要肯定自己,那個時候一念間,若不是我很認真,若不是我很用功,若不是我身體力行,今天的慈濟怎麼做出來?回過頭來,不是你們,不是他們,我一個人無法做。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我的弟子,沒有這些弟子的付出,就沒有我。 我曾經從那低矮的小茅屋鑽出來,看見了臺灣窮困的過去,這都是為時代作見證。慈濟從五毛錢起家,這樣五毛錢累積著走過來,點點滴滴的故事很多。早期一年有兩次,我會跟著大家去鄉下訪貧,帶著便當,中午時間到,哪裡有空曠的地方,我們就坐下來吃飯,覺得那時候最快樂、很輕安自在。 後來,我為了要蓋醫院,那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慈濟當時募款才從五毛錢增加到五元、十元,早期委員自掏腰包坐幾百元的計程車,只為了收五十元、一百元。那時候收到一百元的機會還很少,都是幾十元,一大清早天還沒有亮就出門,回到家已經半夜了,真的是很辛苦。 我很有幸生活在這個空間,在這個時代有這麼多好的因緣。大家都說,聽師父說話,覺得很有價值,「師父這麼說,我們就是這麼做。」師徒貼心,我真的是感到此生無悔。我這輩子就是前進不退,該做的事情我堅持、我固執,因為我執善而行之;該是善的事我很固執,應該做我是當仁不讓,要做就對了。 所以,我們要繼續,年紀大的要互相勉勵、互相照顧,資深菩薩對年輕的菩薩,我們要「箍」,要好好把我們的精神傳承,一定要陪伴,請大家要好好再「牽教」(臺語khan-kà,栽培、提攜之意)年輕人,我們要好好鼓勵他們;要不然如果我們走了,沒有人再繼續下去,這個社會很快會變,沒有辦法像現在這麼平安。 我們要發心立願,不要想:「我有年紀了,我要等人來關懷。」佛陀出現在人間為一大事因緣,就是教菩薩法。菩薩緣苦眾生,所以我們應該不要想做苦難眾生,大家都要想當菩薩去關懷貧窮、孤老、病苦的人。 我們要知道:我不是孤老,我有慈濟大家庭,我們的法親都在我們的社區,都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一點都不孤單,我們的生命永遠都很旺盛,我們要利用我們的生命,來啟發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子孫。 我們更要知道生命的寶貴,是寶貴在付出,不是為自己的生活打拚,年輕的時候是為自己的生活、為自己的家庭在打拚。現在我們有年齡了,退休了,事業交給兒子去了;我們可以利用現在,現在的生命最自由,自由的生命我們要多利用,利用在利益人群。 ...

  • Passing the Light: The Incense Light Community and Buddhist Nun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By Chün-fang Yü

    The term "revival" has been used to describe the resurgent vitality of Buddhism in Taiwan. Particularly impressive is the quality and size of the nun's order: Taiwanese nuns today are...

  • Journey for Peace: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By Christian Schmidt, Matthieu Ricard

    Photographed by Manuel Bauer and published on the occasion of the Dalai Lama's 70th birthday, this work includes essays by photographer Matthieu Ricard, and conversations with the Dalai Lama by...

  • Seeds of Peace: A Buddhist Vision for Renewing Society
    By Sulak Sivaraksa

    Seeds of Peace offers his most passionate writings.

  • 楞严摸象记(上册)
    By 菩萨戒心密弟子莲龙居士

    This Mahāyāna Buddhist sūtra has been especially influential in the Chán school of Chinese Buddhism. Some of the key themes of the Śūraṅgama Sūtra form the foundation for Buddhist practice,...

  • Don't Bite the Hook: Finding Freedom from Anger, Resentment, and Other Destructive Emotions
    By Pema Chödrön

    Life has a way of provoking us with traffic jams and computer malfunctions, with emotionally distant partners and crying children—and before we know it, we're upset. We feel terrible, and...

  • 香光莊嚴: 悟因法師行傳
    By 于君方

     悟因法師 , 現任香光尼僧團方丈 、 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法師早年出家。受學於白聖長老、天乙法師、明宗法師,為台灣僧伽教育的先驅工作者之一。秉持佛門女眾可以有更大的發揮與奉獻潛能的信念,於 1985年成立台灣第一個比丘尼僧團——「香光尼僧團 」 ,1980年創辦「香光尼眾佛學院」,並接引尼僧共住、共修、共學,與僧伽大眾共同推動佛教的社會教化工作。至今隨學比丘尼弟子百餘人,座下人才輩出,被譽為高學歷的比丘尼團,受學的信眾遍及海內外。其弟子與學生,皆稟承法師「讓佛教回到教育崗位」的理念,住持、弘化—方。

  • 生命科學觀: 瑜伽心理學
    By 雪莉.普羅巴.阮將.沙卡

    人來到這世上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從靈性修持,一個人應從事社會服務、學習、博覽群書並幫助他人,人所做的每一件事,目的就是為了鼓勵並加速靈性修持的過程。靈性修持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在世上不論你做了什麼,都應著眼於提升自己的靈性修持及幫助他人的靈性修持。人類來到世上是為了要靈性修持,是為了要更加接近至上的控制者,更接近至上的目標,更接近至上意識。因此人類的行為不應像動物一般,不論做什麼,他們都會以能加速其靈性修持進步的方式來做。一、食物‧細胞‧身體與心理的發展二、大腦記憶和超腦記憶三、夢、心靈感應的洞察力與千里眼四、鬼與邪靈五、超腦記憶六、人類的兩種探求七、神祕學與瑜伽八、知識的能力(一)九、知識的能力(二)十、知識的能力(三)十一、知識的能力(四)十二、知識的能力(五)十三、鬼是幻覺嗎?十四、本能與虔誠十五、心理學問答錄十六、個體小宇宙心理渴望的四個範疇十七、生物心理學十八、生物上的變化導致心理的變化—反之 亦然十九、脈叢結與微生命二十、靜坐問答錄二十一、腺體與次腺體二十二、心量的擴展二十三、靈性的修持是達到極致的修持法門二十四、理念作用與靜坐二十五、在古魯的庇護下二十六、人的身體是一部生物機器詞彙表

  • Meditation, Compassion & Lovingkindness: An Approach to Vipassana Practice
    By Steve Weissman, Rosemary Weissman

    This excellant guide provides basic instru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ndfulness -- the development of beneficial qualities, such as Compassion, Lovingkindness, and Wisdom. These authors are wonderful teachers, and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