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of Religion / Buddhism / History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汉传佛教基本信仰与常识
    By 林语涵著

    (五)皇帝改寺名以表孝母据说,北周的时候,在少林寺中有一名俗姓李,法名叫慧静的尼姑,本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可后来宇文邕又娶了突厥木杆可汗的女儿阿氏娜,当时李皇后年纪大了,当然比不上阿氏娜漂亮,这样李皇后就被冷落一旁,北周武帝并打算把李皇后废掉, ...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南传佛教基本信仰与常识
    By 林语涵编著

    故事发生在唐朝,洛阳文人李源因父亲死于安史之乱,满腔悲愤,发誓终身不当官、不娶妻。李源深居下天竺一寺院修身养性三十年,与僧人圆泽和尚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有一年,两人相约携手同游四川峨眉,李源提议走水路,而圆泽却希望走长安至蜀中的陆路, ...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佛教基本修炼与传承常识
    By 林语涵著

    是以缁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郦道元称道家采药之辈为“缁服思玄之士”,可见缁色是我国古代的宗教服色,因而沙门在常服上也选用此色。释道之分只在用冠、用巾的不同,结果黄冠成为道士之专称,缁衣成为沙门的别号。其后僧俗众多,缁衣者众, ...

  • 法国之魂——巴黎圣母院的前世今生
    By (法)阿涅丝·普瓦里耶(Agnès Poirier)著, 张恒杰译

    看到火焰中的巴黎圣母院时,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产生深刻的痛惋之感,为什么巴黎圣母院会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人们都为之动容?是什么使巴黎圣母院成为一个国家的灵魂和人类成就的象征?作为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作者从大火之夜开始,带我们重新经历了巴黎圣母院历史上的各个决定性时刻。从1163年的角石铺设开始,亨利四世与天主教的恩怨;拿破仑的加冕典礼;维克多·雨果19世纪保存大教堂的运动;奥斯曼男爵的巴黎重建计划;经典电影《巴黎圣母院》;戴高乐的感恩庆典,等等。谨慎者与大胆者,真诚者与机会主义者,历史学家与激进分子,虔诚者与世俗主义者之间已经发生了一场文化大战。这些都在书中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By 清音

    本书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

  • 六朝佛教造像对朝鲜半岛及日本的影响
    By 费泳著

    对于中国佛教艺术与域外关系的研究,人们大多关注来自印度的影响,少有研究中国佛教造像的对外输出。以往由于佛教实物的缺乏,无法验证古文献记载中六朝佛教文明的辉煌,导致对朝鲜半岛、日本早期佛像来源的认识,多注重北朝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南朝佛教造像的新发现及相关研究的深入,有条件进一步论证在汉传佛教文化圈形成过程中,南六朝的主导性作用。本书对中国与海东地区佛教造像之间的渊源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探讨东晋、南朝的佛像样式特征,及其对朝鲜半岛三国时期、日本飞鸟白凤时期造像的影响和传播路径,确立六朝在东亚佛教艺术中的先进地位。

  • 香港佛教史
    By 鄧家宙

    香港佛教源遠流長,一向只屬山林清修,千百年來無甚發展。直到清末民初,隨着香港成為遠東商埠,僧俗信徒配合香港的特殊背景,佛教事業得以迅速推展。本書作者以詳實史料,追本溯源,介紹香港佛教的發展如何由山林郊野步向繁華都市、由隱居自修到深入社會、由紥根本地到連接國際,具體顯映出香港佛教由出世到應世的發展情態,無愧是本港第一本《香港佛教史》專書。

