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from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 孩子,我要你做自己
    By 吳維寧

    以色列的教育,是愛的教育。 以色列在西元2000元成為全球第十個禁止父母體罰小孩的國家,學校的體罰更是早早就已經禁止了。因為大人不體罰小孩,父母跟老師努力的尋找各種更好的教養方式跟教養工具,更努力的跟小孩溝通。 以色列的教育,要求父母要從小孩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尊重他的個性與氣質,給予小孩最大的自由跟空間。只有這樣的環境,才能讓父母真正「看到」小孩的資質與氣質,這樣才能順著小孩的天性教養小孩,正確的協助小孩。 以色列的教育,不在乎起步的緩慢和混亂。他們讓寶寶自己吃飯、在地上慢慢爬,讓兒童吵鬧,讓青少年無理。加上不體罰,不濫用權威,從小孩可以開口表達自己後,大人就得面對小孩無止盡的「為什麼」以及「可是」。他們認為保持孩子的好奇心跟不畏權威的態度,可以讓孩子對知識充滿熱情,對創新充滿興趣。 以色列教育中的愛與開放、尊重與自由、給予緩慢和混亂的空間……都是為了要協助小孩學習自己、瞭解自己。他們相信孩子愈瞭解自己,在將來就愈能夠找到自己要做的事情、在社會上的位置,進而發展自己的潛能、克服自己的弱點,造就自我實現。 這個經常處於備戰狀態的國家,竟然強調民主的教育,聖典允許鞭打孩子的民族竟然立法禁止體罰(包含學校及家庭),擁抱傳統的猶太人並非自己文化的俘虜,反而是改變文化的基因。 我們的確受到過往教育以及傳統文化的影響,但我們卻不是過去教育跟傳統文化的俘虜,我們有能力改變自己,只要我們選擇-改變。

  • 一花一天堂: 我與我的重障兒
    By 黃俐雅作,陳昕插畫

    內容簡介生命的缺憾在哪裡?在所有物種身上,缺憾是生命的本質! 這本書,由一位重度智能障礙男孩的媽媽黃俐雅執筆。 孩子不會吸吮、一直流口水、拳頭攣縮、只能爬行,不能言語,要怎麼復健?面對來自四面八方對特殊孩子的不理解,要如何自我調適?該怎麼和特殊的孩子談性教育?這些或許都是協助特殊小孩時經常碰到,卻找不到人討論的狀況。俐雅透過《一花一天堂》與大家分享她30年來,在生活中陪伴兒子的大小事,並談她如何從照顧特殊小孩的經驗中,實踐了怎麼樣的特教理念;並從中找到新的眼光,去看待及處理校園申訴事件。 俐照顧特殊的孩子,不是以他的「需求」為中心,而是以他的「人」為中心;以人為中心,才會想到他的發展、他的活動、他的生命如何表現。因此,文章裡細細寫了孩子的眼睛、食指、排泄、飲食、表意…這都讓他越活越有力。

  • 生之勇氣:看見青少年的真實力量
    By 三重青少年基地

    人本三重青少年基地十八年了。 十八年來,我們在基地陪了一千多位孩子在這裡學習、成長、為自己的生命尋找方向。這本書紀錄了其中的部分故事。是基地的工作報告,也是心路歷程的分享。更希望能提供關心的朋友參酌,共同看到青少年,成就青少年基地。 青少年階段的教育,是全世界共通的挑戰。青春期的孩子,有股新的生命力在身體最深處蠢蠢欲動,有種新的世界觀在意識的最上層逐漸成形,有個新的自我在一片迷濛中躍躍欲試。正在蛻變中,正要邁向獨立成人,卻還青澀,還不成熟,而徬徨,而手足無措。 為著要邁向獨立,被稱叛逆;為著要成為自己,被稱怪異;為著要與世界連結,卻因嘗試而犯錯。在這樣一個驚心動魄,蛹之生的階段,卻還在學校面臨最嚴苛的升學壓力,最單調的學習目標,最無益的身心束縛。能不,為他們,設想些出路嗎? 而在青少年中,還有更弱勢的。該向前衝的生命,卻因家庭的弱勢,被拉向後或停駐原地;或是沒有穩定的家,使人對下一秒毫無把握。還有的,在學習過程中傷痕累累,抬不起頭,對學習、對人生都失去信心。這些弱勢的孩子,往往認定自己只能浮沉在社會底層。但我們知道,孩子們可以抬起頭來勇敢自信前行,只要有人接納他目前的脆弱,有人陪伴他去除成長發展的阻礙,有人看到她的好讓他願意為自己努力… 基地這群精彩的孩子,在生存的夾縫中,展現生之勇氣,努力地相信自己、發展自己,即使現實的鞭笞使人畏懼,他們仍練習微笑迎向生活。孩子們的故事,鼓舞著我們,希望也能鼓舞大家。

