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from 九歌

  • 試按上帝的電鈴──人才紅利時代之一
    By 羅青

    戰後三十年,臺灣雖小,卻人才薈萃,詩、書、畫能人輩出,有遙接五四遺風的凌叔華、梁實秋、李漁叔、臺靜農等巨匠,以及當代名家張秀亞、林海音、夏志清、席德進、高陽等人 ...

  • 動物們
    By 方清純

    新銳小說家方清純前年以〈雞婆要出嫁〉這篇作品,榮獲競爭激烈的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二獎。梅家玲教授也盛讚該篇是「很能夠把文化感覺置入的小說。比方『雞婆不是雞,也不 ...

  • 我的虎爺好朋友
    By 海德薇

    ... 就和微波飯菜一樣來了爸爸擠出滿是魚尾紋的笑容爸吃飯吧菜都快涼了我等到爸爸把香插進香爐後立刻喊他無論如何平靜如陰天的家裡比起被瘋狂龍捲風般討厭學長追逐的學校還是好得多 不是我發現了牠是牠自己找到我的份微小的幸福拎在手上晃啊晃地往學校的方.

  • 燭光盛宴
    By 蔡素芬

    湯汁的香味一直溢滿室內老太太老是站起來去檢查鍋子裡的水分而我的錄音機按了又停停了又按筆記本上的線條斷斷續續她後來又站起來去拿下牆上的照片終於介紹到照片裡的人似的說這是我大兒子的小孩住在美裡才能覺得踏實我不想破壞和女兒之間建立起來的規律他 ...

  • 別著花的流淚的大象
    By 蔡素芬

    十篇短篇小說兩兩相對,「互文」的形式表達一種「雙聲」合奏的效果,層構出多重意義索解,凝聚閱讀短篇小說一路追尋結果的樂趣。 ...

  • 海邊
    By 蔡素芬

    前面有海的聲音那早上老婦人幫她穿好尿褲帶她坐在小板凳上後不見蹤影中午常在茶桌男人旁的女人替她送來菜飯餵她幾口匆匆收拾碗筷後也不見蹤影了她聽到小鳥在不遠的榕樹裡交談葉脈顫動陽光逐漸溫熱幾隻小雞走過庭院前的那種往上拉的線條 ...

  •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By 楊富閔

    名家推薦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暨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 白先勇(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榮退教授,小說家) 陳 列(散文家) 蔡妃喬(結果娛樂營運長) 瞿友寧(《花甲男孩》電視與電影導演) 王德威:「楊富閔是當代臺灣新鄉土寫作的代表人。《故事書》寫故鄉的人,故鄉的事,點點滴滴,實實在在,無不有情。《故事書》也是一個臺灣囝仔追尋文學的真誠告白。從臺南大内到臺中臺北、美西美東,遙遠的路,熾熱的心——《故事書》就是南臺灣版《一位青年藝術家的畫像》。」 我們世居的百年古厝如今正是媽祖廟的大殿,我們的三合院後來成了媽祖地。我們曾經住在媽祖隔壁。                          〈文體:古厝埕斗的同框敘事〉 實則古厝空間充滿各種活用可能,這是一個適合練習講故事與聽故事的好地方,理想的故事會找到理想的文字,說者聽者在其中取捨、狂想與捏拿,說與聽合而為一,我會繼續摸索、慢慢建立、朝向一些關於文體或者什麼的作品。                           〈文體:古厝埕斗的同框敘事〉        生命中一場一場的雷陣大雨,總是困我於曾文溪中游山區聚落,我的生命內建了一個關於地形的隱喻,苦雨追趕已是生活的常態:在麻善大橋、在縱貫公路、在四周盡是甘蔗平原的故鄉臺南,在看得見善化糖廠巨大煙囪的溪尾路段,我的身後身前,總有山勢一般湧動的烏雲跟蹤……                                                      〈說明:暴雨將至〉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處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以〈九層塔得勝頭回〉破題,經由人與樹的日暮對話,布置了一個欲晚山村的故事背景,在柚皮蚊香氤氳之中,引領人物、讀者同步進入楊富閔的講古現場:「到處都在放光,照出一處處的舞臺,連月光也在替我打上斯巴賴。」...