  • 中华书局出品——20世纪中国唯识学史要
    By 袁宏禹著

    本书是海内外第一部对20世纪佛教唯识学思潮作出系统梳理的研究专著,以20世纪中国法相唯识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研究目的,把唯识学复兴思潮放在整个近现代佛教运动的时代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以唯识学派和团体为分界,以主要人物思想为中心,整体上呈现出各个唯识学系、院派、团体、区域的研究特色和学术风貌,全面揭示这一百年上下半叶唯识学发展的线索。本书以1949年为分期,分为清末、民国时期(上编,1900—1949年)与新中国建立以后时期(下编,1949—1999年)的唯识学研究两编进行探讨。本研究课题续接了唐代唯识宗学和明末唯识学,也补充、丰富了20世纪中国佛学史的内容,对中国现当代佛学及未来唯识学的走向具有一定启示作用。本书通过勾勒前后五十年的佛教唯识学发展的关联性和区别,不仅概括和提炼出20世纪上半叶唯识三系等思想特色,而且对20世纪下半叶唯识学的发展情况作出系统的梳理,尤其是对香港和台湾的唯识学传承和特色作出分析,以此描绘出百年来中国唯识学精彩纷呈、兴衰起落的历史画卷。

  • 图解西藏生死书——认识生命轮回与解脱之道
    By 莲花生大师原著, 达赫释著

    本书将告诉你,这是一本亡灵的“自助游”。 “生为何事来?死往何处去?”生死的课题自古以来便一直困扰着人类。关于生死学的研究在古老的西藏可谓源远流长。这部《西藏生死书》便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死亡旅程的指引地图,堪称生死学研究的巨著。这是一本契合时代需要的临终关怀指南。每个人迟早需要面对死亡。本书深入讨论了我们如何认识生命的真义,如何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帮助临终者和亡者及他(她)们忧心守护在旁的家属们。通过上师或协助者诵读的方式使临终者宁静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最后安然度过肉体崩解的恐怖境相。 这是一册通往解脱之道的实用秘籍。通过本书我们所要达到的最佳状态是让亡者或临终者因为得到了提示而得以见到明光,超越生死轮回,把握死亡所提供的永恒契机,进入涅解脱的圆满境相。

  • 狂智
    By 邱陽創巴仁波切

    西元一九七二年十二月,邱陽創巴仁波切依邀舉辦了兩場關於蓮師八相的開示,仁波切稍稍轉移了著重點,並將之命名為「狂智」,此書內容即為當時的開示彙整。在此二講座中,仁波切並非在解釋蓮師八相完整教本裡的所有細節,反而我們是在跟隨創巴仁波切的教授上山下海、穿越時空、上窮碧落下黃泉,探索自己心靈幽暗的角落──希望與恐懼,明智與我執。他挑戰我們全體概念性的思維範疇──光用我們的智性架構來理解分析是絕對行不通的;狂智即是究竟的平常如是。仁波切說:「我們內在本來就有蓮師的存在,我們整個生命的存在就是由蓮師所組成。因此,當我們試圖以一種外境的狀態來認識蓮師,把他當成一個存在外界的人,住在印度海岸邊某個偏遠島嶼上, 一處叫做銅色山的地方,那真沒什麼意義可言……。蓮師原則既不屬於邪惡、也不屬於良善,既不屬於是,也不屬於非,這是適合生命一切情境的法則。由於那份能量就存在人們的生命情境之中,蓮師原則才能夠將佛法傳到西藏。」也因為如此,創巴仁波切才能將佛法廣傳至美國與西方世界。──出自此書序言〈無盡悲智,宏願廣行〉

  • 东林大佛话净土
    By 陶勇清主编, 欧阳镇, 胡迎建著

    东林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1600多年来香火延续不断,改革开放以后,东林寺得到了全面的修复。近年,高98米的东林大佛屹立在观音山上,即将举行开光典礼。本书由此切入,回顾了净土宗在中国诞生、发展的。

  • 第一世嘉木样尊者传
    By 第二世嘉木样·久美旺波

    本书是介绍第一世嘉木样生平的专著。全书共十一章,包括:将生、童年、出家受戒、主修显乘、主修密宗金刚乘、隐居深山进修、蓉登上师法座、回归朵麦、圆寂、建造灵塔及全书综述,另有结尾、附录两个部分。

  • Aspects of Research Into Central Asian Buddhism: In Memoriam Kōgi Kudara
    By Peter Zieme

    Contents: Peter Zieme, 'Preface'; Peter Zieme et alii, 'Kogi Kudara, A Bibliography'; Geng Shimin, 'Study on the Uighur Text abitaki (3)'; Harry Haln, 'Mannerheim and the French expedition of Paul...

