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from 紅樹林

  • 生物學學理解碼2:從生物化學、細胞、生理、演化到遺傳,完整剖析35個高中生物學疑難案例
    By 蔡任圃

    科學的問題要用科學探究的方式去解決,不要只相信權威的說法,要隨時檢視、懷疑、批判手上的資料,直至找到滿意的解答。 這本書不是要告訴你生物學很有趣,而是要倡導完整搞懂一件小事很有意義。 人稱艦長的蔡任圃老師再度精選35個案例逐一解碼。帶入豐富的創意、邏輯推演與圖表資料,引領讀者透過「探究與實作」,偵破生物學的奧祕。 在他身上我看到的不只是對生物的喜愛,還有著極度專精研究的態度,告訴了我們如果真心熱愛一件事,且專心研究它,一定能在各領域發光發熱。張宸綾╱北一女中數理資優班學生 你是否曾經認為課本、參考書的解釋太過粗淺,模稜兩可,得不到能令自己認同的解釋?如果你也曾與我一樣苦惱於以上的情況,那麼我誠摯地推薦此書。詹佳穎╱北一女中數理資優班學生 艦長是個有理想也會去實踐的人,他是認真的想要我們去質疑、去問問題,而我也漸漸開始享受這個思考的過程,不再滿足於所謂的「標準答案」。廖亮瑜╱北一女中科學班學生  「提出關鍵重要的問題」遠比「背誦標準答案」來得重要……如何從繁雜的生命現象裡抽絲剝繭,並從中發現生命的規律甚至是真理,便是科學家們共同努力的目標。嚴丹譽╱北一女中科學班學生(依姓氏筆畫排序)

  • 太空旅行指南:從宇宙現象、天體環境、生理準備到心理調適
    By 科明斯

    ◆《BBC Knowledge》雜誌——年度首選NASA科學家,為探險者而寫:無論移民還是觀光,都該知道的大小事進入太空甚至移民到鄰近星球很可能是人類不久後的共同經驗,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正努力讓它成真。曾經上過太空的人都同意,這是一趟驚心動魄的旅程,為了能夠好好體驗,從飲食到親密行為都需要非常嚴謹的身體和心理適應。起飛後,你對地球與生命會有截然不同的觀點。作者為所有對太空探險感興趣的人寫了這本指南,描述太空旅人會遇到的各種情境:無重力、絕美景致,以及在另一個世界漫步的機會;當然也有風險:宇宙輻射、撞上運行天體、對人體有害的大氣,以及潛在的載具設備等問題。作者同時討論了太空站、月球、小行星、彗星和火星(首要太空移民地),以淺白有條理的方式,讓讀者領略深太空挑戰需要的專業知識與技術。他綜合了關鍵議題,以及最新的太空、物理、生物、心理及社會學研究,提供讀者一本太空旅行終極手冊。在目前或不久的未來,人類可抵達的地點如下:→基本款:次軌道飛行。這是最便宜、最短程的太空旅行,帶你體驗火箭上升時的G力並感受身處太空無重力。→升級款:地球軌道之旅。上升至地球軌道,然後再前往太空軌道度假村,不但可一覽地球美景,還有機會在太空中漫步,和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來場充滿異地風情的豔遇。→經典款:登陸月球。在這趟數天至數個月不等的旅程中,你可以在月球上觀賞日蝕和星象、學習在低重力環境下行走、進行太空研究、採集月岩、運動、騎車造訪眾多獨特的地景,還有機會體驗神祕的月球瞬變現象。→進階款:探索小行星與彗星。長途太空旅程的日常生活跟在地球沒什麼兩樣,舉凡吃喝玩樂、社交、工作、與地球的親朋好友視訊、寫部落格、發即時動態,還可以利用時間進修或協助科學家做研究。只是在微重力環境下,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動作有些古怪。(由於小行星及彗星軌道難以捉摸,本行程須提前預訂)→終極款:移民火星。火星擁有許多值得造訪的特殊地景,還能體驗沙塵風暴,探勘火星生命跡象。若你是首批移民者,建立永久居住地與開發資源是首要任務,隨後還得發展社群、開創具有生產性的工作,並設置各項娛樂設施,試圖讓火星「地球化」。關於旅程的法律與保險問題、行前訓練、身體與心理調適須知等等,詳見本書。【天文學者強力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曾瑋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葉永烜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趙丰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各界好評】沒有任何書能像本書一樣為讀者介紹如此豐富的深太空挑戰。本書涵蓋了太空迷的必備常識,帶領讀者從物理和社會心理學出發,全方位理解身為太空旅客,甚至移居其他星球的注意事項。——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物理學教授羅伯特.蓋勒(Robert Geller)本書精彩呈現了一場又一場驚奇的太空冒險,唯有經歷豐富的科學家才能帶給你這些觀點。作者詳盡描述太陽系動人的景致,並以科學視角帶領讀者體驗感官經歷,提供太空旅人必備的地質及天文常識。——太空人安德魯.威斯特(Andrew West)本書帶給地球人一絲希望。任何目前無法負擔太空機票的人,都能仰賴這本書來滿足對宇宙的著迷,稍解內心的渴望。——《Booklist》雜誌本書趣味十足,出發前往太空時,別忘帶上它。——《New Scientist》雜誌?出版社 紅樹林 (城邦)