  • 私の悲傷敍事詩:一個詩人的青春小說
    By 李紀

    名家王盛弘、平路、向陽、朱宥勳、阮慶岳、 孫梓評、許悔之、彭瑞金、楊索、廖輝英聯合推薦。 詩人李敏勇以李紀為名,在虛構與非虛構之間,融合主觀情感,與浪漫主義性格,以詩意的文字,展現文學理想之路與顛躓的愛情之途。十四篇短篇小說,從序曲到終章,是一幅戰後世代文學青年的青春腐蝕畫,也是一闕悠揚且哀傷的成長曲。 一九六○年代到一九七○年代台灣戒嚴時期,處處壓抑與專制,校園裡充斥著「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夢想,反越戰和學生運動並未在台灣引起風潮。追求文學夢的李紀反其道而行,他選擇主修歷史,開始寫詩,並以反越戰為主題,陸續在《草笠》發表。因緣聚會,得以和許多台灣文學前輩陳千武、吳濁流、楊逵、龍瑛宗等往來或共事,看見被體制壓抑的不是只有自己,那些精通日文不擅長中文創作的前輩,更是備嘗艱辛,在主流文化中,努力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 走過風起雲湧、百家爭鳴的文學風華年代,歷經鄉土文學論戰、經濟蓬勃發展,前後跨越四十年,從屏東出發,高雄、台中、台北,度過青春年華,留下追尋文學夢的腳步,交織著多段戀情,有酸甜苦澀的初戀、蝕人心肺的分離,以及難解的家庭習題。以小見大,他用文字留下都市早年風貌,兒時陪母親回娘家的屏東鄉間、求學通勤的高雄、文學萌芽的台中車站和繁華的台北車站,細膩描繪出,個人的成長與都市的流變,還有戰後嬰兒潮世代在時代裡的探索與追尋。 作者簡介| 李紀 本名李敏勇,台灣屏東人,一九四七年在高雄出生,成長於高屏。大學時代修習歷史,短期居住台中,現為台北市民。 以文學為志業的人生歷程,反映在主編《笠》詩刊,擔任「台灣文藝」社長及「台灣筆會」會長的歷程。而為了在詩中應許的社會改造與國家重建,參與許多社會運動與公共事務,曾為「鄭南榕基金會」、「台灣和平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並在許多報紙、雜誌專欄從事文化與社會評論。曾獲巫永福評論獎、吳濁流新詩獎、賴和文學獎,二○○七年國家文藝獎得主。 除詩創作外,也出版詩解說、研究,翻譯當代世界詩,並著有散文、小說、文學批評和社會評論集等八十餘冊。 著有《雲的語言》、《暗房》、《鎮魂歌》、《野生思考》、《戒嚴風景》、《傾斜的島》、《心的奏鳴曲》、《青春腐蝕畫》、《自白書》、《一個人孤獨行走》、《美麗島詩歌》、《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等。

  • 九歌107年童話選之許願餐廳
    By 謝鴻文主編

    可傑獲得星願餐廳送的手錶,居然可以穿越到星願時空,可以和很多朋友一起玩的他越來越著迷,甚至不想回到現實生活中了……小狐狸帶著奶奶親手製作的薄荷糖,前往都市拜訪舅爺,一路上分送給幫助他的人,糟糕了,居然只剩一袋薄荷糖,該怎麼辦呢?老法師感冒了,聞不出任何味道,但他製作的魔法栗子才炒到第三天,要到第七天出現臭腳丫味道熄火才成完成魔法栗子,這下該如何是好啊? 「歡迎光臨,許願餐廳。」這裡由十位作者大廚傾力打造,以創意想像加上愛為原料,烹調出夢幻般的甜蜜滋味,甚至會品嘗到讓人滲出感動眼淚,帶著一絲絲酸楚疼惜的滋味。來到這的人們,相信都會感受到作者們的真摯心意,讓每一道童話色香味俱全,可以滋養孩子們的精神更加豐富美好。 主編謝鴻文和三位小主編曾芊華、楊子函、趙芷語共同選出二十篇精采童話,兼具成人與兒童的觀點,而本年度童話創作特色,是透過童話將飲食的酸甜苦辣鹹,呈現人生的寫照,讓每一個事件的咀嚼都是有滋有味。本書收錄其中十篇包含名家周姚萍、傅林統、鄭宗弦,和最受小讀者喜愛的賴曉珍、施養慧等作品。 本屆「年度童話獎」由王宇清〈星願親子餐廳〉獲得。 編者簡介| 謝鴻文 兒童節生於桃園,天意注定和兒童有不解之緣。現任FunSpace樂思空間實驗教育團體教師、SHOW影劇團藝術總監、林鍾隆兒童文學推廣工作室執行長,亦為臺灣極少數的專業兒童劇評人。 曾獲亞洲兒童文學大會論文獎、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等多個獎項。 著有兒童文學作品《不說成語王國》等二十餘本書,及《蠻牛傳奇》等兒童劇編劇。 曾芊華 現就讀FunSpace樂思空間團體實驗教育四年級。個性有時有點小迷糊,但是開朗愛笑,喜歡吃甜點看漫畫。 楊子函 現就讀FunSpace樂思空間團體實驗教育六年級。熱愛閱讀小說,品嘗美食,喜歡到處去旅行,但是又討厭曬到太陽。外表看起來很柔弱,可是內心很堅強。 趙芷語 現就讀FunSpace樂思空間團體實驗教育四年級。有書就可以讓我沉迷忘記時間,可以天馬行空想像。講話字正腔圓,不要以為我是北京人,我是道道地地台灣人。