  • 1959:拉薩!──達賴喇嘛如何出走
    By 李江琳

    《1959:拉薩!──達賴喇嘛如何出走》是重建漢藏之間兩個歷史真相的第一本書。 1959年3月17日,達賴喇嘛開始一生流亡的命運。 他為何出走?如何出走? 返回歷史現場:經歷者和流亡者的真實故事。 為什麼達賴喇嘛是1959年出走,而不是1951年或是1956年出走? 為什麼拉薩民眾在1959年3月10日幾乎傾城而出,阻止達賴喇嘛去軍區司令部觀看演出? 1954年,達賴喇嘛赴北京訪問時,拉薩民眾並沒有採取如此激烈的行動? 14天的顛沛流離,崎嶇顛簸的遙遙路線, 到底是毛澤東放走的「讓路說」?或是反動分子策畫的「劫持說」?是什麼導致「拉薩事件」演變為「拉薩戰役」?在中國與西藏的歷史上留下重重謎團。 1959年,發生第一次「拉薩事件」, 1989年,發生第二次「拉薩事件」, 2008年3月,「拉薩事件」再次爆發。這是50年來拉薩發生的第三次暴動。 暴動的過程中,一名拉薩青年高喊:「我們是你們49年前殺死的人,我們又回來了!」有多少中國人知道,這句話中隱含的痛楚? 唯有返回歷史現場,聆聽經歷者和流亡者的真實故事, 靠正義、勇氣和愛,讓世人知道所有真相,重獲和平! 作者李江琳近年來致力於西藏問題的研究,每年都從紐約飛到印度尋訪西藏難民定居地點,傾聽和記錄第一代流亡藏人的人生故事。通過調查研究,對西藏歷史產生了不同的看法。為了讓大家真正了解50年代在藏地發生的真實情況,她綜合了中共官方出版的資料,以及漢藏雙方親歷者的第一手資料,尋找1959年的兩個真相: 1 拉薩事件和拉薩戰役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發生這一切? 2 達賴喇嘛為何出走?如何出走 為什麼是歷史謎團? 1959年3月達賴喇嘛出走事件,海內外有多個版本流傳。在中國有「民間版」和「官方版」兩個主要版本。「民間版」即「讓路說」:當年達賴喇嘛出走印度,是毛澤東放走的。「官方版」則是「劫持說」,這個說法首見於1959年3月28日發布的《新華社關於西藏叛亂事件的公報》:「這些反動分子……在3月17日悍然將達賴喇嘛劫出拉薩。」儘管達賴喇嘛隨即發表聲明公開否認,但官方一直堅持這個說法。這兩個版本至今還在流傳。 對於達賴喇嘛出走的原因,書中的陳述是3月17日那天有兩發砲彈落在羅布林卡,在請示乃穹神諭後,得到的指示「快走!快走!今晚就走!」神志迷狂的神諭抓起紙筆,清楚地畫出一張路線圖。 但乃穹神諭的話只是達賴喇嘛考慮的因素之一,那兩發射向羅布林卡的砲彈才是促使他做出決定的主要原因。 他相信,如果民眾不再有保護的目標,他們很快會離開羅布林卡,自行解散。他希望以這樣的方式來避免大規模流血。 歷史不會說謊,歷史不能迴避,是時間的最好見證 我們必須重新審視1959年的事件,弄清楚1959年3月,拉薩到底發生了什麼,否則永遠不會理解藏民族的傷痛,也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每隔20年左右,西藏就會出現暴動。 本書附有數十幅珍貴的歷史圖片,是最好的歷史知識教育。

  • 变革与重建:数智化加速下的产业与社会
    By 信息社会50人论坛编

    本书分为危机时刻、产业之变、社会重建三部分,收录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电子信息行业十大领域发展机遇分析》《疫情冲击给数字经济带来的新变化》《区块链,未来社会的重要基石》等文章。

  • The Buddhists in Australia
    By Philip J. Hughes, Enid Adam

    Provides an account of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Australia and describes the way it is practiced and organized in Australia. It outlines how recent immigration from Asia has...