  • 甲蟲日記簿2:熱血阿傑的觀察與繁殖飼養筆記
    By 黃仕傑

    熱門甲蟲觀察飼育|冷門甲蟲探索分享◎審訂鄭明倫博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推薦楊平世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榮譽教授邵廣昭博士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 林仲平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曾惠芸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助理教授汪澤宏博士 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黃一峯   金鼎奬科普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蕭志瑋   千萬網紅八弟/狂哥蛤吶畫雞丸作者黃仕傑長期投入生態觀察與攝影,尤其熱愛甲蟲,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經驗與作品。2018年出版的《甲蟲日記簿》匯集他多年來在海內外的訪蟲故事,可惜受限於篇幅,仍有很多精彩的甲蟲無法收錄,於是接續推出《甲蟲日記簿2》。本書內容七成是熱門甲蟲,由作者個人經驗挑選種類介紹,以飼養繁殖訣竅或是自然觀察心得為主。另外三成是與甲蟲有關的新知或少見種類的介紹,盡可能溶入科學知識,並分享自己如何在接觸飼養的過程中找尋答案。鼓勵讀者親身體驗觀蟲、養蟲的樂趣,進而得到啟發。

  • BBC專家帶你航向太空:從月球、火星到太陽系外,一覽宇宙探險熱區
    By 《BBC 知識》國際中文版

    【內容簡介】 選自近年《BBC 知識》國際中文版精華內容匯集而成。包括天文物理、世界各國探索宇宙之成果與計畫、未來願景。 ...

  • 生物學學理解碼:從研究史、生態、生理到分子生物,完整剖析39個高中生物學疑難案例
    By 蔡任圃

    若想將科學融入生活,得具備十足的探究與實作精神。這一切,要從好的提問開始。作者爬梳高中到大學生物科領域八大主題,精選39個重要案例逐一解碼。如同偵查案件般,從案情描述看見常理背後最真實的科學界變遷。從偵查與破案過程,層層解惑,看見微生物的精細設計。更親自繪圖,讓所有生理機制一目了然,最後採條列式結案。公認簡單易懂的生態學,則以數學計算與物理觀念細細剖析。◎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  林金盾  品質保證作者用心地將多年教學中遭遇到的種種疑問,透過經驗、知識的推敲與相關文獻資料的研閱,有系統地挖掘、整理,以及有層次的分析,提出文獻的佐證,破除一些習以為常的迷失。不論是生物教師或對生物懷有高度興趣的學生,細讀本書之後,同感於「懷疑、求證」精神,在別人無疑之處提出疑問,加以不斷思考、尋找合理的解釋。只要能夠養成「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習慣,日久必有新的發現進而有所成長。◎13位高中生物老師  齊聲力挺建國中學 魏宏仁老師、中山女中 顏映帆老師、武陵高中 蔡靜宜老師、新竹女中 張淳琤老師、台中一中 龔雍任老師、嘉義高中 葉貴華老師、台南一中 林靜吟老師、左營高中 許惠紋老師、高雄中學 曾嬿霖老師、宜蘭高中 黃國修老師、花蓮高中 吳曙序老師、台東高中 黃韋嘉老師、金門高中 蘇詠晴老師◎北一女中學生  讀後誠心推薦世上不可能存在完美體制,教育改革的效果必然有限,面對這類問題,《生物學學理解碼》這類書籍的存在就變得很重要了。如艦長的自序所說,本書並非科普書,有一定的難度,但它能補足我們認知的缺陷和錯誤。這本書很大的功能是,讓真正對生物學有興趣的人,有系統地看見生物學更真實的面貌。——范姜詠欣對於沒有上過艦長的課、沒有聽過、接觸過這個人的同學而言,這本書就是艦長學習態度的最佳體現。即使是老師也有許多教學上的難題與困境,希望本書能讓更多老師不再以無奈「飼育」學生,並讓更多學生盡情探索、盡情「答錯」,爾後興奮地走上研究學習之路。——張雅歌如果你,想窺探生物學完整正確的學理;如果你,對生物學的大千世界充滿好奇,有好多疑惑不能被課本的一句話而滿足;如果你,想知道的永遠是老師無暇解釋的知識;如果你,是即將投身前線的師培生,得在學生的問題海中翻騰——這本書將是一部經典。——楊淨雯出版社 紅樹林 (城邦) 