  • 真的!假的?魔法國
    By 傅林統

    達人國阿木達王子偶然發現魔法國的入口,遇到了巫師和巫婆,為了要學會魔法必須要努力達成他們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沒想到巫師和巫婆竟然說魔法都是假的,到底他們要如何才能學到真正的魔法?寵物吹捧大賽好奇怪,比的是憑空吹噓,莉莉不甘示弱,吹捧自己的寵物是行空天馬;彈寶寶穿著蒲公英媽媽的飛行衣準備飛到夢想國度,但小螞蟻更聰明,居然跟著太空人搶先成為「火星蟻」…… 「愛說故事的爺爺」傅林統校長,長年與孩子為伍,為孩子說故事,也提筆寫故事,本書收錄他創作的十五篇充滿想像的童話故事,結合奇幻與太空科幻的趣味。透過傅林統的童話,啟發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遊走在現實與奇幻之間,並融合童話和歌謠,跟著童話的旋律,帶領孩子找回失落的童心。 本書特色 ★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副教授徐錦城推薦。 ★    傅林統校長透過十五篇精采童話展現他歷久彌新的想像力與永遠不老的童心。 *適讀年齡:國小中高年級,國中生   作者簡介 傅林統 一九三三年生,台灣桃園人,擔任國小教師、主任、校長四十六年。一向喜歡給兒童說故事、寫故事、帶領閱讀,學生和家長暱稱他「愛說故事的校長」。 退休後仍在桃園市文化局培訓「說故事媽媽」和「兒童閱讀帶領人」,並示範說故事技巧,升級為「愛說故事的爺爺」。 在台灣兒童文學界被認為是縱橫於研究、評論、創作、教學等四大領域,數十年如一日樂此不疲,且卓有成就的工作者當中之一人。 著有《傅林統童話》、《偵探班出擊》、《神風機場》、《田家兒女》、《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兒童文學風向儀》等數十部作品。 繪者簡介 李月玲 ...

  • 九歌109年小說選
    By 張亦絢(主編)

    邱常婷/寺尾哲也/熊一蘋/何玟珒/王定國/劉芷妤/陳靜/陳育萱/林新惠/鄭守志/裴在美/林楷倫/林銘亮/高于婷/沈信宏/簡媜/李昂/楊双子/賴香吟/西西 二十篇佳構風格多樣,內蘊豐厚。有四篇作品以「時間旅行」展開,楊双子〈冬瓜茶〉展現「重訪日治時間」的獨特能耐,探討「殖民是什麼?」和「愛與傷」;賴香吟〈清治先生:一九五八病情〉始於戰後,終於美麗島事件,雖寫人物但非以人物為中心;李昂〈密室殺人:大祭拜〉中戒嚴暴力與從性別而來的「典型與非典型的閹割慾望」交錯,呈現了令人震驚的激進觸角;西西對「更長時間」情有獨鍾,〈石頭述異〉達到令文學「出世入世」交鋒生輝的境界。 另有六篇對「如何思考傷害」作出貢獻的作品。回應時事或當下性的小說經常處境尷尬,因為它偶爾會「到不了明天」,但劉芷妤的〈追女仔〉跨過了這種難度,繪出宛如「一圖斃命」,既有代表性又有延展性的「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新聞」;陳靜〈鬼〉描繪被棄孩童的世界,凸顯出社會化匱缺傷害的「不可逆」;陳育萱〈反光〉描寫高樓清潔工,給出了一個不將社會性書寫,封閉於悲嘆或憐憫主義的可能性;林新惠〈Hotel California〉不視傷害在秩序後,是能揭開「秩序即傷害」之作;鄭守志〈永夜〉透過反轉角色,演示性暴力;裴在美〈命運之神〉談性傷害,令讀者不費吹灰之力地齊平於主角視角,為「如何避免剝削當事人」,立下標竿性的範例。 還有以不同筆法切入「日常」的各篇:林楷倫有望自成一家,或振起「漁界文學之文藝復興」,〈北疆沒有大紅色的魚〉對魚的產銷和馬祖東引漁村的掌握十分到位;林銘亮〈遠行者:五個聽來的故事〉在並非對苦澀與恐怖一無所知的詼諧中,令小確幸與大荒謬並進;高于婷〈六角恐龍〉,出色地寫出那些被當成不出色者的孩子們,如何維護自我脆弱的感情;將日復一日造成的麻木、緊繃與內縮凋敝描寫入微的,是沈信宏以教員一日為摹本的〈定期保養〉;〈三溫暖〉則是一篇非常疼惜人的小說:簡媜筆下的女性身體相遇,仍有靦腆,但絕不虛浮,平實之中,也非不見曲折。 有幾篇展現小說的風格語言。何玟珒〈那一天 我們跟著雞屁股後面尋路〉對照了不同起源的「變性」,他人祈願的與自我渴望的;熊一蘋〈銀河飛梭〉視身體或時間都是身外物,但又非有惡意的殘酷;〈噎告〉是少數大膽利用戲劇性推動情節的「驚愕交響曲」,王定國透過有意思的手法呈現嚴肅主題;在寺尾哲也的〈現在是彼一日〉中,三個在美國參加遊行的臺灣男子,其中一個突然「脱序」,不但被制服還送了醫,什麼話都還沒說。 年度小說由邱常婷的〈斑雀雨〉獲得。〈斑雀雨〉反覆出現的「母親允諾變鳥」一節,意涵繁生。把高難度的思辨完全轉換成緻密清澈的小說語言,〈斑雀雨〉因此獲選為年度小說的得獎作。 編者簡介|    張亦絢 生於臺北木柵。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及視聽研究所碩士。早期作品,曾入選同志文學選與臺灣文學選。另著有《我們沿河冒險》(國片優良劇本佳作)、《小道消息》、《晚間娛樂:推理不必入門書》、《看電影的慾望》、《我討厭過的大人們》,長篇小說《愛的不久時:南特 /巴黎回憶錄》 (臺北國際書展大賞入圍)、《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臺北國際書展大賞入圍),短篇小說集《性意思史》獲openbook年度好書獎。二〇一九起,在BIOS Monthly撰「麻煩電影一下」專欄。 網站:nathaliechang.wixsite.com/nathaliechang