  • 解说观音
    By 孙昌武著

    中国佛教里的观音和观音信仰是中国宗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影响和意义的现象,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又可视作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个案。要了解中国宗教,了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必须了解观音。本书根据佛教相关典籍与历史文献,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全面系统梳理了佛教的观音和观音信仰输入中国,及其被积极受容并逐步“民族化”“民俗化”的历史脉络与进程。作者秉持一贯遵循的注重史实“描述”原则,细致“解说”了观音和观音信仰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作用与影响。资料丰富翔实,行文清晰畅达,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补充了中国佛教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为读者认识观音和观音信仰提供了一本简明可靠又有一定趣味的读物。

  • Power of Place: The Religious Landscape of the Southern Sacred Peak (Nanyue) in Medieval China
    By James Robson

    Here, Robson demonstrates the value of local and Buddho-Daoist studies in research on Chinese religion.

  • Summit of Treasures: Buddhist Cave Art of Dazu, China
    By Angela Falco Howard

    DEGREESTSummit of Treasures: Buddhist Cave Art of Dazu, China DEGREESAby Angela Falco Howard DEGREESDThe monumental cave complexes of the Baodigshan site at Dazu,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their vast treasure...

  • 現代佛法十人(八)──當代佛學的泰斗:呂澂
    By 呂澂(著)

    改變近代佛教發展的十位大師, 若要了解他們的生平、他們帶來的影響、他們如何重振佛教, 必不能錯過的經典文選!★ ★ ★ 呂澂──承繼歐陽唯識,自修精通英、日、法、梵、藏語,當代佛學學力無出其右的佛學大師 呂澂生於一八九六年,是歐陽竟無的弟子。 一九一一年,當歐陽竟無擔任金陵刻經處編校出版工作時,當時就讀南京民國大學經濟系的呂澂常去購買佛書,因而結緣。後來呂澂退學之後,一度去歐陽竟無開設的研究部研讀佛法,再去日本短暫研讀美學後,回國擔任教職。 一九一八年,呂澂受歐陽竟無之邀,協助創辦支那內學院,從此遠離世俗,專心於佛學研究與教學。到支那內學院正式創立,歐陽竟無擔任校長,呂澂擔任學務主任,與當時太虛所創辦的武昌佛學院,成為兩大佛教教育中心。 呂澂智慧過人。他自修精通英、日、法、梵、藏、巴利語,研究佛學的視野寬廣,當時無人能及。也因此,呂澂的譯著和著作俱豐;不但能寫作入門書籍,也能有深入研究的專門論述,解決許多佛教遺留的歷史問題。他是繼楊仁山、歐陽竟無之後,依現代學術研究方法,在印度佛教《雜阿含》經典領域能超越日本乃至西方的研究型學者。早年他的研究跨足印度、中國、西藏,尤重唯識、因明,留下了可觀之成果給後世,可說是近代中國佛學研究無出其右,睥睨國際的大家。 本書收錄呂澂重要著述,分為中國佛學、印度佛學、西藏佛學以及雜論等,對於綜觀清末民初整體佛學研究,可說有著絕佳的切入角度。 套書特色 《現代佛法十人》套書:楊仁山、太虛、歐陽竟無、虛雲、弘一、印光、圓瑛、呂澂、法尊、慈航 .了解漢傳佛教如何從清末的衰頹至民國後的中興,再到現今的發揚光大,必不可錯過認識這十位佛學大師 .無論隸屬何種教派、任何修行程度,本書皆為理解漢傳佛學橫切面的經典鉅著 .民初四大師:虛雲、弘一、印光與太虛法師的精華文選皆收錄此中 .聖嚴法師、星雲法師、證嚴法師、惟覺法師等影響臺灣佛學的重要宗教家,皆與十位大師有所師承或因緣 .提供理解禪宗、臨濟宗、淨土宗、律宗在近代教義發展演變的途徑 .漢傳佛教如何進入西藏、且藏傳佛教在近代的漢譯路線為何,也在本套書中可覓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