  • 鍬形蟲日記簿(新版)
    By 黃仕傑

    新版加入2018年底發表的新種:Lucanus chengyuani (承遠深山鍬形蟲)。?林業試驗所 汪澤宏博士? ?審訂國立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名譽教授 楊平世博士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邵廣昭博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林仲平博士生態攝影及台灣鍬形蟲專家 張永仁先生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鄭明倫博士? ?推薦?《鍬形蟲日記簿》堪稱目前紀錄台灣鍬形蟲種類最完整的圖鑑。作者以春、夏、秋、冬為綱,將自身超過二十年的觀察及拍攝經驗,化為精彩生動的四季自然筆記,不僅足以作為實用的找蟲指南,更間接描繪出台灣野外環境的變遷。除了野外觀察採集經驗,作者也提供鍬形蟲辨認、野外採集須知、飼養須知、標本製作方法等教戰守則,讓讀者不只是紙上談兵,更能自己動手,體驗樂趣。出版社 紅樹林 (城邦)?

  • 攀向沒有頂點的山:三條魚的追尋
    By 詹喬愉

    個頭嬌小、經常被媒體形容為「正妹登山家」的詹喬愉,登山界稱她為「三條魚(Tri Fish)」。大學時代開始登山,一路成為嚮導和搜救隊成員,現為戶外運動工作者。近年來以攀登全球14座八千米山峰為目標,目前已完成四座。 詹喬愉從小就愛往外跑,直到大學時期才正式投入登山。單純覺得山很漂亮,又喜歡團隊生活,大一時加入登山社,跟著學長姐學習相關知識技術,完成中級嚮導訓練,成為具備探勘能力的嚮導。 畢業前加入山難救助協會北區搜救委員會,投身搜救,曾在某次搜救中目睹當事人活生生被暴漲溪水沖走,也曾在2014年,背著比她重且因肺積水而意識不清的傷者走下奇萊,成功救了當事人一命,這些經歷讓她更貼近生死。2017年,她在吉爾吉斯阿拉阿恰進行技術攀登時不慎墜落冰河,瞬間從以往的救援者變成待援者,更能體會受困者的心情,進而更尊重生命。 她經常說自己並非天性愛冒險,而是享受探險的樂趣。在本書中,她分享了從登山社小菜鳥到逐步實現八千米夢想的旅程。 ■2018年5月16日,台灣第一位女性登上全球第四高峰洛子峰(8,516m)■2018年9月28日,台灣第一位女性登上全球第八高峰馬納斯魯峰(8,163m)■2019年5月15日,台灣第一位女性登上全球第五高峰馬卡魯峰(8,485m)■ 2019年5月27日,台灣第二位女性登上全球第一高峰聖母峰(8,848m) 【聯合推薦】健行筆記總監 王迦嵐全真概念健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史奎謙MOMOTV董事長 李四端世界公民兼探險家 呂忠翰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 陳彥博演員、《世界第一等》節目主持人 唐振剛台灣新生代登山家 張元植知名登山部落客 雪羊山岳探險旅遊作家、文山社大登山講師 崔祖錫竹科工程師、聖母峰攀登者 曾文毅紀錄片導演 程紀皓金馬獎暨台北電影節最佳新演員 瑞瑪席丹Rima金鐘獎戲劇節目男配角獎入圍、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編劇獎得主 蔭山征彥新北消防局義勇消防總隊新板山域搜救分隊長 劉崑耀DIWA 世界潛水教練協會課程總監 蔡銘聰AROMASE艾瑪絲海外行銷副總 簡秀芬旅行作家 羅的好(依姓名筆畫排序) 真誠面對自己並保持著探索初衷。——世界公民兼探險家 呂忠翰 閱讀本書,不僅看到過程的困難與危險,也隨著三條魚的每一段經歷、情緒而屏氣凝神,帶團時的趣事而笑顏逐開。看到她為了吃而進廚房「搗亂」,也令我大笑。她真是一個充滿驚喜的人。——演員、《世界第一等》節目主持人 唐振剛 ...