  • 九歌四十:關於飛翔、安定和溫情
    By 李瑞騰, 陳素芳

    一九七○、八○年代是台灣文學的黃金年代,副刊當道,文人成立出版社蔚為風氣,林海音成立「純文學」、姚宜瑛創辦「大地」、隱地的爾雅和瘂弦、楊牧與葉步榮、沈燕士共同創設洪範書店。還有時任中華副刊主編小說家蔡文甫,在一九七八年獨資成立九歌出版社,合稱「五小」出版社。走過台灣文學黃金年代,跨越新世紀,四十年來九歌持續出版文學好書,作家群涵蓋華文世界老中青不同世代;並拓展出版領域,分別於一九八八、二○○○年成立以生活為主線及翻譯國外優質作品的健行及天培文化。 從上世紀八○年代到新世紀,九歌的文學路越走越長。走過四十,李瑞騰教授和陳素芳總編共同策畫,邀請不同時世代的四十位作家暢談他們與九歌的情誼與文學因緣。從文學大家 余光中、張曉風、陳若曦,與文壇中堅廖玉蕙、廖輝英、阿盛、朱少麟到新世代的新人楊富閔、言叔夏、何敬堯等,大陸一級作家劉震雲、畢飛宇、虹影,還有兒童文學家黃秋芳、徐錦成、鄭宗弦、鄭丞鈞等,看見作家與出版社的故事,有讀者變作家,寫作的啟蒙與提攜,還有知遇之恩,充滿溫情、祝福與夢想,踩踏出台灣文學一脈相承的路線。 下卷是總編陳素芳撰寫的〈關鍵四十〉,娓娓道出九歌社史,從創業的艱辛,到出版蓬勃的黃金歲月,再到文學苦撐待變的年代,看九歌如何堅持文學這條路,還有道不完說不盡的出版故事,與大師梁實秋、琦君、余光中、張繼高、沈君山等人的風采與情誼。 時代往前走,九歌一本初衷大步前進,出版文學好書,發掘文學新秀,與作家共同創造台灣文學新風景。 本書特色 ★二○一八年適逢九歌出版社創立四十年,特邀四十位作家談談與九歌的淵源和情誼,包含文壇老中青三代,有余光中、張曉風、廖玉蕙、廖輝英、朱少麟、張經宏、何敬堯、言叔夏、楊富閔,還有大陸作家虹影、劉震雲、畢飛宇,及少兒創作者黃秋芳、鄭丞鈞、鄭宗弦等人。 ★總編輯陳素芳撰寫〈九歌關鍵四十〉,從四個十年切入九歌出版社發展史,話史、談書、寫大師的故事,走過文學興衰的四十年。 主編簡介 李瑞騰 台灣南投人,一九五二年生。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圖書館館長、文學院院長。二○一○年二月一日起,由中央大學借調至國立台灣文學館擔任館長四年;二○一四年二月一日歸建,專任中文系教授,現為文學院院長(二○一六年六月起)。著有文學論著《台灣文學風貌》、《文學關懷》、《文學尖端對話》、《文學的出路》、《文化理想的追尋》、《老殘夢與愛》、《新詩學》、《詩心與詩史》等,及散文集《有風就要停》、詩集《在中央》等。 陳素芳 台大中文系畢業,自一九七八年進入九歌事業群服務至今,現任九歌出版社總編輯,曾獲第二屆五四編輯獎,編輯圖書超過一千本。