  • 森林小學:教學紀實
    By 森林小學

    1990年1月,森林小學突破法規限制,獨立辦學,為台灣教育史開啟全新的篇章; 1999年6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教育基本法》,森林小學已辦學21學期;2006年12月,「校園零體罰」正式拍板定案,森林小學也已辦學35學期。 迄今,不打不罵、以人本教育為理念實踐的森林小學,辦學已逾60個學期。 三十年來,總有人以為森林小學是一所學生擁有絕對自由,而不需要上課的學校; 三十年來,總有人以為森林小學的孩子,在升學的路上,只能一路選擇「體制外」。 殊不知,根植於台灣文化,森林小學,從來不是「化外之民」; 森小的教學,深入台灣不同的族群文化、自然山林,且探索台灣的歷史脈絡; 森小的孩子,進入體制內國中,他們,也成為教育改革的種子,人本理念的實踐者。 三十年來,森小的工作團隊,和台灣每一所學校的教育工作者一樣, 要面對來自孩子的各種挑戰, 以及,不夠開放的傳統教育加諸大人自身的限制。 因而,森林小學的教學環境裡,成長的,不只是孩子,還有教師。 因為,孩子們從來不會停止他們的提問; 因為,森小的老師從來不會拒絕孩子的提問; 森小師生之間的問與答, 從第1學期到現在第63學期,從來沒有停止過。 不只在課堂上,也在生活中,未來,還會繼續…… 哲學家巴斯卡說「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我們眼前的孩子,就是! 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說「通過知識,人可以獲得解放」,森小的教師團隊充份認知,且嚐到了它的甜美。 現在,我們集結兩本電子書:《森林小學—教學紀實》與《森林小學—生活紀實》, 記錄師生在山頭上問與答的吉光片羽,希望能提供人們,...