  • 當野生動物「違法」時:人類與大自然的衝突科學
    By 瑪莉.羅曲

    ●把牠們全都殺了! ●不准傷害任何一隻!   某些野生動物族群恢復的程度,讓牠們開始出現在人類的生活裡,例如熊、狼、彌猴等等。與此同時,則有更多人類搬進動物們的地盤。過去野生生物學界探討的大多是如何「復育」和「計算族群數量」,現在的問題卻逐漸變成「人類與野生動物的互動」。 要怎麼處理闖進家門把廚房翻得亂七八糟、殺了幾隻雞或咬了鄰居一口的動物?我們顯然還沒有共識。 除了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的衝突,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也無法忽視。農牧業者、當地居民和動物愛好者在文化衝突中彼此厭惡,隔閡對立之深堪比政治。 作者跟著動物行為專家走進有熊出沒的餐館後巷、籠罩大象和花豹威脅陰影的印度村莊。她回顧了鳥類學家在驅鳥對策上的努力,拜訪毒藥測試員,也展望了遺傳學家未來可能的貢獻。以溫暖詼諧的文字,在人類活動範圍不斷擴張的今天,尋找「人獸共存」的希望。  ...

  • 找樹的人:一個植物學者的東亞巨木追尋之旅
    By 徐嘉君

    一棵樹可以是一個生態系,讓人怎能不著迷?徐嘉君是台灣極少數研究樹冠層附生植物的學者,因為總是掛在樹上,開始好奇樹可以長到多高,什麼環境因素會影響一棵樹的成長,進而啟動了台灣巨木地圖計畫。2017年,她邀請樹冠層生態學者Jennifer Sanger和生態攝影師暨攀樹家Steve Pearce來台為棲蘭山區的台灣杉三姊妹拍攝等身照。作品完成後引起很大迴響,讓許多人驚呼原來島上有這麼美的樹。2020年底,徐嘉君和團隊成功測量樹高79.1公尺的桃山神木,為國內目前已知最高樹。這本書記錄了一路走來的風景,是她獻給美麗山林的札記。 由內在推動人從事某件事情的本質,其實就是某種出自內心的召喚,那件事物就是對你產生了無可抗拒的吸引力,像極了愛情。於我,是攀登;於嘉君,就是巨木。這沒有任何緣由,無須解釋也無法解釋。             ─新生代登山家偶爾客串演出找樹的人 張元植嘉君不但披荊斬棘,直達人煙罕至處,還親自攀樹,自數十公尺高的樹梢傳來俯視山谷的視野。那是我從未想像過的垂直賞樹的角度。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楊玉君 透過這本書,跟著嘉君體會樹上的世界,經歷和這些美麗樹木相遇的過程。然後,也許就能明白,原來我們一直和這些古老美好的大樹們生活在同一座島嶼上。              ─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藍永翔/Sky(依姓氏筆畫排序)