  • 夜在路的盡頭挽髮
    By 鄭順聰

    透過空間的變化、時間的流動,鄭順聰以幽默與奇想的筆調,書寫生命中的城市移動與穿梭在時光中的回憶,運用精緻小巧的短文、細膩抒情的長文,呈現他獨特的空間觀察散文。 他在生活瑣事之中,用文字標示時光的漂流,〈惝怳〉在因公空隙去郵局領匯票的空檔、等待公車到站前最後一個紅綠燈的〈上班末途〉,或〈夜半,我浸在黑潮中〉的咖啡館裡,以及生活中的清晨〈沐沐泅〉,他用奇想描繪出這個現居之地「歪斜城市」的點滴。 從現居之地出發,穿越時空,移轉到嘉義,那有他〈青春星球文學漫遊〉的成長、挫折與苦澀;而大學時期的〈高雄文青時光〉,在課堂中觀看細雨,詩人從身邊走過,充滿〈西子灣浪漫〉;〈永和三年,在三合院〉是他負笈遠至台北大都會,卻陰錯陽差落腳永和,過起農村鄉間生活;在〈桃園縣道一○二〉的往返,乘載了當兵的苦與樂。他在「時光縱貫」中回溯過往,找尋生命中不同的文學風貌。 他也用短文呈現,風格則則不同,有台灣老建築的轉型:老屋欣力的〈聽房子〉、鄉野奇譚、都市觀察〈一○一之頂的特技表演〉、文人雜想等等,展演出玲瓏「小巧的局」。還有剪裁在國外遊歷的經歷,將回憶、心情與反思,構築一個幾何的形狀,以凝鍊的文字,描摹一個幾何的圖形,逡巡在不同的國家與城市之中,在「行路幾何」中一同尋思與構圖。 鄭順聰在不同的城市中的生活經驗,體察空間的變遷、追憶歲月的流轉,以文字晃遊出屬於自己的空間散文創作。 ★ 作家/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向鴻全、阮劇團編劇吳明倫專文推薦 ★ 作家/語文教育學者 廖玉蕙、醫師/作家 黃信恩、詞人 鍾永豐、文學家/台文戰線發行人 林央敏、作家 李時雍、諮商心理師/恆月三途樂團主唱 周慕姿、拍謝少年聯手推薦 作者簡介|    鄭順聰 嘉義民雄人,嘉義高中,中山大學中文系,台師大國文研究所畢業。 曾任《重現台灣史》主編,《聯合文學》執行主編,教育廣播電台《拍破台語顛倒勇》主持人。 詩集:《時刻表》,《黑白片中要大笑》。 散文:《海邊有夠熱情》,《基隆的氣味》(和鄭栗兒合寫),《台語好日子》。 小說:《家工廠》,《晃遊地》,《大士爺厚火氣》。...