  • 愛的手冊: 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
    By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為了保護兒童,使小孩免於體罰的傷害,我們已經奔走二十餘年了;和當初百分之八十的學童經常在學校受到體罰比起來,根據我們例行性的全國調查,現在這個數字已經降到百分之五十幾。這雖然還不能和先進國家相比,但自從二○○六年在「教育基本法」裡,將「不得體罰」正式納入條文之後,我們已經是世界上第一百零九個立法禁止學校體罰的國家;所以,如果大家持續努力的話,在禁絕體罰這一方面,預料我們還會持續進步!然而,這些都不是重要的事;在二十餘年的奔走之中,讓我們永遠銘記於心的是,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沒有人真的願意打小孩!多數人都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不得不出此下策;雖然也有人始終相信小孩不能不打,但既然說是「不能不」,也就可見這並不是他會樂在其中的事情。確實的,體罰既然使小孩痛苦,也就絕不會使父母或老師快樂;再怎麼說,我們都是愛小孩的,我們之中,絕沒有人會因為小孩痛苦而自己高興。(兒童虐待是病態行為,不在討論之列。)總之一句話,打小孩違反人類的天性!然而,在另一方面,我們的天性,也確實和小孩有所不同:我們喜歡靜靜坐著,小孩喜歡跑來跑去;我們不喜歡浪費時間,小孩不喜歡講求效率;我們喜歡精打細算而不喜歡做沒有益處的事,小孩不喜歡預估未來而只喜歡隨興之所至──或者也不是喜歡或不喜歡的問題,而是小孩的需要總是和我們的不同。確實的,我們需要趕著出門,但小孩需要先結束一個遊戲;小孩還不需要吃飯,但我們已經需要收拾桌子──而且,生活是很現實的,我們真的不能事事配合小孩的需要,然而,小孩竟然常常也不肯配合我們!這種矛盾與衝突,如果是發生在兩個成人之間,恐怕早就以分居解決了;然而,我們又不能離棄自己的小孩!所以,想要訴諸「武力」,似乎也是人情之常吧;但所有的研究都顯示,「威脅」(姑不論是否來自於武力)絕對無利於孩童身心之正常發展,而長期屈服於威權控制的小孩,不但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學習能力都會受到壓抑,而且總是把無能反抗的委曲,轉化成在其他方面的異常行為,例如對其他弱勢者的暴力展現。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正是這本小冊子試圖提供給您的。但在開始往下閱讀之前,也可以先試試以下的建議(如果沒什麼用,乾脆就不必再往下看了):遇到小孩不聽話的時候,直接跟小孩說「請你配合我」,再加一點點如何配合,以及為什麼要配合的簡單說明,而不要用傳統的責罵的方式,把錯誤或責任都歸到小孩身上。再給小孩一點時間,讓他做一些考慮,看看他最後的反應是什麼。(我們從未主張大人應該無條件地配合小孩,相反的,我們當然同意,多半的時候,還是小孩應該配合大人。)如果父母或老師覺得這樣做很不習慣,或者「好像」這樣做了但「好像」沒有預期的結果,那就表示,也需要給自己更多一些時間,讓自己做某些必要的調適,和進一步的思考與判斷。在這個當兒,我們認為,最最重要的,是給自己一份心願,讓自己有一份決心,從這一刻開始,來尋求一種改變──只有願意改變的人,才能有所改變。所以,讓我們邀請您與孩子們立約!反對體罰,不止是為了保護兒童,更是為了,維護人類共有的天性!

  • 森林小學:生活紀實
    By 森林小學

    1990年1月,森林小學突破法規限制,獨立辦學,為台灣教育史開啟全新的篇章; 1999年6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教育基本法》,森林小學已辦學21學期; 2006年12月,「校園零體罰」正式拍板定案,森林小學也已辦學35學期。 迄今,不打不罵、以人本教育為理念實踐的森林小學,辦學已逾60個學期。 三十年來,總有人以為森林小學是一所學生擁有絕對自由,而不需要上課的學校; 三十年來,總有人以為森林小學的孩子,在升學的路上,只能一路選擇「體制外」。 殊不知,根植於台灣文化,森林小學,從來不是「化外之民」; 森小的教學,深入台灣不同的族群文化、自然山林,且探索台灣的歷史脈絡; 森小的孩子,進入體制內國中,他們,也成為教育改革的種子,人本理念的實踐者。 三十年來,森小的工作團隊,和台灣每一所學校的教育工作者一樣, 要面對來自孩子的各種挑戰, 以及,不夠開放的傳統教育加諸大人自身的限制。 因而,森林小學的教學環境裡,成長的,不只是孩子,還有教師。 因為,孩子們從來不會停止他們的提問; 因為,森小的老師從來不會拒絕孩子的提問; 森小師生之間的問與答, 從第1學期到現在第63學期,從來沒有停止過。 不只在課堂上,也在生活中,未來,還會繼續…… 哲學家巴斯卡說「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我們眼前的孩子,就是! 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說「通過知識,人可以獲得解放」,森小的教師團隊充份認知,且嚐到了它的甜美。 現在,我們集結兩本電子書:《森林小學—教學紀實》與《森林小學—生活紀實》,...