  • 以太陽為指南針:鳥類學家的阿拉斯加荒野紀行
    By 卡洛琳‧范‧希莫特

    班夫山岳展得獎作品(Banff Mountain Book Competition: Adventure Travel) 我和派特交往後的第一個夏天,就跑到北極圈的某條偏遠河流露營兩個月,從此心心念念想要再來一次壯闊的冒險。但之後我投身學術研究,派特則開了一間建築公司,彼此的行事曆上再也看不見潮汐和季節,只剩下截稿期限和施工進度表。我的研究主題是阿拉斯加鳥類的畸形鳥喙,完成博士論文答辯後,指導教授提議慶祝,但我只覺得難堪。對原野的愛促使我投身學術,花費數千個小時盯著顯微鏡,觀察飼養的山雀,卻也讓我遠離自然,忘了最初為什麼想成為生物學家。即將展開的學術生涯愈來愈像刑期,而不是大好機會。我的世界出現兩個版本:原野,還是家庭?大自然,還是科學研究?我把自己困在難以化解的分歧裡。我堅信在地圖上的兩點間可以找到答案,一端是遇見派特的太平洋西北沿海小鎮,一端是從未見過的北極冰封大地。我們決心以划船、步行和滑雪,完成這趟超過六千公里的旅程。沿途聆聽候鳥鳴唱和踩上地衣的聲響,嗅聞暴雨過後凍土的氣味,追蹤美洲馴鹿的足跡,或是與白鯨同游。出發前,有人問我們為何踏上這趟旅程,是什麼事情促使我們想「人間蒸發」片刻。我試著解釋我們並不是想逃避現實,不是想逃離破碎的婚姻、藥物成癮或學術上的挫敗。我們無意破紀錄或締造第一。我們只是想要找到回家的路。 「想像有人在原野中跋涉了比雪兒.史翠德(Cheryl Strayed)還長四倍的距離,沒有指南,且得穿越足以吸乾馴鹿的蚊蟲大軍。在這本充滿勇氣的優雅作品中,鳥類學家卡洛琳.范.希莫特拋下困在實驗室籠中的山雀,踏上壯闊的北極遷徙之旅,再次親炙當初促使她投身科學的大自然。對我們這些較不擅長製作划槳船、避開雪崩、擊退飢餓熊隻的人來說,這本深入且親密的著作提供了一窺壯美原野的大好機會。」--艾蜜莉.埃米莉(Emily Voigt),著有The Dragon Behind the Glass「鳥類學家兼博物學家卡洛琳.范.希莫特撰寫了一本從太平洋沿岸到北極海的旅遊紀事,這是一場成功的原野旅行,充滿對科學的好奇。在優美的寫作中揭示崇高的熱情,以及人類與大自然間的溫柔觸碰。」--約翰.馬茲羅夫(John Marzluff),野生動物學教授,著有Welcome to Subirdia「大多數冒險是從地圖開始,循著一條看似可行的路線前進,最後可能發現實際路況比想像中困難許多。然而,卡洛琳.范.希莫特描述了一段就連地圖上看來都不可能的旅程。讀完後,我彷彿回到阿拉斯加灣,距離陸地約有八公里遠,沿途一千六百多公里全無花卉盛開。這時,一隻蜂鳥飛過,盤旋一圈,然後繼續往北飛去。我當下的驚奇與震撼,跟現在一模一樣。」--喬治.戴森(George Dyson),著有Turing's Cathedral「既是冒險故事,也是愛情故事。故事緊湊振奮,且滿懷希望。這趟橫跨北方原野的旅程同時記錄了這對夫妻的感情如何日益緊密。卡洛琳和派特的旅程會重燃您對人類耐力及親密關係的信心。」--大衛.羅森伯格(David Rothenberg),Nightingales in Berlin 演出者,著有Why Birds Sing「卡洛琳.范.希莫特的旅程多麼壯闊震撼,這本書就有多麼傑出且層次豐富。她提供科學家對自然界的深入見解,同時不帶自我地書寫旅程間的危險、美麗和愛情,極其坦承,令人耳目一新。不僅是喜愛原野的人,也適合任何渴求堅定的夥伴關係、想像力和好奇心的讀者。讀完本書,您可能也會渴望翱翔天際。」--吉爾.弗萊斯頓(Jill Fredston),著有Rowing to Latitude and Snowstruck ...