  • 守夜人(增訂新版)
    By 余光中

    書中收錄余光中多闋代表作,如〈白玉苦瓜〉、〈鄉愁〉、〈如果遠方有戰爭〉、〈與永恆拔河〉等,尚有具傳奇色彩的〈山中傳奇〉、〈黃昏〉,詠歎藝術家的〈永念蕭邦〉、〈戲李白〉、〈向日葵〉等,自況心境的〈七十自喻〉、〈江湖上〉、〈問燭〉等,動植物與玩賞物件的奇思異想〈聽瓶記〉、〈水草拔河〉、〈雨傘〉等,將名山佳景、歷史遺跡化為史詩巨著的〈西螺大橋〉、〈荷蘭吊橋〉、〈蓋提斯堡戰爭〉等,以及尚未集結成冊的詩作〈送樓克禮自丹佛西行〉、〈半途〉。 中詩英譯須考慮譯詩諸多複雜條件,保留原詩精神之餘,也須讓英詩具有獨特生命,余光中說:作者自譯「好處是完全了解原文,絕不可能『誤解』,苦處也就在這裡,因為自知最深」,衡量譯詩諸多複雜條件,割愛篩選後的詩作,既保留了原詩精神,也創造英詩的獨特生命,使得中英對照讀來更富逸趣,妙不可言。 本書特色 ★全書中英對照、全新編排,並添新作。 作者簡介      余光中 一生從事詩、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詩風與文風的多變、多產、多樣,盱衡同輩晚輩,幾乎少有匹敵者。從舊世紀到新世紀,對現代文學影響既深且遠,遍及兩岸三地的華人世界。曾在美國教書四年,並在臺、港各大學擔任外文系或中文系教授暨文學院院長,曾獲香港中文大學、臺灣政治大學及中山大學之榮譽博士。先後榮獲「南京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之貢獻獎、第三十四屆行政院文化獎、第十三屆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等。現為國立中山大學榮休教授。 著有詩集《白玉苦瓜》、《藕神》、《太陽點名》等;散文集《逍遙遊》、《聽聽那冷雨》、《青銅一夢》、《粉絲與知音》等;評論集《藍墨水的下游》、《舉杯向天笑》等;翻譯《理想丈夫》、《溫夫人的扇子》、《不要緊的女人》、《老人和大海》、《梵谷傳》、《濟慈名著譯述》等,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一)、(二)、《秋之頌》等,合計七十種以上。  

  • 守夜人
    By 余光中

    守夜人

  • 寫給自己的情書
    By 琹涵

    每個人的心靈花園,都有拇指姑娘般的小小自我隱藏其中,期待被發掘、關愛,等著美麗的花開。就算這世界不如想像中美好,你還是可以相信自己、選擇幸福。 琹涵說當你微笑,也像一朵花的緩緩綻放,全世界都跟著微笑了。她寫快樂,覺得自己彷彿為現實而典當靈魂時,就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做喜歡的事,訂定一個夢想,縱使緩步前行,也要走在夢想的路上,努力快樂地活著。 透過深具療癒力量的溫暖語句,琹涵溫柔傾訴道:不管經歷多少傷痛和挫折,太陽都會升起,春天會替代寒冬,這世界給我們愛的能力,讓我們可以做真誠的自己。 書中的這些情書寫給自己,寫給生活,寫給思念,也寫給歲月。在這些文字之間,有屬於你我的心情,有給予我們的祝福。 【情語錄】 ※寫給生活的情書 跟一朵花說話吧,說你的哀傷和挫折, 花不言語,卻彷彿知曉你內心糾纏的痛和悔。 彷彿在神祕中她提醒了你,要學會放下。 ※寫給自己的情書 你以為你的能力哪裡來?當然是從一次次的磨練中學來。 有一天,當你準備好了,機會也跟著來臨。 你扛得起,上天才敢把責任交給你。 ※寫給一個人的情書 分手是感傷,可是感情無法一廂情願。 也許彼此還會有相逢之日,就像一棵樹,明年還有春天。 也許另一個春天,有新的機緣,是跟別人一起。 本書特色     ★本書簡潔卻深刻的話語搭配療癒的圖畫,撫慰讀者的心靈。 ★從生活、工作、友情、愛情等各個面向出發,每天讀一篇加以練習,可以讓脆弱的心變得堅強。  ...

  • 花開少女華麗島
    By 楊双子

    書中十篇短篇小說延續《花開時節》,以「百合」為主題創作,描繪異性戀女性之間的同性情誼與慾望流動。如果說《花開時節》是一座花團錦簇的花園,那麼《花開少女華麗島》就是分別近距離特寫了園中姿態、花色、香氣各異的不同花朵。《花開時節》中的主要或次要角色都彷彿在此重生和被重新認識,比如輯一首篇〈花開時節〉中由少女初子的旁觀視角欣羨窺看著雪子和早季子這一對麗人,〈木棉〉中順應家族安排婚配的長姐春子回憶著學生時期的親密同窗明霞,〈金木犀銀木犀〉寫下了《花開時節》中與主角友好、卻未多著墨的兩位女校死黨弓子和靜枝後來的際遇,長篇中感覺神祕嬌嬈的細姨秋霜倌,在〈竹花〉中帶著讀者回到她的童年,竟然是個喜歡釣魚的孩子。就連終生未婚的阿蘭姑,也都有一段差點與好姊妹私奔成功的少女往事。 一如前作,楊双子針對故事背景的一九一○年代中期至一九四○中期,做了許多認真的歷史考據,透過她乾淨細膩的文筆,描繪曾經真實存在、日本帝國於台灣所展現的繁華流金樣貌,從當時的食物、植物到少女們的髮型等都被栩栩如生地重現。牢牢抓住時代感的這些迷人故事,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的少女們面對社會現實的時候,如何抗拒、迴避、挫敗,又如何在幻滅之際,撿拾昔日幻夢的碎片。楊双子篤信台灣系譜曾經存在「少女小說」這個文類,這兩本小說企圖跨界接續台灣「少女小說」血脈,重現少女的台灣,少女的華麗島。 本書特色 ★楊双子將廣受好評的長篇小說《花開時節》中的角色各自延伸創作出短篇故事。 ★小說聚焦「日治時代的台灣少女」,並以學術詳實考據為基礎的日治台灣為故事背景。   作者簡介 楊双子 本名楊若慈,一九八四年生,台中烏日人,雙胞胎中的姊姊。 百合/歷史/大眾小說創作者,動漫畫次文化與大眾文學觀察者。曾獲國藝會創作補助、文化部創作補助、教育部碩論獎助。出版品包括學術專書、大眾小說、動漫畫同人誌。近作為《花開時節》、《撈月之人》,以及合著小說《華麗島軼聞:鍵》。現階段全心投入創作台灣日治時期歷史小說。 facebook:貓品’漫畫中毒_百合,愛有力 www.facebook.com/maopintwins/ blog:楊双子_百合,愛有力 maopintwins.blogspot.tw/  