  • 「躺平」是一種生活態度:擁抱不完美,在爛泥中留下空間給別人……以及自己
    By 麥凱拉·科伊爾

    《牛津字典》2022年度關鍵字 覺得自己有點怪、有點亂,老是格格不入? 太棒了,歡迎加入地精一族! 2022年,Goblin Mode以壓倒性票數獲選為牛津字典年度關鍵字(Oxford Languages)。這個詞彙直譯為「地精模式」或「哥布林模式」,意指「以拒絕社會規範或期望的方式表現出自我放縱、邋遢的行為」。相較於已經在社群媒體流行好一陣子的「成為更好的你」,Goblin Mode反應出許多人對追求自律、整潔、有生產力的生活感到疲倦,只想隨性做自己,被視為懶散也無所謂的人生態度。   地精是歐美奇幻故事中的妖精,通常有著鷹勾鼻、尖耳朵及爪子般的手指,是一群住在森林裡,與菇、苔蘚和昆蟲為伍的怪異小傢伙。轉變到今日,所謂的Goblin Mode就是接受自己不那麼完美的一面,尊重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並追求真正的身心舒適與永續之道。 ...

  • 植物日記簿:熱血阿傑的觀察與培植筆記
    By 黃仕傑

    新奇植物現蹤|培植經驗分享黃仕傑長期投入生態觀察與攝影,尤其熱愛甲蟲。因為玩昆蟲,阿傑開始真正認識植物,為了找尋喜愛的獨角仙、鍬形蟲,20年來他將訪查的每一種葉子形狀、樹形、樹皮都牢記心中,更深入雨林,只為見上傳說物種一面,親訪圖片上植物的俏麗身姿。2006年接觸鹿角蕨而重啟植栽之路,2019年再度以不同光照與環境來實驗鹿角蕨生長與外觀的變化,指標實作經驗值都在本書首度分享。 審訂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 助理教授 /楊智凱 推薦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副教授/ 顏聖紘金鼎獎科普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黃一峯金鼎獎植物科普作家/胖胖樹王瑞閔雨林植物達人/夏洛特植物鑒賞家/Alvin@春及殿 Primavera路跑女神、外景主持人/雷艾美全方位表演者/蕭志瑋八弟型男主廚、外景主持/楊盛堯Max

  • 母性是本能?最新科學角度解密媽媽基因
    By 艾比蓋爾‧塔克

    《紐約時報》暢銷科普作家新作選擇成為母親,妳快樂嗎? 每個人都知道嬰兒是怎麼來到世上的,但科學家才剛開始探索是什麼造就了媽媽。從生物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重新理解所謂的母性本能。如今,母職越來越被視為一種人生選擇,同時,女性也對「成為母親」這項古老任務更為猶疑。「我真的會愛我的寶寶嗎?」「我是不是終究會變成最像我媽的那個人?」更重要的是,「我會快樂嗎?」這些問題不一定完全超出科學範疇,生物學或許可以嘗試回答是哪些力量在塑造母親。成為母親將無可避免地受到許多外力影響,小至細胞內的轉變,大到來自整個文明的偏見。在過程中,媽媽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會很自然地改變,甚至有了幾近全新的媽媽腦或心臟。即使是同一個媽媽,也會在每一次的生育之後,蛻變成各種不同樣貌的母親。只是這些改變不一定經過媽媽本人同意。身為擁有四個小孩的暢銷科普作家艾比蓋爾‧塔克,試圖結合最新的科學研究與自身經歷,去理解這些或好或壞的面向是如何產生的。然後,繼續往前邁進。 「一本引人入勝的書……她以自己的經歷,包括緊急剖腹產和產後憂鬱,讓我們更能融入其中。」--The Wall Street Journal「塔克以絕佳的寫作能力處理如此複雜的議題,替媽媽們帶來新的思考角度。」--The Washington Post「為了尋找人類如何完成『為人母』這項可怕又古老的任務,塔克爬上了充滿不確定的科學之山,卻在離家更近的地方得到答案。」--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充滿熱情的書,帶領讀者一頭鑽進古怪卻令人著迷的母性世界。」--Discover Magazine 「塔克以聰明、多采多姿和溫暖的文字,記錄了女性成為母親時所面臨的複雜挑戰。」--Book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