  • 蝴蝶森林
    By 杜虹

    台灣素有「蝴蝶王國」的美譽:珍貴稀有的黃裳鳳蝶,在乾旱的春天正逢羽化節氣,閃亮著金黃後翼快速飛行,而大紅紋鳳蝶紅斑鑲綴的薄翼,每次揮動都灑落春天的信息;多雨的夏天,人們為了讓保育類的黃裳鳳蝶幼蟲有較豐足的食物,處決了身軀鮮紅的紅紋鳳蝶幼蟲;秋天結成的蝶蛹,一季的等待過去仍沉溺於休眠歲月,以為終將死去時卻毅然破殼而出;即使冬日冷鋒一波波,恆春半島的珊瑚礁林裡,仍有令人神迷的彩蝶繽紛,大量青斑蝶聚集,蝶影宛如花瓣隨風翻飛,無以倫比的精采絕無冷場。 於國境之南的懇丁國家公園,擔任生態解說員的杜虹,依循四季波光流轉,尋找保育類蝴蝶的足跡。她走入春雨濕滑的綠林,尋覓蝴蝶食草馬兜鈴;夏日穿梭熱帶叢林,為防蚊穿上兩件長袖上衣且頭套紗罩,為防蛇又穿上高筒雨靴;秋天行在寧靜如畫的草原,讓乾爽天風吹去一身濕黏;寒冬驚天動地的落山風,吹得浪頂水珠和衣衫飛散如亂髮,仍堅持在林間體悟各種生物的存活之道。 透過她流暢優美的筆觸、觀察入微的視角,我們彷彿親眼目睹神奇的造化:把龜殼花從樹枝抖落的千鈞一髮、大白斑蝶翩躚翻飛的結婚舞蹈、颱風與黃裳鳳蝶的繁盛衰敗、宛如體操表演般吐絲織帶的化蛹過程、破蝶蛹而出竟是蝴蝶以外異形的驚悚…… 杜虹說:「那林間的種種顏色、種種聲音、種種畫面、種種故事,會長留在心上,成為生命向前的能量。」她以充滿哲理的文字謳歌自然,鮮活呈現了森林和蝴蝶的微物之美。我們可能聽過或看過蝴蝶,卻對其生命故事的繁盛興衰一無所知,原來一片樹林,一條蝴蝶小徑,可以是領略墾丁千變萬化之姿的捷徑,而杜虹生動簡潔的書寫,堪稱是了解這座森林中維持蝶族血脈香火的祕笈,更是南方自然書寫的經典。 本書特色 ★一個熱帶叢林,一對翩飛蝴蝶,一座海角停車場,都可以引領我們從大自然的變化中,體會生命的哲思。   作者簡介 杜虹 本名謝桂禎,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博士。是研究植物與蝴蝶生態的科學人,也是生活於大自然中的自然文學寫作者,文字一貫展現溫柔縝密與輕盈婉約的風格。而長年生活於恆春半島的創作背景,使其作品在台灣自然寫作的光譜裡,展現少有的南方視野。著有散文集《比南方更南》、《有風走過》、《秋天的墾丁》、《相遇在風的海角》。作品曾獲第六屆中央日報文學獎、第七屆及第八屆梁實秋文學獎,並以《比南方更南》一書獲第五屆新聞局小太陽獎最佳文字創作獎。  

  • 佛蒙特沒有咖哩──記那段駐村寫作的日子
    By 何敬堯, 陳育萱

    「駐村是介於旅行和定居之間的小小妥協,對於渴望擁有安靜時光創作的異邦人,前往異地的意義之一,摑醒沉睡的異質性。」──陳育萱 「一直以來,我所認識的『佛蒙特咖哩』究竟是什麼?它與位於美國東北邊的『佛蒙特州』又有何關聯?……無論是咖哩,或者是佛蒙特,對我而言,仍舊是充滿神祕氣息的未竟之地。」──何敬堯 陳育萱和何敬堯兩位青年小說家,於二○一五年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前往北美的佛蒙特州(Vermont)的藝術村駐留一個月。他們放下手邊的正職或剛告一段落的學術研究,短暫成為無國界的一員,冀盼能藉由此行獲得不同的見識以及創作經歷。 在異鄉的藝術村生活,他們遇見迥然不同的風土人情,也遇見來自世界各地、素昧平生的創作者,除了作家,也有畫家或雕刻家,大多數時候各自在工作室埋首創作,而同村的共享公共空間如餐廳、圖書室,也提供了彼此心靈交流的機會,這樣一個月的駐村寫作,對青年作家而言是前所未有,時而新鮮刺激、時而孤寂安靜的經驗。 秋日的佛州風光極美,作家們有時也走入楓紅山林和瀑布流淌的大自然,看著北美漸漸走入深秋,靜默美景中,拾獲了許多沉澱思考的時光。看何敬堯如何以英文為歐美人士介紹日本妖怪的美術書籍,一邊好奇地調查起名為「佛蒙特咖哩」的飲食文化。陳育萱則一邊為餐桌邊其他作家引薦臺灣島嶼上的作家,一邊感嘆著全球資本主義暢行所帶來的無國界其實是假象…… 時區對於寫作之人或許沒有意義,莒哈絲甚至曾寫下:「一名作家即異邦。」然而兩位作家還是從各自寫作的異境走入了真正的異邦,讀者在他們的領路下,不僅得以神遊欣賞佛蒙特優美的風光,同時也看見來自世界各地創作人的短暫交會下迸出的火花,見識到在此特殊的機制下,這些人與那些人,站在文學或藝術的版圖上,如何為彼此的將來互相指路。 本書特色 ★兩位青年小說家同遊美國佛蒙特州的散文記事 ★難得一見的藝文創作者至國外駐村寫作經驗分享   作者簡介 陳育萱 彰化人,曾在台灣全島流動,現居高雄市,職業是教導高中生如何慢下來。 喜歡寫小說和散文,偶爾寫詩。 曾獲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宗教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 著有長篇小說《不測之人》,獲文化部藝術新秀及國藝會創作補助。 何敬堯 小說家,專職寫作,風格橫跨奇幻、歷史、推理。臺中人,臺大外文系、清大臺文所畢業。榮獲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臺大文學獎、文化部年度新秀,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駐村作家。小說作品《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怪物們的迷宮》。  

  •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增訂新版)
    By 張曉風

    我想,在遠古的時光裡,你一定會是族群裡面那個最會說故事的人,每一個聆聽者都會從你的故事裡面得到他所需要的一些什麼,也許是誘惑,也許是撫慰,也許是勇氣。 ──席慕蓉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你為什麼還遲遲不來?我在夢裡是兩個人,醒來後卻還是一個人……」原本是首在蒙古高原傳唱的情歌,因為好友席慕蓉感動於歌曲之美,因而成為這本張曉風沉在甕底遲遲沒有出手的散文選集書名,細膩地鋪陳她和十多名好友同遊蒙古高原的點滴。 全書計分五個部分,懷人、抒情、詠物、寫景、藝術欣賞,無一不是大塊文章。曉風散文出入古今,從〈描容〉、〈給我一個解釋〉、〈我撿到一張身分證〉看見她對生活與「我」的反思,〈衣衣不捨〉以衣服記錄下個人歷史,寫出隱藏在衣物後的回憶與情感,她自以為認識的父親卻還有很多〈不識〉之處,〈塵緣〉則是也陪伴父親回鄉的歷程,深刻真摯。她妙筆一揮,枯燥無趣的歷史和自然知識、鞦韆的歷史、樹木名稱、卓文君的故事等,皆點化成為一篇篇動人的散文,而為旅行寫下的文字彷若重回現場,看見蒙古高原那片美麗的星空,而且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作者簡介 張曉風 原籍江蘇省銅山縣(徐州),筆名曉風、桑科、可叵,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大學、香港浸會學院、陽明大學。曾獲中山文藝散文獎、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學獎等,並於一九七六年獲選十大傑出女青年。著有《地毯的那一端》、《步下紅毯之後》、《從你美麗的流域》、《玉想》、《送你一個字》、《花樹下,我還可以再站一會兒》,另有童書《祖母的寶盒》、《看戲》,評述和小說、詩作等。三度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及《問題小說》、《小說教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